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明新軍第二師,復興社全體軍官,向主席同志敬禮。”李斐帶著一百餘人,站在陳燮的面前的時候,不是喊老爺,而是喊出了一個新的稱呼。復興社,這就是陳燮這些年來一直默默耕耘的一個政黨,這是一個秘密組織,發起人是陳燮,負責具體工作的人,則是一個委員會,成員都是當初陳燮收養的孤兒。

  實際上這個復興社,陳燮除了給錢之外,基本就不管了,都由那個委員會去操作。也就是陳子龍看見的那批人,而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現在這個組織,具體有多大,陳燮都沒柳如是掌握的清楚,這個女人才是復興社的實際管理者。當然,打的是陳燮的旗號。

  看見李斐的時候,陳燮也有點愣住了,沒想到復興社的觸角深的這麼遠啊。不過他臉上沒任何表情,轉身看看翁正清,這貨還蒙在鼓裡呢。一副怎麼會是這樣的表情,這時候陳燮才微微一笑,舉起右手喊了一句:“復興社成員,出列整隊。”

  喊聲落罷,在場的軍官之中,八成的人都站了出來,自覺加入到李斐等人所在的隊列之中。陸陸續續,第一師八成的軍官都站了出來,排成了一個大約二百六七十人的隊列。

  每一張面孔都如此的激動,這是復興社成立以來,第一次以公開面目示人。

  陳燮面帶微笑,站在這些人的面前,鏗鏘有力的開口:“我宣誓,忠於民族,忠於國家,自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終身。我將……。”這是一個典型的民族主義的組織,也只有這樣,才能用高大上的理由作為信仰。

  跟隨著陳燮,二百多人整齊的朗讀誓言,兩個師排長以上的軍官加起來才多少人?李斐帶來的人裡頭,甚至還有不少班長和士兵,他們都是復興社發展的成員。

  聲音在夜空之下傳的很遠,燈火照的每一個成員的臉上通紅。作為第一師的師長,翁正清此刻的心情卻是驚恐不安。什麼時候他的部下變成了某個秘密組織的成員,他是一點都不知道啊。現場連以上的軍官,一口氣站出來八成。如果自己對陳燮有二心,今天就得死在這裡。這個事情越想越害怕,但是隨著誓詞入耳,翁正清也恢復了冷靜,忍不住的也小跑出列,默默的站在隊列的後面。其餘軍官見狀,也都跟著一起站在隊列的後面。

  等到誓詞最後一句“為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巔而百死不悔!”念完的時候,現場瞬間恢復了安靜。站在隊列之前的陳燮,這個時候露出嚴峻的表情,看著眾人道:“國家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朝廷里的那些人,私心太重。這個國家的未來,不能交給他們,而應該由我們來掌握……。”

  呃,雖然都是把自己擺在一個偉光正的位置上,毫無疑問陳燮說的這些新鮮玩意,比起傳統的什麼道德禮教更能忽悠人。說穿了其實就是利益,換一群人來掌握國家而已。而且這個國家,還不能出現軍國主義為主導的現象,這是陳燮再三提防的東西。未來的大明,具體到執行權力,還是以文臣為主,不過軍隊這一系,必然是一個獨立的存在。具體掌握在誰的手裡呢?現在肯定是陳燮,將來是不是陳繼業,那得看他自己的努力。

  中華民族是否需要復興的問題,大明的精英們跟陳燮的理解肯定不一樣。多少年以後,還有某些公知叫囂有造原子彈的錢,不如分給老百姓。我想就算他能理解一個民族經歷了一百多年的外辱之後迫切想站起來的心情,他也不會說出來的。又或者,他根本就無法理解。

  傳統的農耕文明在明末失去了一次蛻變的機會,迎來的是一個歷時三百多年嚴重倒退的朝代。在這個想當奴才都是一種抬舉的朝代,我們這個國家徹底的落後了。也許真的是中華文明的農耕文明和道德體系存在的時間太長了,發展方向已經根深蒂固,尋常的改變很難使之重新煥發新生,所以老天爺才用百年的屈辱史來喚醒這個民族。

  這個時空的關鍵節點,陳燮出現了,站在這些年輕的面孔面前,他有足夠的信心,從此改變這個民族的發展方向,使之走上另外一條道路,由此完成歷史上未完成的蛻變。

  京師戒嚴之後的兩個晚上和一個白天之後,迎來了又一個白天。御前會議依舊沒有接過,朱慈烺根本就不合作,哪怕老師姜逢元抓著他的袖子,也被他抽出侍衛的劍來割掉了袖子,憤怒而離開。最後還是文武之間達成了一致,以兵部的名義,派人去接管城外的兩支軍隊。

  第一百一十七章 為什麼

  第一百一十七章 為什麼?

  兵部的命令有沒有用?正常情況下,是有用的。如您已閱讀到此章 節,請移步到筆趣閣閱讀最新章 節,也可在百度直接搜索“筆.趣.閣”或者“.”,敬請記住我們新的網址筆-趣-閣全國的軍隊,除了禁軍,都應該置於兵部的指揮之下。但是朱由檢搞的軍事改革,其實是一個怪胎。或者說是一個搞了一半就停下來的軍事改革。這個時候的大明軍隊體系,有點像清末,總的來說就一個字“亂”。

  說起來,這會的明朝軍隊體系,總體來說還是兩個體系,新軍畢竟是很少的一部分,非要嚴格是算起來,直隸範圍內新軍也就是一個飛鷹騎,一個新軍,加起來四萬出頭。城內的軍隊也有四萬出頭,不過兩者之間的戰鬥力差距太大就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