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高能雷射束擊中金屬表面的圖象。」

  林雲好奇地問:「那些每秒上億幅的超高速攝影都拍些什麼?」

  「那些圖象均屬絕密,我當然不能讓而位看。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們,那種攝影經常拍攝的題材之一就是托卡馬克裝置中受控核聚變的過程。」

  對雷球能量釋放的高速攝影很快進行了,試驗中宏電子將經過所有的10道閃電,因而將被激發到很高的能量狀態,起所含能量已遠大於自然雷電所激發的球狀閃電,這將使其能量釋放過程更明顯一些。被激發後的雷球進入靶區,靶區設置了形狀和材料各異的靶體,如正方形的木塊、錐形的塑料塊、金屬球、內部添滿刨花的紙箱子、圓柱形的玻璃等等,它們被放在一個個高低不同的水泥台上,下面都鋪著一張雪白的紙,整個靶區看上去像一個現代派雕塑展。雷球進入靶區後,將被一個阻尼磁場減速,在靶區中飄行,釋放能量或自行熄滅。高速攝影機就架在靶區邊緣,共有3台,它們的體積很大,結構複雜,如不說明誰不不會想到是一架攝影機。因為事先無法預知雷球能量打擊的目標,只好期望能碰運氣拍到那個目標。

  試驗開始了。由於危險性很大,現場熱源全部撤離,試驗的全過程由距實驗室300米遠的一個地下控制室遙控進行。

  從監視屏中看到,由超導電池中釋放出來的第一個空泡觸發了第1道電弧,監視系統的拾音器傳來了失真的嘩嘩聲,但閃電的巨響從300米外的實驗室直接傳過來。被激發的球狀閃電出現了,在磁場的作用下緩緩前移,在途中又接連觸發了9道電弧,雷鳴聲不斷地從實驗室方向傳來。每觸發一道電弧,球狀閃電的能量就增加一倍,它的亮度並不隨能量的增加而增大,但色彩卻在變化:由暗紅變為橘黃、純黃、白色、鮮綠、天藍、絳紫,最後,這紫色的火球進入了加速區,在加速磁場中,它像被捲入了一條急流一樣,速度驟然增加,轉眼進入了靶區,立刻像被衝進了一個平靜的水池,速度緩下來,開始在靶標間悠然飄行。我們屏住呼吸等待著,發生了能量爆發,一道閃光之後,實驗室方向傳來了一聲巨響,把地下控制室的幾個玻璃櫃震得嗡嗡響。這次能量爆發把一個塑料錐體燒成了白紙上的一堆黑灰。但操縱高速攝影機的攝影師報告說,這不是攝影機所對準的靶體,什麼也沒拍下來。後面又接著發she了8個雷球,其中的5個發生了能量爆發,但其擊中的目標都不是3台高速攝影機中任何一台所對準的。最後一次能量爆發還擊中了一個放置靶體的水泥台,把它炸塌可,紛飛的水泥塊把靶區搞得一塌糊塗,不得不暫停試驗,進入那充滿臭氧味的實驗室重新整理。

  靶區重新布置好後,試驗繼續進行。宏電子一個接著一個地向靶區發she,3台高速攝影機進行著捉迷藏似的拍攝。光學研究所的工程師們擔心他們那3台攝影機的安全了,那是距離靶區最近的設備。我們硬著頭皮把試驗做下去,終於在第11次能量爆發的時候,捕捉了一次靶體被擊中的圖象。這次被擊中的靶體是一個邊長為30厘米的正方體松木塊。這是球狀閃電能量的一次完美的演示:那個木塊被徹底燒成淺色的灰,這灰最初還保持著正方體的形狀,但一觸就散了。把灰清理後,鋪在下面的那張紙光滑潔白如初,沒有任何燒痕。

  當未被處理的高速攝影圖象被輸入計算機時,我們如按普通速度播放,它將長達上千小時,而真正記錄靶體被擊中過程的圖象只有20秒左右。當我們藉助計算機從這上千小時的影片中把這20秒鐘找出來時,已是深夜了。我們屏住呼吸盯著屏幕,看著這個神秘魔鬼被揭開另一層面紗。

  整個過程用每秒24幅的正常速度播放有22秒長,能量爆發時雷球距木塊約有1.5米,這很幸運,使我們在畫面中能同時看到雷球和木塊。在頭10秒鐘,我們看到雷球的亮度急劇增大,再看看那個木塊,我們本期望看到它發出火光,卻吃驚地發現它正在失去色彩變得透明,最後,它變得只能隱約看出一個正方體的輪廓,當雷球的亮度達到最大值時,那個正方體輪廓也完全消失了。然後雷球的亮度開始減弱,這過程又有約5秒鐘,在這5秒鐘內,原來放木塊的位置空無一物!接著,那個透明的正方體輪廓又在那個位置隱現,很快有了色彩變成實體,但呈灰白色,已是一塊正方體的灰了。這時,雷球正好完全熄滅。

  我們全都呆若木雞,過了好一陣才想起重放圖象。我們用慢速一格一格地放,當放到木開變成那個透明輪廓時,我們定格圖象。

  「它多像一個立方體的空派!」林雲指著那個透明輪廓說。

  圖象再往下,畫面中只有正在暗下去的雷球和雷球下方那一張空空的白紙,畫面一張一張向下翻,透明輪廓重新出現,幻化為那塊立方體的灰……

  這時,一團煙霧籠罩了屏幕,那煙霧是丁儀從後面噴過來的,他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點燃了菸斗。

  「你們剛剛目睹了物質的波粒二像性!」丁儀指著屏幕大聲說,「在那短暫的瞬間,空泡和木塊都呈現了波的性質,它們發生了共振,共振中兩者合為一體,木塊波接受了宏電子波釋放的能量,然後它們各自又恢復了粒子性質,燒焦後的木塊重新在原位會聚成實體。這就是那個讓各位困惑的謎:雷球能量釋放目標的選擇性的解釋,目標在被能量擊中時呈一束波的狀態,根本就不在原來那個位置上,這能量對它周圍相鄰的一切毫無影響了。」

  「那為什麼只有目標物體,比如這個木塊呈現波的性質,而下面的那張白紙沒有呢?」

  「這是由一個物體的邊界條件決定的,其機理很像圖象處理軟體從一張照片中自動摳出人像的功能。」

  「還有一個謎也得到了解釋:球狀閃電的穿透性!」林雲興奮地說,「當宏電子呈現出波的性質時,它自然可以穿透物體,遇到與它尺寸相當的孔洞時還會發生衍she。」

  「球狀閃電呈現波性質時,就能覆蓋一定的範圍,所以雷球能量爆發時,能波及到與它有一定距離的物體!」許大校也恍然大悟地說。

  就這樣,蒙在球狀閃電上的迷霧漸漸散去。但這些理論成果對球狀閃電武器的研製並沒有什麼直接作用。對於武器研製而言,首先是要收集大量的具有殺傷力的宏電子,在這點上,理論提供不了任何幫助。不過,到目前為止基地已採集並存貯的宏電子數量過萬,還在迅速增加,這就使我們有條件採用不依賴任何理論的笨辦法。我們已經知道,能量釋放所選擇的目標種類是宏電子本身的性質決定的,與激發它的閃電能量無關,如果一個宏電子在一次能量釋放中選擇一種目標,那麼下次它必然還會選擇這類目標,這就是我們選擇試驗的依據。

  我們開始大量進行動物實驗,過程十分簡單:將與人體目標相近的動物,如實驗兔、豬、羊等,放入靶區,然後釋放宏電子並激發球狀閃電,如果這個球狀閃電爆炸時殺傷了動物目標,就將這個宏電子挑選出為武器儲備。

  每天,看著一批批的試驗動物被球狀閃電燒成灰,精神不受到刺激是不可能的,但林雲提醒我說,與在屠宰場的遭遇相比,動物死於球狀閃電的痛苦要小得多,她說得有道理,我的心理也就平衡了許多。但隨著試驗的深入,才發現事情遠不是那麼簡單,球狀閃電對能量釋放目標的選擇有時達到精細的程度,有些宏電子釋放的能量專門燒毀動物的骨骼,甚至專門汽化動物的血液,而不傷及其肌肉組織,受到這種攻擊的動物,其死狀是十分可怖的。好在丁儀的一項發現結束了這噩夢般的試驗。

  丁儀一直在研究用閃電之外的手段激發球狀閃電,他首先想到的是雷射,但沒有成功;後來又想到用大功率微波,也沒有成功。但在進行後一項試驗時,他發現微波經過宏電子後,被調製成一種複雜的頻譜,不同的宏電子有不同的頻譜,如同它們的指紋一樣。將能量釋放於同一類目標的宏電子,都具有相同的頻譜。這樣,只要得到少數對目標的選擇性符合要求的宏電子,記錄它們的頻譜,就可能在不經過激發試驗的情況下,通過識別頻譜特徵而找到更多的這類宏電子。於是,動物試驗便沒有必要了。

  研製球狀閃電可用語實戰的發she器的工作也在同時進行,其實,以前面的工作為基礎,這種技術原理已水到渠成。雷球機關槍由以下幾部分組成:1.存貯空泡超導電池;2.磁場加速器:這是一條3米長的長筒形金屬架,筒內每隔一定距離設有一個電磁線圈,線圈內的電流可以在空泡通過的瞬間反相,以使其產生的磁場在空泡通過的前後分別對其產生拉力和推力,經過一系列這樣的線圈,空泡將被磁場加速到一定的速度;3.激發電極:這是一排放電電極,當被加速後的雷球通過時,產生人工閃電使其激發;4.附屬機構:包括給整個系統供電的超導電池,機關槍的瞄準系統等。由於是採用現有的試驗設備,第一挺雷球機關槍只用了半個月就裝配完成。

  在頻譜識別技術產生後,尋找武器級宏電子的速度大大加快,我們存貯的這類宏電子已達上千個。它們在激發後釋放的能量只攻擊有機生命。這樣數量的球狀閃電,足以在短時間內殺死一座小城市中的所有守衛者,而不必打碎其玻璃櫃中的瓷器。

  「你的良心裡就沒有一點不按嗎?「我問丁儀,我們正站在人類第一套球狀閃電武器前,它看上去不像一件攻擊性武器,更像一個通訊設備或雷達,因為加速導軌和激發電極的樣子很像某種天線。它的末端是兩個超導電池,都是高一米的金屬圓柱,裡面存貯著那上千個武器級宏電子。

  「你幹嘛不去問林雲?」

  「她是軍人,你呢?」

  「我無所謂,我所研究的東西,尺度要麼在十的負三十次方厘米以下,要麼在一百億光年以上,在這兩個尺度上,地球和人類都微不足道。「

  「生命微不足道嗎?「

  「從物理學角度看,生命這種物質運動形式,與其他的物質運動相比並沒有更高的含義,從生命中你找不到新的物理規律,所以從我的角度看,一個人的死與一塊冰的消融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陳博士,你這人有時候想得太多,你應該學會從宇宙終極規律的角度看待生活,這樣過得就舒服多了。」

  而惟一讓我感到舒服些的是,球狀閃電武器並不像初看上去那麼可怕,防禦它是可能的,宏電子能夠與電磁場發生作用,它既然能被磁場加速,也可能被它偏轉。這種武器的威力可能只是在投入戰場的初期才能顯示出來。所以軍方對這個項目的保密工作十分重視。

  在球狀閃電武器誕生後不久,張彬來到了基地,他的身體已經很虛弱了,但還是在基地呆了一整天。他出神地看著那些被禁錮在磁場中的宏電子,看著它們一個個地被激發成球狀閃電激動萬分,仿佛一生都濃縮在這一天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