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落日六號」出色地完成著航行中的各項研究工作。飛船的速度大約是每小時15公里,飛船需要航行20小時才能到達預定深度。但在飛船航行15小時40分鐘時,警報出現了。從地層雷達的探測中得知,航行區的物質密度由每立方厘米6。3克猛增到9。5克,物質成份由矽酸鹽類突然變為以鐵鎳為主的金屬,物質狀態也由固態變為液態。儘管「落日六號」當時只到達了2500公里的深度,目前所有的跡象卻冷酷地表明,他們闖入了地核!後來得知,這是地幔中一條通向地核的裂隙,地核中的高壓液態鐵鎳充滿了這條裂隙,使得在「落日六號」的航線上,古騰堡不連續面向上延伸了近1000公里!飛船立刻緊急轉向,企圖衝出這條裂隙,不幸就在這時發生了:由中子材料製造的船體頂住了突然增加到每平方厘米1600噸的巨大壓力,但是,飛船分為前部燒熔發動機、中部主艙和後部推進發動機三大部分,當飛船在遠大於設計密度和設計壓力的液態鐵鎳中轉向時,燒熔發動機與主艙結合部斷裂,從「落日六號」用中微子通訊發回的畫面中我們看到,已與船體分離的燒熔發動機在一瞬間被發著暗紅光的液態鐵鎳吞沒了。地層飛船的燒熔發動機用超高溫she流為飛船切開航行方向的物質,沒有它,只剩下一台推進發動機的「落日六號」在地層中是寸步難行的。地核的密度很驚人,但構成飛船的中子材料密度更大,液態鐵鎳對飛船產生的浮力小於它的自重,於是,「落日六號」便向地心沉下去。
人類登月後,用了一個半世紀才有能力航行到土星。在地層探險方面,人類也要用同樣的時間才有能力從地幔航行到地核。現在的地航飛船誤入地核,就如同二十世紀中期的登月飛船偏離月球迷失於外太空,獲救的希望是絲毫不存在的。
好在「落日六號」主艙的船體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訊系統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著完好的聯繫。以後的一年中,「落日六號」航行組堅持工作,把從地核中得到了大量寶貴資料發送到地面。他們被裹在幾千公里厚的物質中,這裡別說空氣和生命,連空間都沒有,周圍是溫度高達五千度,壓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鐘內變成金鋼石的液態鐵鎳!它們密密地擠在「落日六號」的周圍,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過,「落日六號」是處於一個巨大的煉鋼爐中!在這樣的世界裡,《神曲》中的《地獄篇》像是在描寫天堂了;在這樣的世界裡,生命算什麼?僅僅能用脆弱來描寫它嗎?
沉重的心理壓力象毒蛇一樣撕裂著「落日六號」地航員們的神經。一天,船上的地質工程師從睡夢中突然躍起,竟打開了他所在的密封艙的絕熱門!雖然這只是四道絕熱門中的第一道,但瞬間湧入的熱浪立刻把他燒成了一段木炭。指令長在一個密封艙飛快地關上了絕熱門,避免了「落日六號」的徹底毀滅。他自己被嚴重燒傷,在寫完最後一頁航行日誌後死去了。
從那以後,在這個星球的最深處,在「落日六號」上,只剩下她一個人了。
現在,「落日六號」內部已完全處於失重狀態,飛船已下沉到6800公里深處,那裡是地球的最深處,她是第一個到達地心的人。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個活動範圍不到10平方米的悶熱的控制艙。飛船上有一個中微子傳感眼鏡,這個裝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著一些感性的聯繫。但這種如同生命線的聯繫不能長時間延續下去,飛船里中微子通訊設備的能量很快就要耗盡,現有的能量已不能維持傳感眼鏡的超高速數據傳輸,這種聯繫在三個月前就中斷了,具體時間是在我從糙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飛機上,當時我已把她的眼晴摘下來放到旅行包中。
那個沒有日出的細雨濛濛的糙原早晨,竟是她最後看到的地面世界。
後來「落日六號」同地面只能保持著語音和數據通訊,而這個聯繫也在一天深夜中斷了,她被永遠孤獨地封閉於地心中。
「落日六號」的中子材料外殼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壓力,而飛船上的生命循環系統還可以運行五十至八十年,她將在這不到10平方米的地心世界裡渡過自己的餘生。
我不敢想像她同地面世界最後告別的情形,但主任讓我聽的錄音出乎我的意料。
這時來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聲音時斷時續,但這聲音很平靜。
「……你們發來的最後一份補充建議已經收到,今後,我會按照整個研究計劃努力工作的。將來,可能是幾代人以後吧,也許會有地心飛船找到『落日六號『並同它對接,有人會再次進入這裡,但願那時我留下的資料會有用。請你們放心,我會在這裡安排好自己生活的。我現在已適應這裡,不再覺得狹窄和封閉了,整個世界都圍著我呀,我閉上眼睛就能看見上面的大糙原,還可以清楚地看見每一朵我起了名字的小花呢。再見。」
透明地球
在以後的歲月中,我到過很多地方,每到一個處,我都喜歡躺在那裡的大地上。
我曾經躺在海南島的海灘上、阿拉斯加的冰雪上、俄羅斯的白樺林中、撒哈拉燙人的沙漠上。……每到那個時刻,地球在我腦海中就變得透明了,在我下面六千多公里深處,在這巨大的水晶球中心,我看到了停汨在那裡的「落日六號」地航飛船,感受到了從幾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傳出的她的心跳。我想像著金色的陽光和銀色的月光透she到這個星球的中心,我聽到了那裡傳出的她吟唱的《月光》,還聽到她那輕柔的話音:
「……多美啊,這又是另一種音樂了……
有一個想法安慰著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離她都不會再遠了。
註:女領航員的名字叫沈靜,大劉的另一部小說《地球大炮》里有提及。 前言:這篇小說中所描寫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不是人類能力的局限,而是從大自然的物理和數學本質上不可能。但科幻小說的魅力之一是:它可以對自然規律進行一些改變,然後展示在這種改變之後宇宙是如何帶著硬傷運行的。
混沌學的現代研究使人們漸漸明白,十分簡單的數學方程完全可以模擬系統如瀑布一樣劇烈的行為。輸入端微小的差別能夠迅速放大到輸出端,變成壓倒一切的差別。這種現象被稱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性」。例如,在天氣系統中,這種現象以趣稱為「蝴蝶效應「而聞名。意思是說,今天一隻蝴蝶在北京拍動一下空氣,就足以使紐約產生一場暴雨。
……在民謠中早有這層意思:
少了一顆釘子,丟了一塊蹄鐵;
少了一塊蹄鐵,丟了一匹戰馬;
少了一匹戰馬,丟了一個騎手;
少了一個騎手,丟了一場勝利;
少了一場勝利,丟了一個國家。
——選自詹姆斯·格萊克 混沌學
※※※
3月24日貝爾格勒
四歲的卡佳是在兒童醫院五樓的病房中聽到最初的幾聲爆炸的,她看看窗外,夜空依舊。比爆炸聲更響更可怕的是樓內人們紛亂的腳步聲,仿佛使整座樓顫抖。這時媽媽艾琳娜抱起卡佳跑出去,混在樓道中的人群里向地下室方向跑去,而同她們一起跑出病房的父親亞歷山大和他的那位叫烈伊奇的俄國朋友同他們分開了,逆著人流向樓上跑去。艾琳娜沒有注意他們,她這一年來把全部身心都放在卡佳身上。為了把女兒從尿毒症中拯救出來,她把自己的一個腎移植到卡佳身上,今天是卡佳出院的日子,女兒獲得新生的喜悅使她對戰爭的爆發不太在意了。
但對亞歷山大來說就大不一樣了,爆炸響過之後,戰爭將占據他的全部生活。這時他和烈伊奇站在露天的樓頂上,環視著遠方剛剛出現的幾處火光,仰望著高she炮的曳光彈在夜中寫出的一串串明亮的省略號。
「有一個笑話,」亞歷山大說,「說的是一家人,有一個漂亮任性的女兒。有一天這家旁邊建了一個兵營,駐了很多放蕩不羈的大兵,那些大兵常挑逗那姑娘,這令他的父親憂心重重。有一天,有人告訴他他女兒懷孕了!他聽後長鬆一口氣,欣慰地說:很好,總算發生了。」
「這不是一個俄國式的笑話。」烈伊奇說。
「開始我也不太理解,但現在理解了,你害怕已久的事發生,有時是一種解脫。」
「你不是神,亞歷山大。」
「這點總參謀部和國防部的那幫混蛋已提醒過我了。」
「這麼說你找過政府了?他們不相信你能找到大氣敏感點?」
「你能相信嗎?」
「以前也不信,但看到你的數學模型的運轉後有些信了。」
「那裡沒人會仔細看那個數學模型,但他們主要是不相信我這個人。」
「你好象不是反對黨。」
「我什麼都不是,我對政治沒興趣,也許是因為我在前幾年的內戰時期說了些不該說的話吧。」
這時爆炸聲停止了,但遠方的火光更亮了,火光映照在市內最高的兩座建築上,它們處在薩瓦河的兩邊,一座是在新區的塞爾維亞社會黨總部,它白色的樓體在火光中凸現出來;另一座是「貝爾格勒人」大廈,它黑色的樓體在火光中時隱時現,看不清形狀,仿佛是前者的一個奇怪的鏡象。
「從理論上說你的模型也許能行,但你想過沒有,要計算出一個可作用於這個國家天氣的敏感點,並計算出作用方式,用南斯拉夫所擁有的最快的計算機,大概一個月也完成不了一次計算。」
「這正是我找你的原因,我要用你在杜布納的那一台計算機。」
「你憑什麼肯定我會答應?」
「我沒肯定。不過你爺爺是狄托的軍事顧問,在蘇捷斯卡戰役中負過傷。」
「好吧。但我如何得到全球大氣的初始數據呢?」
「這是公開的,從國際氣象網絡上就能下載,這是全球所有氣象衛星,以及參加國際氣象觀測網的地面及海面觀測點的實時數據匯總,量很大,用電話線不行,你至少要有一條傳輸率大於1兆的專線。」
「這我有。」
亞歷山大把一個小號碼箱遞給烈伊奇,「神需要的一切都這裡面,最重要的是那塊光碟,上面刻錄了我的大氣模型軟體,有六百多兆字節,一塊盤剛能存下,是沒編譯過的C語言原碼,在你們那台大機器上應該能運行的。還有一部衛星電話,和同這部電話相連的一個經過改裝的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通過這個,你就能看到我在全球任何一處的精確位置。」
烈伊奇接過箱子說:「我連夜走,到羅馬尼亞去趕飛往莫斯科的飛機,順利的話,明天的這個時候我就能用衛星電話告訴你那個神奇的敏感點,但我很懷疑它的效應真能按預定被放大,呼風喚雨畢竟是神的事。」
烈伊奇走後,亞歷山大同妻子和女兒離開醫院回家。車到薩瓦河與多瑙河的交匯處時,亞歷山大把車停下,他們三人下車,默默地看著夜中的河水。
人類登月後,用了一個半世紀才有能力航行到土星。在地層探險方面,人類也要用同樣的時間才有能力從地幔航行到地核。現在的地航飛船誤入地核,就如同二十世紀中期的登月飛船偏離月球迷失於外太空,獲救的希望是絲毫不存在的。
好在「落日六號」主艙的船體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訊系統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著完好的聯繫。以後的一年中,「落日六號」航行組堅持工作,把從地核中得到了大量寶貴資料發送到地面。他們被裹在幾千公里厚的物質中,這裡別說空氣和生命,連空間都沒有,周圍是溫度高達五千度,壓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鐘內變成金鋼石的液態鐵鎳!它們密密地擠在「落日六號」的周圍,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過,「落日六號」是處於一個巨大的煉鋼爐中!在這樣的世界裡,《神曲》中的《地獄篇》像是在描寫天堂了;在這樣的世界裡,生命算什麼?僅僅能用脆弱來描寫它嗎?
沉重的心理壓力象毒蛇一樣撕裂著「落日六號」地航員們的神經。一天,船上的地質工程師從睡夢中突然躍起,竟打開了他所在的密封艙的絕熱門!雖然這只是四道絕熱門中的第一道,但瞬間湧入的熱浪立刻把他燒成了一段木炭。指令長在一個密封艙飛快地關上了絕熱門,避免了「落日六號」的徹底毀滅。他自己被嚴重燒傷,在寫完最後一頁航行日誌後死去了。
從那以後,在這個星球的最深處,在「落日六號」上,只剩下她一個人了。
現在,「落日六號」內部已完全處於失重狀態,飛船已下沉到6800公里深處,那裡是地球的最深處,她是第一個到達地心的人。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個活動範圍不到10平方米的悶熱的控制艙。飛船上有一個中微子傳感眼鏡,這個裝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著一些感性的聯繫。但這種如同生命線的聯繫不能長時間延續下去,飛船里中微子通訊設備的能量很快就要耗盡,現有的能量已不能維持傳感眼鏡的超高速數據傳輸,這種聯繫在三個月前就中斷了,具體時間是在我從糙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飛機上,當時我已把她的眼晴摘下來放到旅行包中。
那個沒有日出的細雨濛濛的糙原早晨,竟是她最後看到的地面世界。
後來「落日六號」同地面只能保持著語音和數據通訊,而這個聯繫也在一天深夜中斷了,她被永遠孤獨地封閉於地心中。
「落日六號」的中子材料外殼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壓力,而飛船上的生命循環系統還可以運行五十至八十年,她將在這不到10平方米的地心世界裡渡過自己的餘生。
我不敢想像她同地面世界最後告別的情形,但主任讓我聽的錄音出乎我的意料。
這時來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聲音時斷時續,但這聲音很平靜。
「……你們發來的最後一份補充建議已經收到,今後,我會按照整個研究計劃努力工作的。將來,可能是幾代人以後吧,也許會有地心飛船找到『落日六號『並同它對接,有人會再次進入這裡,但願那時我留下的資料會有用。請你們放心,我會在這裡安排好自己生活的。我現在已適應這裡,不再覺得狹窄和封閉了,整個世界都圍著我呀,我閉上眼睛就能看見上面的大糙原,還可以清楚地看見每一朵我起了名字的小花呢。再見。」
透明地球
在以後的歲月中,我到過很多地方,每到一個處,我都喜歡躺在那裡的大地上。
我曾經躺在海南島的海灘上、阿拉斯加的冰雪上、俄羅斯的白樺林中、撒哈拉燙人的沙漠上。……每到那個時刻,地球在我腦海中就變得透明了,在我下面六千多公里深處,在這巨大的水晶球中心,我看到了停汨在那裡的「落日六號」地航飛船,感受到了從幾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傳出的她的心跳。我想像著金色的陽光和銀色的月光透she到這個星球的中心,我聽到了那裡傳出的她吟唱的《月光》,還聽到她那輕柔的話音:
「……多美啊,這又是另一種音樂了……
有一個想法安慰著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離她都不會再遠了。
註:女領航員的名字叫沈靜,大劉的另一部小說《地球大炮》里有提及。 前言:這篇小說中所描寫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不是人類能力的局限,而是從大自然的物理和數學本質上不可能。但科幻小說的魅力之一是:它可以對自然規律進行一些改變,然後展示在這種改變之後宇宙是如何帶著硬傷運行的。
混沌學的現代研究使人們漸漸明白,十分簡單的數學方程完全可以模擬系統如瀑布一樣劇烈的行為。輸入端微小的差別能夠迅速放大到輸出端,變成壓倒一切的差別。這種現象被稱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性」。例如,在天氣系統中,這種現象以趣稱為「蝴蝶效應「而聞名。意思是說,今天一隻蝴蝶在北京拍動一下空氣,就足以使紐約產生一場暴雨。
……在民謠中早有這層意思:
少了一顆釘子,丟了一塊蹄鐵;
少了一塊蹄鐵,丟了一匹戰馬;
少了一匹戰馬,丟了一個騎手;
少了一個騎手,丟了一場勝利;
少了一場勝利,丟了一個國家。
——選自詹姆斯·格萊克 混沌學
※※※
3月24日貝爾格勒
四歲的卡佳是在兒童醫院五樓的病房中聽到最初的幾聲爆炸的,她看看窗外,夜空依舊。比爆炸聲更響更可怕的是樓內人們紛亂的腳步聲,仿佛使整座樓顫抖。這時媽媽艾琳娜抱起卡佳跑出去,混在樓道中的人群里向地下室方向跑去,而同她們一起跑出病房的父親亞歷山大和他的那位叫烈伊奇的俄國朋友同他們分開了,逆著人流向樓上跑去。艾琳娜沒有注意他們,她這一年來把全部身心都放在卡佳身上。為了把女兒從尿毒症中拯救出來,她把自己的一個腎移植到卡佳身上,今天是卡佳出院的日子,女兒獲得新生的喜悅使她對戰爭的爆發不太在意了。
但對亞歷山大來說就大不一樣了,爆炸響過之後,戰爭將占據他的全部生活。這時他和烈伊奇站在露天的樓頂上,環視著遠方剛剛出現的幾處火光,仰望著高she炮的曳光彈在夜中寫出的一串串明亮的省略號。
「有一個笑話,」亞歷山大說,「說的是一家人,有一個漂亮任性的女兒。有一天這家旁邊建了一個兵營,駐了很多放蕩不羈的大兵,那些大兵常挑逗那姑娘,這令他的父親憂心重重。有一天,有人告訴他他女兒懷孕了!他聽後長鬆一口氣,欣慰地說:很好,總算發生了。」
「這不是一個俄國式的笑話。」烈伊奇說。
「開始我也不太理解,但現在理解了,你害怕已久的事發生,有時是一種解脫。」
「你不是神,亞歷山大。」
「這點總參謀部和國防部的那幫混蛋已提醒過我了。」
「這麼說你找過政府了?他們不相信你能找到大氣敏感點?」
「你能相信嗎?」
「以前也不信,但看到你的數學模型的運轉後有些信了。」
「那裡沒人會仔細看那個數學模型,但他們主要是不相信我這個人。」
「你好象不是反對黨。」
「我什麼都不是,我對政治沒興趣,也許是因為我在前幾年的內戰時期說了些不該說的話吧。」
這時爆炸聲停止了,但遠方的火光更亮了,火光映照在市內最高的兩座建築上,它們處在薩瓦河的兩邊,一座是在新區的塞爾維亞社會黨總部,它白色的樓體在火光中凸現出來;另一座是「貝爾格勒人」大廈,它黑色的樓體在火光中時隱時現,看不清形狀,仿佛是前者的一個奇怪的鏡象。
「從理論上說你的模型也許能行,但你想過沒有,要計算出一個可作用於這個國家天氣的敏感點,並計算出作用方式,用南斯拉夫所擁有的最快的計算機,大概一個月也完成不了一次計算。」
「這正是我找你的原因,我要用你在杜布納的那一台計算機。」
「你憑什麼肯定我會答應?」
「我沒肯定。不過你爺爺是狄托的軍事顧問,在蘇捷斯卡戰役中負過傷。」
「好吧。但我如何得到全球大氣的初始數據呢?」
「這是公開的,從國際氣象網絡上就能下載,這是全球所有氣象衛星,以及參加國際氣象觀測網的地面及海面觀測點的實時數據匯總,量很大,用電話線不行,你至少要有一條傳輸率大於1兆的專線。」
「這我有。」
亞歷山大把一個小號碼箱遞給烈伊奇,「神需要的一切都這裡面,最重要的是那塊光碟,上面刻錄了我的大氣模型軟體,有六百多兆字節,一塊盤剛能存下,是沒編譯過的C語言原碼,在你們那台大機器上應該能運行的。還有一部衛星電話,和同這部電話相連的一個經過改裝的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通過這個,你就能看到我在全球任何一處的精確位置。」
烈伊奇接過箱子說:「我連夜走,到羅馬尼亞去趕飛往莫斯科的飛機,順利的話,明天的這個時候我就能用衛星電話告訴你那個神奇的敏感點,但我很懷疑它的效應真能按預定被放大,呼風喚雨畢竟是神的事。」
烈伊奇走後,亞歷山大同妻子和女兒離開醫院回家。車到薩瓦河與多瑙河的交匯處時,亞歷山大把車停下,他們三人下車,默默地看著夜中的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