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眼前的門大開著。就在對面,穿著白色連衣裙的由伊亭亭玉立,長長的黑髮隨風飄拂,與背後的黑暗融合在一起。
“剛田呢?哈哈,他一定嚇得屁滾尿流了,我們坐在車廂里也能聽到他的驚叫聲呢。”眼睛模模糊糊,不能清楚看到由伊的表情。
“由伊!”
喂!(粗體字)
超越時空傳來的那天真無邪少年的聲音。
“由伊?”
餵……(粗體字)
嗯,由伊一定站在連接前面車廂的入口處。小泉蹣跚地前進。
重複喊著戀人的名字,往她站著的黑暗處大步跨出。
在這剎那間——
少女突然變臉,發出瘋狂恐怖的笑聲。他留下長長長一聲悲鳴,被漆黑的虛空吸入。
——墜落。
此時,列車正好到達黑漆漆蹲著的鬼門關似的女神川鐵橋。
——鐵橋 完——
六 人偶
三十三歲的春天,我有了平生首次住院的體驗。
那倒不是因為生了急病,也不是遭遇了交通事故。做作家這種工作,往往不知不覺忽略自身的健康管理。周圍親友勸我:年紀不輕啦,從今年開始應該定期去醫院做身體檢查才好。盛意難卻,我勉強去做了一次檢查。哪知不查則已,一查真的查出了不妥的地方。
要詳細說明檢查過程,得花費許多篇幅。簡而言之,是喉嚨深處聲帶稍前部位,發現異常情況。醫生說,若不及時處理,便會發展成致命疾病。這消息猶如青天霹靂,我二話不說,馬上決定接受手術。
兩天前入院,手術在短時間內順利完成。無須切開喉嚨,僅僅用內視鏡配合電氣手術刀燒灼病灶,便一了百了。醫生給我做了全身麻醉,所以動手術期間一點都不覺得痛苦和恐怖。
在手術中至手術後的長時間睡眠中,我做了一個奇妙的夢。以前,夢醒後即忘記夢中內容,不留任何痕跡。但唯有這個夢,不知何故,它的內容迄今還清楚地記得。
我站在庭院裡。
櫻、梅、丹桂、枇杷、繡球花、八角金盤……雜花生樹,草長鶯飛。庭院頗寬廣,但有點昏暗。啊,這或許是我兒時住過的老家的庭院。
在庭院深處——撥開枝葉交纏的灌木叢,有一塊二席大小的空地。在那裡,豎立著幾塊塗成白色的細長木板。
這些等間隔並列著的木板,看起來像墓標。我慢慢走近,拔起最右端那一塊木板,然後蹲在地上,開始光著手挖掘其下的泥土。
不久,泥土中露出一隻舊木箱。是一隻細長形的同樣被塗成白色的木箱。長度約莫在四十公分左右。看它的形狀,使我聯想到“棺材”這個字眼。
“不行!”
突然聽到這樣的聲音。我掉轉頭,見到在不遠處的淡白色霧靄中站著一個穿短褲的小孩子。
“不行!別打開!”
再次開腔時,小孩子的姿態驟變成為初中生模樣了:身穿黑色立領學生制服,頭戴變了形的學生帽。
為什麼不行?
我感到不解。
為什麼不能打開呢?木箱裡面裝著什麼呢?你(你們)究竟是誰呀……
“不行!別打開!”
又一次開腔時,少年又變成穿黑色皮夾克的長髮青年了。“不能打開!否則會後悔的。”
我的視線從他(或他們)的身上移開,轉至挖出的木箱。經過一番猶豫,我慢慢地伸出手。
但是,正待打開木箱蓋之前,夢斷了。
伴隨著呻吟聲睜開眼睛,看到妻子面露憂色地注視著我。
☆ ☆ ☆
(此部分以另一字體印刷)
在高低不平土地上建造的古老大屋。連白天也照不到陽光的大屋中的一室。一個人——
抱膝而坐的小孩子。眼光呆呆地盯住微暗空間中的某一點,彷佛在考慮著什麼。
庭園裡的樹和草不聲不語,蟲子和鳥兒的鳴聲不明不白,雲和水的歌聲不聽不聞……
“世界”為什麼那樣寂寞?索然無味——那是二十八年前五歲時候的我。
☆ ☆ ☆
出院後,為處理積累下來的工作忙得不亦樂乎。
幸好早前沒有應承雜誌做連載,正在執筆中的長篇小說也向出版社方面提出延遲交稿期,突如其來的短文約稿及訪談等,均以身體不適為由予以婉拒。儘管如此,還是足足忙碌了二個半月。
很快進入八月。與我一樣靠筆耕維生的妻子,無論如何得去海外做採訪了。趁這個機會,我想索性也回老家休息幾天吧。
說實在,我動的手術本來算不上是什麼大手術,但術後的身體狀況卻恢復得不太好。醫生叮囑說要特別注意飲食,但可悲的是我對烹飪一竅不通。妻子不在家期間到外面餐廳就餐就肯定對身體無好處。那麼,是否找一處溫泉地靜養呢?考慮再三,最後決定還是回老家比較好。
思量起來,已有許多日子沒有見到母親和妹妹的面了。住院動手術的時候,考慮到不是什麼大病,就沒有讓她們來探病。偶爾回老家一次,也可以稱之為孝親之行吧。
就這樣,妻子遠行的當天黃昏,我把筆記型文字處理機和數據,還有供幾天更換的衣物塞進車裡,驅車回到位於鄰縣鄉鎮的老家。
☆ ☆ ☆
這是建造在高低不平土地上的屋子。建築物約莫在十年前做了改建,往日的面目蕩然無存。但是,寬廣的庭院,雜然而生的各種各樣樹木,還是原封不動。於是,我想起二個半月前動手術住院時做的那個夢。
“剛田呢?哈哈,他一定嚇得屁滾尿流了,我們坐在車廂里也能聽到他的驚叫聲呢。”眼睛模模糊糊,不能清楚看到由伊的表情。
“由伊!”
喂!(粗體字)
超越時空傳來的那天真無邪少年的聲音。
“由伊?”
餵……(粗體字)
嗯,由伊一定站在連接前面車廂的入口處。小泉蹣跚地前進。
重複喊著戀人的名字,往她站著的黑暗處大步跨出。
在這剎那間——
少女突然變臉,發出瘋狂恐怖的笑聲。他留下長長長一聲悲鳴,被漆黑的虛空吸入。
——墜落。
此時,列車正好到達黑漆漆蹲著的鬼門關似的女神川鐵橋。
——鐵橋 完——
六 人偶
三十三歲的春天,我有了平生首次住院的體驗。
那倒不是因為生了急病,也不是遭遇了交通事故。做作家這種工作,往往不知不覺忽略自身的健康管理。周圍親友勸我:年紀不輕啦,從今年開始應該定期去醫院做身體檢查才好。盛意難卻,我勉強去做了一次檢查。哪知不查則已,一查真的查出了不妥的地方。
要詳細說明檢查過程,得花費許多篇幅。簡而言之,是喉嚨深處聲帶稍前部位,發現異常情況。醫生說,若不及時處理,便會發展成致命疾病。這消息猶如青天霹靂,我二話不說,馬上決定接受手術。
兩天前入院,手術在短時間內順利完成。無須切開喉嚨,僅僅用內視鏡配合電氣手術刀燒灼病灶,便一了百了。醫生給我做了全身麻醉,所以動手術期間一點都不覺得痛苦和恐怖。
在手術中至手術後的長時間睡眠中,我做了一個奇妙的夢。以前,夢醒後即忘記夢中內容,不留任何痕跡。但唯有這個夢,不知何故,它的內容迄今還清楚地記得。
我站在庭院裡。
櫻、梅、丹桂、枇杷、繡球花、八角金盤……雜花生樹,草長鶯飛。庭院頗寬廣,但有點昏暗。啊,這或許是我兒時住過的老家的庭院。
在庭院深處——撥開枝葉交纏的灌木叢,有一塊二席大小的空地。在那裡,豎立著幾塊塗成白色的細長木板。
這些等間隔並列著的木板,看起來像墓標。我慢慢走近,拔起最右端那一塊木板,然後蹲在地上,開始光著手挖掘其下的泥土。
不久,泥土中露出一隻舊木箱。是一隻細長形的同樣被塗成白色的木箱。長度約莫在四十公分左右。看它的形狀,使我聯想到“棺材”這個字眼。
“不行!”
突然聽到這樣的聲音。我掉轉頭,見到在不遠處的淡白色霧靄中站著一個穿短褲的小孩子。
“不行!別打開!”
再次開腔時,小孩子的姿態驟變成為初中生模樣了:身穿黑色立領學生制服,頭戴變了形的學生帽。
為什麼不行?
我感到不解。
為什麼不能打開呢?木箱裡面裝著什麼呢?你(你們)究竟是誰呀……
“不行!別打開!”
又一次開腔時,少年又變成穿黑色皮夾克的長髮青年了。“不能打開!否則會後悔的。”
我的視線從他(或他們)的身上移開,轉至挖出的木箱。經過一番猶豫,我慢慢地伸出手。
但是,正待打開木箱蓋之前,夢斷了。
伴隨著呻吟聲睜開眼睛,看到妻子面露憂色地注視著我。
☆ ☆ ☆
(此部分以另一字體印刷)
在高低不平土地上建造的古老大屋。連白天也照不到陽光的大屋中的一室。一個人——
抱膝而坐的小孩子。眼光呆呆地盯住微暗空間中的某一點,彷佛在考慮著什麼。
庭園裡的樹和草不聲不語,蟲子和鳥兒的鳴聲不明不白,雲和水的歌聲不聽不聞……
“世界”為什麼那樣寂寞?索然無味——那是二十八年前五歲時候的我。
☆ ☆ ☆
出院後,為處理積累下來的工作忙得不亦樂乎。
幸好早前沒有應承雜誌做連載,正在執筆中的長篇小說也向出版社方面提出延遲交稿期,突如其來的短文約稿及訪談等,均以身體不適為由予以婉拒。儘管如此,還是足足忙碌了二個半月。
很快進入八月。與我一樣靠筆耕維生的妻子,無論如何得去海外做採訪了。趁這個機會,我想索性也回老家休息幾天吧。
說實在,我動的手術本來算不上是什麼大手術,但術後的身體狀況卻恢復得不太好。醫生叮囑說要特別注意飲食,但可悲的是我對烹飪一竅不通。妻子不在家期間到外面餐廳就餐就肯定對身體無好處。那麼,是否找一處溫泉地靜養呢?考慮再三,最後決定還是回老家比較好。
思量起來,已有許多日子沒有見到母親和妹妹的面了。住院動手術的時候,考慮到不是什麼大病,就沒有讓她們來探病。偶爾回老家一次,也可以稱之為孝親之行吧。
就這樣,妻子遠行的當天黃昏,我把筆記型文字處理機和數據,還有供幾天更換的衣物塞進車裡,驅車回到位於鄰縣鄉鎮的老家。
☆ ☆ ☆
這是建造在高低不平土地上的屋子。建築物約莫在十年前做了改建,往日的面目蕩然無存。但是,寬廣的庭院,雜然而生的各種各樣樹木,還是原封不動。於是,我想起二個半月前動手術住院時做的那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