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下官平安縣令蘇暉,參加欽差大人。」

  從報信的手下那裡蘇暉已經知道欽差大人到了城門外,並且還下令射殺了一名不帶眼的守備軍士兵。對於名義上自己手下的死,他心裡一點兒都不介意。雖然平安縣三百守備軍的士兵都是城裡富戶的子弟,而且都是給他送足了錢才混進來的,可是在蘇暉看來自己拿了錢辦了事之後雙方已經兩清了,誰也不欠誰的。

  對於死一個無足輕重的小紈絝子弟來說,他更擔心的是自己頭頂上烏紗帽保不住。雖然他一直標榜自己是太原蘇家的人,不過卻是一支已經被疏遠到幾乎脫離了同宗的遠脈。平安縣這個蘇家一脈中最有成就的就是他蘇暉了,還是他爹足足湊齊了一千兩白花花的銀子從慶州郡守大人那裡買來的。

  平日裡他總是以太原蘇家的人自居,只是他心裡比誰都明白,自己和太原蘇家已經相去了十萬八千里,或許這輩子都不會有所交集。在他眼裡,太原蘇家中那個高高在上的大學士蘇秀是那樣的巍峨高聳,連仰視他都沒有資格。

  眼前的欽差大人是他這輩子見過最大的官了,如果把欽差伺候好了自己說不定就能更進一步,從七品的縣令他早就做夠了,平安縣就這麼大一點,能摟的錢也不多,上任十年不也才剛把買官用的銀子收回來嗎。平安縣太小了,小到擁有幾十貫銅錢的人家就算是富戶了。

  唯一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富戶已經被他十年來連續不斷的壓榨搞的妻離子散,可是除了強占來一千五百畝田地和一所大宅子,他到手的銀子並不多。再加上這些年往高處打點的花銷,十年縣令居然只攢下了不足兩千兩銀子,說出去都丟人。

  若是能巴結好了欽差大人,把自己調到慶州去,那就前途無量了。

  所以,跪在周延公面前的蘇暉緊張的要命,一身的汗水。

  「蘇大人請起吧。」

  周延公在鳳寧縣的時候就對這個蘇暉有所了解,到了平安縣之後更是失望透頂。朝廷用這樣的人做地方官,百姓們不受苦才怪!

  周延公並沒有下馬,而是用馬鞭一指正在按秩序的進程的災民說道:「本官奉聖旨巡察六州,督促地方官員開倉放糧賑濟災民,還需要蘇大人多多的配合啊,如此我也好向陛下交差。」

  開倉放糧?

  蘇暉以為自己聽錯了,朝廷管那些災民做什麼?不是說糧倉里的儲備都是用來應付大遼歲貢的嗎?

  只是他不敢質疑周延公的話,蘇暉不住的點頭道:「一切憑大人吩咐,下官莫敢不從。」周延公微笑道:「如此甚好,這樣吧,蘇大人這就去安排人手在空地上搭建粥棚,每人每日兩餐稀粥,最起碼讓災民們熬過這個冬天。另外還需調集一些人手搭建供災民們居住的房屋,有吃有住,等來年春暖花開的時候災民們才又力氣下田幹活。」

  周延公掃了一眼蘇暉額頭上的汗水,從馬背上俯下身子低聲說道:「蘇大人要是做的好,本官也好如實稟明陛下知道啊,對不?」

  蘇暉身子一僵,隨即磕頭如搗蒜:「謝大人栽培,謝大人栽培!」

  第一百三十二章 蘇家的人

  在周延公有些陰險的暗示下,蘇暉第一次發現做善事原來是一件很讓人滿足的事情。看著在自己一手張羅下搭建起來的簡易粥棚,還有端著稀粥吸溜吸溜喝粥的災民們臉上幸福滿足的表情,蘇暉甚至在這一刻覺得自己就是個下凡的菩薩,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其實災民們很容易滿足,雖然每人每天只要有兩碗稀粥果腹足矣,對於已經餓的走不動路的他們來說這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了。並且聽欽差周大人說粥棚會一直持續到明年開春的時候,到時候不管是回自己的老家還是留在平安縣,都會由官府提供糧食種子和農具。這個消息就更讓人振奮了,北漢現在多的就是荒地,只要有種子有農具,再趕上好時節,一年就能翻身。

  周大人還說明年的賦稅要在原來的基礎上下調一半,雖然不是全免,但是這已經是北漢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善政了。百姓們如何能不高興?他們的要求其實很低,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若是還能略有盈餘他們就能高興的睡不著覺,種地種的就是一個踏實,沒人會奢求靠土裡刨食大富大貴。

  三百守備軍,不,是二百九十幾名守備軍士兵和縣衙里的差役們都被蘇暉組織起來,在縣城西北的空地上開始搭建簡易的住房。不要求十分的結實厚重,只要能遮風擋雨就好。只要挨過了這個能凍死人的冬天,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大地一解凍,草苗在黃色的土地上頑強的掙扎出星星點點綠色的時候,災民們的希望就來了。

  今年冬天的這場大雪對旱情的緩解來說有很大的作用,只要春天來之前再下一場雪,明年開春撒下去的種子過不了幾天秧苗就能齊刷刷的從土裡鑽出來。喝著熱乎的稀粥,每個人都開始憧憬明年的好日子快點來臨。

  周延公知道的是自北漢立國初期,在冊的百姓一共有二十七萬九千一百餘戶,而到了嘉豐元年孝帝登基的時候,在冊的居民還剩下不足二十萬戶。二十年的時間,百姓們非但沒有繁衍的更多,反而減少了四分之一。而他不知道的是,若是沒有劉凌這些年鎮守邊關,按照正常的歷史軌跡到了現在北漢只剩下三萬五千戶。

  即便是這樣,減少了七萬多戶居民的北漢已經遍地的荒地,雜草成了大地上的主旋律。而居民的減少更是造成了北漢現在已經無兵可征的窘迫局面,能參軍的適齡男人們基本上都在軍隊裡了。北漢建國二十年來軍隊中的士兵還有一大半是建國初期就已經參軍的,從乾佑十五年往後基本上再也沒有新兵入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