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門外傳來了親信的稟報聲,「老爺,王明祿來了。」

  徐壽輝精神一振,連忙對姚廣孝道:「大師,王明祿估計是帶來了藥方。」

  「快請他進來,隨便把無憂先生也一起請來。」

  片刻,那名太監被領進了房內,賈醫士也被請了過來,這名叫王明祿的太監在宮中是名小頭目,負責食材的採辦,是紀綱把他拉攏到燕王的旗下,他不認識姚廣孝,紀綱剛要介紹,姚廣孝卻給他使了個眼色,意思讓他不要泄露自己的身份,紀綱醒悟,不再多說什麼。

  王明祿是和徐壽輝聯繫,他從懷中取出一包被壓扁了的藥,放在桌上道:「藥方被鎖起來了,我弄不到,不過這是皇上每天要喝的藥,我弄了一份。」

  旁邊的賈醫士笑了笑道:「有這些藥就足夠了,半天之內,我便可以重新改造好那支紅參,讓燕王殿下如願以償。」

  這時姚廣孝忽然問道:「沒有紅參做藥引,他便開始服藥了嗎?」

  王明祿見姚廣孝坐在首位,他不敢小視,連忙答道:「皇后娘娘今天上午已經得到了一支,屬下親眼看見皇后娘娘把它切成了許多片,放在一隻玉盒裡鎖了起來,鑰匙她自己保管。」

  事情出乎意外,姚廣孝背著手在房間裡走了幾步,他又問賈醫士道:「先生看一看這藥方,是否一根紅參便足夠了。」

  「大師稍等。」賈醫士把藥包打開,仔細辨認了片刻,便笑道:「莫說一支,恐怕三支也不夠用,兩支紅參最多也就夠用五六天。」

  「這就好。」姚廣孝又對王明祿道:「明天你再想法出來一趟,在延嗣藥房把這支紅參買回去,你明白嗎?」

  「屬下明白了!那我先告辭。」

  姚廣孝對徐壽輝笑道:「徐大人,王公公這次立了大功,你可賞他一千兩銀子。」

  「多謝先生!多謝先生!」

  王明祿千恩萬謝地跟徐壽輝去了,姚廣孝等他走了,這才冷哼一聲,對紀綱道:「此人要及時把他殺掉,還有延嗣藥房的掌柜,事後把他調走,不能再留在京城。」

  「屬下遵令!」

  ……

  一刻鐘後,王明祿拎著沉甸甸的一隻包裹從徐壽輝府中出來了,他心花怒放,此刻他的手上足足有二百兩黃金,連同他的積蓄,已足夠他後半生養老了,他決定做完這件事後,他就懇請娘娘放他回家,去買田買宅,舒舒服服地安度後半生。

  王明祿當然不會拎著這麼多黃金回宮,他要找一家銀鋪寄存起來,銀鋪也是這兩年才興起的新生事物,以前朱元璋時代嚴禁民間用銀,天下百姓都拿著一堆廢紙般的紙鈔交易,但實際上早已經用銀了,地下銀莊也蘊育而生,朱允炆即位後,允許天下用銀,銀莊也就隨之浮出了台面。

  現在還沒有到發行銀票的階段,主要是用銅錢兌換金銀,或者是寄存金銀,王明祿一路興沖沖地來到京城最大寶元銀莊,他卻不知到後面有一人一直就跟著他。

  他來到櫃檯把黃金寄存起來,得到了一張存票,並約好了暗語,實際上這張存票就是銀票的雛形了,這張存票可以在京城、武昌府、成都府和遼東四地的寶元銀莊兌換現銀。

  存好了金子,王明祿便要回宮了,他剛要離開,忽然,有人重重地在他肩頭拍了一下,王明祿一個激靈,回頭見是兩名彪形大漢,一左一右,攔住了他的去路。

  「你們要幹什麼?」

  一名大漢施一禮道:「這位先生,我們是寶元銀莊的護衛,剛才裡面傳出消息,說你的黃金有問題,請你隨我們進去再驗一下成色。」

  「剛才櫃檯上不都驗過了嗎?」王明祿怒道:「現在才說有問題,我怎麼知道是不是被你們換了。」

  「我們只是奉命行事,有什麼問題,你去給我們掌柜說。」

  兩名大漢半勸半架,幾乎是把他拖進了銀莊內室,一進房內,王明祿臉色大變,只見房內站在二十幾名大漢,個個凶神惡煞,正中間的太師椅上坐著一個年輕的男子,他見王明祿進來,淡淡一笑道:「王公公,你可知這兩百兩黃金其實就是你的買命錢。」

  ……

  這幾天,李維正一直在忙碌著官員公布財產一事,這是他準備已久的事情,本來是準備在遼東先搞,不料形勢劇變,他還沒有來得及在遼東實施,便入京掌握了朝政。

  李維正知道在明初實行官員財產公開是可行的,有朱元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朱元璋以一種殘酷的手段推行廉政,連貪污一雙襪子都要被殺頭,正是因為他的吏治殘酷,使明初的官員空前清廉,所以推行起來非常容易,幾乎沒有什麼阻力。

  但李維正也很清楚到了明朝中期以後,官場的黑暗和貪污已經是一種常態,這並不是說朱元璋的法令被廢除了,沒有被廢除,只不過成了一紙空文,他知道歷史上的主要朝代,比如漢、唐、宋、明,剛開始時都是朝氣蓬勃,經濟社會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可到了中期後就逐漸腐敗,直至最後滅亡,就像人生老病死一樣,仿佛一個逃不過去的規律。

  但李維正知道其實也並不是如此,後世清廉的政府比比皆是,這裡面的關鍵就是制度,這種制度當然不是指財產公開化這麼簡單,而是人治和法治的問題。

  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先行者,秦以法家治天下,結果二世而亡,究其原因是法不上大夫,所以他李維正推行的制度,就是一種法上大夫,甚至包括他自己,是一種以唐制為骨、宋制為血肉、法制為魂的新型制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