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4頁
此時此刻,他們如果還掀起內鬥,那怕是要讓大夏笑掉大牙。
停火,只是歐洲諸王朝內部整合的開始。
尤其是白銀之手的一號,也就是傑克爺爺發起的聯合會議,更是給諸王朝敲響了警鐘。
利益各方,開始互相試探,妥協。
奇怪的是,不知是何緣故,聯合會議並未達成什麼實質性的合作框架,參會雙方只是表示關切,並未像一號提議的那般,以道森皇朝為核心,共同組建一個全球帝國,以此對抗大夏的繼續擴張。
凱撒等國王可不是傻瓜。
耗時兩年的歐洲大混戰,白銀之手陣營從一開始的大占上風,到眼下的一敗塗地,固然有大夏插手的緣故,道森皇朝的不作為,也是無法忽視的一點。
作為白銀之手的頂樑柱,孤懸亞歐非大陸之外的道森皇朝,從頭到尾,都沒對歐洲戰場,提供過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相反,道森皇朝卻不惜投入,為一統北美而努力。
用凱撒的話來說,「事實已經擺在眼前,相比組織的整體利益,對道森而言,自個兒的利益顯然更加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道森皇朝再站出來,鼓吹什麼以道森皇朝為核心,組建一個全球性的帝國,誰會響應?
沒人是傻瓜!
有付出,才會有回報。
道森皇朝沒肩負起相應的責任來,卻想撈取最大的利益,怎麼可能。
倒是曼施泰因的提議,打動了凱撒跟普希金。
在聯合會議結束之後,三位歐洲大陸碩果僅存的國王,就碰在一起,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以期共同決定歐洲的未來。
喊出的口號,正是:「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
等於是說,他們將聯合在一起,一腳踢開威信掃地的道森皇朝,另起爐灶,打造一個全新的歐洲大陸。
這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
蓋亞十年五月二十日,一則消息引爆全球。
日耳曼王朝、羅曼諾夫王朝以及凱撒王朝,發表共同宣言,將三大王朝組合在一起,成立一個超級王朝——歐羅巴帝國。
日耳曼王朝國王曼施泰因,就任歐羅巴帝國皇帝。凱撒跟普希金兩位前國王,則以親王之尊,成為帝國的兩大支柱。
歐羅巴帝國剛一成立,就晉升為全球第三個皇朝,獨霸歐洲大陸。
緊跟著,五月二十一日,非洲的班圖王朝就宣布,自願歸附歐羅巴帝國。前班圖國王,也成為歐羅巴帝國的第三位親王。
顯而易見,因為成立的比較匆忙,內部利益關係還沒完全理順,歐羅巴帝國的運行機制,跟已經覆滅的大周王朝非常類似,有點分封制的影子。
這跟歐洲歷史血脈,倒是出奇的契合。
如此一來,歐羅巴帝國一舉成為橫跨歐亞非大陸的超級帝國,整體實力一舉超過道森皇朝,成為全球僅次於大夏的第二帝國。
不僅如此,新生的歐羅巴帝國,還是一個超越白銀之手跟湛藍徽章界限的全新王朝,是雙方成員的一次大融合。
傳統意義上的白銀之手以及湛藍徽章,正日漸凋零,終將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以王朝為模塊的全新陣營版圖。
全球格局迎來一次超級洗牌,呈現出一超雙強的全新格局。
大夏帝國自然是獨霸全球,是名副其實的全球霸主;歐羅巴帝國以及道森皇朝,則分別在歐洲以及北美獨領風騷。
暗夜帝國偏安一隅,再沒了向外拓展的空間。
至於印第安帝國,在眼下的全球大勢之下,只剩下苟延殘喘,能否存續,或者說能存續多久,完全取決於大夏的態度。
全球範圍內,唯一還有爭議的領土,似乎僅限於中非地區。
大夏帝國、歐羅巴帝國以及道森皇朝,都在非洲擁有大量領地,中非的剛果地區也是唯一的爭議之地,可視為三大帝國的緩衝地帶。
未來的爭鬥,怕是會更加波譎雲詭。
……
轉眼之間,已是六月。
六月三日,上午十時許,星際艦隊順利抵達資源星外太空。
如此也就意味著,分別的時刻到了。
歐陽朔沒做煽情的告別演講,也沒搞什麼隆重的告別儀式,當天中午,即悄悄指揮大夏艦以及華夏艦,脫離大部隊,駛向未知的征途。
兩艘戰艦在全球玩家的注視下,消失在茫茫太空之中。
人類歷史,就此揭開新的一頁。
……
起航之後,包括歐陽朔在內的拓荒團隊成員,就很少出現在遊戲世界了,他們整天在星艦之上,討論制定具體的拓荒計劃。
事無巨細。
拓荒團隊出征之後,遊戲世界似乎也變得冷清起來,波瀾不再。
這當然只是假象。
爭霸路上,鬥爭永無止境。
蓋亞十年九月,經過四個月的梳理,大夏對西亞的整頓,正式告一段落。戰爭的創傷,已經漸次被撫平。
隨著大量商人的湧入,西亞都護區迎來空前的繁榮。
波斯灣油氣資源的開採,已被帝國納入規劃之中,必將成為帝國工業化的新引擎,將帝國帶上一個全新的高度。
穩定西亞之後,徹底打通亞歐非通道,更是已經提上帝國最高議程。帝國將不惜耗費巨資,用兩到三年時間,建成這一陸地交通奇蹟工程。
停火,只是歐洲諸王朝內部整合的開始。
尤其是白銀之手的一號,也就是傑克爺爺發起的聯合會議,更是給諸王朝敲響了警鐘。
利益各方,開始互相試探,妥協。
奇怪的是,不知是何緣故,聯合會議並未達成什麼實質性的合作框架,參會雙方只是表示關切,並未像一號提議的那般,以道森皇朝為核心,共同組建一個全球帝國,以此對抗大夏的繼續擴張。
凱撒等國王可不是傻瓜。
耗時兩年的歐洲大混戰,白銀之手陣營從一開始的大占上風,到眼下的一敗塗地,固然有大夏插手的緣故,道森皇朝的不作為,也是無法忽視的一點。
作為白銀之手的頂樑柱,孤懸亞歐非大陸之外的道森皇朝,從頭到尾,都沒對歐洲戰場,提供過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相反,道森皇朝卻不惜投入,為一統北美而努力。
用凱撒的話來說,「事實已經擺在眼前,相比組織的整體利益,對道森而言,自個兒的利益顯然更加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道森皇朝再站出來,鼓吹什麼以道森皇朝為核心,組建一個全球性的帝國,誰會響應?
沒人是傻瓜!
有付出,才會有回報。
道森皇朝沒肩負起相應的責任來,卻想撈取最大的利益,怎麼可能。
倒是曼施泰因的提議,打動了凱撒跟普希金。
在聯合會議結束之後,三位歐洲大陸碩果僅存的國王,就碰在一起,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以期共同決定歐洲的未來。
喊出的口號,正是:「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
等於是說,他們將聯合在一起,一腳踢開威信掃地的道森皇朝,另起爐灶,打造一個全新的歐洲大陸。
這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
蓋亞十年五月二十日,一則消息引爆全球。
日耳曼王朝、羅曼諾夫王朝以及凱撒王朝,發表共同宣言,將三大王朝組合在一起,成立一個超級王朝——歐羅巴帝國。
日耳曼王朝國王曼施泰因,就任歐羅巴帝國皇帝。凱撒跟普希金兩位前國王,則以親王之尊,成為帝國的兩大支柱。
歐羅巴帝國剛一成立,就晉升為全球第三個皇朝,獨霸歐洲大陸。
緊跟著,五月二十一日,非洲的班圖王朝就宣布,自願歸附歐羅巴帝國。前班圖國王,也成為歐羅巴帝國的第三位親王。
顯而易見,因為成立的比較匆忙,內部利益關係還沒完全理順,歐羅巴帝國的運行機制,跟已經覆滅的大周王朝非常類似,有點分封制的影子。
這跟歐洲歷史血脈,倒是出奇的契合。
如此一來,歐羅巴帝國一舉成為橫跨歐亞非大陸的超級帝國,整體實力一舉超過道森皇朝,成為全球僅次於大夏的第二帝國。
不僅如此,新生的歐羅巴帝國,還是一個超越白銀之手跟湛藍徽章界限的全新王朝,是雙方成員的一次大融合。
傳統意義上的白銀之手以及湛藍徽章,正日漸凋零,終將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以王朝為模塊的全新陣營版圖。
全球格局迎來一次超級洗牌,呈現出一超雙強的全新格局。
大夏帝國自然是獨霸全球,是名副其實的全球霸主;歐羅巴帝國以及道森皇朝,則分別在歐洲以及北美獨領風騷。
暗夜帝國偏安一隅,再沒了向外拓展的空間。
至於印第安帝國,在眼下的全球大勢之下,只剩下苟延殘喘,能否存續,或者說能存續多久,完全取決於大夏的態度。
全球範圍內,唯一還有爭議的領土,似乎僅限於中非地區。
大夏帝國、歐羅巴帝國以及道森皇朝,都在非洲擁有大量領地,中非的剛果地區也是唯一的爭議之地,可視為三大帝國的緩衝地帶。
未來的爭鬥,怕是會更加波譎雲詭。
……
轉眼之間,已是六月。
六月三日,上午十時許,星際艦隊順利抵達資源星外太空。
如此也就意味著,分別的時刻到了。
歐陽朔沒做煽情的告別演講,也沒搞什麼隆重的告別儀式,當天中午,即悄悄指揮大夏艦以及華夏艦,脫離大部隊,駛向未知的征途。
兩艘戰艦在全球玩家的注視下,消失在茫茫太空之中。
人類歷史,就此揭開新的一頁。
……
起航之後,包括歐陽朔在內的拓荒團隊成員,就很少出現在遊戲世界了,他們整天在星艦之上,討論制定具體的拓荒計劃。
事無巨細。
拓荒團隊出征之後,遊戲世界似乎也變得冷清起來,波瀾不再。
這當然只是假象。
爭霸路上,鬥爭永無止境。
蓋亞十年九月,經過四個月的梳理,大夏對西亞的整頓,正式告一段落。戰爭的創傷,已經漸次被撫平。
隨著大量商人的湧入,西亞都護區迎來空前的繁榮。
波斯灣油氣資源的開採,已被帝國納入規劃之中,必將成為帝國工業化的新引擎,將帝國帶上一個全新的高度。
穩定西亞之後,徹底打通亞歐非通道,更是已經提上帝國最高議程。帝國將不惜耗費巨資,用兩到三年時間,建成這一陸地交通奇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