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短短的一番話,一張信紙搞定,但是各位內閣大臣默默地看完之後,默默的往後傳。

  雖然一個字都沒提到陳燮要做什麼,但是大家都看懂了一個意思。陳燮在發出最強烈的警告,別鬧,外面還有我在。

  一封信轉了一圈之後,文武大臣的臉上都是悲憤,但是沒有人再對肅貪提出任何異議。這個時候,朱慈烺把陳燮的信拿在手裡,舉起來大聲道:“有的話,思華先生在心裡沒說,但是托人給朕帶來了話。他說,為何大明有司不敢去南洋徵稅?很簡單,他們心虛,只能喊幾句發泄一下不滿。他還說,自先帝以來,廉政公署、財政預算、咨議局等等改良,大明十三省,僅有少數省份在認真的執行,其他地方不是能拖就拖,就是做個樣子走個形式。好了,今天在這裡,朕實話告訴各位,思華先生有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南洋不是化外之地。然而,商稅、船舶二司,自創建以來,年入國庫數字與實際收入存在巨大的差異。朕很震驚啊,抓了一些天家奴才來審問,才發現朕的臣子與內監勾結,上下其手,目前查清的貪腐數額,就不下銀圓二百萬,這還是剛剛開始,各位愛卿請告訴朕,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你們滿意?”

  第六百九十四章 廉政風暴

  氣勢洶洶的群臣,被一巴掌拍的集體暈過去了。皇權終究是最高權利,一旦這個最高權利還擁有絕對的強大的實力在手的時候,任何挑釁對皇權來說,都是笑話一則。實際上陳燮一直在限制皇權,在很多時候對朱慈烺的任性並不支持。但是在肅貪和監督機制的問題上,陳燮自然不會讓步。大明文官集團為代表的士紳階級,有皇權威脅的時候要挖帝國的牆角,沒皇權威脅的時候,自然更加的肆無忌憚。

  貪腐這東西只要有人類社會,就無法根除。這是人的天性決定的。號稱世界燈塔的某國,看上去政府官員受到了的監督非常的嚴格,實際上看看大選就知道了,當選總統需要大量的投入,這有何嘗不是一種變相的權利和資本之間的交易呢?

  客觀的說,意識形態這個東西究竟哪種更好,現在沒有定論。只能說人類社會總的來講,一直在朝著一個更完善的制度在發展。當然,本質從來就沒有變過。天下大同、**,這些不過是人類yy出來的產物。

  好吧,陳燮對貪腐深惡痛絕,因為這種現象對一個國家而言,絕對是毒瘤。對整個社會結構的穩定,擁有強大的破壞力。大明是個特權社會,法律上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特權社會不搞特權,這個你說的過去麼?只能是一定程度上改變這個社會,降低特權的作用。

  僅此而已!客觀的說,現代社會最接近**的國家,大概是北歐的幾個國家。不過就人類社會的現階段而言,他們那種社會高福利的國家,真是有點作死。好逸惡勞是人的本性。沒有一個機制來限制這種本性,而是放任這種本性在社會上的蔓延,不是作死是啥?

  呃,有點扯遠了!言歸正傳。一場朝會轟轟烈烈的開始,結束的悄無聲息。

  得到陳燮撐腰的朱慈烺,第一次感受到了皇帝這個位置帶來的權利快感。興奮之餘。他慢慢的冷靜了下來,現在是很爽,那麼失去陳燮的支持後呢?再往深層次去想的時候,小皇帝的腦子裡浮現了很多東西,錯綜複雜的糾纏在一起。

  皇帝、文官集團都是傳統的秩序的受益者和維護者,陳燮是你游離於這二者之間的一個外力。三者之間就像一個明朝版本的魏蜀吳,最強大的魏居然是游離於大明之外的陳燮。

  這個時候就能看出陳燮游離在外圍的好處了,大明的本體是君臣之間為上層社會的結構。君臣之間是利益一致的共生關係,同時也是利益矛盾不可調和的關係。(笑。學過馬哲麼?學過**思想、鄧小平理論麼?)

  君臣之間出現一種平衡關係的時候,這個國家是穩定向上的,一旦失衡,很可能就會出現不可控的現象,給國家帶來巨大的損失。比如朱元璋殺功臣跟殺雞似得,朱棣誅九族不夠,還附帶一個十族,還有什麼土木堡之變之類的。這都是君權過大造成的而過。臣權過大的呢?明末倒數幾個皇帝期間。國家基本上把持在文臣和士紳集團手裡的時候,等到朱由檢去改變。已經晚了,非但無法改好,反而撕裂了君臣之間的關係,加速了明朝的滅亡速度。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朱由檢是單純的殺文臣,選擇的時機還是一個很操蛋的時機。

  明末歷史被後來人研究爛了。各種說法都有,是否正確,還得看坐在哪個位子上看待。歷史這個東西,後來者都是根據利益需要來調整的,更後來的人很難看見真面目。大致就是這樣吧。

  如果朱慈烺和文臣集團眼界更高一點,也許還真的能弄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陳燮一直在不斷的與整個大明的利益階層為敵,或者說是在不斷的改造這個國家。通過皇權來限制臣權,通過臣權來反制皇權。在不斷的平衡過程中,一點一點的削弱這個利益階層。一點一點的改造起原本的屬性。當然這是過去,現在的陳燮已經加快了速度,所以大朝會上才會出現這麼直接的手段。毫不講理的粗暴壓制,不服來戰,不服來咬。

  這是陳燮心態發生變化之後的改變,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會在什麼一個時間點,再次喚醒吳琪,離開這個時空。在一段時間的和平演變之後,陳燮恢復了過去那種簡單粗暴的作風。接受不接受是你的事,做不做是我的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