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9頁
這已經不是馬了,而是洪荒巨獸。
☆、第1563章 大明門
果通並不知道,這些都是孫元這些年培育出來的阿拉伯純血馬,這種馬長途行軍不成,可用來短途衝擊和做儀仗隊,還是非常眩目的。
至少,果通是被震撼了,搖頭:如此天馬,建州敗在他手中,也是有道理的。
不但是果通,其他百姓也被震得不敢說話。
不片刻,戰馬過去,分散到街道兩邊列隊。
就有一人騎在白馬緩緩行來,這人衣著樸素,只一件洗得發白的棉襖,腰上掛著一把雁翎刀,也沒著甲。在他身邊,則是一個面容蒼白的文士。
在一片寂靜中,有人低聲道:「騎白馬的那人就是曹國公孫太初,當年孫太初獻俘於天子駕前,我看過的。這麼多年過去,曹國公依舊風采依舊啊!」
「是的,是孫太初。」
「對了,孫太初身邊是他的第一軍師黃佑黃先生。黃先生早年是跟著盧公的,盧公殉國之後,又投了孫太初。聽說,孫太初是盧公的門生。盧公的門生和幕僚全殲建奴,若是盧公泉下有知,想必十分欣慰吧!」說到這裡,那人的眼淚流了下來。
眾人低低地騷動起來,都眼圈發紅,激動得渾身顫抖。
果通又定睛看過去,卻見,在孫元身後還跟著一群文武官員。那些武官自然都是寧鄉軍的營官,至於另外幾個文官則看起來有點奇怪。
是的,尤其是那個老頭和另外一個中年文官。這二人身上都穿著正二品高官的大紅袍子。可在孫元後面亦步亦趨,恭敬得像是他的下屬,也不知道這二人究竟是誰?
果通卻不知道,孫元後面的老人和中年人正是南京弘光政府的內閣輔臣錢謙益和信國公湯於文。
前面就是巍峨的大明門,就是巍峨的皇城。
大明門的三扇城門已經敞開,露出裡面深邃的所在。
過了這道門,後面就是天安門、端門、午門,過了午門,就是六部和內閣所在,整個東亞世界的中心。
終於走到這一步了,我做到了,我硬生生將我漢家倒下的的這片天撐起來。
十年了,十年了!
孫元猛地跳下戰馬,大步朝前走去。
在他身後,所有的寧鄉軍軍官也跟著下馬,追隨著他們的主帥。牛皮靴在青石地板上鏗鏘著響。
這一刻,再沒有人說話,只風中的戰旗呼呼飄揚。
在門前,有三百多官新降的官員跪在地上,將頭深深地埋下。
高傑和劉春也換上了吉服,繃緊了麵皮,立在路邊。
這個時候,一個婦人和一個孩子從裡面走了出來。
那婦人手中高舉著一枚玉璽,撲通一聲跪在孫元面前。
來的正是清廷皇太后布木布泰,那個孩子則是順治皇帝福臨。
孫元從她手中接過玉璽,問:「你們是布木布泰和福臨?」
大玉兒:「正是罪人布木布泰,愛新覺羅?福臨。」
孫元點了點頭,將玉璽遞給身邊的一個衛士:「起來吧,會給你們一個公正的審判的。其實,你們二人不過是多爾袞的傀儡,沒有做過什麼惡事,國家會善待你們的。」
布木布泰和福臨磕下頭去,淚水流了出來「多謝君侯。」
「帶下去!」
兩個衛兵上來,將二人帶了下去。
等他們離開,孫元這才哈哈大笑起來:「燕雲之地終於光復,全賴諸君浴血奮戰,某今生何幸,有如此虎賁忠義之士追隨,勝利屬於你們,光榮屬於你們!」
「光榮屬於寧鄉軍!」所有人都大吼起來。
良久,吶喊聲才停下來。
孫元大步朝大明門左側大門走去,可就在這個時候,突然間,一群降官突然湧上前來,堵住孫元的出路。
這突然發生的一幕讓侍衛們一陣大嘩,就有人抽出兵器欲上撲上來。
孫元朝手下一揮手:「不要怕,不要亂。」
然後目視那群官員,喝道:「你們是誰,想做什麼?」
為首的一個老人高舉著一份文書,大聲道:「下官張縉彥。」
接著,另外一人道:「下官謝升。」
這二人的名字孫元也聽說過,乃是崇禎朝內閣首輔,就點了點頭:「我知道你們的名字,何事?」
謝升:「君侯請走中門!」
「什麼!」這下,不但孫元,就兩他身後的黃佑、錢謙益和湯於文也驚叫起來。
中門,那可是天子的馳道。
按照朝廷禮儀,大明門平日裡只看旁邊兩道側門。除非是國家級的慶典,中門平日裡都是關著的。
就算遇到國家級慶典,也只能由天子一人通過。其他人若是進中門,那就是僭越,是要砍下腦袋的。
也就是說,這道門是天子皇權的象徵。如今、謝、張二人讓孫元走中門,言中之意不言自明,那是要擁戴孫元登基稱帝了。
而張縉彥手中那份文書,不用問,定然是勸進表。
在歷史上,明武宗皇帝正德皇帝駕崩之後,因為沒有太子。朝廷百官就迎遠在湖北的興王朱厚驄進京登基為帝。
這就是後來的嘉靖皇帝。
得到嘉靖剛一進京,就有一群官員迎上來,說:「請殿下從東安門進宮。」
這讓嘉靖皇帝大為惱怒,因為按照明朝的禮制,從東安門進宮,那是皇太子繼位的路線。而自己和大行皇帝正德是堂兄弟,可不是他的兒子。如果按照官員們這種設計,自己豈不是矮正德一輩,日後又如何尊自己的父親為皇帝,又如何讓已經去世的他老人家進太廟享受後人的香火。
☆、第1563章 大明門
果通並不知道,這些都是孫元這些年培育出來的阿拉伯純血馬,這種馬長途行軍不成,可用來短途衝擊和做儀仗隊,還是非常眩目的。
至少,果通是被震撼了,搖頭:如此天馬,建州敗在他手中,也是有道理的。
不但是果通,其他百姓也被震得不敢說話。
不片刻,戰馬過去,分散到街道兩邊列隊。
就有一人騎在白馬緩緩行來,這人衣著樸素,只一件洗得發白的棉襖,腰上掛著一把雁翎刀,也沒著甲。在他身邊,則是一個面容蒼白的文士。
在一片寂靜中,有人低聲道:「騎白馬的那人就是曹國公孫太初,當年孫太初獻俘於天子駕前,我看過的。這麼多年過去,曹國公依舊風采依舊啊!」
「是的,是孫太初。」
「對了,孫太初身邊是他的第一軍師黃佑黃先生。黃先生早年是跟著盧公的,盧公殉國之後,又投了孫太初。聽說,孫太初是盧公的門生。盧公的門生和幕僚全殲建奴,若是盧公泉下有知,想必十分欣慰吧!」說到這裡,那人的眼淚流了下來。
眾人低低地騷動起來,都眼圈發紅,激動得渾身顫抖。
果通又定睛看過去,卻見,在孫元身後還跟著一群文武官員。那些武官自然都是寧鄉軍的營官,至於另外幾個文官則看起來有點奇怪。
是的,尤其是那個老頭和另外一個中年文官。這二人身上都穿著正二品高官的大紅袍子。可在孫元後面亦步亦趨,恭敬得像是他的下屬,也不知道這二人究竟是誰?
果通卻不知道,孫元後面的老人和中年人正是南京弘光政府的內閣輔臣錢謙益和信國公湯於文。
前面就是巍峨的大明門,就是巍峨的皇城。
大明門的三扇城門已經敞開,露出裡面深邃的所在。
過了這道門,後面就是天安門、端門、午門,過了午門,就是六部和內閣所在,整個東亞世界的中心。
終於走到這一步了,我做到了,我硬生生將我漢家倒下的的這片天撐起來。
十年了,十年了!
孫元猛地跳下戰馬,大步朝前走去。
在他身後,所有的寧鄉軍軍官也跟著下馬,追隨著他們的主帥。牛皮靴在青石地板上鏗鏘著響。
這一刻,再沒有人說話,只風中的戰旗呼呼飄揚。
在門前,有三百多官新降的官員跪在地上,將頭深深地埋下。
高傑和劉春也換上了吉服,繃緊了麵皮,立在路邊。
這個時候,一個婦人和一個孩子從裡面走了出來。
那婦人手中高舉著一枚玉璽,撲通一聲跪在孫元面前。
來的正是清廷皇太后布木布泰,那個孩子則是順治皇帝福臨。
孫元從她手中接過玉璽,問:「你們是布木布泰和福臨?」
大玉兒:「正是罪人布木布泰,愛新覺羅?福臨。」
孫元點了點頭,將玉璽遞給身邊的一個衛士:「起來吧,會給你們一個公正的審判的。其實,你們二人不過是多爾袞的傀儡,沒有做過什麼惡事,國家會善待你們的。」
布木布泰和福臨磕下頭去,淚水流了出來「多謝君侯。」
「帶下去!」
兩個衛兵上來,將二人帶了下去。
等他們離開,孫元這才哈哈大笑起來:「燕雲之地終於光復,全賴諸君浴血奮戰,某今生何幸,有如此虎賁忠義之士追隨,勝利屬於你們,光榮屬於你們!」
「光榮屬於寧鄉軍!」所有人都大吼起來。
良久,吶喊聲才停下來。
孫元大步朝大明門左側大門走去,可就在這個時候,突然間,一群降官突然湧上前來,堵住孫元的出路。
這突然發生的一幕讓侍衛們一陣大嘩,就有人抽出兵器欲上撲上來。
孫元朝手下一揮手:「不要怕,不要亂。」
然後目視那群官員,喝道:「你們是誰,想做什麼?」
為首的一個老人高舉著一份文書,大聲道:「下官張縉彥。」
接著,另外一人道:「下官謝升。」
這二人的名字孫元也聽說過,乃是崇禎朝內閣首輔,就點了點頭:「我知道你們的名字,何事?」
謝升:「君侯請走中門!」
「什麼!」這下,不但孫元,就兩他身後的黃佑、錢謙益和湯於文也驚叫起來。
中門,那可是天子的馳道。
按照朝廷禮儀,大明門平日裡只看旁邊兩道側門。除非是國家級的慶典,中門平日裡都是關著的。
就算遇到國家級慶典,也只能由天子一人通過。其他人若是進中門,那就是僭越,是要砍下腦袋的。
也就是說,這道門是天子皇權的象徵。如今、謝、張二人讓孫元走中門,言中之意不言自明,那是要擁戴孫元登基稱帝了。
而張縉彥手中那份文書,不用問,定然是勸進表。
在歷史上,明武宗皇帝正德皇帝駕崩之後,因為沒有太子。朝廷百官就迎遠在湖北的興王朱厚驄進京登基為帝。
這就是後來的嘉靖皇帝。
得到嘉靖剛一進京,就有一群官員迎上來,說:「請殿下從東安門進宮。」
這讓嘉靖皇帝大為惱怒,因為按照明朝的禮制,從東安門進宮,那是皇太子繼位的路線。而自己和大行皇帝正德是堂兄弟,可不是他的兒子。如果按照官員們這種設計,自己豈不是矮正德一輩,日後又如何尊自己的父親為皇帝,又如何讓已經去世的他老人家進太廟享受後人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