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隻手正在撥弄衛驚鴻手上捲起的捲軸,另一隻手托著腮,也不知聽進去了多少。

  太子又進宮了,父皇反倒允了她出宮,一向對政治遲鈍的她不禁心中也是疑竇叢生。

  方杏兒左想右想,也想不通與衛相是何關係,忍不住插了句嘴,「為何要注意衛相?」

  一邊說著一邊扯了把衛驚鴻的頭髮,纏到指尖,繞了幾圈。

  被扯疼了也只有認了的衛驚鴻捂臉,身子不著痕跡地朝公主殿下那邊湊湊,道:「我爹彈劾你哥不是一次兩次了!」

  「彈劾我哥?他彈劾太子,不怕我哥登基後折騰他?」

  方杏兒無意間的一句話,正中眾人下懷。

  六人靜默了一會兒,淮宵皺眉,開口緩緩道出他的猜測:「我想,平陽王他們那一黨,壓根就沒想讓故煬登基為帝。」

  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一起那麼多年,此刻的他們已經意識到,若要護好七個人周全,就必有所行動,不得坐以待斃。

  淮宵輕揉了眼,知曉這幾個人已為了北國使臣來請他回去的消息惱了一早上了,便咬牙道:「我陪著你們的。」

  七個人,本該就是要在一起的。

  「好,」

  常盡鬆了口氣,「過些時日,驚鴻帶著我的兵符去城郊與尉遲泉陵他們會合。」

  淮宵的目光轉向難得嚴肅謹慎起來的常盡,「常盡,你最好負責和曲辭一起重兵把守太子府。」

  見常盡點頭諾了,淮宵又道:「小初,你就帶著杏兒和笑笑住在太子府上,局勢未穩前,你們三個人乖乖的,哪兒都不許去。」

  他語氣加重:「故煬今早走時,說會邀高戩來太子府。相信他會很樂意的。」

  淮宵這不說還好,一說,方杏兒雙頰迅速起了兩匹緋紅的雲霞。

  方杏兒想了又想,手指絞了又絞,斂黛急道:「眼下不是兒女情長之時,若高戩對哥哥即位幫助不大,也不用顧我的。」

  衛驚鴻冷哼一聲:「不知那河西粗人,又打的什麼主意。」

  常盡一巴掌招呼上衛驚鴻的背脊,笑罵:「與你何干?」

  不屑的情緒都快溢滿,衛驚鴻袖口一甩,眉宇間的冷靜藏不住,倒是大大方方說出了心中多日以來的想法:「他一個郡王,憑什麼娶一個公主?」

  在旁沉默了許久的淮宵,緊繃的神情緩和幾分,嘴角微翹,淡淡道:「情投意合就好。」

  握在手裡的香薰球停了晃蕩,方杏兒收袖放入了懷中,見淮秀開了口幫她,也是展顏一笑:「我不在乎的。」

  淮宵接道:「河西郡也曾烜赫一時,若是高戩有意為太子臂膀,兔而顧犬,也是不晚。」

  情投意合就好。

  恍惚間,他憶起稍年幼時。

  有一日散學得早,秋野蒼蒼,芳塵凝榭,博雅堂亭閣石階生了綠苔,一腳下去還有些滑溜。

  那日迎大皇子生辰,宮廷盛宴,博雅堂的朝中子弟都前去赴約,而淮宵卻無資格參與。

  太子安排好了太子府的人來接,也留了暗衛守著淮宵。

  教書的也見堂下只寥寥數人,無多大興致,便也糙糙了書卷,早些放了課。太子少年心性,還未及舞勺之年,進宮同常盡衛驚鴻一陣瘋玩兒,忘了回府的時辰。

  後暗衛匆匆來報,博雅堂剩下的幾個小孩約了淮宵去城北看鬥蛐蛐,才放課,一家府上來了家丁,牽了一群小孩兒就上了馬車,自己是生生被攔下。

  一路追到城北那鬥蛐蛐的小館,也不見淮宵在何處,又急忙縱馬衝進宮內通報。

  太子連話都沒聽完,未等常盡衛驚鴻跟上,衝到宮門口取了匹比自己還高些許頭的馬兒,翻身而上,快馬加鞭趕到城北。

  後來的事情,淮宵都不太記得明白。

  他只記得那日,博雅堂那幾個孩子,推搡著將他拉到蛐蛐館的後院,交給了一個遮面的男人,給踉踉蹌蹌拉到院內通著護城河的池塘邊。

  他掙扎不成,欲拔腰間防身的匕首。

  腰間空空,才反應過來之前嬉鬧時給一個面生的女孩兒摸了去。

  淮宵氣急,也無法,畢竟是小孩,竟是硬生生給拖到了假山之後捂了嘴。

  他看那深不見底的池塘,出水口處湍急的漩渦,心下瞭然,頭一次經歷生死之間,竟滿腦子都是太子平素彎弓搭箭的模樣。

  淮宵心想,他好威風。

  淮宵鼻尖給塞了暈人的香散,剛被封了嘴推下去,還未撲騰,就被之前那跟丟他的暗衛即時撈了起來。

  他小小一個,身子算輕,抱著也不費力,那暗衛摟著他翻身就上了岸。

  兩人一身狼狽,趴在假山旁青石之上,還在吐水。

  淮宵抬眼,見一雙暗紅描金錦靴入了眼,閉眼便昏睡過去。

  那日晨起之時,他也是眼追隨著這一雙靴離去的。

  淮宵不知道,早在太子以身淋水,為他降去發熱之疾前,皇帝早對他下了殺心。

  皇帝暗下口諭,交予衛相去辦。

  無奈那幾年太子聖眷正濃,又將淮宵護得太好,衛驚鴻也處處警惕自己親爹,衛相沒法兒下手,一來二去,就給擱置了一邊。

  後來太子府大門緊閉了兩日,門外長階之下,秋葉零落,往日在朝廷上談笑自如的幾個臣子攜著子女,嘩啦跪了一片。

  管家扣了輔首開門,掃視一通眾人,音色清冷:「太子有令,跪暈了就罷。」

  有一小男孩兒,約摸是哪家學士之子,白眼一翻,正欲暈厥。

  扶笑自管家身後出,縴手拎起裙擺跨了門檻,杏目圓瞪,嬌憨的少女音色有些許怒意:「裝暈不算!」

  後來太子再去博雅堂,也沒見著那幾個小孩兒再來此讀書,那幾個臣子也輪番登門再拜訪,他趕盡殺絕的心才止了。

  他面上是盱衡厲色,在朝廷上當眾折騰了那幾人好幾番,其實心裡明鏡似的。

  這些人膽敢趁自己不在一日就唆使子女對淮宵下手,並不是自己平素養虎為患,而是全受了父皇的旨意。

  一來二去,也只能以自己的激烈反應,對父皇進行一番警告。

  第二日淮宵醒了,勉強撐起自己身子,朝窗外望去。

  秋風瑟瑟,玉露生寒,太子一身勁裝,丰姿雋慡,取一把紅纓□□,於院內劈砍挑刺,虎步生風。

  都說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太子是秋也練得極早。

  太子回身,刃破晨風,抬眸見窗邊有人影起身,小跑而去,以□□挑簾,目光在淮宵臉上游移。

  淮宵漸漸回想起被害之事,心下惹怒,想起身卻是腿軟,跌坐回去,兩人大眼瞪小眼。

  太子一嘆氣,淡淡道:「你再睡會兒,這幾日你不必晨起。」

  淮宵饒是年少,皇權鬥爭,伴君伴虎,也懂得許多。

  腦中作亂的情緒冷靜了下來,他看向太子,認真道:「你與我相交甚密,對你不利。」

  「無礙。」

  太子悶悶出聲,收了□□於背脊之後,俯身看他:「情投意合就好。」

  回憶止了,淮宵忍不住紅了臉。

  一旁常盡以手肘碰他,笑道:「怎麼還臉紅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