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長生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想過他能救活已經感染了天花的病人,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將感染控制在崔府之內。

  最開始的時候,所有人都感染了天花嗎?不,徐長生也十分清楚,肯定不是所有人都感染了,但他敢放出去一個嗎?他不敢,他不敢用整個河南道百姓的性命來賭。

  徐長生一直覺得在大義面前,他沒有做錯,但看著這位鏗鏘的老人無怨無悔地死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心裡還是十分的難受。

  徐長生看向溫老太醫,「當初我是不是就不應該將這東西弄出來。」

  溫老太醫也發現了徐長生的情緒有些不對,說道,「孔老先生臨走前,不是還誇獎你,為整個大唐解決了天花之害,功在大唐,功在千秋。」

  徐長生有些茫然,功在大唐,功在千秋,他當初也是這麼想的,哪怕崔家的人都死了,他也無需在意,但他想不到的是,將孔老先生這麼一位錚錚鐵骨的人牽扯了進來。

  徐長生有些頹廢,但很快就調整好精神,還有事情等著他去做。

  徐長生帶著學生,走出了崔府,回頭,整個崔府已經燃燒在了熊熊烈焰中。

  正如孔老先生所說,天花始於此也終於此,這是最好的結局,徐長生也實現了他最終的目的,將天花控制在這個府邸中,如今一把火將所有的一切都付之一炬,都不存在了。

  至於陛下說的,誅惡首,其餘滿門帶回京都受審,也沒有必要了。

  山東,從今以後再無崔家。

  徐長生回到了郡守府,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

  整個河南道,無論百姓們願不願意,都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牛痘接種,消息傳到其他各道,原本有些不願意接種牛痘的,也驚嚇得趕緊接種了。

  總之,這次全大唐,大規模的接種算是完成,以崔家之死,和孔老先生等無私地奉獻為代價,從今以後,大唐人再不懼怕天花,徐長生也不知道這樣的代價值不值得。

  徐長生帶著李治帶著學生們離開河南道的時候,沿途的百姓夾道相送,崔府無一人生還的消息,百姓們也知道了,要不是晉王,要不是徐家子,要不是這些學生,他們可能也和崔府差不多了吧。

  一時間,李治和學生們的名聲,在整個河南道一時無二,河南道的百姓還商量著,等來年就將他們的適齡孩子送去徐家子的學院學習,那些白衣將是他們永遠的記憶。

  回去的路,就沒有來時那麼趕了,徐長生甚至為李治租了一輛馬車。

  馬車上,李治正興奮地對窗口騎著大白的徐長生道,「我們回去後,我就將我的經歷講給學院的所有人聽,雉奴可勇敢了。」

  徐長生一笑,「恐怕他們沒有時間聽你講故事了。」

  李治一愣,「為什麼?」

  徐長生心道,因為三年一次的科舉馬上開始了啊,學院的學生估計都忙瘋了吧,哪有時間聽你這小逗比吹牛。

  第123章

  一路上, 比徐長生他們趕路的速度更快的是,救治河南道天花的消息的傳播。

  一場原本以為會禍及整個河南道甚至天下的災難, 居然被控制在了一個小小的府邸之中, 這是十分了不得的事情。

  再加上, 晉王李治也在隊伍中,沿途的官員基本都熱情的接待著, 李治的名聲已經傳出河南道,要說這次治理天花名聲最響亮的就要數這小短腿了, 沿途的官員都想見見這個傳聞中賢名遠播的晉王,聽說河南道的百姓都不叫李治晉王了,改叫賢王。

  李治還懵逼著勒,他不就是搬搬藥品?怎麼就變成這個樣子了?賢……賢王聽著他都害羞。

  現在他們的時間並不趕, 徐長生問道, 「這些官員這麼熱情,要不我們停下來見見?」

  李治躲在馬車上,將窗簾關得死死的, 「不不不,我誰也不見,他們肯定要大張旗鼓的搞什麼宴會,我害羞。」

  徐長生嘴角一抽, 這就是名聲傳天下的賢王?

  徐長生想了想,科舉將近, 他還得回去給他的學生們備考,不見就不見吧。

  於是, 乾脆直接向長安進發,不見就誰都不見,免得別人說三道四。

  用了好幾天,才回到長安,一回到長安徐長生肯定要去陛下那述職,他是帶著任務去的河南道。

  讓學生們直接回學院,徐長生去了皇宮。

  陛下那肯定早得到了相關消息,當然其中細節還是需要他親自匯報的。

  「如此,就是長生這次去河南道的全部過程。」太極宮中,除了李世民,還有幾位丞相也在。

  李世民一嘆,「崔家雖然罪該萬死,但最終協助接種牛痘的推廣,還付出了崔家所有人的性命,朕就不在追究了。」

  崔家已經覆滅,所有的罪過就讓它化作塵埃。

  魏徵說了一句,「可惜了孔老先生這樣大義之人。」

  徐長生眼中的暗淡一閃而過。

  「沒想到雉奴一人就請來了軍隊鎮守,這才防止了百姓暴動,小小年紀,勇氣可嘉。」

  「更是以皇子的身份,安撫百姓,讓接種牛痘得以正常推廣,有我大唐皇子的擔當。」

  連兩位丞相都誇獎了好幾句。

  李世民表情有些古怪,雉奴怎麼回事改變也太大了一點,心道,丞相們還不知道的是,他的那些奏章好多都是雉奴批閱的,要是知道了,還不知道會掀起什麼動盪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