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常時仁笑道:“吳大人所言極是,不過這一條在我軍看來,求之不得。自我軍布局東江一來,陸續移民十五萬,皆以青壯為主。遼東遼闊,生存環境惡劣,百姓定期軍事訓練,並發給武器。作為官府投資的一部分,十年之內,遼東所產,收取六成的地稅。十年以後,收取兩成地稅。移民以百人為一隊,修堡壘防禦,人人皆會操持火槍。目前遼東百姓不下五十萬,其中二十萬是青壯男子,這二十萬人,至少有十萬火槍,其餘的怎麼也得有條長矛。從蓋州到遼陽,十萬動員民夫十萬,其中八成以上的民夫,~長~風~。是有火槍的。這就是八萬條滑膛槍。每次運輸,至少五百民夫。馬車二百輛,沿途遭遇敵情,帶隊軍官可結車陣防禦,放信號彈報警。每隔五十里,就有一個三百人的步兵加強隊。清軍來的少,遇見運輸的民夫,還不夠火槍收拾的。”還有一個問題,常時仁沒有考慮到,那就是習慣。滿人已經習慣了在城市裡的生活,真是不捨得遼東這些膏腴之地。還有住著很舒服的城市。吳襄直接啞巴了,十萬條火槍發給民夫。這得多少銀子?陳燮淡定的微笑。現代社會出產的鋼管。那玩意能貴到哪裡去。別說十萬條了,陳燮每年倒騰來的鋼管,就不下十萬條。製作滑膛槍。工藝已經很成熟了,大批的工匠生產,每年十萬條燧發槍只多不少。

  這會陳燮在登州的倉庫里,怎麼囤積的滑膛槍都不下二十萬條。全是仿製的貝克式,歷史上英國人造了幾百萬條這種步槍。還有一個問題,槍發下去了,鉛彈和火藥是要收費的。反正幹這種事情,陳燮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在遼東這麼惡劣的條件下生存的百姓,不用多久個個都為了生存變得彪悍無比。

  這些年,在遼東,為了守住屯堡,大大小小的戰鬥,不知道打了多少。遼東這個地方,當官的都非常老實,為啥?你要是欺負人,就得當心被人打黑槍。給移民發槍這一招,陳燮也是逼出來的。沒法子可想了,不然在遼東這地界,全靠軍隊很難兼顧。“現在的關鍵問題,還是瀋陽清軍是否會出兵增援的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多鐸所部現在的位置在哪?他手裡可有七八萬的大軍,萬一出現在戰場上,麻煩可不小。”

  陳燮道:“多鐸是走密雲出的關,攜帶的糧草有限,沿途必然要藉助蒙古各部落。以前大家一起入關來搶,得手之後都好說。這一趟就搶了一些沒用的金銀,蒙古部落的冬天本來就難過,再接濟滿人,矛盾是肯定會產生的。就算是多鐸回來了,也不用太過擔心,蒙古人肯定不會跟著他一起回來,騎牆派哪裡都有。”

  “那就按照四萬滿洲八旗清軍來算,這樣一來,算上瀋陽的五萬清軍,一旦我軍全力攻擊遼陽,瀋陽清軍是否會出擊?”常時仁又提了一個問題,陳燮這時候稍稍沉吟道:“這個問題要考慮進去,之前因為是嚴冬,可以適當的放緩攻擊節奏。現在必須抓緊時間了,為了打這一仗,整個遼東都耽誤春耕就不合適了。王賁,你帶三萬山東營,在王大人屯、柳條寨、虎皮驛一線,構築防禦工事,阻擋清軍南下增援。常時仁,明日開始全面攻擊遼陽,我最多給你十天的時間,拿不下來,收拾收拾回家去帶孩子吧。”

  常時仁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先問一句:“大人,西邊的蒙古人怎麼辦?”

  陳燮笑道:“何顯帶騎兵負責這一面,另外關寧軍也會陪著作戰。你一門心思給我打遼陽就行了,其他的事情,我自會安排妥當。”

  常時仁立正道:“如此,卑職便沒問題了,十天之內,必下遼陽。”

  遼陽城頭,城外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城頭上的兩位,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滿了駭然。望遠鏡里看見的是“陳”字大旗,這說明大清的死敵陳燮,到了遼陽城外。這也說明了,入關的多爾袞被打敗了,不然陳燮不能來遼陽。

  “多爾袞敗了,陳燮道了遼陽,這個消息,要絕對封鎖。”豪格氣急敗壞的低聲說話,范文程一臉的苦笑,指著城下不過五百米的陳燮道:“你看看那面大旗經過的地方,再看看城頭上的民夫有多少,這消息怎麼封鎖?還不如跟城裡的百姓講,在遼東殺光、燒光、搶光的大清死敵陳燮到了。這滿城百姓,只要是滿人,哪個跟陳燮的登州營有死仇?”

  豪格一聽這話,愣住了,隨即點頭道:“就這麼跟大家說。”

  陳燮騎馬,沿著遼陽城差不多走了一圈,所到之處,圍城的軍隊,發出了震天動地的歡呼聲,登州營的士氣達到了頂點。連續近兩個月的圍城之後,城外的壕溝和障礙,已經被清掃一空,護城河也被填上。出擊部隊已經推進到距離城外的三百米一帶,每天在壕溝里呆著神槍手和炮兵,沒事就打冷槍冷炮,熱氣球每天都要去丟一些炸彈,晚上有事沒事的放一些火箭,製造一下隨時會發起攻擊的恐慌情緒。

  可以說,這一段時間內,豪格和范文程,生活在一種惶惶不可終日的環境中。脾氣暴躁的豪格,在發泄的過程中,掐死了好幾個丫鬟。

  又是一個清晨來臨,遼陽城在早晨第一縷陽光落下來的時候,執勤的漢軍旗士兵李福,裹緊了自己的皮襖,城外一切都沉浸在寂靜中。看來,今天不會有激戰了。就在李福覺得又賺了一天時,大地上突然升起無數的火焰,從四面八方飛向遼陽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