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燮對楊廷麟道:“既然沒能追上多鐸,那就不追了。伯祥進京去報信,我帶著人往東走山海關。親自去端了黃太吉的老窩,把這小老兒抓了,獻於君前。陛下那邊,還請伯祥解釋一下,不是不想進京面聖,實在是戰機稍縱即逝。不敢耽擱!”

  楊廷麟沒有立刻去京師,而是在盧溝橋又等了兩天,看見盧象升後,告訴他這個事情。聽說陳燮已經率部走山海關了,盧象升不知道該說啥才好了,微微哆嗦了好久才道:“比起陳思華,你我應該羞愧啊。”

  多鐸繞過京師,可謂驚嚇不小。朱由檢氣的大罵各路兵馬無能,卻也改變不了絲毫。七萬多的清軍啊,打死京營都不干開城門。目睹著清軍繞城而遁,過了三日,才看見趕到的盧象升和關寧軍。

  朱由檢親自站在城頭上問話,得知清軍確實是被打敗,多爾袞的腦袋都帶來了,這才大開城門,親自迎接。盧象升見了朱由檢,跪拜之後起身道:“陛下,有資格接受您親自出迎的人,不是臣,而是陳思華。”

  朱由檢好奇的問:“既然如此,朕怎麼沒見著陳愛卿,他人呢?”

  盧象升指著山海關的方向道:“他帶兵往東走了,說是要親自端了建奴的老窩,生擒黃太吉,獻於君前。”聽到這一句,朱由檢渾身一顫,覺得全身的血都沸騰了。

  激動的不能自已,朱由檢潸然淚下,仰面良久,微微顫抖道:“陳思華,朕必不負卿!”

  第四百二十六章 再提封爵

  武英殿,再次面對盧象升這個主戰派的時候,主和的高起潛死了,陳新甲在外,還不知道清軍已經被打敗跑路。就剩下一個楊嗣昌,就算他長了一千張嘴巴,這個時候也無話可說。

  盧象升看著沉默的楊嗣昌,想起陳燮的一句話:“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

  “各位愛卿,眼下的局勢,下一步該如何?”朱由檢的心情從來就沒這麼好過,臉上的笑容根本就沒停過。

  “陛下,陳大人走之前曾言,當前之際,安內為上。張獻忠、羅汝才,反覆之輩,不可信之。當以重兵圍困,迫使其解散人馬。熊文燦只管招撫而放任其安逸休整之舉,必然再起禍亂,不可不查也。”盧象升上前,手舉笏板說話。

  楊嗣昌的臉色瞬間變得異常難看,死死的盯著地板不說話。這番話看似在肯定他的安心為先的舉動,實際上是在挖坑埋人。熊文燦是楊嗣昌舉薦的,一旦招撫出了紕漏,張獻忠、羅汝才等人復叛,眼下的這個局面,楊嗣昌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很簡單,皇帝可以不用他,照樣有人可以用。盧象升可以用,陳燮也可以用,甚至楊廷麟都可以用。崇禎當這個皇帝,別的本事沒有,內閣的這些成員,把持的很到位。之前的內閣是楊嗣昌獨大,現在這個內閣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復起之後的周延儒,最大的對手現在就是楊嗣昌。他可是一直盯著楊嗣昌的問題。但是有一點,周延儒沒法開口說話,因為當初楊嗣昌主張議和,他沒有說話,默許了。要算責任,他也是有一份的,甚至皇帝都有一份。

  “盧卿之奏,朕准了。外廷應做出相應的布置,確保張、羅等不再反叛為要。”朱由檢答應的很乾脆,現在他最信任的人。大概就是陳燮了。現在不過是個開場白。還有話要說呢。

  “臣代陳思華謝過陛下,臣請陛下開恩,准臣回鄉守孝丁憂。臣乃不詳之人,此番意在以死報國。多虧陳思華率部來援。放保全性命。如今清軍即退。陛下可將軍務大事,詢於陳思華。臣在朝中,已無大用。祈返鄉全孝義。”盧象升又來了,要回家守孝。

  這一次,朱由檢稍稍猶豫了一下便點頭道:“盧卿,是朕對不住你。”當著百官說這句話,可見朱由檢此刻的真心。盧象升這種性格的人,自然是感動的五體投地,跪地:“臣謝恩!”劉宇亮已經回家了,楊嗣昌因為路線錯誤也歇菜了,周延儒幾乎什麼都沒,眼看就要就坐上了首輔的位置。這個時候,他必須有所動作,推動這個事情。

  “陛下,陳思華於社稷有蓋世之功,理當封侯。”周延儒站了出來,說了一句落在朱由檢心坎上的話。朱由檢其實很不捨得一個爵位給武將,原因有很多。主要是明朝的武將,在對外的戰爭中毫無建樹,這讓朱由檢給的不甘心。但是陳燮不一樣,真的不一樣。

  “周卿說的好啊,再不封侯,朕心裡都過不去了。”話說到這個份上,自然再無人出來反對。也沒法子反對,不過楊嗣昌還是抓住了一個漏洞,站出來道:“陛下,既然封侯於陳思華,其山東巡撫之位,該如何處置?”

  朱由檢也傻了,對啊,陳燮現在是文臣啊。既然以文臣的身份封爵了,職務上也要做調整才是。問題是,朱由檢沒打算讓陳燮離開山東啊?

  “陛下,陳思華於山東日淺,假以時日,不難再造一個登萊。不妨繼續擔任巡撫一職,留待將來再酬其功。”周延儒多聰明啊,立刻站出來說了話,給楊嗣昌堵了回去。山東,你想惦記山東?別給大家找不自在。現在的山東,誰能伸手進去?

  “周卿說的好,如此,陳思華繼續擔任山東巡撫,並領山東、遼東、東江、登州、漕運四鎮總督一職。加兵部侍郎銜,封爵……?”朱由檢稍稍沉吟,猶豫了一下道:“加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