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頁
『大人深謀遠慮啊!』
……
李維正的嘴角浮起了一絲會心的笑容,時間雖然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當時的情形依然歷歷在目,現在,他當年種下的種子終於生根發芽了,還有十三郎,自己答應他的事情也辦到了,現在該是他兌現承諾的時候了。
想到這,李維正走回書桌,展開一張信紙,寫下了兩個字:『可行!』
他又命人喚進了送信者,把信交給他道:「你即刻回去,把這封信交給呂先生,不得有誤。」
「遵令!」
李維正點點頭,又命人賞他一百兩銀子,信使感激不盡,磕頭去了。
辦完了這件事,書房裡又安靜下來,李維正輕輕地揉著太陽穴,思路又回到今天的一個重大決策上,今天的朝堂上,他提出了廣勸學的提案,要求各地官府三年之內不准建立新官署用省下來的錢進行勸學,在全國各地廣建學堂,凡六歲以上男女童皆要入學,男童學十年,女童四年,所需費用由官府統一承擔,凡有違令父母不遵從者杖一百,稅賦翻倍。
這個提議得到了朝廷百官普遍的支持,但在女童入學一事上卻引起極大爭議,雖然女子將來相夫教子是有必要讀一點書,成立女校也算是可行,但李維正原來提出的方案是男女都要學十年,就是這一點讓朝廷百官大都反對,認為女童讀十年太長,最後幾經磋商,大家達成了妥協,男女學堂分開,女童讀書四年,如果極少數人確實有意再繼續讀書,且家庭也允許,則可進各省的女子中等學堂繼續讀書。
雖然沒有事先李維正原先男女平等的設想,但他也知道,能達成這個妥協已是不易,要改變觀念,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他的君主立憲制也一樣,關鍵並不在於他推行什麼措施制度,這個很容易辦到,難的是君主立憲制的觀念深入人心,這樣即使他李維正不在了,君主立憲制也會永久的流傳下去,正如他要把高麗並歸大明需要用一代人的時間一樣,讓君主立憲制的觀念深入人心也需要一代人、甚至兩代人的時間,從孩童時就要用這種觀點教育他們,讓君主立憲制的觀念伴隨著他們長大。
『民貴君輕;眾生平等。』
他要讓平等、博愛、自由的觀念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根深蒂固,這將是他畢生追求的理想。
李維正忍不住笑了,他對自己的理想充滿了信心,忽然他感到一雙溫暖的手放在他的脖頸處,身後一個溫柔的聲音響起,「大郎,在笑什麼呢?」
是紫童,李維正握住了愛妻的手,這是一雙溫暖而柔軟的手,這麼多年來,就是這雙手在背後一直默默地支持著自己,使他從來沒有為家庭瑣事而煩惱,她一路隨自己顛沛流離,從京城到鳳陽、到山東、到遼東,甚至高麗,她從來沒有任何怨言,在外面她還並不是自己的正妻,這一切她都默默地忍受了,替他撐起了這個家。
此刻,握著這隻手,李維正心中感到無比的溫馨,他笑了笑道:「我在想,如果讓知秋和葉子讀十年的書,你答應嗎?」
「知秋你讓她讀二十年書都沒問題,可葉子……我不說你也知道。」
葉紫童轉到李維正面前坐下,微微笑道:「大郎是考慮讓大明的女童入學嗎?」
李維正點了點頭,「其實像你們官家小姐大部分人都有機會讀書,可一般人家都沒有機會了,說到底還是一個家庭負擔問題,因為想著女兒遲早是要嫁人,所以一般人家也不肯在女孩兒身上花錢,可如果是官府負擔,而且不讀書還要受罰的話,我想大部分人家都會送女兒去讀書。」
「大郎想得很好,不過我估計在偏遠鄉村,還是有人家不肯送女兒去讀書。」
「我當然知道不可能全部辦到,只要有七成人肯送去,我就心滿意足了。」
紫童低頭想了想,便笑道:「大郎,我今天找你有件別的事情。」
「什麼事?」
「是關於顧英的事。」
「顧英?」李維正一怔,「她怎麼了?」
紫童嘆了一口氣,「你難道真的不知道,她為什麼到今天還一直不嫁嗎?」
李維正沒有吭聲,以前他或許不知道,可這兩個月和顧英的幾次接觸,那躲閃地眼神,那吞吞吐吐的話語,他還可能不知道嗎?
沉默了片刻,李維正低聲道:「我一直以為,讓她乘帆遠航,去做一番大事業,遠比把她圈在家裡為人小妾要強得多。」
葉紫童見丈夫心裡明白,她也嘆了口氣道:「話雖這樣說,可她畢竟是女人,現在年輕或許還感覺不到,可是等她年紀再大一點,她就會知道,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是怎樣的痛苦,我也和她談過,雖然她沒有明說,但我知道,她是希望你能給她給名份,但也要讓她繼續經營自己的商號。」
李維正笑著搖了搖頭,「你認為大明相國的妻子掌管著天下第一商號,這合適嗎?」
紫童咬了一下嘴唇,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李維正又道:「我也是在建立自己的理想國度,為此,我把家裡的一切財產都公開出去了,如果我的小妾掌握著一個龐大的商業王國,這會讓其他官員怎麼想,這無疑會刺激許多的官員讓自己的家人經商,用權力來攫取利益,那時的大明會變得怎樣黑暗,你想過嗎?所以我的規矩就是要從商就不要當官,不管是家裡的誰,或許這個規矩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至少我不能帶這個頭,否則,我何以服人。」
……
李維正的嘴角浮起了一絲會心的笑容,時間雖然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當時的情形依然歷歷在目,現在,他當年種下的種子終於生根發芽了,還有十三郎,自己答應他的事情也辦到了,現在該是他兌現承諾的時候了。
想到這,李維正走回書桌,展開一張信紙,寫下了兩個字:『可行!』
他又命人喚進了送信者,把信交給他道:「你即刻回去,把這封信交給呂先生,不得有誤。」
「遵令!」
李維正點點頭,又命人賞他一百兩銀子,信使感激不盡,磕頭去了。
辦完了這件事,書房裡又安靜下來,李維正輕輕地揉著太陽穴,思路又回到今天的一個重大決策上,今天的朝堂上,他提出了廣勸學的提案,要求各地官府三年之內不准建立新官署用省下來的錢進行勸學,在全國各地廣建學堂,凡六歲以上男女童皆要入學,男童學十年,女童四年,所需費用由官府統一承擔,凡有違令父母不遵從者杖一百,稅賦翻倍。
這個提議得到了朝廷百官普遍的支持,但在女童入學一事上卻引起極大爭議,雖然女子將來相夫教子是有必要讀一點書,成立女校也算是可行,但李維正原來提出的方案是男女都要學十年,就是這一點讓朝廷百官大都反對,認為女童讀十年太長,最後幾經磋商,大家達成了妥協,男女學堂分開,女童讀書四年,如果極少數人確實有意再繼續讀書,且家庭也允許,則可進各省的女子中等學堂繼續讀書。
雖然沒有事先李維正原先男女平等的設想,但他也知道,能達成這個妥協已是不易,要改變觀念,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他的君主立憲制也一樣,關鍵並不在於他推行什麼措施制度,這個很容易辦到,難的是君主立憲制的觀念深入人心,這樣即使他李維正不在了,君主立憲制也會永久的流傳下去,正如他要把高麗並歸大明需要用一代人的時間一樣,讓君主立憲制的觀念深入人心也需要一代人、甚至兩代人的時間,從孩童時就要用這種觀點教育他們,讓君主立憲制的觀念伴隨著他們長大。
『民貴君輕;眾生平等。』
他要讓平等、博愛、自由的觀念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根深蒂固,這將是他畢生追求的理想。
李維正忍不住笑了,他對自己的理想充滿了信心,忽然他感到一雙溫暖的手放在他的脖頸處,身後一個溫柔的聲音響起,「大郎,在笑什麼呢?」
是紫童,李維正握住了愛妻的手,這是一雙溫暖而柔軟的手,這麼多年來,就是這雙手在背後一直默默地支持著自己,使他從來沒有為家庭瑣事而煩惱,她一路隨自己顛沛流離,從京城到鳳陽、到山東、到遼東,甚至高麗,她從來沒有任何怨言,在外面她還並不是自己的正妻,這一切她都默默地忍受了,替他撐起了這個家。
此刻,握著這隻手,李維正心中感到無比的溫馨,他笑了笑道:「我在想,如果讓知秋和葉子讀十年的書,你答應嗎?」
「知秋你讓她讀二十年書都沒問題,可葉子……我不說你也知道。」
葉紫童轉到李維正面前坐下,微微笑道:「大郎是考慮讓大明的女童入學嗎?」
李維正點了點頭,「其實像你們官家小姐大部分人都有機會讀書,可一般人家都沒有機會了,說到底還是一個家庭負擔問題,因為想著女兒遲早是要嫁人,所以一般人家也不肯在女孩兒身上花錢,可如果是官府負擔,而且不讀書還要受罰的話,我想大部分人家都會送女兒去讀書。」
「大郎想得很好,不過我估計在偏遠鄉村,還是有人家不肯送女兒去讀書。」
「我當然知道不可能全部辦到,只要有七成人肯送去,我就心滿意足了。」
紫童低頭想了想,便笑道:「大郎,我今天找你有件別的事情。」
「什麼事?」
「是關於顧英的事。」
「顧英?」李維正一怔,「她怎麼了?」
紫童嘆了一口氣,「你難道真的不知道,她為什麼到今天還一直不嫁嗎?」
李維正沒有吭聲,以前他或許不知道,可這兩個月和顧英的幾次接觸,那躲閃地眼神,那吞吞吐吐的話語,他還可能不知道嗎?
沉默了片刻,李維正低聲道:「我一直以為,讓她乘帆遠航,去做一番大事業,遠比把她圈在家裡為人小妾要強得多。」
葉紫童見丈夫心裡明白,她也嘆了口氣道:「話雖這樣說,可她畢竟是女人,現在年輕或許還感覺不到,可是等她年紀再大一點,她就會知道,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是怎樣的痛苦,我也和她談過,雖然她沒有明說,但我知道,她是希望你能給她給名份,但也要讓她繼續經營自己的商號。」
李維正笑著搖了搖頭,「你認為大明相國的妻子掌管著天下第一商號,這合適嗎?」
紫童咬了一下嘴唇,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李維正又道:「我也是在建立自己的理想國度,為此,我把家裡的一切財產都公開出去了,如果我的小妾掌握著一個龐大的商業王國,這會讓其他官員怎麼想,這無疑會刺激許多的官員讓自己的家人經商,用權力來攫取利益,那時的大明會變得怎樣黑暗,你想過嗎?所以我的規矩就是要從商就不要當官,不管是家裡的誰,或許這個規矩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至少我不能帶這個頭,否則,我何以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