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燕山鐵騎奔雷般的氣勢讓朝廷大軍兩股瑟瑟發抖,大將徐真見勢不妙,上前對李景隆喊道:「大都督,燕軍命騎兵壓上,其勢不可擋,我軍不能駐立不動,必須迎戰上去,否則士氣將被奪旗所損。」

  李景隆卻搖搖頭道:「兵法有雲,一鼓作氣,三鼓而竭,我們不必理會,但見三鼓後,他們士氣必然受挫。」

  兩旁大將皆愕然,你不迎戰,難道燕軍就會撤回去嗎?這時,副將何福見李景隆無動靜,他也忍不住道:「大都督,燕軍既以騎兵衝鋒,那我們就應以火器和弓弩迎擊,決不可束手無策。」

  李景隆這才醒悟,他連忙大聲下令道:「火銃軍上前迎戰!」

  但戰機瞬息即變,就在李景隆猶豫了片刻,燕王十萬騎兵已經衝到兩里外了,朱棣見對方弓弩手沒有出戰,而是先出來火銃軍,不由大喜,他狂吼道:「加速,衝擊敵陣!」

  沖在最前面的騎兵陡然加速,戰刀收起,卻揮舞起了狼牙大棒,殺氣滔天,向朝廷大軍猛撲而來,這時朝廷五千火銃軍剛剛調出,還沒有來得及排出陣式,燕軍已經衝到三百步外,火銃手再裝藥點火根本就來不及了,火銃軍見敵軍已近前,頓時陣勢大亂,紛紛調頭向回跑。

  李景隆見情況突變,他被驚得目瞪口呆,嘴唇哆嗦著竟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副將何福見見形勢危急,放火炮會傷及自己軍隊,他也不再請示李景隆,遂大聲下令道:「槍兵迎戰,騎兵左右護衛!」

  他同時又大喊,「傳令兩翼包抄殺出,無比殲滅敵軍騎兵。」

  朝廷大軍如一隻笨重的巨龍,終於出現動靜了,三萬槍兵列陣而出,向燕軍迎戰而去,『轟!』地一聲巨響,如驚濤駭浪相撞,燕軍鋪天蓋地的鐵騎衝進了朝廷中軍大隊之中。

  刀劈槍捅,狼牙大棒揮舞,一名朝廷士兵一槍將一名騎兵捅穿,他大吼一聲,將對方挑下馬來,忽然黑影夾著狂風疾至,一隻狼牙棒打中這名士兵的臉,將他的人頭打飛,鮮血從脖腔噴出,另一名士兵被屍體絆倒,頓時數百匹戰馬從他身上踏過,瞬間血肉模糊,不成人形。

  數里長的戰線上,七十萬大軍已經完全混戰在一起,戰鬥異常慘烈,叫喊聲、求饒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人頭滾滾落地,殘肢斷臂橫飛,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李景隆臉色慘白,他聽見敵方的叫喊聲離他越來越近了,由於燕軍將主力放在對付對方中軍上,兵力占了上風,尤其十萬燕山鐵騎犀利的攻勢,使朝廷中軍開始節節後退,已經有點抵擋不住了,這時,一支約一萬騎兵精銳騎兵組成的騎兵雁陣狂飆殺來,他們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為了奪旗,李景隆甚至已經看清了對方凶神惡煞般的臉,他心中一陣陣膽怯,不由連連後退。

  就在這時,朝廷大軍的左翼五萬騎兵在大將平安的率領下,突破了燕軍右翼十萬大軍攔截,趕來向中軍援助,大將平安勇烈無比,一個照面便將燕王帳下第一勇將王真挑下馬來,隨即他大吼一聲,一鼓作氣,率五萬騎兵仿佛一隻鐵拳,將燕山鐵騎一擊兩段,燕蔣房寬、陳亨不敵敗走,中軍危急立解。

  副將何福大喜,親自擂鼓助威,朝廷大軍士氣高漲,開始反擊燕軍,這時,大將平安一眼瞥見了金盔金甲的燕王朱棣,他大喜過望,掄起長槊,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撲向燕王,近千名親兵拼死阻攔,卻被平安殺開一條血路,直撲過來。

  這時朱棣見形勢危急,他正竭力指揮軍隊,卻沒有看見平安已從背後殺來,平安的長槊離朱棣只有五丈距離,平安大吼一聲,如平地打一聲驚雷,長槊直刺朱棣的後心,朱棣一回頭,驚得手中劍都掉了,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一支狼牙箭如閃電般射來,平安措不及防,一箭正中他的肩頭,他的手抖了一下,速度慢了一拍,就在這一瞬間,朱棣的數百名親衛一涌而上,用身軀搭成了一道肉牆,將朱棣密不透風地保護在中間。

  平安大怒,連砸數十人,這時,剛才施放冷箭的朱高熙沖了過來,大吼一聲,舞動大鐵槍與平安戰在一處,很快,大將張玉也從一旁殺來,平安見殺朱棣無望,轉身又殺開一條血路,返回本陣。

  朱棣見平安來去如無人之境,不由大怒下令道:「有殺平安者,賞黃金五萬兩!」

  ……

  這一仗一直打到黃昏,雙方已經難辨你我,眼看天色將黑,雙方收兵的號炮幾乎同時響了,就在這時,燕軍卻忽然發現了一個令人恐怖的情況,燕王竟然在混戰中失蹤了,誰也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裡?

  此時的朱棣面臨著他一生中最嚴峻的一次挑戰,他被朝廷軍分割,身邊只剩下了三名親兵跟隨,而朝廷軍大將孫成發現了他,在後面緊追不捨。

  而前方朝廷中軍正在整軍準備回營,一桿『李』字大旗正迎風招展,前有朝廷大軍阻擋,後有追兵不舍,朱棣忽然想起朱允炆曾下過聖旨,他大喊一聲道:「燕王在此!誰敢來傷我?」

  喊完,他竟縱馬從數萬朝廷大軍面前馳過,數萬大軍都被驚呆了,皆呆呆地望著百步外的燕王,大將徐真忽然一聲大罵,「老子殺你又如何?」

  他縱馬要上前,李景隆卻一聲厲喝道:「皇上有旨,不得傷及燕王,誰也不准上前,違令者斬!」

  數萬朝廷大軍眼睜睜地看著燕王從他們面前走過,聖旨之下,竟沒有一人敢上去攔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