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頁
“可傷到人沒有?”
“沒有傷到人,平時畲民和大家相處倒也正常,畲民常下山用獵物和農家交換鹽和糧食,這次發生這種事情,我估計是山中斷糧了。”
“你說得不錯,我也認為可能是山中出現了糧食危機,里正你去把百姓都勸回家,此事就由我來解決。”
待百姓都散後,韋應物對雷萬鳴說道:
“你替我準備三百石糧食和五石鹽,我要親自上山寨。”
“大人,我和你一起上山吧!我身上也有畲人的血統,算得上是半個畲人。”
韋應物一行在歷經了三個時辰的艱難跋涉後終於抵達了位於山南麓的依雲寨,一路上他們發現了牛的蹄印,最後沒入了依雲寨中。
“嗖!”
一支響箭從寨中射出,直釘在韋應物他們面前,韋應物手一止,停下了運糧隊,雷萬鳴上前用畲民土話喊了幾嗓子後,寨中慢慢開始有了動靜。很快寨門被打開,湧出一百多畲民戰士,為首是一名四十歲左右的男子,打扮樸素,但韋應物還是從他的氣度中判斷出他應該就是畲民的首領。
“大人,他就是雙溪縣畲民的頭領盤固。”雷萬鳴在韋應物身後悄悄的介紹道。
韋應物點點頭,他突然發現在盤固的身後,站著一個男孩,正是他曾經救過的那個少年,少年也認出了他,正用複雜的眼光看著韋應物,韋應物的心中不由升起了一絲希望。
雷萬鳴上前用土語給盤固介紹了韋應物和此行的目的,這時旁邊的少年向盤固低語了幾句,盤固警戒的目光開始變得柔和起來。
“韋大人不辭辛勞親自來給我們送鹽和糧食,草民十分感謝!”這盤固竟然用十分熟練的官話說道,他一轉身大聲說道:“不是敵人,是客人!”寨中頓時鼓樂聲大作,顯然這盤固做了兩手準備。
在載歌載舞中,依雲寨敞開大門,歡迎貴客的來臨,盤固請韋應物上坐,隨即端來熱騰騰的牛肉招待,盤固有點尷尬的說道:“在大人來之前,已經殺掉一頭牛,其餘我們都將送還,不瞞大人,寨中已斷糧多日,這兩年能打到的獵物已經越來越少。”
韋應物微微一笑說道:“我來雙溪縣已經快一年了,現在才來拜訪盤寨主,實在是失職,這次我送來一些糧食和鹽,希望能解寨中燃眉之急。”
盤固感動的說道:“我們早已耳聞韋大人是個為百姓做實事的好官,前段時間還救過我的兒子,現在又送糧來解救畲民,我們實在感激不盡。”說完退後兩步,竟給韋應物跪了下來。
“盤寨主請起!”韋應物連忙將盤固扶了起來。
“我沒有想到盤寨主的官話竟然這麼流利?”
“哦!我這是少年時在福州學的,那時官府將我們從山上遷下來,還送我們去學堂讀書,就是那時學的官話。”
“那盤寨主為何現在卻來了雙溪縣?”言外之意就是你既然那時已經下山,怎麼現在又回到山上。
盤固淡淡一笑說道:“我們畲民內部起了矛盾,我的祖父就帶領我們這一支遷到了雙溪縣。”
韋應物想了想便鄭重地說道:“如果我想讓你們再下山為民,盤寨主可願意?”
盤固遲疑了一下對韋應物說道:“此事事關重大,我要和其他八寨中的長老商量一下,韋大人可住一晚,明日再答覆你,你看可好?”
“那好,我就等你們的答覆。” 韋應物隨即派兩人和畲民一起先將牛送了回去,自己就住在了山上,
一夜無話,第二天盤固一大早就來見韋應物。
“韋大人,我們都同意下山,條件是希望能和漢民一樣對待,也就是同樣給予我們授田。”
“這個沒問題,你們的田我早就準備好了,予每戶二十畝,另外我再撥一千畝茶田給你們,作為畲民的公共財產,我還專門為畲民辦了四所學堂,希望你們的孩子也能入學。”
盤固聞言大喜:“我這就隨大人一起下山,到縣裡辦理相關手續。”
一個月後,畲民都陸陸續續遷下山來,韋應物將畲民編成二個鄉,任盤固做里正,從此所有雙溪縣的畲民都正式入了雙溪縣的戶籍。
過了幾天,於掌柜從宣州返回,還帶了兩名‘巴蜀商行’的要人,韋應物便將畲民的事交給雷萬鳴去處理,將‘巴蜀商行’的人請進了縣衙,‘巴蜀商行’一共來了兩人,一名中年胖子,另一人低戴著斗笠,看不清面容,約六十餘歲。
雙方坐定後,於掌柜指著中年胖子給韋應物介紹道:“大人,這位便是‘巴蜀商行’的大掌柜,張大官人。”
“哦!原來是‘巴蜀商行’的大掌柜,真是失禮了!” 韋應物聽說‘巴蜀商行’的大掌柜親至,心中動了一下,看來紫筍茶的利潤要比想像的豐厚得多。
“哪裡!在下張求財,我聽說韋大人想要大力開發紫筍茶的產量,所以一方面想來商量一下合作事宜,另一方面也想提個建議。”
“張大官人請直言。”
“不知大人可知道紫筍茶的市價,在京城現在是一斤茶葉十兩銀子,那是因為紫筍茶不僅為茶中極品,更重要是產量極少,一年不過一萬多斤,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如果雙溪縣要大量生產,我看紫筍茶的市價肯定會立即爆跌。”
“沒有傷到人,平時畲民和大家相處倒也正常,畲民常下山用獵物和農家交換鹽和糧食,這次發生這種事情,我估計是山中斷糧了。”
“你說得不錯,我也認為可能是山中出現了糧食危機,里正你去把百姓都勸回家,此事就由我來解決。”
待百姓都散後,韋應物對雷萬鳴說道:
“你替我準備三百石糧食和五石鹽,我要親自上山寨。”
“大人,我和你一起上山吧!我身上也有畲人的血統,算得上是半個畲人。”
韋應物一行在歷經了三個時辰的艱難跋涉後終於抵達了位於山南麓的依雲寨,一路上他們發現了牛的蹄印,最後沒入了依雲寨中。
“嗖!”
一支響箭從寨中射出,直釘在韋應物他們面前,韋應物手一止,停下了運糧隊,雷萬鳴上前用畲民土話喊了幾嗓子後,寨中慢慢開始有了動靜。很快寨門被打開,湧出一百多畲民戰士,為首是一名四十歲左右的男子,打扮樸素,但韋應物還是從他的氣度中判斷出他應該就是畲民的首領。
“大人,他就是雙溪縣畲民的頭領盤固。”雷萬鳴在韋應物身後悄悄的介紹道。
韋應物點點頭,他突然發現在盤固的身後,站著一個男孩,正是他曾經救過的那個少年,少年也認出了他,正用複雜的眼光看著韋應物,韋應物的心中不由升起了一絲希望。
雷萬鳴上前用土語給盤固介紹了韋應物和此行的目的,這時旁邊的少年向盤固低語了幾句,盤固警戒的目光開始變得柔和起來。
“韋大人不辭辛勞親自來給我們送鹽和糧食,草民十分感謝!”這盤固竟然用十分熟練的官話說道,他一轉身大聲說道:“不是敵人,是客人!”寨中頓時鼓樂聲大作,顯然這盤固做了兩手準備。
在載歌載舞中,依雲寨敞開大門,歡迎貴客的來臨,盤固請韋應物上坐,隨即端來熱騰騰的牛肉招待,盤固有點尷尬的說道:“在大人來之前,已經殺掉一頭牛,其餘我們都將送還,不瞞大人,寨中已斷糧多日,這兩年能打到的獵物已經越來越少。”
韋應物微微一笑說道:“我來雙溪縣已經快一年了,現在才來拜訪盤寨主,實在是失職,這次我送來一些糧食和鹽,希望能解寨中燃眉之急。”
盤固感動的說道:“我們早已耳聞韋大人是個為百姓做實事的好官,前段時間還救過我的兒子,現在又送糧來解救畲民,我們實在感激不盡。”說完退後兩步,竟給韋應物跪了下來。
“盤寨主請起!”韋應物連忙將盤固扶了起來。
“我沒有想到盤寨主的官話竟然這麼流利?”
“哦!我這是少年時在福州學的,那時官府將我們從山上遷下來,還送我們去學堂讀書,就是那時學的官話。”
“那盤寨主為何現在卻來了雙溪縣?”言外之意就是你既然那時已經下山,怎麼現在又回到山上。
盤固淡淡一笑說道:“我們畲民內部起了矛盾,我的祖父就帶領我們這一支遷到了雙溪縣。”
韋應物想了想便鄭重地說道:“如果我想讓你們再下山為民,盤寨主可願意?”
盤固遲疑了一下對韋應物說道:“此事事關重大,我要和其他八寨中的長老商量一下,韋大人可住一晚,明日再答覆你,你看可好?”
“那好,我就等你們的答覆。” 韋應物隨即派兩人和畲民一起先將牛送了回去,自己就住在了山上,
一夜無話,第二天盤固一大早就來見韋應物。
“韋大人,我們都同意下山,條件是希望能和漢民一樣對待,也就是同樣給予我們授田。”
“這個沒問題,你們的田我早就準備好了,予每戶二十畝,另外我再撥一千畝茶田給你們,作為畲民的公共財產,我還專門為畲民辦了四所學堂,希望你們的孩子也能入學。”
盤固聞言大喜:“我這就隨大人一起下山,到縣裡辦理相關手續。”
一個月後,畲民都陸陸續續遷下山來,韋應物將畲民編成二個鄉,任盤固做里正,從此所有雙溪縣的畲民都正式入了雙溪縣的戶籍。
過了幾天,於掌柜從宣州返回,還帶了兩名‘巴蜀商行’的要人,韋應物便將畲民的事交給雷萬鳴去處理,將‘巴蜀商行’的人請進了縣衙,‘巴蜀商行’一共來了兩人,一名中年胖子,另一人低戴著斗笠,看不清面容,約六十餘歲。
雙方坐定後,於掌柜指著中年胖子給韋應物介紹道:“大人,這位便是‘巴蜀商行’的大掌柜,張大官人。”
“哦!原來是‘巴蜀商行’的大掌柜,真是失禮了!” 韋應物聽說‘巴蜀商行’的大掌柜親至,心中動了一下,看來紫筍茶的利潤要比想像的豐厚得多。
“哪裡!在下張求財,我聽說韋大人想要大力開發紫筍茶的產量,所以一方面想來商量一下合作事宜,另一方面也想提個建議。”
“張大官人請直言。”
“不知大人可知道紫筍茶的市價,在京城現在是一斤茶葉十兩銀子,那是因為紫筍茶不僅為茶中極品,更重要是產量極少,一年不過一萬多斤,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如果雙溪縣要大量生產,我看紫筍茶的市價肯定會立即爆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