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時候不早了,願意留下來幹活的留下,不願意的都打發滾蛋。”陳燮‘交’代了一句,不緊不慢的走了。所有軍官都察覺到了一個現象,陳燮變了。一改過去的謹慎,在對內的時候,變得異常的果斷,殺心也重了很多。

  陳燮的變化,只有他自己清楚是為什麼?一味的溫和,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登州營。有的人,就是要用血來讓他們清醒。至於朱由檢那邊,陳燮做好了思想準備,如何這一次的計劃能得到他的認可,那就繼續平穩的發展,如果不能,陳燮將回到等走,走上另外一條路。

  實際上兩條路都是一個目的,只不過是否名正言順罷了。

  夜半,斥候帶回的消息讓陳燮徹底放心了,阿濟格率部連夜往東走了,這是要仗著騎兵的速度往回跑的意思。白天的一仗,徹底的把清軍給打趴下了。勇氣被打掉了,脊樑被打斷了。從此清軍對陣登州營,必然不戰先怯。反過來登州營則徹底的打出了無敵天下的信心。

  戰果統計出來了,戰場上清軍遺屍一萬出頭,主要的戰果來自鐵絲網造成的人群擁擠,然後霰彈和排槍的打靶。這種殺人的方式,今後就是一個噩夢,糾纏著在場清軍一輩子。

  繳獲的結果還沒統計出來,不過槍彈消耗的統計出來了。攜帶的火箭彈全部打完,炮彈剩下不多,步槍彈也只有每人三十發。這個結果,陳燮嘖了一聲,讓人儘快南下天津,聯繫上登州來的運輸船隊。

  第二天一早。陳燮起來,正在林間營地里梳洗的時候,王啟年趕到了。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從天津來的四輪車運輸隊,就在二十里外。為了趕時間,王啟年連夜趕路,一點都沒耽誤。總算是及時能及時趕到,跟著王啟年一起來的,是一個騎兵營。

  看見王啟年,陳燮滿意的微笑,上前回禮道:“都帶來了什麼?”

  不等王啟年說話,身後有人衝出來喊:“陳總兵誒,總算是見著您了,咱家這一路,差點沒‘交’代咯了。”陳燮看看,從一輛馬車上下來的吳直,被兩人抬著走過來。

  “吳公公,辛苦了。”陳燮上前說話,吳直齜牙咧嘴道:“不辛苦,不辛苦,沒耽誤您的大事就行。對了,建奴被打跑了麼?”

  陳燮笑道:“打跑了,我軍補充了槍彈,立刻北上順義,建奴搶的人口和財物,可不能就這麼被他們帶回去。我得搶回來。”說話間,陳燮做了個眼‘色’,吳直立刻明白,點頭道:“好好,咱家再辛苦一趟,回京報喜去。”。

  第三百七十章 吳直跑城

  勇氣,對一個民族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東西。但是對於統治者來說,則是麻煩。

  好戰必亡,那麼亡戰呢?大概沒有哪個文官會去想這個問題,這實際上是一個屁股坐在哪的問題。明朝,走到崇禎年間,有人說只要有時間,不難演變出新的資產階級。歷史無法假設,如何解決明末的問題,課題太大。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需要一場徹底的變革。

  站在陳燮的立場看這個問題,同樣會非常的頭疼,挽救大明的危亡局面,在陳燮看來不難做到,但是要改變大明的現狀,則是一個漫長且艱難的課題。

  “老子沒那麼多耐心啊!”無奈的陳燮,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順義,濟爾哈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不斷的催問來自阿濟格的消息。自打斥候帶回來登州營出現在北直隸的戰場這一消息後,濟爾哈朗就果斷的做出了決定,收縮城內,等待匯合。手下的三萬人馬,真滿人八旗不過一萬,兩萬漢軍旗。這些漢軍旗,在滿人得勢的時候,他們的忠心沒問題,但是一旦滿人失勢,那就不好說了。為了自身利益,可以投降滿人,就可以反叛滿人。這個道理,不難理解。

  忠誠這個東西,在很多時候是由主子的自身實力來決定的。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不乏在民族危亡的時刻挺身而出的英雄豪傑,但是這樣的人終究是少數。正是因為少,所以才如銀河中最耀眼的星星,照亮了歷史長河。

  香河的消息終於傳來了,這樣一場大戰,不可能隱瞞消息。濟爾哈朗得到的消息。已經是戰鬥結束兩天之後。阿濟格敗退了,登州營以少勝多,斬首一萬餘。繳獲無數,戰果輝煌。這樣的消息。真是不難打聽到。

  緊張的阿濟格接到消息的瞬間,濟爾哈朗竟然渾身輕鬆了下來。就像一個惶惶不可終日的逃犯,被警察抓到的瞬間。在海州,他戰敗了,從此無法直腰做人。現在,阿濟格也敗了,這說明不是他個人的無能。

  “傳令,丟下一切笨重的東西。全軍往東運動,匯合主力。濟爾哈朗的命令,自然遭致了不少質疑,麾下的滿人將領不服。濟爾哈朗冷靜的告訴部下:“阿濟格敗了,得趕緊跑。”

  雖然還有少數人不肯去相信這個消息,但是多數人選擇了服從,立刻收拾值錢的細軟,火速撤離順義。臨走的時候,麾下有人建議殺人放火,被濟爾哈朗制止道:“忘記海州了麼?”

  提到海州。所有滿人都滿懷怒火,但也僅僅是怒火。更深一層的是畏懼。

  登州營整補完畢,陳燮率部北上。何顯率騎兵先走一步。何顯趕到順義外圍的時候,清軍已經全部離開。斥候探知消息,再三確定清軍逃跑後,何顯才進入了城內。拋下搶掠戰的濟爾哈朗,在薊州匯合了阿濟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