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燮再次點點頭,兩女相視一笑,各自萬福:“多謝姐夫。”

  目送兩人離開陳燮不是很明白,後來才知道,這些女子從良後,進入高門大院,想出來很難。R1152

  第二百二十七章 剛性需求

  顧繼坤和歸莊興,正式加入《明報》,關於為啥叫這個名字,陳燮沒解釋,他們沒問。實際上就是某人一個偷懶的結果,僅此而已。

  工作看似很簡單,但還是有些要求的,先熟悉環境,後熟悉工作流程,這些很快就上手了。本來報紙也沒什麼太大的名堂,關鍵是這個時代的人腦子裡沒這根弦,技術上也不具備條件,還有就是財力的問題。沒哪個明朝的財主會出錢做這種看不到明處利益的事情。

  第二期報紙的準備工作緊鑼密鼓之際,陳燮悄悄出現在夫子廟一家酒樓,二樓的窗戶對面是正在舉行開張儀式的大發錢莊南京分號。試運營已經開始幾天了,生意談不上好,但也不至於門可羅雀。這個錢莊的關鍵,表面上看起來是匯通天下,實際上陳燮心裡最看中的是銀幣的推行。這個得感謝明朝政府上下,沒有鑄銀幣的這根弦。

  採用現代社會磨具和添加一些金屬的配方,鑄出來的幣外表光澤度高,形狀複雜,難以仿製。這一點,陳燮還是很有信心的。不過也不能小看明朝的工匠,他們很善於製造奇蹟。

  鞭炮在響,騰起白煙,敲鑼打鼓的很是熱鬧,站在大門口的錢不多,頻頻朝賀客致意。一家錢莊開業,南京城裡有頭有臉的人一個都落下,最差都派下人來送一份賀貼。遠遠的看著志得意滿的錢不多,陳燮緩緩的轉身。出了包間下樓來。

  出了酒樓,沿著青石板的街面,緩緩的消失在人群中。大發錢莊南京分號,第一天便吸入純銀一百三十萬兩,兌換銀圓十萬餘。美洲貨的熱銷,促進了銀圓的流通。一些商號打出了銀圓購物折扣的優惠牌子,更是吸引了大批銀圓的流通。

  現階段指望南京一地都以銀圓為貨幣是不現實的,只能是潛移默化。萬事開頭難,走出了第一步,接下里的事情就是慢慢的穩步發展。對此陳燮信心十足。

  四月十五。第二期《明報》出爐。頭版的下半個版面,是一副巨大的廣告,恭賀大發錢莊南京分號開業。這在明朝,絕對是一個新鮮事物。十首律詩。十首詞。刊登在第三版。引起大極大的轟動。讀書人好名,這些詩詞在報紙上出現,一日便可傳遍整個南京城。作者可謂一日成名。

  編輯在抬頭處按:詩詞錄用,以編輯個人喜歡為準,如有不當之處,多多海涵。

  最實惠的還是潤筆,拿到潤筆的書生,無不得意洋洋,持報社送來報紙,邀朋聚友的拿潤筆請客。人前人後的很有面子,本期報紙最有特色的一點,還是在頭版的一則啟事。“天下事,天下人皆可知之,誠邀各路名家撰文,針砭時事,指點江山。”

  第四版還是話本石頭記,就為這話本,秦淮河上畫舫里有點名氣的姑娘都在盼著有人給他們的畫舫送報紙。得了免費報紙的,自然是得意洋洋,覺得很有面子。那些沒得到報紙的姑娘不樂意了,都是混這行的,怎麼能厚此薄彼呢。能有點名氣的姐姐,那個沒幾個酸文人做擁躉。一番抱怨加溫柔細緻的伺候,這些個文人跟打了雞血似得,跑報社這裡來要報紙。

  報社這邊顧繼坤出面應對,表示不是不送,而是報紙的數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大家留下地址,下一期會酌情考慮。這些文人一看這個情況,也沒啥好說的。人家印報紙,要本錢的,白送的東西,給不給那得看人家樂意不樂意。鬧騰幾下,喊幾嗓子,意思就到了。鬧騰了一個上午,前後來了五六百個讀書人,費盡口舌才打發走。

  顧繼坤心裡很納悶,明明手裡還有一百多份報紙,為何不送出去。沒等他想明白的,來要報紙的人又上門了。這次不是什麼文人了,各種各樣的買賣人都有。顧繼坤也只好繼續應付,午飯都沒能好好吃上一頓。

  柳如是就很不明白的問陳燮:“姐夫,為何有報紙也不給他們?”

  陳燮笑道:“求來的東西值得珍惜,還是白送的東西值得珍惜?”

  報紙的事情,交給柳如是和顧繼坤等人肯定就是一個草台班子,不過陳燮也沒什麼好法子,只能暫時先對付。等他們熟練了,自己在走人就是。反正這裡是明朝,報紙該怎麼辦,本身就是新鮮事物,沒有參照物對比,誰能看出不對來。

  第二期報紙火了之後,陳燮讓歸莊興出面,去招了幾個老童生,這些人科舉不行,一輩子都沒靠個秀才,家裡日子過的緊巴巴的,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自然不會拒絕這麼一份穩定工作。這些上了年紀的童生,作為校對來使用,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第三期報紙增加了一千份的印數,依舊無法滿足南京城裡的免費需求,陳燮也沒說加印的事情,就是讓人在第四期報紙上發了個通告,鑑於報紙需求量太大,報社無法承受。故第五期還是免費曾總,第六期起,除了南京各政府部門可以繼續免費送報紙之外,其他的報紙需收費二文一份。願意付費的用戶,可向送報的報童訂閱。

  陳燮這個決定,可算是把柳如是給驚著了,兩文錢對尋常人家來說,可是小數目。一個月出六期,就是十二文,這都夠一家人吃幾天的。這丫頭趕緊找到陳燮問:“姐夫,這是為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