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京師的百姓早就恢復了正常,新軍的軍紀根本就不是原來的京營能比的,在短短几天的緊張之後。一切都恢復了原來的樣子。該做事的做事,該吃飯的吃飯。絕大多數的京師百姓,每天都要做事,不做事家裡就得挨餓,所以體制改革對於他們來說,沒有米缸里的米重要。

  茶館牆壁上有一個公告欄,這是順天府做好了送來的,你還不得不花一個銀圓買下來。沒這個東西,你都不能開門營業。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是妥妥的惡政啊。

  事情總是有好壞兩個層面,每天一早衙門來人更換公告欄里的內容時,這個惡政變成了普通百姓了解或者八卦朝政的最佳場所。

  “看見了麼?這大明的天下沒變化,《京都時報》上說的很清楚,這次叫憲政改新。”

  “不對,我看《明報》上說的是憲政改革,別看只有一字之差,意義差別不小。”

  兩個讀書人的對話,就在隔壁的桌子上,聲音還不小。有的讀書人喜歡在公共場合高談闊論,彰顯自己的存在。果然,他們這麼一說話,立刻勾起了附近一些桌子上客人的注意力。大清早的出來喝茶的,往往都是生活比較好有閒暇的人,這些人最大的特性就是愛八卦。

  “二位兄台,我看不必糾纏於改新還是改革,最新的《京都時報》寫的明白,陛下求的是垂拱而治,為的是大明江山的長治久安。”隔壁桌子上的一個讀書人開口,插了一句嘴。

  “嘿嘿,如果沒有這個什麼國會,倒是真的垂拱而治了。”

  “沒有國會?誰來監督官府?過去的御史台麼?他們要是能成事,大明何至於此?”

  “你這是胡攪蠻纏,改新之後,綱常混亂,上下不分,何來長治久安?”

  “嘖嘖,一看你就是官宦人家的出身,不然不會這麼說話。大明吏治敗壞,積重難返,御史台難辭其咎。凡是不願意改新者,用《明報》上的說法,都是既得利益者。”

  爭論不可避免的開始了,這一次憲政改革的內容多了一點,很多新的東西雖然報紙上反覆宣講,但是效果很一般,別說普通百姓了,就算是讀書人也都難以理解全部。不能不說這次改革顯得有點生硬,但是任何一次改革本身,哪有不生硬的?這種事情就無法做到水到渠成,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有人得力,就有人利益受損。

  陳燮一直笑眯眯的聽,朱慈烺的表情變幻不定,不時的偷窺陳燮的反應。就在他為過去的綱常禮法深入人心暗自竊喜的時候,一個客人拍案而起道:“陳公改革,用心良苦,豈是你們這些凡夫俗子能理解的?大明過去是個什麼樣子?現在是什麼樣子?你們忘記了建奴鐵騎縱橫直隸的過去,京師的百姓沒有忘記。你們忘記了赤地千里,餓殍遍地,大明的百姓沒有忘記。為何要改革,就是因為過去的那一套不合時宜了。”

  此人站起來說話後,本來是敵對的雙方,居然同仇敵愾的應對。

  “一介商賈,也敢言政,還不速速退散。”“呸!新的憲法看了麼?憲法賦予每一個納稅人對國家政治的批評權利。在下不才,每年納稅二百銀圓,你們才交幾個銀子的稅?也好意思在這裡大放厥詞?”

  正爭吵的激烈時,門口一陣香風飄來,打斷了兩邊的對持。眾人看過去,來的是一個帶著面紗帽子的女子,身邊還有一個丫鬟和一個婆子。

  “晚香玉姑娘,怎麼這麼早就來了?”店裡的夥計立刻迎上去,招呼這個一看就是粉塵出身的女子。“樓里的姑娘們相約出城登高,我家姑娘訂的火燒和滷菜都備好了麼?”帶著帽子的女子一直沒說話,婆子上前來打招呼。

  讀書人聽到這個名字,都有點不淡定了,最近京師名聲大噪的“晚香玉”,據說才藝冠絕京師風塵屆,談的好琴,吹的好簫,下的好圍棋,寫的一手好字,詩詞也是上佳。這麼一個才女,淪落風塵,自然是招蜂引蝶,狂生追逐,猛砸銀子,以求一親芳澤。

  不過這女子可不好見一面,尋常日子都是深居簡出,想要見她一面,不是會砸銀子就能見著的。你得能具備一定的才藝不說,還得精通算數。這是很有趣的事情,別的才女挑選客人,最多是琴棋書畫上設一點障礙,這個女子則弄了一些算數題,做的出來才能成為入幕之賓。這一招真是難住了不少才子,以前算數在大明的讀書人中間不受重視,現在被列入了科舉內容,而且還比重不小之後,算數得到了重視。問題是,很多人就算是重視,也花了不少時間去學習,依舊解不開晚香玉的三道算術題。據說她出道至今,在眾人面前路面往往是驚鴻一瞥,一共也才單獨接待過一個客人,那位幸運兒據說是個來自江南的張姓才子。

  “有禮了,在下直隸李求明,見過香玉姑娘。”果然有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上前搭訕,畢竟是風塵女子,就算取消了賤籍,依舊變化不大。換成官宦人家的閨秀,誰敢如此冒失。當然了,閨秀也不會這麼出現滴。

  女子側了身子,不敢受此一禮,聲如黃鶯道:“客氣,香玉不過一介微末紅塵,不敢當先生的禮。”搭訕成功,自我感覺良好的讀書人立刻來了精神,正欲說話的時候,已經被同伴搶先拱手道:“香玉姑娘,適才我等在談論憲政,姑娘是才女,可否說說感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