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頁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他需要用幾十年的時間來逐漸建立、完善它,在明初打下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堅實基礎,此時的西方,文藝復興開始在歐洲興起,大潮奔流,資本主義的初潮開始拍擊地中海的長岸。
而在他治下的大明,也在東方起跑了。
這時,門外的稟報聲打斷了李維正的沉思。
「大人,方嵐緊急求見!」
……
第二百八十七章 紅參案(四)
「你是說姚廣孝到京城了?」
「那個太監並不能確定,他只說是個老和尚,徐壽輝也對他畢恭畢敬,眾人皆稱他為大師。」
被稱為大師的老和尚除了姚廣孝還會有誰,這是絕對是一個令李維正又驚又喜的消息,姚廣孝是燕王的左右臂,如果能斬斷這支左右臂,正燕王遲早會敗下去。
不過李維正並沒有衝動,他知道現在不是時候,他背著手在房間裡走了幾步,便對方嵐道:「那個叫王明祿的太監把他放了,讓他按原計劃行動,不過要安撫好他,不要出任何差錯。」
「屬下明白了,屬下這就去安排。」
方嵐快步去了,李維正坐在位置上久久望著窗外不語,對他來說,現在也是一次機會,只要朱允炆一天在皇位上,他的新政就一天束手束腳,始終不能放開手腳去做,而且以黃子澄為首的一幫死硬保皇黨會一直與他作對,稍不留神他的努力就會前功盡棄。
李維正現在非常矛盾,應該說朱允炆是一個不錯的皇帝,開明且通情達理,心腸也不壞,肚子沒有那麼多權術,但現在的問題並不在於朱允炆這個人,而是在於他所代表的皇權,是他走向君主立憲制的最大障礙,他必須得除掉這塊障礙不可,可是在除掉這塊障礙之前,他要給朱允炆最後一次機會。
想到這,李維正忽然轉身令道:「來人,給我備馬,我要進宮面聖!」
……
天色剛剛擦黑,李維正便在朱允炆的寢宮前等候了,等了片刻,一名老太監匆匆忙忙上前道:「李相國,陛下有請,請隨我來。」
兩人一前一後向寢宮走去,李維正一邊走一邊問道:「皇上的病體現在怎麼樣了?」
「回相國的話,皇上最近體虛血虧,不能太過於勞累,御醫也開了方子,暫時還沒有見效,須慢慢將養。」
「皇上體質弱,是需要好好調養,缺什麼東西,儘管來找我。」
「多謝相國關心。」
兩人來到了寢宮內,李維正又等了片刻,這才走進了朱允炆養病之處,房間裡充滿了一股刺鼻的藥味,兩個太監正把朱允炆扶坐了起來,李維正立刻上前躬身施禮道:「臣李維正參見皇帝陛下。」
「李愛卿,請坐!」朱允炆聲音很小,臉色蒼白,顯得身體非常虛弱。
「謝陛下!」
李維正坐了下來,關心地問道:「陛下可曾服藥?」
「皇后每天給朕煎藥,已經服了兩劑了,多謝相國關心,相國今天來有什麼重大事情嗎?」
「陛下,臣今天來是想和陛下商量一事。」
「愛卿請說!」
李維正沉思片刻便道:「臣最近和政事堂的幾個大臣私下商議的一下,都認為各位平章事應該有一定任期,不能無限制地做下去,這一點上大家達成了共識。」
朱允炆眼皮突地一跳,李維正這是什麼意思?政事堂的大臣要有一定任期,這包括他自己嗎?
李維正仿佛知道他的心思,便微微笑道:「我說的平章事也包括我自己,我這個中書令右相也是一樣,不能無限期地當下去,到一定任期後我必須退下,讓其他有才能的大臣來擔任。」
朱允炆的眼睛亮了,他最擔心的就是李維正篡明,自己一腳踏上金鑾殿,可今天他的這番話似乎他並沒有這個想法,還準備到一定時候把右相之位讓出來,他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他真的沒有那個權力欲望嗎?朱允炆百思不得其解,他沉默不語,等待著李維正說後面的話。
「但臣在想,怎麼才知道新的平章事有才能呢?臣總覺得以一個人的眼光是無法確定這個人是否真有能力,需要由更多的人來判斷,所以臣就想,為什麼不能讓百官來公推將來的平章事?把選擇權給百官,如果有可能,最好讓全天下的讀書人或者百姓來選擇,這樣被選出來的重臣才是有真才實學之人,當然,這只是臣的一個想法,真的實施還需要做很多事,臣只是想問問陛下,是否覺得這樣合理?」
朱允炆的臉一陣紅一陣白,他聽懂了,李維正的意思就是說將來政事堂成員不由皇帝來任命了,也就是說徹底剝奪了皇帝的權力,他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憤怒,冷冷問道:「相國的意思是說,以後朕就不能再任命任何一名大臣了嗎?」
「陛下誤會了臣的意思了,陛下是大明天子,是受天下百姓景仰的大明王朝的象徵,重大的慶祝活動需要陛下出面,萬邦來朝,也是向陛下朝覲,將來陛下的子孫也會世世代代為大明天子,大明王朝也會千秋萬載下去,只是陛下不再過問具體的朝政之事,由宰相代之,這會成為大明的最高律法……」
「李相國,朕不想聽了,你下去吧!」
朱允炆心中憤恨之極,李維正不僅要奪走自己的權力,他還要奪走自己子子孫孫的權力,除非他死了,否則他休想讓自己點頭答應。
而在他治下的大明,也在東方起跑了。
這時,門外的稟報聲打斷了李維正的沉思。
「大人,方嵐緊急求見!」
……
第二百八十七章 紅參案(四)
「你是說姚廣孝到京城了?」
「那個太監並不能確定,他只說是個老和尚,徐壽輝也對他畢恭畢敬,眾人皆稱他為大師。」
被稱為大師的老和尚除了姚廣孝還會有誰,這是絕對是一個令李維正又驚又喜的消息,姚廣孝是燕王的左右臂,如果能斬斷這支左右臂,正燕王遲早會敗下去。
不過李維正並沒有衝動,他知道現在不是時候,他背著手在房間裡走了幾步,便對方嵐道:「那個叫王明祿的太監把他放了,讓他按原計劃行動,不過要安撫好他,不要出任何差錯。」
「屬下明白了,屬下這就去安排。」
方嵐快步去了,李維正坐在位置上久久望著窗外不語,對他來說,現在也是一次機會,只要朱允炆一天在皇位上,他的新政就一天束手束腳,始終不能放開手腳去做,而且以黃子澄為首的一幫死硬保皇黨會一直與他作對,稍不留神他的努力就會前功盡棄。
李維正現在非常矛盾,應該說朱允炆是一個不錯的皇帝,開明且通情達理,心腸也不壞,肚子沒有那麼多權術,但現在的問題並不在於朱允炆這個人,而是在於他所代表的皇權,是他走向君主立憲制的最大障礙,他必須得除掉這塊障礙不可,可是在除掉這塊障礙之前,他要給朱允炆最後一次機會。
想到這,李維正忽然轉身令道:「來人,給我備馬,我要進宮面聖!」
……
天色剛剛擦黑,李維正便在朱允炆的寢宮前等候了,等了片刻,一名老太監匆匆忙忙上前道:「李相國,陛下有請,請隨我來。」
兩人一前一後向寢宮走去,李維正一邊走一邊問道:「皇上的病體現在怎麼樣了?」
「回相國的話,皇上最近體虛血虧,不能太過於勞累,御醫也開了方子,暫時還沒有見效,須慢慢將養。」
「皇上體質弱,是需要好好調養,缺什麼東西,儘管來找我。」
「多謝相國關心。」
兩人來到了寢宮內,李維正又等了片刻,這才走進了朱允炆養病之處,房間裡充滿了一股刺鼻的藥味,兩個太監正把朱允炆扶坐了起來,李維正立刻上前躬身施禮道:「臣李維正參見皇帝陛下。」
「李愛卿,請坐!」朱允炆聲音很小,臉色蒼白,顯得身體非常虛弱。
「謝陛下!」
李維正坐了下來,關心地問道:「陛下可曾服藥?」
「皇后每天給朕煎藥,已經服了兩劑了,多謝相國關心,相國今天來有什麼重大事情嗎?」
「陛下,臣今天來是想和陛下商量一事。」
「愛卿請說!」
李維正沉思片刻便道:「臣最近和政事堂的幾個大臣私下商議的一下,都認為各位平章事應該有一定任期,不能無限制地做下去,這一點上大家達成了共識。」
朱允炆眼皮突地一跳,李維正這是什麼意思?政事堂的大臣要有一定任期,這包括他自己嗎?
李維正仿佛知道他的心思,便微微笑道:「我說的平章事也包括我自己,我這個中書令右相也是一樣,不能無限期地當下去,到一定任期後我必須退下,讓其他有才能的大臣來擔任。」
朱允炆的眼睛亮了,他最擔心的就是李維正篡明,自己一腳踏上金鑾殿,可今天他的這番話似乎他並沒有這個想法,還準備到一定時候把右相之位讓出來,他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他真的沒有那個權力欲望嗎?朱允炆百思不得其解,他沉默不語,等待著李維正說後面的話。
「但臣在想,怎麼才知道新的平章事有才能呢?臣總覺得以一個人的眼光是無法確定這個人是否真有能力,需要由更多的人來判斷,所以臣就想,為什麼不能讓百官來公推將來的平章事?把選擇權給百官,如果有可能,最好讓全天下的讀書人或者百姓來選擇,這樣被選出來的重臣才是有真才實學之人,當然,這只是臣的一個想法,真的實施還需要做很多事,臣只是想問問陛下,是否覺得這樣合理?」
朱允炆的臉一陣紅一陣白,他聽懂了,李維正的意思就是說將來政事堂成員不由皇帝來任命了,也就是說徹底剝奪了皇帝的權力,他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憤怒,冷冷問道:「相國的意思是說,以後朕就不能再任命任何一名大臣了嗎?」
「陛下誤會了臣的意思了,陛下是大明天子,是受天下百姓景仰的大明王朝的象徵,重大的慶祝活動需要陛下出面,萬邦來朝,也是向陛下朝覲,將來陛下的子孫也會世世代代為大明天子,大明王朝也會千秋萬載下去,只是陛下不再過問具體的朝政之事,由宰相代之,這會成為大明的最高律法……」
「李相國,朕不想聽了,你下去吧!」
朱允炆心中憤恨之極,李維正不僅要奪走自己的權力,他還要奪走自己子子孫孫的權力,除非他死了,否則他休想讓自己點頭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