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是啊,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也許做不出那樣的犧牲吧。”
智美放了一個草莓到嘴裡,作為飯後水果。她抿了抿嘴,好像草莓很酸。“首先,在學校說這樣的話,別人會聯合起來揍你的。”
“有個女的就說過這句話。”淺見學智美的樣吃了個草莓,然後也皺了皺眉。
“噢,那個人,難道是叔叔的戀人?”
“哈哈哈,可惜她不是,是從彩虹橋上掉下死了的那個人。”
“啊……”
不僅是智美和雅人,就連雪江他們,也把視線集中到這位叔叔身上。熱騰騰的油炸蝦、溫馨的晚飯也好像一下凍結住了,氣氛變得冷冷的。
“喂,到書房去。”陽一郎站起來催促著弟弟。
在狹窄的書房裡面對面坐下後,陽一郎有些不悅地說:“你想說什麼?好像對警方的調查不滿啊。”
“是的,非常不滿。”
“你是指彩虹橋的案子?”
“對,把這件案子過早地定為自殺明顯是錯的。”
“嗯,我不太了解,你這麼說有根據嗎?有沒有物證?”
“沒有,不過我是這麼認為,也可以說是直覺。”
“光彥的直覺又開始了。”刑事局長皺起了鼻子。
“你怎麼說都行,能不能重新開始調查呢?”
“別胡說八道了。又不是我在指揮警視廳。而且首先到底要調查什麼,有沒有目標呢?”
“有,我想請他們把被害人的過去重新徹底調查一遍。直到一年前,被害人一直在一個色情場所工作。只要從那時的交友關係中,查到一個特定的男人就行了。”
“只要就行了,你說得輕鬆,這可是件很難的工作啊。干那行的,嘴都很嚴,如果是一年前,還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人。”
“如果警方都很為難,那我就更不可能調查清楚了。”
“什麼意思?如果警方不做,你就準備做?”
“沒辦法嘛。”
“別胡說,必須考慮到背後的危險性,或許有黑社會組織。”
“這我知道。”
“混帳……好吧,我知道了,那就調查一下吧。既然你覺得調查還不周密,我就暗示他們繼續調查,不過最終做出判斷還得在現場。而且我不允許你單獨行動。”
“好的,這樣我可以妥協。”
“嗯,別對警察說任性的話。”
“哈哈哈,”淺見笑了,刑事局長也苦著臉笑了。
4
梶川優子離開東京那天,一場真正的梅雨從早上起就下個不停。這天也是《旅行與歷史》雜誌的樣書印好的日子。淺見在用車送優子去羽田機場的途中,順便去了趟編輯部,除了分內的兩本雜誌,又額外多領了—本。他把這本散發著新書特有的油墨味的雜誌遞給在車裡等候的優子。
“這是書店還沒擺上的樣本。上面登了我的文章,請你讀一讀。其實我是以你爺爺的事跡為原型寫的。”
“哦?是爺爺的案子嗎?”
“哈哈哈,怎麼會呢,不是的。是介紹賣藥人的典型事例。不過,詳細描寫了最普通的例子,還進行了加工潤色。”
雖然多少有些加工,但淺見想儘量詳細地描寫一個不太為人知的世界,他曾在那裡興趣濃厚地目睹過“賣藥人”的工作情況、日常生活、及他們和顧客間形同親人般的交流。
題目很大,是《經過三百年再掀熱潮——越中富山的置藥》。淺見從富山的中藥歷史開始寫起,前半部分披露了他從T藥科大學高津教授和富山千壽堂獲得的藥物學知識及製藥業目前的情況,但文章的主題仍在於介紹支撐著配置藥這一獨特產業的“賣藥人”的生活。
特別是梶川老人這一理想的原型,還有他的家庭以及能成為他繼承人的孫女也都出現在文章中,所以這不僅是普通的報告文學,就是作為劇本也很有趣,連那個藤山主編讀後也大為感動地說:“真有意思啊。”
優子坐在副駕駛席上讀了一會便很快合上了書,看著車窗外面。
“噢,讀這么小的鉛字,感覺不舒服吧。”淺見注意到了她的舉動,問道:“要停車嗎?”
“不,不是的。不是這麼回事。”
優子轉過身,眼睛已經濕潤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眼淚順著臉頰滾落下來。
“淺見,你好像很了解爺爺,寫的和真的完全一樣。”
“啊,最初只想寫一般的報告文學,但加上了根據我們模仿賣藥人的真實體驗寫成的部分,可能就有了生動的感受。都是托你的福。”
“沒有的事……如果要這麼說的話,那是托爺爺的福。我想爺爺肯定也很感激你,承蒙你把他寫成這麼好的人。”
在這篇報導中,淺見把從優子那聽說的梶川老人工作對發生的小插曲,經過他自己的想像和加工再介紹給讀者。給夫妻倆勸架、商量孩子不上學的事,當然還有作為他本職工作的治病的事。如把在和泉冴子家遇到食物中毒這件事也作為一個典型事例,在校完清樣之前加了進去。的確可以說描寫了一個過於理想化的置藥商的形象。
智美放了一個草莓到嘴裡,作為飯後水果。她抿了抿嘴,好像草莓很酸。“首先,在學校說這樣的話,別人會聯合起來揍你的。”
“有個女的就說過這句話。”淺見學智美的樣吃了個草莓,然後也皺了皺眉。
“噢,那個人,難道是叔叔的戀人?”
“哈哈哈,可惜她不是,是從彩虹橋上掉下死了的那個人。”
“啊……”
不僅是智美和雅人,就連雪江他們,也把視線集中到這位叔叔身上。熱騰騰的油炸蝦、溫馨的晚飯也好像一下凍結住了,氣氛變得冷冷的。
“喂,到書房去。”陽一郎站起來催促著弟弟。
在狹窄的書房裡面對面坐下後,陽一郎有些不悅地說:“你想說什麼?好像對警方的調查不滿啊。”
“是的,非常不滿。”
“你是指彩虹橋的案子?”
“對,把這件案子過早地定為自殺明顯是錯的。”
“嗯,我不太了解,你這麼說有根據嗎?有沒有物證?”
“沒有,不過我是這麼認為,也可以說是直覺。”
“光彥的直覺又開始了。”刑事局長皺起了鼻子。
“你怎麼說都行,能不能重新開始調查呢?”
“別胡說八道了。又不是我在指揮警視廳。而且首先到底要調查什麼,有沒有目標呢?”
“有,我想請他們把被害人的過去重新徹底調查一遍。直到一年前,被害人一直在一個色情場所工作。只要從那時的交友關係中,查到一個特定的男人就行了。”
“只要就行了,你說得輕鬆,這可是件很難的工作啊。干那行的,嘴都很嚴,如果是一年前,還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人。”
“如果警方都很為難,那我就更不可能調查清楚了。”
“什麼意思?如果警方不做,你就準備做?”
“沒辦法嘛。”
“別胡說,必須考慮到背後的危險性,或許有黑社會組織。”
“這我知道。”
“混帳……好吧,我知道了,那就調查一下吧。既然你覺得調查還不周密,我就暗示他們繼續調查,不過最終做出判斷還得在現場。而且我不允許你單獨行動。”
“好的,這樣我可以妥協。”
“嗯,別對警察說任性的話。”
“哈哈哈,”淺見笑了,刑事局長也苦著臉笑了。
4
梶川優子離開東京那天,一場真正的梅雨從早上起就下個不停。這天也是《旅行與歷史》雜誌的樣書印好的日子。淺見在用車送優子去羽田機場的途中,順便去了趟編輯部,除了分內的兩本雜誌,又額外多領了—本。他把這本散發著新書特有的油墨味的雜誌遞給在車裡等候的優子。
“這是書店還沒擺上的樣本。上面登了我的文章,請你讀一讀。其實我是以你爺爺的事跡為原型寫的。”
“哦?是爺爺的案子嗎?”
“哈哈哈,怎麼會呢,不是的。是介紹賣藥人的典型事例。不過,詳細描寫了最普通的例子,還進行了加工潤色。”
雖然多少有些加工,但淺見想儘量詳細地描寫一個不太為人知的世界,他曾在那裡興趣濃厚地目睹過“賣藥人”的工作情況、日常生活、及他們和顧客間形同親人般的交流。
題目很大,是《經過三百年再掀熱潮——越中富山的置藥》。淺見從富山的中藥歷史開始寫起,前半部分披露了他從T藥科大學高津教授和富山千壽堂獲得的藥物學知識及製藥業目前的情況,但文章的主題仍在於介紹支撐著配置藥這一獨特產業的“賣藥人”的生活。
特別是梶川老人這一理想的原型,還有他的家庭以及能成為他繼承人的孫女也都出現在文章中,所以這不僅是普通的報告文學,就是作為劇本也很有趣,連那個藤山主編讀後也大為感動地說:“真有意思啊。”
優子坐在副駕駛席上讀了一會便很快合上了書,看著車窗外面。
“噢,讀這么小的鉛字,感覺不舒服吧。”淺見注意到了她的舉動,問道:“要停車嗎?”
“不,不是的。不是這麼回事。”
優子轉過身,眼睛已經濕潤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眼淚順著臉頰滾落下來。
“淺見,你好像很了解爺爺,寫的和真的完全一樣。”
“啊,最初只想寫一般的報告文學,但加上了根據我們模仿賣藥人的真實體驗寫成的部分,可能就有了生動的感受。都是托你的福。”
“沒有的事……如果要這麼說的話,那是托爺爺的福。我想爺爺肯定也很感激你,承蒙你把他寫成這麼好的人。”
在這篇報導中,淺見把從優子那聽說的梶川老人工作對發生的小插曲,經過他自己的想像和加工再介紹給讀者。給夫妻倆勸架、商量孩子不上學的事,當然還有作為他本職工作的治病的事。如把在和泉冴子家遇到食物中毒這件事也作為一個典型事例,在校完清樣之前加了進去。的確可以說描寫了一個過於理想化的置藥商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