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五百五十八章 居心不良

  崇禎十六年南直隸鄉試,以其說是改良,不如說是一次粗暴的破壞。朱元璋權力‘欲’望極重,對這個國家每一個細節懂不肯放過。甚至規定了他的子民們該怎麼吃飯穿衣服,這種事情皇帝都要管,可想而知朱元璋的‘精’力何其旺盛。

  陳燮提到的這兩份詔書,是明初朱元璋頒布的兩個詔令。看著朱慈烺求知‘欲’旺盛的眼神,陳燮微笑著繼續忽悠:“明初大體上繼承了元朝的制度,其中佃農和地主關係在《元典章 》中的規定極為嚴苛,佃戶基本上就是地主的附屬品,隨便打死都沒事情。太祖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發布了《明皇詔令》,改變了兩者之間的關係,從原來的懸殊地位變成了兄弟關係。這樣一來,佃農的地位改善了,地主不能隨意欺壓,民心也就穩了。另外一個是匠戶,這也∵,m.是源自元朝的制度,元代匠戶過的極苦,給官府幹活,不但沒工錢,還要自帶口糧。洪武十一年,太祖下詔,對在京匠戶實施補貼,改善他們生活,這些都是大大的善政。極大的緩和了低層百姓的不滿情緒,‘激’發了百姓的工作熱情。當時的大明經歷了長期的戰‘亂’,民生極苦,還要對退到草原的‘蒙’古人作戰。這兩份詔令,給大明的民生帶來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說到這裡,陳燮停下了,笑眯眯的看著朱慈烺在那裡坐著,入神的想這裡面的道理。好半天才恍然道:“先生的意思。太祖看到了元朝制度不合理的地方,然後就改了。作為後來人,我們要學習太祖這種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對當時的制度、法規,進行適當的改良這一做法。不管什麼制度,都要立足於眼前。而不是生搬硬套老規矩。”

  陳燮豎起一根大拇指,這是真心的表揚這小子了,真是聰明啊,舉一反三。

  “就是這個道理,大明至今二百年來,其實很多制度都在變化。太祖那會,制定的大學士制度,實際上不過是簡單的給太祖做一些文書的整理工作,沒有多少實際權利。現在你看看大學士的權利如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演變?太祖的時候。沒有內廷,現在有了。這又是為什麼?將來太子繼承大統,一定要記住一個道理,時間的任何事情一直都是在不斷變化的,作為一國之君,要善於發現這些變化,並且在制度上進行相應的調整。還有一句話,任何調整。都要在可控制的範圍內進行。好了,今天就說這些。還是去看看卷子吧,看完了說說自己的想法。什麼都可以說,不要有任何顧忌,你現在就是來學習。”

  朱慈烺告辭出來,想了想決定自己要幹什麼,然後走向那些裝落卷的竹筐。正在改卷子的十幾位考官。看到他的舉動,都好奇的看了過來,但是沒人說什麼。朱慈烺被圍觀了,立刻笑著擺手道:“不要管我,你們繼續。”

  副主考朱大典拱手笑道:“太子殿下自便。”說心裡話。朱慈烺在這個地方‘亂’竄,真的很影響工作效率,朱大典就在心裡猜,陳燮在裡頭都跟他說了些什麼。這可是儲君啊,誰不想好好拍他的馬屁啊?可惜,這個時候聰明人都不會湊過去,不是他們拍馬屁的時機。

  拿起幾份被淘汰的卷子,朱慈烺坐在一邊自己看了起來,很快就發現,被淘汰的卷子基本上就是兩個類型,一個是在八股文的時候,說了以德報怨的話。另外一個,就是農淹算學的成績不理想。沒有過平均分數線的那種,直接就給淘汰了。每個人的卷子,都裝在一個信封里,就算改完了也會裝回去。所以,朱慈烺查看起來很方便。

  一連看了十幾份卷子,都是這個情況,朱慈烺心裡有譜了,走到朱大典身邊道:“朱中丞,我能看看這些選上的卷子麼?”朱大典笑著推過來道:“殿下隨便看,微臣這裡還有事情,就不陪殿下說話了。”說完還回頭看看陳燮那裡,沒開‘門’才回頭繼續。

  話說朱大典都這么小心,可見陳燮在江南的‘淫’威。官紳對陳燮又愛又恨,愛的是這傢伙帶著大家發財致富,恨的是這貨讓那些商人來監督官員。以前哪有這些事情啊,當官的為所‘欲’為,御史一年到頭也看不到幾次。現在倒好,什麼咨議局成立,議員就能彈劾官員了。真是太反動了,這個陳燮就是官員的對頭嘛。

  朱大典是個‘精’明能幹的官員,他對陳燮態度很複雜,一方面是敬畏,一方面又是不滿。他這種官員,現在是主流。只有阮大鋮那種沒節‘操’的人,才會毫無原則的緊跟陳燮。

  看了一會卷子,朱慈烺大致明白了這個改卷的流程。外面還有一群書吏,他們先改農淹算學的卷子,分數不夠的直接淘汰了,卷子裝竹筐里抬進來。然後是裡面這十幾位考官,他們改八股文,發現“以德報怨”的直接淘汰。然後再根據那些沒有被淘汰的卷子,分出一個先後次序來,選出前十名的卷子,‘交’給陳燮來決定這十個名次,其他的都是他們擬定。

  那個秦教諭,已經被氣走了,等於是放棄了這次改卷的權利。有趣的是,就算是氣走了,秦教諭也出不了貢院。這可不是陳燮規定的事情了,而是以前的老規矩。

  這種改變過去以文章 好壞來決定成績的做法,現在本質上沒有太大的變化。改變的只是考試的內容和改卷的方式。朱慈烺想明白這個道理後,很自然的就會聯繫陳燮跟他忽悠的那些東西,在腦子裡對照了一下,這就是所謂的改良麼?在一個穩定的框架內,在不改變當前的穩定的局面,進行一些改變。本質上,還是通過科舉為大明選舉官員,實際上的效果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算淹農學這兩個項目,以前肯定是作為雜學來對待的,除了經意,別的都是雜學。嗯,主流的還是經意,雜學不過是為了讓官員們更好的融入職位而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