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六百六十三章 “胸襟如海”

  事情似乎過去了,但總是要有人倒霉的,不然沒法給陳燮一個交代。這個交代,皇帝不好開口,聰明的閣臣們很自然的要站出來為陛下分憂了,或者說是為自己。

  “陛下,經查,順天知府盛雲事發當時就在現場不遠,並且停留了一刻之久,沒有及時處置該事件,導致事態擴大。臣以為,京畿之地,父母官首重魄力,此輩難當大任,繼續擔任順天知府,實為不妥。”周延儒此言一出,朱慈烺龍顏大悅,姜逢元面如土色。

  陳燮不動聲色的坐在那裡,關乎順天府的人選,他可不好亂插嘴。在興海城陳燮可以玩霸道主義,在京師還這樣就不妥了,現在陳燮玩的就是一種改良版的平衡術,或者說是陳燮自己的一套,就是在不擾亂現有秩序的前提下,堅實的推進大明朝的改革。

  “周相此言大善!”洪承疇毫不猶豫的補刀,其他三人也沒有為盛雲說情的意思,事情很自然地就定下來了。由吏部酌情處置,調往他處任職。正常情況,順天知府當三年,平安無事的話,基本就能往上走一步,現在這個事情出來後,盛雲的仕途就算是到頂了,而且還會走下坡路,大明的官,可沒有什麼不許下一說。等待他的結果,大概就是一降再降了。

  盛雲要想翻身,除非朱慈烺死了,否則就別做夢了。看年齡,一個接近五十歲的官員,想跟朱慈烺拼壽命,呵呵,省省吧。人就是這樣。總覺得自己是聰明人。養成耍小聰明的習慣後,遲早要栽這上頭,因為小聰明往往意味著投機取巧。

  盛雲就是在投機取巧,既不得罪天下舉子,又討好了姜逢源,在陛下那裡也不太會找他的毛病。第三點。還是跟讀書人的慣性思維有關,大明的讀書人,那是橫慣了的。正因為如此,盛雲才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怎麼都想不到朱慈烺的反應如此激烈,怎麼都想不到什麼御史言官,一個出來說話的都沒有,怎麼都想不到,陳燮雖然不在京師。那些靠噴人吃飯的御史們,照樣不願意得罪他。當然也不是沒人說話,不過就幾個小蝦米,蹦躂不起來的那種。賣直邀名,這就是朱慈烺的評價,回頭想升官,難咯。

  為什麼這麼說呢?自打廠衛不干本職工作,該行搞反腐之後。實際上皇帝對群臣的控制力度,反而是加大的。很簡單。大明朝無官不貪,這些人根本就經不起查。正因為如此,查誰不查誰,決定權在皇帝手裡的時候,可想而知會是怎麼樣一個局面。這也就是當初朱由檢同意陳燮這個改革建議的原因,不然以老朱家的人那個尿性。怎麼會那麼好說話?

  新君登基,完成了權利交接之後,朱慈烺的態度很明確,高舉老爹留下的改良大旗,繼續搞大明的制度改良。兩者的區別還是有的。一個是經歷了近乎亡國的苦難,一個是你沒什麼執政經驗,這個時候內閣班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但是內閣班子還不能出現某個無人制衡的權臣,這也就是陳燮沒去搞姜逢元的緣故。留著一個姜逢元,現在能拖住周延儒,將來能脫出別人,誰知道呢?陳燮沒打算去當這個首輔就是了。

  內閣會議結束,陳燮再次被留下來,朱慈烺看著一干大臣離開的背影,歪歪嘴道:“母后跟朕說過,姐夫對文官過於心慈手軟,今日一見,果然如此。”這貨學會抱怨了,陳燮聽著也不在意,笑道:“陛下,治理國家,離不開這些人啊。凡事,都得有度,有側有重。當前之事,最重者莫過於恩科,此陛下治國一來,第一次對先帝留下的制度進行改良的嘗試。在這個大事面前,任何事情都得讓路,免得擾亂了恩科,有人藉此攻擊陛下執政無能。”

  雖然不擔心自己的位置會出現動搖,但是聽到這話也是一身的冷汗。文人的嘴巴有多毒,朱慈烺是有了解的。一旦自己處置過激,真的被抓住了把柄,哪怕是一絲一毫的破綻,都會被無限放大來進行攻擊的。

  新君突然發現,自己還是嫩了點了,感激的看著陳燮道:“還好有姐夫在,朕差點犯了錯。”陳燮擺擺手道:“其實也不算什麼錯,些許跳樑小丑,等他們跳出來,自有臣替陛下收拾了。可惜,趕上恩科,臣只好求穩妥了。”

  朱慈烺小雞啄米似得點頭,又問:“姐夫,為何要留下姜逢元?”陳燮意味深長的看著朱慈烺道:“陛下,這個問題,臣不會回答你,慢慢去想吧。”

  “自己想就自己想!”朱慈烺只好作罷,其實他似乎也有點想法了,沒有清晰而已。

  “沒別的事情,臣就回去了。”陳燮笑著拱手告辭,朱慈烺想留,又擺擺手道:“算了,還是我自己傷腦筋吧。”陳燮告退,回到內閣時,一干閣臣正在等他。

  “思華,道歉意思,你得有個章 程。”周延儒很主動的問,陳燮上前一一拱手致意,稍加思索便道:“我就說一點,去《京都時報》登一則聯名啟事,說清楚事情的真相就行了。”

  陳燮真的很“大度”,這個大度簡直是打在文人的軟肋上,舉人們都是極為要臉面的,跟一個前藝術工作者道歉,那是需要很大勇氣的。條件開出來了,做的到做不到,都得去做。這就是陳燮的態度,眾人一聽是這個條件,心裡都暗暗冷笑,果然是“胸襟如海”陳思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