第三十八章 釣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三十八章 釣譽

  作者:

  「我病了。」楊公用力拍了拍吊起來打著石膏的腿,一點也不怕把腿拍壞了,「看風水得走吧,呆在屋子裡看個屁啊!」

  「你是楊公,注意形象。」小童看都不看他一眼,坐在小馬紮上看書。

  楊公吐出了一刻葡萄籽:「那麼大的人看什麼書,先玩,等大一些再看。」

  「我曾經見過一對師徒,帶了五車的書出去遊學,熟背一本就燒掉一本,五車書滿車離開,回來的時候就只有兩個小小的包裹。所謂學富五車不外如是了吧!」小童看的很認真,「那個徒弟五歲離開的,回來的時候十五歲,我如今都六歲了,已經晚了一年,更要發奮了。」

  「無趣,有這功夫還不如玩上十年,左右還小。我看吶,那些嬌嬌的閨閣女子繡繡花都比讀那麼多書好,書讀得太多會變傻。」

  「那個徒弟就是個嬌嬌女子。」小童說。

  「哪家的家主啊,買得起五車的書去培養一個小姑娘,莫不是傻子吧!」楊公表現的一副不以為意的樣子,口中卻不經意一般問道,「後來呢,那小姑娘怎麼樣了?」

  「從前有一個小姑娘,三歲開始習字,五歲開始讀書週遊天下,十五歲學富五車歸來,」小童子聲音平平的,但因為說的內容太過特別,以至於楊公聽的很認真。

  「後來她死了,全家都死掉了。」

  楊公成功的一噎:「臭小子,你逗我呢!」

  「沒有。」小童子一板一眼的模樣像個小大人一般。

  「那個師父呢?」楊公又扔了顆葡萄入嘴裡。

  「也死掉了。摔死的。」

  「你……唔……水,水……」那顆葡萄被卡咋了喉嚨口,楊公臉色發紫,小童被嚇了一大跳,連忙跑出去呼救,索性那群老臣還未離開,忙不迭地叫來了未走遠的胡太醫,成功救下了險些被葡萄噎死的楊公。

  緩過氣來的楊公躺在床上直翻白眼,瞪著小童:「逆徒,咒我呢,不許看書!」

  小童默默地把書藏到了背後。

  「好了,楊公,別生氣了,孩子喜歡看書是好事。」白白胖胖的朱國公倒來一杯水笑眯眯的遞給了楊公,「廖易那個靠妹子髮際的幫我們相看風水我們不放心,我等還是想仰仗楊公,就在城內,回去就叫人做個推椅,我朱懷親自來推您,把您推到我們朱雀坊那一代替我們相看相看如何?楊公恩義,我等定會銘記於心。」

  李義山連忙跟著幫腔。

  楊公撇了一眼那個藏書的小童:「好,你也去,真成書呆子就不妙了,早晚成酸儒!」

  清水入鍋,水汽立刻瀰漫開來,聽著「刺啦刺啦」的聲音,衛君寧吞了口唾沫拉著衛瑤卿的手不肯放手:「六姐六姐,好香啊,這什麼啊?」

  伸手拍掉了拽著她的手晃個不停的小紈絝,衛瑤卿站在一旁,看著棗糕將鍋蓋蓋了上去,準備蔥花與芝麻。

  「這個叫做生煎包,在南方有些地方的百姓拿來做早點的。」衛瑤卿對棗糕於吃食上的領悟能力很是滿意,但凡好吃的丫頭多數在吃上擁有幾分天分,平時就喜歡搗鼓搗鼓糕點的棗糕在她的口述下,很快就做出了一份像模像樣的生煎包。

  混合著蔥花與芝麻的生煎包看起來頗有食慾,小紈絝眼疾手快抄起一個就往嘴裡送,因為吃的太急燙到了嘴又不捨得吐出來,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

  嘗了一隻,衛瑤卿滿意的點了點頭。

  長安城格局四方,由正中的黃天道一分為二,是以黃天道也被稱為成安城的主道。一條主道,卻隨著主道的走向能明顯看出從富貴世族到平民百姓的差異來。

  由正中皇城方向向城門的方向延伸,越接近城門的方向人越多繁雜,販夫走卒也隨處可見,這正是長安城中最密集的地方,也是普通平民居住的地方。

  靠近黃天道城門方向的路旁,原先的一個並不顯眼的餅攤換了主人,撲鼻的香氣,新穎又有食慾的做法,這個所謂的賣「生煎包」的小食攤上坐滿了人。

  除了生煎包還供應小湯,普通的蔥花湯不要錢,加牛肉的貴上十文,這等新奇味道又不錯的東西成功的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我家隔壁李三家的媳婦他舅舅的小叔去過南邊,聽說這是江南那一帶人早上吃的包子,味道很不錯的,回來還同我說起過,沒想到咱們長安也有做這等小食的攤位。」

  「小姑娘,你這攤位不夠好,這等新穎的東西,那些官老爺也喜歡,若是位置好些,你這生煎包能賣的更高些。」

  「無妨。」棗糕笑了笑,「都是百姓,想想百姓的吃食便好了,官老爺的吃食有大廚們去想。」

  這話一出,成功博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這姑娘真是個實誠人啊!」

  眾人的談笑聲中,坐在角落中一位氣質十分出眾的年輕人放下了手裡的筷子:「結帳!」

  「誒,一份生煎包一份湯加牛肉,一共三十文。」

  年輕人伸手摸了摸袖袋,摸了片刻後,卻是帶了幾分尷尬的說道:「我的錢袋應當是被偷兒摸了。」

  「也就三十文錢,我等湊一湊,替他給了吧!」

  這話要是換個人來說指不定要被人埋汰上,只是因著少年甚是出色,眾人的反應到有些出乎意料,就連「少年」本人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了,這跟原來想的不一樣啊!

  這少年不是旁人,正是衛瑤卿化成的七安。

  索性做生煎包的棗糕及時看懂了,連忙道:「怎好讓大家破費,這一頓便當我買你一卦了。」

  買你一卦?

  眾人有些驚訝,這才看到那少年的身邊豎著的「風水、測算、點煞」的幡布。

  看不出來,這還是個陰陽先生。

  有人打趣開來:「小哥,你會什麼?」

  「陰陽十三科,略通。」少年笑了笑,反問做生煎包的姑娘,「你想算什麼?」

  做生煎包的姑娘愣了一愣:「你看著算吧!」

  少年聞言卻是看了看攤子:「你這攤子擺在街邊,生意雖好,卻最忌落雨。我便提前知會你一聲,明日正午要下一個時辰的雨,記得提早尋個地方避起來。」

  眾人哄堂大笑,那做生煎包的姑娘笑著點點頭:「我知道了,多謝先生。」

  少年不以為意的取出一枚銅鏡遞了過去:「我知曉你不會相信,若是尋不到地方,執此鏡,東行十步可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