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燮豎起一根大拇指,笑道:“李兄是個聰明人,不像老錢,幾個銀子就跟要他命似得。”

  錢不多急眼道:“我說思華,不帶這麼損人的。你說,這銀圓真的沒問題?”

  陳燮淡淡道:“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說的就是你這種人了。你說,這銀子為何能流通大明?”

  錢不多想了想道:“開國洪武年間,官府不讓用白銀,只給用銅錢和寶鈔,那會一兩白銀能換1200文銅錢。後來這銅錢少了,寶鈔也爛大街了,不用白銀用啥?如今這品相好的銅錢,一兩白銀只能換800文。在江南差不多買2石米,在登州,大概能買米1石多一點。到京師,也就是1石米的樣子。可惜,大明朝廷不開海運,不然這米價還能跌不少。”

  商人才是這個時代最懂經濟之道的人,但是他們提倡海運,在朝廷官員們開來就是政治上的錯誤。理由其實很簡單,“利益”二字道明一切。

  一條運河,養活多少人?養肥多少官員?要不這些文官敢於在皇帝堅持海運的時候,一口氣把海船票沒個乾淨?(一時想不起哪個皇帝,不想打斷寫作節奏,大家去查吧)

  “咳咳,跑題了,跑題了。”錢不多趕緊糾錯,陳燮卻笑道:“沒跑題,道理是一樣的。都逃不出利益二字。沒了漕運,當官的沒地方搜刮,靠運河吃飯的幾十萬人要鬧事。這都是利益。銀元也一樣,也跑不出這個範疇來。”

  錢不多腦子裡轉了幾轉,一拍大腿道:“著啊,如今登州下海的美洲貨可比銀子要緊俏的多。閩、浙、南直隸,有多少就能賣多少。你要貨,好商量,但是登州只收銀圓,理由很簡單,白銀販運至美洲了,也要鑄成銀圓。是不是這個理?”

  陳燮再次豎起大拇指道:“聰明,不過還差點火候,不是只要銀圓,是只要登州版的銀圓。別的銀圓,在登州地面上不得流通就罷了,回頭在各地的大發錢莊的分號,也只認登州版的銀圓。再有,你老錢下江南,帶著大批的銀圓上路方便,還是帶著一張錢莊的票據到了南直隸的分號兌換成銀圓方便?”

  “匯通天下!”錢不多徹底醒悟了,陡然眼珠子裡放出異樣的神采道:“思華,這可不是一筆小買賣,當初您可是跟我們提前說過,難道說現在終於等來了這一天麼?”

  “你這老錢,果然是利字當頭!”陳燮笑罵了一句,錢不多也不介意,還討好的笑起來。

  第二百零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

  “京師、福州、杭州、南直隸,四大分號,今年內開張。”陳燮豎起四根指頭,錢不多眼珠子都紅了,騰的站起道:“之前的大發錢鋪,改為錢莊了,還需要追加多少投入?”

  陳燮抬手拍拍他的肩膀道:“我說老錢,別激動,你也不怕撐死?這裡頭多深的水,以我的財力,想做這個早就能做了,為何遲遲不敢動?你想過沒有?”

  聰明人就是聰明人,不用多說,點一句就明白了,錢不多便是如此。慢慢的坐下,稍稍琢磨後便吸一口涼氣道:“這得多少眼珠子盯著?”

  “明白這個就對了,李兄,福州那邊,能出多少銀子?”陳燮抬眼看看李恆,得到三根指頭:“三百萬,分號五成的股份。”

  “四百萬,四成股份,你回去跟大傢伙商量一下,就說是我的意思,分號的股份,總號也只占四成,剩下的兩成,另有用處。”陳燮毫不客氣的拿出自己的意見,李恆沒有任何遲疑便道:“那就四成好了,杭州分號也是這個數字。”

  陳燮默默的看了李恆一眼,這個傢伙可真不簡單,在閩浙一代很有能量。他的身後,到底站了一些什麼人,不難想到。

  “好,南直隸,京師,也按照這個數字來照搬。現在說說總號,銀圓必須由總號發行,這一點毋庸再議。本人占股六成,這個沒得商量。剩下四成。拿出一成來備用。拿出兩成在本地招商,剩下的兩成,你們拿去。”

  聽到這裡,錢不多舉手道:“思華,有個問題,這一成股份能值多少銀子?”

  陳燮淡淡道:“銀圓一百萬,本地招商的時候,兩成總號股份作價二百萬銀圓,細分成兩萬股份,有我陳燮的招牌在。我說值二百萬。它就值二百萬。”這話太牛逼了,絕對是傳說中的王八之氣。如今的登州,陳燮說這個話,確實很有底氣。

  “思華。這麼多的銀圓。你哪來的銀子去鑄?”李恆問了一個很根本的問題。陳燮點點頭道:“是啊。這是個很大的問題,但是二位用擔心,我打算把玻璃作廠。水泥廠,煤爐廠,四輪馬車廠,瓷磚廠,食品廠,預製廠這些廠的全部股份拿出來賣掉,你們說說看,我能籌集多少用銀子?”

  咣當,兩人整齊站起來,胖子錢不多還給椅子放倒了一把。四隻眼珠子都紅了,異口同聲:“思華,這些廠子的股份,我包圓了。”

  陳燮嗤的一聲笑了笑,搖搖頭道:“不可能,你們兩最多占一半,怎麼分是你們的事情。剩下的,我必須照顧本地的豪紳和商家。”

  “一半就一半!”錢不多咬牙切齒的,陳燮笑著站起道:“分號的設立,我很不放心,決定親自走一趟南直隸。不過不是現在,得等朝廷關於平叛的時期塵埃落定。南直隸的分號將是第一個,原因我不說你們都知道,江南富甲天下,這第一炮必須打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