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就是在明末這個時間段,內憂外患的前提下,陳燮的出現,才有機會強行推動這個東西。不願意看外面的世界,那也由不得你。明帝國到了明末,為了朱家王朝的長久,朱由檢一直在努力支撐,突然看見了希望,誰攔他都得跟你往死里整。

  “江山永固”這個說法,太具有吸引力了。以前大臣們還能騙騙沒有什麼見識的朱由檢,那是因為天下都這麼爛,大臣都這麼爛,武將也都這麼爛。看不到任何的希望,現在有了陳燮,他的出現扭轉了朱由檢對臣子的認知,自然的會有所傾向。不是不行,而是大臣無能。q

  第五百零五章 操之過急

  明荷談判一開始就陷入了僵局,作為談判代表,楊龍友對這個身份並不適應,但是不影響他獅子大開口。“荷蘭國無故侵犯大明領土和領海,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考慮到荷蘭國方面,確實體現了一定的和平誠意,本官受朝廷委派作為談判代表,提出以下三點。第一,嚴懲戰爭發起者;第二,保證今後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情;第三,荷蘭國賠償大明白銀八百萬兩。”說實話,說出這個話的時候,楊龍友是照本宣科,但是也被自己的話嚇著了。八百萬啊,這大明一年的稅賦才多少銀子?閣部大人真敢開這口啊!

  毫無疑問,這個談判立刻陷入了僵局,前面兩個還好說,隨便找幾個替罪羊,假裝保證一下就行了。第三個絕對無法達成一致,開什麼玩笑,我們是來發財的。這銀子沒掙著,先配上八百萬,想都不要想。荷蘭人也知道要跟大明正常貿易,就得付出一定的代價。約翰總督給的底線是一百萬兩白銀,多一兩都沒有。而且還不打算一次付清,分五年來給。

  現在這個數字,雙方無疑談不攏了。普特曼斯和揆一,當場就站起來,拂袖而去。這倆連討價還價的心情都沒有了,這數字太大,沒法操作。楊龍友倒是不著急,有陳燮在江南坐鎮,也不怕什麼外藩犯邊的事情發生,來多少都是被打回去的命。什麼擅起邊患之類的罪名,有陳燮這個大個子扛著。他也沒啥好擔心的。

  不歡而散,楊龍友去匯報,陳燮正在欣賞奧斯曼舞娘的精彩表演,渾不在意的揮揮手道:“我知道了,不著急,慢慢來嘛。坐下,一起看舞蹈,很精彩哦。”楊龍友直接就告辭了,他可不敢留下來看這種**、盪的舞蹈。

  陳燮坐著沒動,眼珠子盯著舞娘那個細腰。僅僅依靠腰力。就能急速的擺動兩個胯部,真是令人嘆為觀止的表演。疾風驟雨一般的扭動搖擺,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大明的舞蹈可沒有這種類型的,講究意境的舞蹈。看上去明顯沒有這個來的給力。

  對於陳老爺這種**墮落的生活方式。這園子裡沒人敢管。每天縮在溫暖的屋子裡。看舞蹈,喝點老酒,小日子日潤的是一塌糊塗。不過這種滋潤。隨著京師來的一份文書,不得不暫時結束了。文書的內容是朱由檢的意思,主要有兩點。第一,希望陳燮對江南的軍務進行整頓,拿出一個樣板來,解決大明軍隊制度目前存在的問題。第二,明年的鄉試要開始了,希望陳燮能夠拿出一個科舉改革的方案來,不要像過去那樣,八股取士,一群書呆子當官,對國家沒什麼好處。最後,朱由檢還為女兒說了一番話,媺娖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只管說話,不要把她一個人丟在南京。

  呃,看到最後,陳燮有點無語。南京不遠的,朱媺娖那個性子,整天呆在家裡不出門的。嗯,看來還是自己的問題,陳燮反省了一下自己,覺得自己還是怠慢了小公主了。實際上還是因為朱媺娖要孩子心切,陳燮看她年紀小,不敢讓她懷上。

  客觀的說,八股取士的問題很大,但是有一條是必須承認的,那就是目前最為公平的一種考試模式。就跟高考一樣,有人呼籲取消高考,那不是扯淡麼?說句不好聽的,難道取消了高考,恢復過去的九品中正制麼?那不是開歷史的倒車麼?所以,科舉還是要繼續的,只是要改革一下考試的內容,而且還不能一下就該太多,一點一點的改。不然這天下的讀書人都得去上吊了。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清末的科舉廢除的過於急躁,直接導致了天下讀書人的離心離德,加速了清政府的覆亡。這種事情,從來都不是能一觸而就的。這天下,總歸是要用讀書人來管理的,難道你讓大字不識一個的人來管理國家麼?這不現實啊!

  陳燮思來想去,覺得還是一點一點的去改變。不管怎麼做,先得回南京去,於是下令收拾收拾,準備返回南京。走之前想了想,還是把四個舞娘留在了華亭,帶回去真不好說明白,公主萬一發飆,陳燮都未必能奈何她。

  回到南京,已經是十一月中。夫妻見面,一番寒暄,陳燮進了書房,朱媺娖立刻拿來一份邸報導:“夫君,這是父皇最新的上諭,您覺得這個決定如何?”陳燮拿過來一看,立刻就皺起眉頭。還是跟科舉有關的事情,朱由檢的性子太急躁了,這個上諭的意思,就是向天下的官員徵求意見,如何改革科舉的問題。其中有一些話說的很重,“國家掄才大典,本為選拔賢達,代天子牧守一方,管理舉國政務。然,現有科舉,只考經意,不問實學。取中者,多有不識農桑,不知數字。在朝中,不能為君父分憂,在地方,不能安撫一方百姓。”

  改是要改的,但是不能這麼著急。陳燮發現一個問題,朱由檢對文臣的耐心,真是越來越差了。大明的問題很多,就像一個久病的患者,來猛藥沒準就治死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