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似乎到了中學畢業的年紀,孩子就不參加這場聚會了,照片上找不到所謂的年輕人——高中生或大學生的他們。

  我也是上高中以後就不去了。有一陣子好像是母親和外婆兩個人去,但外婆過世之後是什麼情況,我就不清楚了。

  總而言之,外婆的娘家遼闊極了,大到能夠輕鬆容納這麼多人住宿。

  話雖如此,我也從來沒有俯瞰過整棟房子,完全不清楚整體的狀況。而且也沒有平面圖,不知道房間數目和大小、占地的多寡。

  那是生活空間拘束狹窄的都市人的感受無法掌握的規模,廣闊得甚至沒辦法把它當成是一戶人家。

  或許是因為孩童身形矮小,感覺更是巨大了。

  不管是走廊還是房間,一切都很大,非常大。

  像天花板就高得離譜,簡直就像體育館。

  可是即使處在這種不合身形的格局中,看到和摸到的畢竟都還是伸手可及之物。

  除了廣闊的印象以外,玄關的模樣我幾乎全忘了,但我還想得起來脫鞋處的木框那油亮亮的黑色木紋。嵌在雪見紙門①上的玻璃透花圖案是乘在船上的人,還有奇形怪狀的茶櫃裡面裝著黑色的茶托等等,這些我都沒有忘記。

  那棟屋子好像在十年前拆掉了。

  家族輪替了兩代,可能也有遺產稅之類的問題吧。好像重新改建成一棟和土地相比還算大的房子,土地則是分割出售,現在也蓋起了公寓。田地也不見了。

  就在房子拆除前後,親戚也不再眾會了。

  最後一次的家族集會,我想應該是外婆么弟的喪禮。外婆么弟是她那一代最後離世的,從此以後,即使親戚中有人過世,好像也不會連年輕人都參加了。

  說是年輕人,但輩分從底下算起來還比較快的我也已經年過三十了。當時的孩子到了現在,完全沒有往來,到了他們的兒輩,我想更是彼此完全沒見過。

  這些是有關於那棟古老大宅的回憶。

  日式房屋很冶。吸濕和排濕性雖然優異,但無論在材質上或結構上,保暖性都稱不上好。

  寬闊的地方更是寒冷。

  即使每個房間都放上暖爐?還是難以溫暖整個家。

  像是走廊和大客廳,無時無刻都冷颼颼得,寒冷徹骨。

  對於只在冬季造訪的我而言,外婆的娘家就是冶颼颼的地方,就是冬天。

  寒氣逼人的冬之家,聚集了近十戶的家族。

  有那麼多人在這裡過夜,想必一定吵翻天了;然而在我的印象里,冬季聚會是十分安靜的。

  吹過寒冬田地而來的乾冷風聲。

  遠方傳來的小溪潺潺聲。

  偶爾摻雜其間的雪聲。

  雪花嘶嘶堆積。實際上雪並不會發出聲響,外婆娘家的所在地也不是會下雪下到積雪的氣候,但是晃過窗外的白色小點,在年幼的我心中顯然是會發出聲響的。

  換句話說,

  那裡就是如此寂靜。

  話雖如此,因為也有許多小孩,一鬧起來,還是會吵得天翻地覆。

  鬼捉人、捉迷藏、摔角、家家酒……

  不管是在廣闊的屋子裡,還是更遼闊的庭院裡,我們玩遍了這類遊戲。

  大客廳有一架比較大的電視,我們也會聚集在電視機前玩鬧。

  玩撲克牌或日式紙牌,還有各種莫名其妙的遊戲。

  我大概是年紀第二小的。我記得還有一個小嬰兒,所以我應該是第二小的沒錯。那個小嬰兒也在不知不覺間不再是嬰兒,開始跟我們玩在一起了。我忘記他的名字了,不過他是個靈敏得像只猴子的孩子。

  當時真的很快樂——我想。

  因為我記得……我很期待去外婆的娘家。一到秋天,我就迫不及待冬天的到來。和一年只見得到一次面、大我一些的許多孩子一起玩耍,有著異於平時玩耍的樂趣。

  至少直到小學低年級左右,我都很期待去外婆的娘家。

  不過,

  住在外婆娘家時,也並非成天都在玩,而且我也不是只期待能和親戚的小孩玩耍。

  因為沒有特別決定日期,所以每一家抵達和離開的日子都不同,有時早到一步,有時留到很晚,每年都不一樣。沒有其他孩子的時候,或是玩累了、玩膩了的時候,我總是會去某個地方。

  那裡是我特別中意的場所。

  地點位在大房子的角落,我想是最邊緣的一個小房間。

  其他房間每間都很大,即使是小房間,我想也有十張榻榻米以上。而且只要拆下紙門,房間要多大就有多大;可是只有那個房間不一樣。

  那裡大概……有六張榻榻米大吧。

  它位在漫長走廊的盡頭處,不曉得是做什麼用的,是倉庫或儲藏室嗎?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是類似茶室的房間吧。

  不過裡面沒有任何可以泡茶的設備。

  這裡和其他房間不同,除了入口的紙門以外,全是京壁②,沒有壁寵或壁櫃,什麼都沒有。

  小窗一扇、藥櫃一隻、像長衣箱的箱子一個。

  是一間感覺不到任何風情,殺風景的單純和室。

  唯一可以算得上特徵的地方是……

  角落的牆上開了一個洞。

  不知道是老鼠啃出來的,還是小孩子惡作劇挖開的,京壁下側鄰接踢腳板的部分崩落,開了一個三角形的洞。

  洞裡一片漆黑。

  雖然一片漆黑,但也沒有什麼空間——應該吧。

  牆壁另一頭應該就是隔壁房間,可是我覺得那個洞並非像隧道一樣貫通整堵牆。我完全不記得——或者說根本不知道隔壁是什麼房間,可是如果洞貫通牆壁的話,裡頭看起來應該是亮的,因為牆壁並沒有多厚。

  洞沒有貫穿,所以應該只是京壁被挖開了一些而已。

  可是小時候的我把它當成洞穴,稱它為洞穴。

  ——洞穴房間。

  我很喜歡洞穴房間。

  洞穴房間曬不到太陽,通風也很差。

  然而不知為何,裡面打掃得很乾淨,榻榻米總像剛換過似地青翠極了。是家裡有人經常更換榻榻米嗎?也可能像榻榻米被家具遮住的部分總是維持翠綠一樣,因為曬不到太陽,所以沒有褪色罷了。我猜這房間並不常使用,後者的可能性很高。

  一打開紙門,榻榻米的味道就迎面撲來,房內充滿了藺草香。

  裡頭寒氣徹骨,因為沒有暖氣也沒有人氣吧。

  我發現洞穴房間,是幾歲時的事?

  不管如何回溯記憶,都回想不出來。

  不過比對其他記憶,至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就經常出入那個房間了。

  我記得我們模仿那年流行的電視英雄節目,所有孩子在整個家裡到處跑。

  那個時候我們一邊吵鬧,一邊在走廊跑來跑去……

  也跑進了那個洞穴房間。

  ——這是什麼房間?

  ——好小。

  ——好臭。

  ——這裡有洞耶。

  因為這裡是洞穴房間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