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不管怎麼說,大忽悠甘茂把秦武王忽悠瘸了,發動大軍圍攻韓國宜陽,韓相公仲率二十萬大軍抵擋,楚國大將景翠有節制地抗秦援韓。韓國一直是三晉最弱的一個,七雄中和燕國並列倒數第一,以前一直服軟啊,怎麼現在一下硬起來了?非也,非也,魏國地形是東西啞鈴,韓國地形呈南北啞鈴狀,本來國內聯繫就不緊密,秦國這下攻破宜陽韓國就徹底被攔腰截斷了,所以必須予以反擊。宜陽大戰,韓軍方面死亡軍士六萬,秦軍傷亡應該也不少。東周公給楚將景翠好好上了一堂政治課,讓他成為名至實歸(秦國割讓侵齊的土地給楚國,讓齊楚矛盾更加複雜化,韓國厚禮感謝景翠)的和平英雄。
東周公何許人也?春秋初年,周王國還算一個大國能平衡一下國際格局,但周天子沒有從根本上意識到分封制的弊端。戰國後周考王為了彌補周公(相當於丞相)的職位,封弟弟到河南地就國,人稱西周桓公。周顯王時西周國少子根和公子朝爭位,韓趙力挺少子根,就唆使他鬧獨立,這樣就有個東西周分治的局面,之後周天子成了不折不扣的精神領袖。這兩個小公國還經常掐架,東周公從內鬥中悟出外斗的寶貴經驗,而且無私地傳授給武人景翠。
秦武王到洛陽旅遊,此時的周赧王真夠羞赧的,一個光杆司令也只能羞赧了。秦武王舉鼎而亡,甘茂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只好流亡齊國。不過甘茂運氣不壞,遇到蘇代借光把他炒作成不可一世的人才,齊宣王同級別聘任了他。秦國發展需要外來人才,但又非常嫉妒外來人才,魏國在變法前後一百年也存在這種情況。雖然商鞅、張儀、甘茂都是秦國本土思想的犧牲品,但張儀的人品的確有大有問題。以前總覺得德才兼備這句話好虛,現在看來德這東西還是有一定用處的。德是個人的軟實力,才是個人的硬實力,硬實力再強軟實力弱了平均分也高不到哪裡去,有幾個政治人物能達到諸葛亮和周恩來的道德高度啊!
第三卷 夢天品鱷魚戰爭 八、揚子雄鱷
大家都知道越國滅亡的標誌性事件是秦始皇置郡會稽,先前楚威王、楚懷王時代越國只是被打成一盤散沙,但越民族的活動中心會稽始終沒被占領!楚威王滅越那許證據,簡直是歷史片段剪輯拼湊,而且還有楚懷王時代的片段,過分誇大楚威王爭徐州地的作用。魏國正史《竹書紀年》記載,秦韓魏連橫陣營和楚齊合縱集團劍拔弩張,越王無疆曾資助魏國戰船三百艘、箭五萬支。楚懷王趁秦武王、秦昭王初年對中原用兵,派昭滑到越國做軍事觀察員,五年後滅掉越國。據《越史叢考》作者蒙文通先生考證楚懷王亡的是越麋王,不是所有的勾踐後裔,只不過縱橫家說話總喜歡虛張聲勢,難免會失真,看來清學考據訓詁還是有一定意義的。
秦武王、秦昭王早年楚國是有機會翻本的,至少可以一雪三大戰役的恥辱。因為秦武王時代的主攻方向在中原,而秦昭王(宣太后、魏冉和燕趙兩國支持)早年內部還不是很和諧(季君之亂),沒有太大實力攻楚。感性的楚懷王外交上熱衷於拉幫結派,在齊、秦兩國之間搖擺不定,朝秦暮齊。秦昭王即位後秦國大政都是楚國人把持,文化向心力讓重情的楚懷王和乳臭未乾的秦昭王在黃棘商討上庸回歸問題,此議案早在張儀時代就提過了!秦楚再次議和,秦國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一方面通過歸還土地的實際利益來引誘楚懷王,另外用聯姻的手段用感情進一步拉攏楚國王族。
楚國一次又一次和秦國複合,一次又一次同齊國分手,孟嘗君發飆了,合縱韓魏兩國攻打楚國。楚懷王派太子到秦國做人質,兩國關係進入蜜月期,新男友秦國幫助楚國打敗了合縱聯軍。一年後,楚太子殺死了一個秦國大夫,逃回了楚國,秦楚蜜月期結束。孟嘗君派匡章、公孫喜、暴鳶三位老將大規模報復楚國,合縱軍和楚軍相持了六個月,期間楚國未採取任何有效措施。而孟嘗君用強大的外交手段,揚言此次合縱攻楚不是目的,而是方法,最終是為了達成四國合縱攻秦的共識,讓秦國對救楚有所顧慮。在軍事上,宿將匡章成功完成渡河作業,在垂沙一役好好教訓了楚國。後世總把孟嘗君的戰略路線批判成近交遠攻,其實遠攻近攻都只不過軍事手段,沒有什麼優劣之分,次次戰役都遠交近攻也不一定是對的。齊國已經吸取了出兵偏離地帶燕國的歷史教訓,攻楚伐秦都只不過是為滅掉破碎地帶的宋國做準備的,只要齊國吞滅宋國,秦楚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所以要並宋就必須用軍事手段讓齊楚無力染指。
孟嘗君把打下的土地都無償捐給了樞紐地帶的韓魏兩國,楚懷王覺得霸國欺負楚國還勉強可以忍受,但韓魏小馬仔絕對不可以騎到楚國頭上拉屎,所以發動大軍攻打韓國。秦國單方面撕毀盟約,和楚國登記結婚只不過是惦記著楚國的家底罷了,現在小情人韓國被欺負秦國馬上痛扁楚國。孟嘗君政治軍事兩路高歌猛進,秦楚兩國都不得不避一避齊國迅猛的勢頭:秦國派涇陽君到齊國為質,楚懷王派太子到齊國深造,秦昭王還邀請孟嘗君到秦國為相。此時,破敗不堪的楚國爆發了莊蹻起義,荊楚大地被分割成了幾塊,後來雖然莊蹻被朝廷招安去開發大西南,但楚國仍然沒有進行國內改革,只憑著餘威誤打誤撞。
東周公何許人也?春秋初年,周王國還算一個大國能平衡一下國際格局,但周天子沒有從根本上意識到分封制的弊端。戰國後周考王為了彌補周公(相當於丞相)的職位,封弟弟到河南地就國,人稱西周桓公。周顯王時西周國少子根和公子朝爭位,韓趙力挺少子根,就唆使他鬧獨立,這樣就有個東西周分治的局面,之後周天子成了不折不扣的精神領袖。這兩個小公國還經常掐架,東周公從內鬥中悟出外斗的寶貴經驗,而且無私地傳授給武人景翠。
秦武王到洛陽旅遊,此時的周赧王真夠羞赧的,一個光杆司令也只能羞赧了。秦武王舉鼎而亡,甘茂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只好流亡齊國。不過甘茂運氣不壞,遇到蘇代借光把他炒作成不可一世的人才,齊宣王同級別聘任了他。秦國發展需要外來人才,但又非常嫉妒外來人才,魏國在變法前後一百年也存在這種情況。雖然商鞅、張儀、甘茂都是秦國本土思想的犧牲品,但張儀的人品的確有大有問題。以前總覺得德才兼備這句話好虛,現在看來德這東西還是有一定用處的。德是個人的軟實力,才是個人的硬實力,硬實力再強軟實力弱了平均分也高不到哪裡去,有幾個政治人物能達到諸葛亮和周恩來的道德高度啊!
第三卷 夢天品鱷魚戰爭 八、揚子雄鱷
大家都知道越國滅亡的標誌性事件是秦始皇置郡會稽,先前楚威王、楚懷王時代越國只是被打成一盤散沙,但越民族的活動中心會稽始終沒被占領!楚威王滅越那許證據,簡直是歷史片段剪輯拼湊,而且還有楚懷王時代的片段,過分誇大楚威王爭徐州地的作用。魏國正史《竹書紀年》記載,秦韓魏連橫陣營和楚齊合縱集團劍拔弩張,越王無疆曾資助魏國戰船三百艘、箭五萬支。楚懷王趁秦武王、秦昭王初年對中原用兵,派昭滑到越國做軍事觀察員,五年後滅掉越國。據《越史叢考》作者蒙文通先生考證楚懷王亡的是越麋王,不是所有的勾踐後裔,只不過縱橫家說話總喜歡虛張聲勢,難免會失真,看來清學考據訓詁還是有一定意義的。
秦武王、秦昭王早年楚國是有機會翻本的,至少可以一雪三大戰役的恥辱。因為秦武王時代的主攻方向在中原,而秦昭王(宣太后、魏冉和燕趙兩國支持)早年內部還不是很和諧(季君之亂),沒有太大實力攻楚。感性的楚懷王外交上熱衷於拉幫結派,在齊、秦兩國之間搖擺不定,朝秦暮齊。秦昭王即位後秦國大政都是楚國人把持,文化向心力讓重情的楚懷王和乳臭未乾的秦昭王在黃棘商討上庸回歸問題,此議案早在張儀時代就提過了!秦楚再次議和,秦國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一方面通過歸還土地的實際利益來引誘楚懷王,另外用聯姻的手段用感情進一步拉攏楚國王族。
楚國一次又一次和秦國複合,一次又一次同齊國分手,孟嘗君發飆了,合縱韓魏兩國攻打楚國。楚懷王派太子到秦國做人質,兩國關係進入蜜月期,新男友秦國幫助楚國打敗了合縱聯軍。一年後,楚太子殺死了一個秦國大夫,逃回了楚國,秦楚蜜月期結束。孟嘗君派匡章、公孫喜、暴鳶三位老將大規模報復楚國,合縱軍和楚軍相持了六個月,期間楚國未採取任何有效措施。而孟嘗君用強大的外交手段,揚言此次合縱攻楚不是目的,而是方法,最終是為了達成四國合縱攻秦的共識,讓秦國對救楚有所顧慮。在軍事上,宿將匡章成功完成渡河作業,在垂沙一役好好教訓了楚國。後世總把孟嘗君的戰略路線批判成近交遠攻,其實遠攻近攻都只不過軍事手段,沒有什麼優劣之分,次次戰役都遠交近攻也不一定是對的。齊國已經吸取了出兵偏離地帶燕國的歷史教訓,攻楚伐秦都只不過是為滅掉破碎地帶的宋國做準備的,只要齊國吞滅宋國,秦楚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所以要並宋就必須用軍事手段讓齊楚無力染指。
孟嘗君把打下的土地都無償捐給了樞紐地帶的韓魏兩國,楚懷王覺得霸國欺負楚國還勉強可以忍受,但韓魏小馬仔絕對不可以騎到楚國頭上拉屎,所以發動大軍攻打韓國。秦國單方面撕毀盟約,和楚國登記結婚只不過是惦記著楚國的家底罷了,現在小情人韓國被欺負秦國馬上痛扁楚國。孟嘗君政治軍事兩路高歌猛進,秦楚兩國都不得不避一避齊國迅猛的勢頭:秦國派涇陽君到齊國為質,楚懷王派太子到齊國深造,秦昭王還邀請孟嘗君到秦國為相。此時,破敗不堪的楚國爆發了莊蹻起義,荊楚大地被分割成了幾塊,後來雖然莊蹻被朝廷招安去開發大西南,但楚國仍然沒有進行國內改革,只憑著餘威誤打誤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