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紫童靜坐了半晌,才輕輕點頭道:「我明白了,我會把你的話轉告給她,給她一個選擇,大郎,你說這樣可以嗎?」

  「這樣當然可以,但是我更希望我們大明王朝能出一個赫赫威名的女商人。」李維正平靜地說道。

  ……

  第二百九十一章 燕王之死(上)

  新年剛過,燕王朱棣便得到了山西密報,次子高熙在山西流民中秘密招募軍隊,已經新招募了三萬餘人,得到此消息,朱棣不禁又驚又怒,他下發給了山西八萬軍隊三個月的軍糧,這是根據現有財力做出的決定,他還再三叮囑過次子,糧草可能還不夠,讓他節儉一點,沒想到一口應承的次子到了山西沒多久便開始違抗他的命令了,多招募三萬餘人,也就意味著他的軍糧只夠兩個月了,到時候他肯定會向自己伸手,他哪裡還有糧食?

  如果僅僅是軍糧問題,朱棣也不會如此惱怒了,關鍵是高熙募兵的真實用意,現在沒有蒙古人入侵,南朝軍隊也沒有絲毫挑釁舉動,而且還剛剛達成了與朝廷的和解協議,根本就沒有必要擴軍,那麼次子隱瞞著自己私自擴軍的用意何在?這就不難猜到了,這個兒子因為得不到世子的地位,便想擴充自己的勢力,一旦勢力龐大,那麼自己就會不得不改立他為世子,這就是逼宮。

  朱棣不僅僅是惱怒,而且還有點焦躁不安了,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一旦認準的事,十頭牛也拉不回來,如果再不制止,那將來就會出現兄弟相殘的人倫慘劇,他絕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這一刻朱棣忽然想起了當初軍師的苦勸,如果不想立高熙為世子,那就不要讓他掌握軍權,朱棣終於理解了軍師良苦用心,這一刻他下定了決心,他要收回兒子的軍權。

  元宵節剛過,燕王便以視察地方官交權為藉口,在三千親衛的護衛下,向山西太原而去。

  ……

  按照燕王和朝廷達成的妥協,新年後燕軍將不再駐紮在任何除了北平以外的城池之內,包括太原也是一樣,因此朱高熙的指揮所也搬到了城外的軍營中,此時的太原北大營內的氣氛異常緊張,有士兵都被勒令在營帳中不准,大營帥帳四周布滿了全副武裝的士兵,任何人不得靠近,此時在帥帳內,朱高熙冷然而坐,在他身後謀士呂思遠和大將邱福各站左右,在他們對面,十名指揮使正在向少帥朱高熙宣誓效忠,他們跪成一排,在他們面前各擺了一碗酒,酒中皆有一絲鮮紅,那是朱高熙自傷指頭流出的血。

  「屬下向上天發誓,將誓死效忠二王子,忠心追隨,若為此誓,天神共誅!」

  一名軍士捧一隻銀盤上前,盤中是一把雪亮的匕首,一名指揮使拿起匕首在自己食指上一划,頓時鮮血湧出,他把血滴在碗中,端起碗一飲而盡,緊接著匕首又到了下一個指揮使面前,如法炮製一番,十個人輪番走了一遍,朱高熙猛地站起身,將自己眼前的酒一飲而盡,狠狠地把碗摔得粉碎,「好!眾人一心,其利斷金,將來我做燕王,必將和各位共享富貴,我朱高熙一言既出,絕對會信守諾言。」

  「屬下願為二王子效死命!」

  ……

  眾軍官下去了,但戒嚴並沒有解決,朱高熙、呂思遠、邱福三人在繼續商量目前的嚴峻局勢,眼前的局勢確實很嚴峻,根據最新消息,燕王的視察隊伍已經進入了山西,將在後天抵達太原,燕王是為什麼而來,不用說他們也明白了,私自招募軍隊的後果是什麼,他們也心知肚曉。

  他們即將會面臨最嚴厲的懲罰,作為最高責任者,朱高熙會被押解回北平軟禁起來,待世子即位,他將被殺,而私自募兵的策劃者呂思遠會首當其衝,燕王殺起文人來從來就不會手軟,至於大將邱福,私自招募軍隊的全面執行者,一樣也難逃一死。

  三個人現在已經在一條繩上了,如果能度過眼前的危機,這是他們一致尋求的目標,朱高熙和邱福的目光都投向了呂思遠,他們的希望都寄托在這位曾被稱為『毒秀士』的軍師身上。

  「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決斷,還有兩日燕王就到了,如果我們再不決斷,都會死無葬身之地。」

  朱高熙和邱福都沉默了,他們知道這個決斷指的是什麼,在幾天前呂思遠便提出來過,甚至今天十名指揮使的誓言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可真到了最後需要決斷的一刻,兩人都有點膽怯了,燕王近二十年積累下來的威信又豈是他們輕易敢挑釁。

  呂思遠瞥了他們一眼,微微冷笑道:「我只是一介書生,尚不懼他,你們二人堂堂的領兵大將,卻連這點膽量都沒有,還敢說做什麼大事嗎?」

  呂思遠的譏諷深深地刺激了朱高熙,他低吼一聲道:「左右不過是死,我豁出去了。」

  邱福也想通了,反正不是弒主,只是兵諫而已,沒有什麼放不開的,大不了就是一死,何況干好了,何愁富貴不來?想到這,他也一咬牙道:「好吧!這件事我干。」

  ……

  當朱高熙的決定做出來後,防備立刻鬆了,一切又恢復了正常,他本人則帶著幾個心腹侍衛進城逛青樓去了,朱高熙的侍衛長就是藍臉人吳思,這位相貌醜陋的侍衛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對朱高熙也一直忠心耿耿,深得朱高熙的信任,一直就不離他左右,不過今天朱高熙去逛青樓,他卻悄悄地離開了片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