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政治的本質是妥協的藝術,朱慈烺萬萬沒想到的是陳燮與文臣之間達成了妥協。以前還有太監和勛貴作為幫手,現在司禮監沒了就算了,勛貴階層也被陳燮壓的死死的,動都不敢動。昨夜一口氣就把那些不安分的分子派出的消息探子殺的人頭滾滾,能活著回去的也都是嚇的半死回去的。毫無疑問,最強武力和文臣之間的合作,導致了這一次會議沒有任何懸念。

  即便文臣集團不是一條心,在場的這些重量級的文臣,卻都選擇了沉默。宮門外的一幕,讓他們記憶深刻,不合作麼?姜逢元就是下場,現在還鼻青臉腫的坐在一邊,一隻手捂著腮幫子,血跡未乾啊。也許妥協是暫時的,陳燮要的也就是暫時的。

  白皮書上明晃晃的“奉天承運皇帝”的大印蓋上去,就算有人想反對,看看陳燮飛揚的氣勢,也都選擇了閉口不言。

  拿起一本白皮書,陳燮舉起來道:“大家都看看清楚扉頁上的文字,改革之後的大明,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度。什麼叫君主立憲制度?簡單來說,就是設一部憲法,將這個國家的所有人都包括進來。即便是陛下,也在法律的適用範圍內,不可凌駕於法律之上。更簡單的一點來說,就是法律保護所有人。……。”

  所有與會者都在聽陳燮講話,這些話在過去就是大逆不道,但是這個時候眾人卻聽的很仔細。法律保護所有人,就算是陛下也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這個吸引力還是很大的。雖然是敗壞了君臣父子的綱常,但是得到利益的人會在意這個麼?更不要說在白皮書上的第一條就說:憲法確立大明皇室為中華最高象徵,萬世一系,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得改變。

  皇帝還在嘛,改變的不是很多。不過話說回來,現場沒人反對,不等於沒有其他人反對就是了。至於反對有沒有用,那就呵呵呵了。

  會議開了整整二十天,除了第一天之外,所有條款都進行了反覆的扯皮。沒錯,是扯皮,陳燮非常有耐心的跟大家扯皮。一條一條商議,一條一條的妥協通過。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整個會議的紀要,第二天都出現在報紙上,引起了天下的紛爭。

  隨著會議落幕,最終出台了一份《欽定國事詔書——君主立憲制》,全文刊印成冊,天下發布。大明朝的政治模式,第一次以公開的方式告知天下,只要是識字的人,都能看的明白,因為用的是白話文。為什麼不用文言文?序章 中有言,告知天下,並且還明確的指出,今後所有政府的公文,都要以白話文來寫,讓要所有人都能看的懂。

  消息傳出,舉國震驚,各地官員有的的憤怒,有的迷茫,還有的躍躍欲試。傳統的士紳階級,則是悲喜交加。悲憤的是,憲法對士紳進行了嚴格的限制,不得蓄奴,不得免稅,一經查出有違憲之事,其下一代自動取消科舉資格。這就是官紳一體納糧的改良版本。喜呢?則是反應在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參政議政的權利。設國會,分上院和下院,上院的組成部分是貴族(有爵位在身者自動成為議員),下院則由咨議局改名而成。上院的本質就是個養老院,唯一的作用就是選舉產生大法官。下院就比較厲害了,掌握立法和監督政府權利以及財政監督。原本還有財政審批的權利,因為文臣的集體反對,死活不讓步才妥協了。從審批變成了監督,具體到對政府成員的處置權,則由皇帝直接領導廉政公署掌握。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充滿了大明特色的憲法,雖然距離完善還很遠,但它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大明皇朝君主集權的政治模式,由此一去不復返。

  其中科舉制度,陳燮也沒放過要惡搞一下,改名為國家公務員考試,延續了過去的考試層次,但是內容卻完全發生了改變。相對應的功名和職務也進行了確定,秀才才有資格出任鄉鎮一級的主官及里長、稅務官(糧長),舉人則有資格出任縣一級的官員,進士則可出任縣令一級的官員。考試的內容,八股文還是進行了保留,不過占的比重被嚴重的削弱。考試內容分算學、格物、法律、八股及四書五經四個科目。

  對於天下文人來說,最操蛋的不是考試內容的改變,而是年齡限制和工作經驗的限制。怎麼說呢?中秀才之後,必須要有兩年的實際工作經驗,就是說你得先干兩年的鄉鎮官員,才有資格參與下一階段的科舉。同樣,中舉之後,你得有三年以上的縣級官員的工作經驗,才能參與下一階段的選舉。最最操蛋的是,中了進士之後,你還得工作六年以上,並且要有縣、府、省三個階段的任職經歷,才能參加翰林院的考試,並且以法律的形式規定,非翰林不得參加廷推。也就是說,你沒有翰林的身份,就別惦記入閣了。

  可以說這個君主立憲在不斷的妥協下,變成了一個怪胎,就算是怪胎,也是君主立憲,資本主義的雛形基本誕生了。

  如果說立憲會議和新制度改革是這一年,整個大明震驚了。更為震驚天下的消息則是,陳燮親自撰文,自稱非翰林出身,不合入閣的規矩,所以辭去內閣大臣的資格,轉而出任另外一個新部門的負責人,也就是國會第一任議長的職務,為期五年。

  第七百二十五章 機構改革

  陳燮離開內閣,也是和文官商量好的妥協結果。任期之內,陳燮除了制定法律,推動改革之外,還要推動立法,確立海外的爪哇、婆羅洲、澳大利亞、夏威夷等實際占據的領地作為大明一部分。任期結束後,陳燮將離開大明,出任大明聯邦海外大總統一職。實際上確立了陳燮近似海外開國的地位,海外聯邦將以憲法的形式確立,其領土永遠是大明的一部分。本質上,海外聯邦是大明的加盟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