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像胸前被狠狠的一擊,朱由檢一口氣差點沒順過來。如果是以前,有人這麼當面直言,他會很生氣,但是現在他沒生氣,反而有一種竊喜之感。因為這樣說話的陳燮,態度出來了。

  “那麼,請愛卿教朕,該怎麼治理天下?”朱由檢很正式的站起,拱手鞠躬。這一次,陳燮站起來,很正式的回禮道:“陛下,臣今日必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陳燮還是說了假話,他知道的東西很多。有的在這個場合就不能說。但是也只能這麼說,裝個樣子吧。

  “朕洗耳恭聽!”朱由檢給陳燮的樣子感動了,端坐而聽。陳燮咳嗽了一聲。端起茶杯喝一口,先潤潤嗓子。然後才開口道:“陛下,臣以為,治理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制度。但是這個制度,從來都不是一層不變的。歸納起來,就四個字,與時俱進。也就是說,制度。是需要進化的,或者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一些有必要的改進。”

  “與時俱進?”朱由檢自言自語,不解道:“那麼請問愛卿,太祖當年建立的制度,難道有什麼不妥麼?”陳燮笑道:“太祖當年制定的制度,放在當時,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制度這個東西,是需要人來執行的,同時隨著時代的變化。舊的制度不能適應新的形式。自然就需要做一些改變。在臣看來,作為陛下,只要確定一個核心。兩個基本點不能動搖,其他的都是可以改變的。”

  朱由檢聽到這裡,不由的露出動容之色道:“愛卿繼續說,朕在聽。”

  “一個核心,指的是君權天授不能動搖,任何視圖挑戰這個核心的人和事情,都必須進行最堅決的鎮壓。兩個基本點,依法治國,以民為本。”陳燮需要的改變是循序漸進。所以首先要對朱由檢下手,只要他對自己的認識發生了動搖。接受了陳燮這一套,接下來的改變過程就如同加入了潤滑油的機械。能更為順暢的運轉。其實這三點裡面,還是藏著坑的。朱由檢只要接受,就會掉進坑裡。還是一個很大的坑?

  為什麼這麼說呢?很簡單,依法治國,那麼,君權大還是法大?以民為本,大明是仕民社會,那麼以民為本的話,不就是在動搖這個社會基礎麼?陳燮只能去抓住朱由檢想要改變的心思,希望他在將來不要因為改變而發生不必要的想法。

  “陛下,大明到了必須發生改變的時候了。世界很大,大明也很大。如何治理一個國家,作為帝王而言,您要做的事情不是把所有權利都抓在手裡,而是把大部分權利放出去。那麼什麼權利是不能放的呢?臣以為,一個是軍隊的權利,一個是修法的權利。先說第一個,軍隊的權利置於文官集團之下,這是大明自成祖以降最大的錯誤。軍隊,唯一的效忠對象,只能是天子。唯一聽命的,也只能是天子。軍隊,應該自稱一個體系,然後用制度來制衡將領,避免出現新的藩鎮,而重蹈歷史覆轍。修法權利掌握在手,在制定法律的時候,可以確保天子獨一無二的地位。陛下,臣說的這些,都是將來的事情了,眼下這些事情,必須放在心裡。”

  陳燮說到這裡的時候,心裡其實也很忐忑,這種改變模式,不知道將來會出現個什麼鬼。但是說到大明的現狀,不是改不該的問題,而是想不改,能不能改,並且給改變披上一件大義的外衣。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大義的名分,沒有這個東西,想改變很難。就算是清軍入關之後,用刀子來逼迫漢人剃頭,承認大清的正統。但是在隨後的歷史上,滿人不敢去碰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士紳集團、宗族等對基層權利的掌握,這一點根本就無法動搖,也不敢動搖。清朝的那一套,到了雍正年間,可以說把大一統的集權政治玩到了巔峰。結果呢?

  所以說,任何一種政治體制,都必須存在一個促進其發展和進步的外力。一成不變的制度,造成的後果就是滅亡。資本主義制度最初的形態,也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兔子在建國之初的制度,在幾十年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明的不變,本質上是不想變。因為大明這個制度,決定了就算是改朝換代,不過是換個主人而已的變化。對於士紳集團來說,他們真的無所謂誰來當這個皇帝。為什麼?很簡單,利益關係沒有發生變化。

  一個社會統治階級的基石,居然是這麼一種心態,可想而知,這個制度會造成怎樣的後果。整個社會的精英階層,他們是最不願意看見變化的一群人。任何敢於觸碰他們利益的改變,都會被群起而攻之。張居正的改革,壓根就沒碰觸到根本,即便如此,他死之後,也被群起而攻。而最狠他的人,居然是萬曆皇帝!這就是明朝的現狀。非常諷刺的一個結果。一個人給國家的財政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卻在死後被舉國唾棄。真正做到了天下共仇之。

  朱由檢現在腦子裡都是暈的,一下接受那麼多新的東西,不暈是不正常的。

  “愛卿,那麼當務之急,朕眼下該做一些什麼改變呢?”既然想不明白將來,那就先說眼下最要緊的。改肯定是要改的,朱由檢只能接受一些局部的改變,深層次的改變,他根本就無法接受。陳燮也沒指望他對自己言聽計從,只能是讓他先有一個印象。陳燮真正要改變的,不是皇帝本身,而是這個社會的結構。一旦社會結構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就算皇帝不想改,也不是皇帝說了算的事情了。到時候,革命是很自然會發生的事情。革命之後,要不是妥協,比如英國的君主立憲,要麼是一方被消滅,比如共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