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轉過身子,正對上那雙明亮的眼睛。

  「耶律大人,好久未見。」她微微笑道。

  是啊,好久未見——那瞬,他想開口儘量自然而然地說這句話,卻發覺喉嚨乾澀地發不出聲音來,只得重重地點下頭。

  知他素性寡言,莫研也不在意,道:「一別就是三年,那時你替我大哥療傷的大恩,我也一直未有機會能謝謝你。」

  他仍說不出話來,只能定定地看著她。蘇醉說的不完全對,她清瘦了許多,眉宇間的飛揚脫跳也斂去不少,雙目流轉間,輕愁幾許。

  「待到了中京,我當設宴酬謝,你可一定要來。」莫研繼續道。

  「你……」展昭艱難啟齒,正待回絕,又有二人過來,是寧晉和遼使中負責招待宋人的文官熙和。

  寧晉手中拿了貂皮手攏,過來先遞給莫研:「快把手攏上,病還未好,就……」他再看她腳上穿得是尋常靴子,惱道,「昨兒不是放了雙小羊羔靴在你帳里麼,怎麼不穿?再凍著怎麼辦?」

  「我沒看見。」莫研不以為然道,「再說也沒那麼冷。」她話剛說畢,正巧一陣風卷過來,她縮著肩連連咳了好幾下,臉咳得潮紅起來。

  「你病了?」展昭忍不住問道,強制按捺住自己想上前扶她欲望,雙手在袖子緊緊地攥成拳。

  「前日裡被雨給激著了,受了點寒而已,小事情。」莫研不在意地擺手道。

  「走走走,快回去穿起來。」

  也不與旁人客套,寧晉拽著她就往回走。展昭尚立在原地,面無表情,紋絲不動。

  誤以為他是在不滿寧晉失禮,那文官熙和打了圓場,朝他笑道:「都說中原人多情,果然不假,連寧王對自己的姬妾都如此關懷備至。」

  姬妾!

  那一瞬,展昭的胸口仿佛被一把極快極薄的刀劃開,鮮血湧出,卻是無痛無覺。

  對她而言,這是好事,自己該為她歡喜才是。他身體僵直,努力想鎮定心神。

  文官熙和的聲音並不小,莫研與寧晉雖已走出四五步,仍然將他的話聽得清清楚楚。莫研轉頭氣惱瞪向寧晉,尚未開口,後者已聳聳肩,無辜道:「我可什麼都沒說,全是他們自己瞎猜的。」

  不欲與他理論,莫研回身朝那位信口開河的文官熙和走過來,到了面前才清清楚楚地朗聲道:「我夫家姓展。」

  「嗯?」那文官熙和顯然有些迷糊。

  「我不是他的姬妾,我夫家姓展,你莫要弄錯了。」她口齒清晰道。

  文官熙和這才明白過來,連忙陪笑道:「是是,不會再弄錯了,展夫人。」

  莫研這才滿意,瞥了旁邊的展昭一眼,微惱道:「你這些手下亂說話,你明明知道,怎麼也不管管?」

  展昭直直地望著她,心中似有千言萬語要問,卻是連隻言片語也不能對她說。氣血上涌,胸口堵得難受異常,一股腥熱直湧上喉頭,他急步調頭走開。

  「嗯?」莫研不明究里,撓撓耳根,「他脾氣怎麼還是這麼怪?」

  文官熙和也不敢惹耶律菩薩奴,自然不敢跟上去,留在原地陪笑道:「耶律大人大概還有要事在身,不知展夫人可否用過早食?我方才已命人去煮了粥,是白粥,我知道你們中原人吃得清淡,所以特地叫他們拿些江南小米熬粥,也不知對不對您的胃口……」他一徑絮絮叨叨地說著,弄得莫研不堪其煩,隨意敷衍了兩句,便拔腿就走。

  「丫頭,當我的姬妾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吧?」寧晉雙手抱胸,沒好氣道,「你這麼急匆匆地和不相干的人去解釋,犯得上麼?」

  莫研白他一眼,理直氣壯道:「是沒什麼丟人的,可我聽著不舒服。」

  「叫你展夫人,你就舒服了?」寧晉哼了一聲,「我聽著倒更難受。」

  「叫我又不是叫你,又沒人讓你聽。」

  莫研還在惱方才的事,也不理他,自己回了帳去。剩下寧晉站在外頭,亦是一肚子氣,好端端地什麼都沒幹,他招誰惹誰了。

  牙帳背後,僻靜無人之處,展昭無力地半跪著,雙手撐住地面,頭低低垂著,唇角尚留下一絲鮮血。

  饒得他一夜未眠,想過千百遍見到她時,自己該如何鎮定自若,可仍舊無濟於事。

  一直以來,他都只知道她留在開封府供職,其他的便一概不知。與包拯三個月一次的密信往來,包拯也從未提及她的其他消息。

  所以,他只能自行想像,也許她已將他淡忘,也許她過的很好,也許有人會比他對她更好,也許……

  「我夫家姓展。」她的聲音猶在耳邊。

  他能看到她梳得整整齊齊的婦人髮髻,卻未想到是為他而梳。

  雖然知道她對自己情深若許,但他總以為她在認為他已死,悲痛過後能繼續過她自己的生活。畢竟,他與她雖有夫妻之名,卻無夫妻之實,

  這,也是他暗自慶幸的事情。

  可他卻不知道,她竟然一直一直一直地被困在著夫妻之名中。

  雪雖已停,天仍是陰沉沉的。

  因為積雪甚多,載著歲貢的馬車又甚是沉重,數次陷入雪堆中,使得整個隊伍的行進愈發地遲緩。

  行了兩日,這日到了正午停下來歇息時,寧晉使吳子楚去問問,照目前的情形,還得有多少日才能到中京。

  吳子楚去了半晌,回來稟道:「耶律大人說,大概還得四五日的光景,而且現在遼國皇上也不在中京,在廣平淀的冬捺缽,咱們到了中京,將歲貢入國庫之後,還得再帶著禮貢轉到廣平淀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