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三阿哥的名字(二合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弘晝對干那種搶銀子的事,特別的興奮,他覺得,這事兒幹得可比海運啊,打仗好多了。

  可以說男人天生對這種掠奪是很感興趣的。

  關小幫主還說了,這在京城,南洋女人,東洋女人的,還是挺有市場的,要不要把鬼子國的女人掠奪一些然後到京城,讓京城的紈絝子弟們嘗嘗鮮啥的。

  倘若是沈琳,肯定會大聲叫好,還會說,也別送去京城,直接送到大西北或者大西南軍營去,就當是給西北和西南的一點小福利好了。

  誰叫沈琳是個穿越人呢?

  人家是怎麼對待咱們的人,咱也就對待你們的人,別和我說無辜一類啥的。

  反正你會做十五,那咱先把初一給做了。

  而弘晝卻覺得這樣不妥。

  你想,搶了的銀子,咱可以想辦法處理。

  畢竟,弘晝的想法是,從鬼子國搶了的銀子,自然不可能再從通州哪兒去了,怎麼著得先去江南,把這銀子給洗乾淨了,到時候,再運到應該運去的地方。

  至於這個應該運去的地方,自然是南洋的某個小島了。

  那個小島嶼占地並不大,最重要是無人的,可以說南洋這種小島沒有一百,也有八十。

  有些是遠離陸地,有些則是氣候不行,有些則是無法種植莊稼。

  但唯獨這個小島是個例外。

  這個小島之中有內陸湖,在海里也是個奇芭,因為是人都知道海水是鹹的,可人家的內陸湖可是個淡水湖。

  有了淡水湖,那就能解決很多問題,比方說莊稼的灌溉。

  可以說這個小島是弘晝第一次在南洋的時候無意之中發現的。

  他倒也沒說什麼,只是在和沈琳閒聊的時候說起來。

  沈琳那時候的想法就是,讓他帶些莊子上的人,最好是那種嘴比較緊的莊稼漢,讓人家帶著一家幾口去。

  倒也不為別的。就為留條後路。

  你說四爺把皇位是給弘時還好點,咱以後就當來渡假,冬天的時候來這兒避寒好了。

  可倘若是給弘曆,那還是早早的逃到這個小島上來。

  反正只要到了海上。誰知道咱跑哪個方向去啊!!

  弘晝那時候是覺得自家額娘就是太悲觀了,做人怎麼能這麼想呢?

  只不過,對沈琳,弘晝一向是聽話的,反正不就是奴才嘛。額娘想干,就幹嘛,和容月說了聲。

  對於婆婆的這種事兒,容月一向是支持的,你說誰有她的福氣能夠碰上這樣開明的婆婆的。

  別說黃帶子紅帶子之中沒有,哪怕是京城的貴族之家,那也是沒有的。

  更何況,她也知道,這是婆婆在給自己和男人鋪後路呢。

  她更加知道,倘若真有那一天。思思和兩個孩子絕對是會被第一時間帶出去,而婆婆肯定是最最墊後的,她太了解當娘人的性子了。

  容月陪嫁莊子上的人都是些好手,再加上莊子人多,這個莊子調一戶人家,那個莊子調一戶人家,還有沈琳自己私下辦的幾個莊子,很快的,就湊了一百多人過去種莊稼去了。

  弘晝事兒多,其實是早就忘記了。一直到兩年後,容月提起來,他才知道,那個小島基本是被建設得不錯。

  弘晝有去視察過。也就一年一次吧。

  反正就和一個莊子差不多了,基本人家在這兒,是能夠自給自足了,也就頭一年辛苦點,基本人家要每個月去鄰近的島嶼購買吃食。

  後面幾年,人家一來是學會了出海捕魚蝦。二則是種的糧食夠他們嚼用了。

  應該說,建設到現在,那個島嶼上也有一千多人了,主要是哪兒的地理位置的關係。

  雖然人家也是海島,只不過,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雖然也會碰到颱風,可是,並沒有別的島嶼來得多,而且影響也沒人家來得深。

  人家這個島算是島中島,裡面有三個內湖,以前也是有住過人的,只不過,來往的交通不便,與他們最近的島嶼,划船也要劃個三天,所以,後來人家也漸漸的搬出了這裡,空置了下來。

  而弘晝那時候搞來的人,人家本來就有一百多人,再加上後來慢慢吸引的,人數也漸漸多了起來,基本發展成一個村的規模了。

  弘晝那時候才覺得,自家額娘說得也對,必須得給自己留條後路啊!!

  也幸好,那島上的人基本都算是他們嫡系,因此問題倒也不大。

  關小幫主是知道弘晝有這麼一個島嶼的,應該說,他們二人屬於臭味相投的那種,互相都幹過一些出格的事。

  幹了事,自然會有人要處理,那些人自然是被著家屬調去島嶼哪兒了,哪兒基本算是二人最後的落腳地方。

  其實弘晝有和關小幫主說過,哪兒未必適合你,你說你完全可以找另一個不是?

  畢竟,萬一他到時候真得罪兄長,人家派水師來剿滅呢?

  這個可是說不好的。

  而關小幫主的意思則是,人多力量大,咱抱成團不就結了。

  弘晝見關小幫主這樣,也沒辦法。

  而二人正準備搶了銀子去江南的時候,則被一些東洋的婆娘給難住了。

  弘晝一開始以為是有人去欺負那些婆娘了,畢竟,他手下帶的都是些男人。

  那時候在草原上的時候,畢竟好處理,可後來在海上,再加上之前搶啊劫啊啥的,人家就有需求了。

  而弘晝後來細細一打聽,才知道,人家東洋女人是想自己跟上船來的。

  主要是那時候弘晝帶著兄弟搶銀子,人家搶得挺多的,給女人的時候,也挺大方。

  你想啊,人家打過仗的,那體力本來就是比較驚人的,再加上還有銀子賺,那東洋的女人還不哭著喊著要跟來?

  關小幫主那時候聽說了,簡直對弘晝帶的人佩服到了極點,你說這都是些什麼人哪。這都可以勾搭些人來的。

  「行了行了,你別笑了,又不是我搞來的,笑P啊!!」弘晝在回航的船上。鬱悶著呢。

  容月以為是弘晝指使的,好幾天不睬弘晝了。

  弘晝呢又和別人不一樣,他總不能去找那些東洋女人吧?

  雖然有好幾個東洋女人已經對弘晝暗送了好幾扎秋天的菠菜了,不過,弘晝是什麼人哪。怎麼會對這樣的女人感興趣呢?

  自然是好臉色也不給幾個。

  倒是關小幫主,挑了幾個會侍候人的,又挺有姿色的東洋女人享用了一番。

  「說實話,這東洋的女人無論在任何方面,可不輸於揚州瘦馬,至於和南洋女人比起來,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等到了江南,你的那些兄弟不知道舍不捨得把那些女人賣給我啊?」

  關小幫主摸著下馬想道。

  這些東洋女人在配合度上,可不輸於瘦馬。絕對能賣個好價格的。

  或者也可以和那些東洋女人合作,咱也開個花樓啥的,專給喜歡玩新鮮,玩刺激的江南富商們享用。

  「這事兒你不會和兄弟們自己商量,別來問我。」弘晝很不高興,這種上不了台面的事,何必來和他說!!

  現在擺在弘晝心裡的有幾件事,第一,得找個可靠的人,給額娘還有孩子們送個口信。他很好。

  畢竟額娘和孩子們肯定掛念著他呢。

  第二,弘晝是覺得,能不能在漕幫上招募一批上,到時候。自己和關小幫主兵分兩路。

  弘晝現在覺得,光是南洋的小島還是不夠的,要不要把鬼子國給打下來。

  反正那個國家人口也不算很多,最重要的是,哪兒兵力也不強。

  實在不行,分人家一半土地也成啊。反正能得下多少是多少,當然了,這個得好好謀劃一下。

  比方說從軍,還有人手上面,必須有足夠的船和人手,前期或者一兩萬,至於後面的大戰役,至少得有個四五萬吧?

  而關小幫主的想法就簡單多了。

  他的想法是把搶來的銀子,在江南地界洗白了,然後他和弘晝人一人半,他抽一半在江南購置一些產業,另一半則用來投資那個島嶼。

  從漕幫抽些不想繼續跑江湖的人,願意去海外闖蕩一番的,到時候,把人家送到島嶼上去,開出他的一片世外桃源來。

  反正那個島嶼也夠大,他和弘晝有找人算過,基本上倘若把能種的全部種滿,養活一萬人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畢竟山上可以種番薯,土豆,玉米這種糧食,山下則可以種一般的瓜果蔬菜。

  雖然條件是會比在江南差些,不過,習慣了打打殺殺,這種與世無爭的日子,也是讓人很嚮往的。

  可以這麼說,弘晝從通州到鬼子國,然後再從人家哪兒搶銀子,搶了銀子再回到江南,把銀子洗白,和關小幫主分道,壓根沒有官方的人知道這件事。

  倘若不是弘晝找的人去了京城,哪怕是永琸也不知道。

  能讓弘晝派去京城的人,自然不是那種沒頭腦的,人家先是找了永琸,雖然也可以找上星德,不過,在弘晝的眼裡,永琸是兄弟,星德是姐夫,關係不一樣。

  永琸哪兒,弘晝的人壓根不會隱瞞啥,自然是一五一十交待得一清二楚。

  聽完,永琸也是嚇了一大跳,不過隨即對弘晝的本事也是佩服到了極點。

  不過,他也在考慮,你想,弘晝都在準備退路了,他能不準備?

  京城的人都知道,他和弘晝是穿一條褲子長大的。

  雖然現在他繼承鐵帽子的事兒是妥妥的,只不過,誰上位還指不定呢?

  要不要自己也跟著弘晝胡鬧一把?

  永琸可以說做了生命中最快的決定,把自己的親信一百人,還從媳婦還有額娘的陪嫁哪兒找了一百個功夫都不錯的人,撥給了弘晝來的人。

  人數雖然都不多,不過,永琸也不敢調動得太多,畢竟調太多了,會惹人起疑。

  至於弘晝的行蹤,永琸也和來人說了,隱瞞下來吧,他不報上去了,反正長春宮哪兒還不知道,以為弘晝在蒙古玩得樂不思蜀呢。

  其實永琸這兒,關注的人還挺多的,他的阿瑪,還有四爺。

  四爺是覺得,弘晝倘若有一天回京城了,有可能不和他聯繫,不和沈琳聯繫,但絕對會和永琸聯繫。

  當永琸這兒有動靜的時候,四爺是一驚,覺得,肯定和弘晝有關係。

  可後來得到的消息卻是鬱悶極了。

  據說前段時間,人家關小幫主去東洋搶了幫東洋女人來,然後投放入了江南花場,效果那叫一個好啊,捧場的那叫一個多啊。

  也就那麼一百多個東洋女人,據說能和揚州瘦馬抗衡了。

  永琸和關小幫主的紐帶那就是弘晝,雖然現在弘晝「暫時不見了」,不過,並不妨礙二人聯手賺錢。

  他們二人打算大幹一場,打算去東洋再批發一部分的女人過來,到時候,不僅投放到江南,京城,還有兩廣市場,還打算投到蒙古市場,強力開發東洋女人生意……

  據說二人那叫一個信心滿滿,意氣分發啊……

  四爺看見這種報告的時候,簡直是無語極了,這果然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啊!!

  原以為永琸是個能扶得起的,畢竟,這幾年的海運,人家和星德也是搞得有聲有色。

  雖然沒有太大的開拓成就,可至少也不差就是了。

  不像弘晝,那時候是罵聲多,讚揚也多。

  可現在,人家明顯對某些事業有更大的愛好,你說叫自己怎麼處理??

  四爺倒是把永琸叫來批評了一頓,隨後也和粘稈處的人說,以後他們二人搞得這種事,還是不用去打聽了。

  有什麼好打聽的呢?

  萬一跟著人家出海,損失猛將怎麼辦?

  倘若是別的事,那倒也划得來,可不就是人家的萬花國建立嗎?

  怎麼可以把人才浪費在這種事上面。

  而正是四爺把粘稈處人手的調回,因此,壓根不知道,弘晝也在其中,更加不知道的是,容月又給弘晝添了個兒子。

  弘晝看著兒子不由得鬱悶,他有兩個兒子了,可只有一個思思,還不是親生的,他不知道多盼望有個親生女兒,像思思這樣聰明可愛的,可媳婦這胎生的又是女兒,他那叫一個鬱悶啊,連取名字也不是特別上心。

  容月見狀,吧唧一下親在兒子腦門,「三阿哥,你小名就叫團團了,等哪天見了你太太,咱再給你起個大名兒,先暫時這麼叫著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