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口碑這個東西真的很重要,在朝為官的文人,會去擔心陳燮造反。在地方上的縉紳,看到的只能是家裡的一畝三分地。利益這個東西是最直觀的,登州營在商城境內,別說搶劫了,一根草都不碰百姓的。這種軍隊上哪去找?

  到了光州,這地方被李自成洗過一趟,被就破敗不堪了。逃命的張獻忠又來一趟,為了錢糧挖地三尺的搶掠,城裡的百姓都沒剩下幾個。登州營來了,遇見一個百姓算一個,東西不多,一袋炒麵,說的很好聽,大軍要打仗,能給鄉親們的就這些了。實在是活不下去了,就奔著廬州去,不怕路遠的,去登州也行。總之,這是條活路。

  張獻忠鬼精鬼精的,他跑的快,手下的實力沒什麼損失。帶著七八萬人,一直在往山區跑。陳燮在後面慢慢的追,也沒說什麼窮追不捨的意思。李自成就比較生猛了,到了歸德看看開封不遠,陸續收攏了各路好漢和流民十萬,直接奔著開封就去了。

  開封府有陳永福,這哥們要說野戰,肯定干不過李自成。直接閉門死守,你來吧。李自成一看這不是個事情,後面還有個盧閻王在追呢,乾脆往山東去吧。山東那邊劉澤清早有防備,你得過黃河吧?要船?做夢!過橋?登州營架設的浮橋,一把火點了。你愛上哪上哪,別來山東禍害老劉就行。

  要說這個劉澤清也很搞笑,挨著登萊,一點都不擔心陳燮打過來先要了他的命。該吃空餉吃空餉,掙了不少銀子也不說採購軍械壯大隊伍,改善士兵待遇什麼。手底下本來有三千多人,堂堂一個總兵,這點兵力有點丟人了。人家不在乎,過的好的很。什麼軍戶逃亡,士兵逃亡,一律看不見。有逃亡山東的難民,他是不客氣的,全部打包交給登州來的商戶,按人頭收銀子,價格絕對公道。流賊肆虐河南,各路官兵累死累活,半點好處都沒落下,就他發了一筆橫財,一萬多難民轉手變成了銀子。

  指望大明的武將有節操是一件很虛幻的事情,還是銀子來的實在。

  苦的是李自成,好不容易有機會當老大,帶著一幫沒飯吃的手下,來回兜圈子。看看盧閻王有追上來的意思,趕緊的跑路,奔著西邊跑,不行就會陝西好了。再不行就往河南西部的山區鑽山溝去,反正就是一路狂奔。

  “西征是宣傳對,西征是播種機……。”陳老爺每天例行的會議上,都是在老調重彈。

  謊言說一千遍都是真理,何況登州營為了打造“仁義之師”這個品牌,撒出去的都是真的能吃的炒麵。一路跟著張獻忠的腳步慢慢的追趕,一路把登州營的品牌打出去。這個比較是很直觀的,登州營走了上千里,沿途的百姓都知道,官兵來了不都是來禍害百姓的。到底有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的,那還真不多。大明這個路引制度,到這個時候名存實亡了。問題是,這個時代的人很少離開生養的一方土地,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那是需要巨大的勇氣的。他們不是跟著去造反的流民,左右活不下去了,有個吃飯的地方就行。

  李自成和張獻忠往山區里一鑽,這個作戰難度就變大了。主要是盧象升那邊的關寧騎兵,死活不肯進山區。陳燮這邊也開始怠工,藉口四處分兵圍堵,然後到處搞他的政治宣傳。張獻忠也挺配合的,基本上就縮在河南和湖廣交界的山區幾個地區遊蕩。

  登州營出工不出力,出了山區奔著襄陽去了。湖廣這邊巴不得陳燮留下,讓流賊去禍害河南一輩子都不來湖廣是最好的。張獻忠也苦啊,在山區找吃的太難了,每天都有手下逃走,人馬越來越少。逃走的人,多數是被炒麵勾走的。

  登州營這一次西進,打仗很有特色,到了某個據說有流賊的山區。到了山腳下架起大鍋熬湯,香味四處亂飄,餓的不行的流民扛不住了。都說登州營仁義,那就派人下來試試看。

  於是乎不斷的有百姓逃出山區,進入登州營準備好的難民營,好歹有個安穩日子過,每天能吃兩口炒麵,不用顛沛流離的生活了。至於將來,誰顧的上呢?難民營里也是整天的洗腦,送大家去海外,那裡有大把的荒地,提供農具耕牛,只要開荒出來,地就是自己的,三年免田賦。

  第三百五十九章 恰到好處

  二月初十日,明駐守寧夏(今寧夏銀川)士兵,因兵餉無措,發生兵變。飢兵群起圍攻官署。巡撫右僉都御史王楫因不能措餉,飢兵索餉無著,乃鼓譟而殺之。兵備副使丁啟睿率軍鎮壓,捕獲為首者七人,立即處斬,兵變才被撫定。

  這一事件再次將大明朝的財政困難擺在桌面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撫定!也就是說,一名朝廷地方大員的性命,還有無數在兵變中遭劫的百姓,處理結果不過是斬首七人。而這七人之中,真正為首的又有幾個的問題,沒人去關心。大家關心的是,這個事情平息了。那麼,接下來該怎麼辦?沒有餉銀,官兵變成悍匪的事情還會不斷的重演。

  類似的事情在明末崇禎年間反覆上演,始終沒有一個根治的方法。或者說,大明朝如果不做出改變,這樣的事情就沒法根治。那麼,朝廷的官員們真的看不到麼?

  襄陽,再次拒絕城內富商的邀請,陳燮如往常一般,在城外的軍營內巡視。人口買賣意外的供銷兩旺,登州營需要人口這個事情,在本地很多商家眼裡,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大明的人真不值錢,十二三歲的孩子,也就是四五兩銀子一個。這麼大的孩子,因為登州營的大肆採購,價格上漲了一些。陳老爺要這些孩子去幹啥,沒人關心。這些孩子關心的是每天有飯吃,未來如何他們都不去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