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羅七啊,可不敢這麼稱呼閣部老爺。你是不知道啊,當年的流寇,在江北算是把百姓禍害慘了。更可氣的是,一些官兵比流寇還狠毒,殺良冒功。陳閣部當年帶兵出征平‘亂’,愛民如子的他怎麼能看的下去。這不,在襄陽一口氣砍了兩萬多個腦袋,都是那些‘混’蛋官兵。你可不知道,你們口中的閻王,每到一個地方,百姓跪地相迎,走的時候,百姓哭喊而送,無數百姓自願離鄉背井,拖家帶口的跟著陳閣部走啊。這也就是在江南,一些文人看不慣陳閣部對拿百姓當人看,這才編排他的壞話。”

  錢文達的一番話,羅七信了。別的不說,看看錢文達就知道了,和隨從一道動手,兩袋子糧食,二百多斤的樣子,給搬進屋子不說,打開那個包裹裡頭全是衣服,大人的小孩的都有,雖說是穿過的舊衣服,但是在羅七家裡,這沒補丁的衣服已經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東西。當是就跪下來,要給錢文達磕頭。

  錢文達伸手攔著他道:“不必如此,這些都是閣部大人張羅的,我可沒有出多少力氣。說起來,錢某也是魯莽了,閣部日理萬機,我拿這些小事勞動他老人家走一趟,罪過啊!回去就登‘門’領罪,不然這心裡不安生。”

  第二天陳子龍就知道什麼叫效率了,希望工程的籌備組成立了,從陳燮的幕僚團隊裡‘抽’出幾個年輕人,搭起班子就開始籌備。先期的籌備不是什麼制定規則,而是各自帶著一些人,在松江府的範圍內開始搞調研,做一個具體的數據出來,然後才有下文。

  第七百零三章 我們的事業

  一群年輕人幹活叫一個麻利,先分工包片,然後蹬著自行車就出門去了。每天早晨起來,先到辦公室報導,接著就開始出門幹活,一周一次總結會,尋找和發現工作中的不足。月底的時候,陳燮出現了,開個月底總結會。陳子龍一開始還真的不太在乎這個年輕人的能力,月底總結會的時候,被陳燮喊著一起進了會議室。

  陳燮日常辦公都在松江府,外面就是繁華的世界,陳子龍不認為這些年輕人能抗拒各種誘惑,也不認為他們能認認真真的做好事情,甚至覺得陳燮讓一群年親人負責這個事情,顯得有點輕率了。

  心裡有想法,不等於立刻就得說,上位者的心態陳子龍不難把握,無非就是等事情出來了,在勸說一句,免得丟面子。跟著陳燮後面,陳子龍一副淡然,決定帶著耳朵來聽。

  負責這個調研工作的年輕人三十歲都沒滿,叫做李平,陳燮收養的孤兒之一。這些人才是陳燮手下真正能做事情忠誠度又高的一群人。三十幾個人往圓桌邊一坐,個個腰杆挺直,當年這些人都是半軍事化教育,因為文化程度高,陳燮都沒捨得往軍隊裡丟。

  看見陳燮進來,眾人整齊的站起立正,待陳燮坐下,抬手示意,這才整齊落座。很有一點軍人的風範,反倒是陳燮這個傢伙,左邊一個女秘書,右邊一個陳子龍,笑眯眯的不像個統帥的樣子,畢竟不是軍隊嘛。

  隨著總結會議的開始,陳子龍無法淡定了。這些年輕人過去的一個月,真是在認真做事。一二三四五……,各種情況一條一條的匯報,都是過去一個月匯總出來的。然後是誰發現的情況,誰站起來仔細的說清楚,然後拿出一個相應的合理的處置建議。在做的三十一人。沒個人都是這樣。他們分成幾個小組,總負責的李平匯報完了,組長站起來匯報,然後是組員。這個次序一點都不亂,事情清楚明白,沒有弄明白的也要說一句有待進一步的調研。

  很快有幾個最突出的問題擺在了大家的面前,宗族教育與義務教育的衝突,江南富庶,民間的宗族勢力強大。基本上每個村子都有私塾。義務教育在宣傳過程中,就與之發生了激烈衝突,開學之後這個衝突越發的明顯。大戶人家,送到義務教育去學習的孩子,基本都是旁支和庶出,在家庭裡面地位不高的孩子。這還是看在免學費的面子上。女子讀書自願這一條,那就更難推行了。明朝的女性在家裡,就是一個家長的附屬品。賣兒賣女都是很正常的年代,哪有什麼自願不自願的。就算不要學費。也沒幾個家庭願意供女娃讀書,不如早點嫁人算了,或者送進大戶人家做丫鬟。這些問題看上去跟希望工程關係不大,實際上有密切的聯繫。那些需要幫助的貧困戶,很多人比羅七都慘,還欠著一輩子都還不上的高利貸的有的是。哪有錢來供孩子讀書。

  困難的家庭各有各的的情況,一些家庭就算能支撐孩子念書,也不願意花書本錢。男娃尚且如此,何況女娃。這也就是為何松江府的女校,至今收下來的學生不過三十人。這還都是出身大戶人家的女娃娃。

  “當前希望工程最為迫切的問題,就是解決農村高利貸的問題。什麼利滾利,驢打滾,借一次錢得還上一輩子,子孫後代還得跟著後面去還。在登州的時候,這些問題基本都解決了,我們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不解決低層農民生存壓力的問題,在江南乃至全國推廣義務教育,就是一句空話。根據一個月的調研結果,工作組迫切的希望,能夠借用官府的力量,割掉這個在廣大農村長期存在的毒瘤。”

  李平的匯報總結,第一刀就落在了宗族和民間高利貸上。認為這兩個現象,嚴重的阻礙了義務教育的推廣,也嚴重的阻礙了基層民生的改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