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正當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小皇子的生母,坤寧宮皇后反倒整天不見蹤影。璇璣凌雲閣,是皇宮內一處特殊的地方,遍藏了歷代的珍本典籍,名家書畫手跡,其中許多竟是海內孤本,珍貴無比。看守璇璣凌雲閣的宮人們心中都有疑惑,自打一個月前,皇后娘娘偶爾來此一游,進去了一個時辰,突然傳出了驚叫歡呼聲,自那日起皇后就天天來此,一待就是兩三個時辰,直到乾清宮或是坤寧宮派人來請,方才回去。按說現在宮中都在準備著各項的事宜,皇后應該也是很忙的,怎麼天天來這裡呢?
畫兒這一個月來心情大好。一個月前她往凌雲閣上去,竟在角落裡發現了一本《石頭記》!看記載,那本書是八十年前藏入閣中的,想來必是八十年前有人從現代來到了這個時空。八十年,那人未必還活著,她想見,但也沒有刻意尋找,有緣自會相見,這本《石頭記》,卻是意外之喜了。在現代時,《紅樓夢》便是她最心愛的書籍,常帶在身邊,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讀一次的。到了這個時空,已經有幾年未曾讀過了。凌雲閣中的東西,祖宗的規矩是不許帶出來的,她也不想拿這樣的小事去煩靖璽,乾脆就每天來這裡看吧。海兒有那麼多人看著,應是不會有事的。一字一句細細品味,如今自己又身處這樣的情景中,別有一番意趣。隨身服侍的宮人們見她每每從凌雲閣出來,面上神澀情緒都不同,或歡喜,或悲切,或沉靜,只道娘娘是著了魔了。帝皇也覺得有異,便問了出來。畫兒卻說等他忙過了這陣子,便拿一本絕世的好書與他看。
好不容易到了周歲這一天,在京的王公貴族命婦們都進宮朝賀,各樣的禮品都往坤寧宮送來。眼見著金銀錁子玉如意,種種珍奇之物擺了一偏殿,畫兒剛從璇璣凌雲閣回來,又將《石頭記》從頭看了幾遍,卻只想著自個兒心裡的念頭,沒有去管那些個東西。叫來晴霜晴雪吩咐了,兩人又是驚奇又是好笑,直道是姑娘迷了心著了魔,天底下再沒有這樣的事情的!但見畫兒堅持,便只好去準備了。
眼見時辰已到,與皇家有嫡系血緣之親的宗室貴族們隨御駕往中宮去。接下來,便是最引人矚目的“抓周”風俗。嬰兒周歲之時,在他周圍擺放各種物品,看他會抓取哪樣,以此來斷定他將來的前程。今日送入坤寧宮的賀禮,便有許多是抓周的物品。聖駕剛到宮門,便有內侍來啟奏,說都已準備好了。聖景帝今日極是高興,聞言便命高遠將自己準備的給皇子抓周的東西送往正殿。王公貴族命婦們眼瞧著高遠捧了那一方古樸莊重,刻了“受命於天即壽永昌”的傳國玉璽往正殿而去,心中各各有了底數。看來,過不了多少日子,坤寧宮皇三子便要改稱“太子殿下”了,這原也是意料中的事情,正室嫡出,立為東宮也無可厚非,但人們沒有想到會這麼快。
到了中宮正殿,眾人不由得齊齊吃了一驚,只見那正殿當中一張偌大的紅毯上,擺滿了抓周的物品。除了正中間一方傳國玉璽和幾樣文房四寶小玩意外,其餘全是胭脂水粉釵環步搖。聖景帝也愣住了,按著規矩,皇子的抓周物品是由生母準備的,他事先也並沒有過問,但不知畫兒這樣布置卻是什麼意思?
內侍一聲通報,畫兒抱了愛子出來,那些宗室們忙見了禮,待叫起後,眼看吉時已到,畫兒迫不及待的把手中的兒子放在了紅毯上。小娃娃極聰明活潑,不過周歲,已經先會說話了,只是走路卻還不能,爬的倒極穩當迅捷的。今日只見他穿上了紅綾的肚兜兒,明黃繡著騰龍的小衣服,頸上掛了金玉的鎖片,粉妝玉琢,可愛之極。眾人只見他手腳並用,在那織了金線的紅毯上靈活的爬著,似乎是玩的極為高興,不時仰起頭來笑呵呵的看看,伸出手去碰一碰紅毯上擺放的東西,卻並不拿起。他這樣玩了一會子,一旁的眾人心中焦急,畫兒更是睜大了眼瞧著,只盼望著這小子拿自己希望的東西。
小娃娃慢慢爬到了紅毯的中間,對著那玉璽瞧了瞧,伸出白胖胖的小手碰一碰,似乎覺得這樣物品比別的重,是不一樣的,撲上去就抱在了懷裡。眾人鬆了一口氣,同聲恭賀,聖景帝也高興非常,畫兒卻滿臉失望。不要緊,還有下面的,她耐了性子再看,那小娃娃抱了玉璽之後,又爬到一旁,拿起特製的文房四寶玩。眾人見此,又是一陣溢美之辭,畫兒卻又一次失望。這樣又抓了幾次,那些文房四寶小玩意都被小娃娃抓到了,那些個胭脂水粉釵環步搖一樣也沒有被拿起。小娃娃玩了一會子,似乎覺得累了,躺在紅毯上沉沉睡去,細聽還打起了小呼嚕。晴霜晴雪忙上前抱往內殿去,熱熱鬧鬧的抓周儀式就此結束,那些貴族們請了安出宮,紛紛議論著皇后陛下今天的詭異。
坤寧宮內,聖景帝啼笑皆非的看著他的愛後訓斥小床上的兒子。
“笨海兒!你就不會拿個胭脂什麼的嗎?平時那麼聰明,怎麼到了關鍵時候,就變得這麼笨了?……”
小娃娃在鬆軟的明黃錦被中翻了個身,重又甜甜睡去,“咕嘟”一聲,嘴角冒出小泡泡來。
賈寶玉養成計劃破產。
==============================================================================
番外三 賀新郎
帝國安景帝二十年冬,帝皇一道聖旨,將宗室貴族,王公大臣們都召齊到了京都。這一年對帝國來說,是一個恥辱與痛苦的年份,也將永遠的記載在史冊上。安景帝中宮薛皇后所出的大公主,將和親夷狄。安景帝痛苦萬分,他的長女聰慧美麗,如明珠一般垂拱在掌中,如今卻不得不遠嫁到那茹毛飲血的地方——才十六歲啊!花一般的年歲,本該有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國家的利益,卻如大山一樣壓在了她身上。
薛皇后膝下三子一女,皇三子為東宮,其餘兩位排行第五,第七,和大公主的感情極為親密。公主遠嫁前,為了沖淡那悲傷的氣氛,也為了安慰公主,帝皇下旨,為皇五子和文華殿蘭大學士長女訂下了婚約。蘭大學士是安景朝的重臣,先後掌國子監學,吏部禮部,又曾為東宮教引,一生清廉剛正,帝皇優容,門下桃李多不可數,名滿天下。他的千金愛女,是多少人想聘娶的,即使是皇室天家,有這樣的媳婦,也是福氣了。聖旨一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五殿下有此福氣,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蘭大小姐的金尊玉貴。人們只當這一對未婚夫婦將來必定是琴瑟和合,相敬如賓,卻全然不知當事之人如何想罷。
“琴兒姐姐,吩咐他們走小巷罷,快些回府,免得娘擔心。”一頂清素舒適的軟轎內傳來低低的吩咐聲,轎旁的丫鬟答應一聲,便提高聲音吩咐了轎夫。四名轎夫腳一轉,便踏著積雪走進了小巷,準備抄近路回府去。
轎內的人放下青綢的轎簾,心中若有所思。她自小便被送到了七絕谷,並不在京都長大,近日因婚姻之事,被父親接回府中。陛下聖旨,不可更改,這樁婚姻已是訂下了的,蘭家斷不能抗旨,適才送了大公主和親夷狄,薛皇后便將她召入中宮問話,她雖只有十歲,但在七絕谷長大,又出身名門,知道事情的輕重,便按著規矩回了。看皇后陛下的神色,似是對她很滿意,自己雖只有十歲,但已經通曉了些人事,知道婚姻是什麼意思——自己連那個五殿下的面都沒有見過,難道就這麼訂下了一生麼?難道自己的命運,竟是要由別人來決定?柳眉微微的蹙起,小小的手握緊了拳頭,忠實的顯示著主人心裡的掙扎。
突然,轎子“咯噔”一下停下了,外面傳來丫鬟驚惶失措的聲音:“大姑娘,咱們遇上打劫的了!”
“你受傷了!”從轎窗瞥見那少年的衣上染了血跡,轎中的小姑娘再也坐不住,顧不得男女有別的禮數,奔出轎來,扶住了那個少年。
“走開!”嬌弱的小身子被毫不留情的推開,少年的身上有著濃烈的酒味和明顯的血跡。
“公子,今日多謝公子援手,這般大雪,天氣寒冷,若是不讓我為公子包紮好的話,恐怕公子回家再醫就遲了。”小姑娘毫不畏懼,扯住了他的衣角,堅持的說。
那少年轉頭,瞧著小姑娘堅定的面容,眼前似又浮現出他淘氣偷懶,捉弄太傅時,皇姐訓斥他的樣子,眼神不由自主的柔了下來。小姑娘輕柔的扯過他受傷的左臂,抽出了繡著蘭花的帕子,仔細的為他包紮起來。
風雪中,小姑娘站在原地,望著那受傷的少年遠去。已經隱約可以看出麗色的小臉上抿著一絲笑意和期盼,看看手中握著的,趁他失神不注意時偷偷取下的玉佩——杏黃的絡子湖綠的玉色,上面一面雕了四爪的騰龍,一面刻了一個字——“五”。
一段情緣,由此而始。
聖景十二年臘月,眼看新年將至,節慶的氣氛已經悄悄的染上了上京城每個人的心頭。這一年發生了幾件大喜事,在朝野民間都素有賢德敏慧之名的承乾宮貴妃為聖景帝誕下了皇三子。帝皇大赦天下,放出了後宮三千粉黛。這一年是皇家的大吉之年,繼帝位的第一個正統繼承人誕生後,又有一件大喜事要在年內發生了。
聖景十二年臘月初七,當今愛弟祺王以親王正妃之禮迎進了濟州蘭氏,祺王妃之名載入宗譜玉牒,帝皇賜下了親王正妃的朝冠衣履,七鳳五龍,九重緯衣,三十二名內侍抬的象輅,為祺王迎進了新婦。一向笑裡藏刀的祺王爺這一日笑的真心實意,眉眼彎彎;而新娘子蘭清君卻再一次嘗到了當年畫兒嫁入皇家的滋味。
三跪九叩,拜聽詔書,下人參拜……種種事情終於都做完了,新娘子被扶進內堂,人們都知道祺王素日的品性,也不敢說要鬧洞房,都散去了;只平日裡和祺王交好的幾位年青重臣世家公子們暗暗笑著,彼此使了眼色,偷偷繞到了後面去。一眼瞧去,祺王護衛驍騎軍的統領竟也在其中,這一群人毫不費力的躲到了新房外隱藏起來。等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便聽得守在外面的驍騎軍與女官施禮,還有叫起的聲音,幾個人眼中光芒大盛,越發精神起來。瞧著祺王自外面走進,摒退了閒雜人等,臉上維持了一日的笑容馬上垮了下來,在新房外踟躇了一會子,臉上神情千變萬化,終於跺跺腳走了進去。
“哐鐺——”祺王狼狽的被砸了出來,躲在那裡的幾個人嚇了一跳,越發興致勃勃,定睛看去,那碎在門前祺王腳下的,正是新房裡女官手中捧的子孫福壽描金玉瓷瓶。新房中傳來驚叫聲,接著守在那裡的女官們都被祺王遣了出去。待服侍的人都退下後,祺王小心翼翼的陪著笑臉湊近了房門:“娘子——”
畫兒這一個月來心情大好。一個月前她往凌雲閣上去,竟在角落裡發現了一本《石頭記》!看記載,那本書是八十年前藏入閣中的,想來必是八十年前有人從現代來到了這個時空。八十年,那人未必還活著,她想見,但也沒有刻意尋找,有緣自會相見,這本《石頭記》,卻是意外之喜了。在現代時,《紅樓夢》便是她最心愛的書籍,常帶在身邊,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讀一次的。到了這個時空,已經有幾年未曾讀過了。凌雲閣中的東西,祖宗的規矩是不許帶出來的,她也不想拿這樣的小事去煩靖璽,乾脆就每天來這裡看吧。海兒有那麼多人看著,應是不會有事的。一字一句細細品味,如今自己又身處這樣的情景中,別有一番意趣。隨身服侍的宮人們見她每每從凌雲閣出來,面上神澀情緒都不同,或歡喜,或悲切,或沉靜,只道娘娘是著了魔了。帝皇也覺得有異,便問了出來。畫兒卻說等他忙過了這陣子,便拿一本絕世的好書與他看。
好不容易到了周歲這一天,在京的王公貴族命婦們都進宮朝賀,各樣的禮品都往坤寧宮送來。眼見著金銀錁子玉如意,種種珍奇之物擺了一偏殿,畫兒剛從璇璣凌雲閣回來,又將《石頭記》從頭看了幾遍,卻只想著自個兒心裡的念頭,沒有去管那些個東西。叫來晴霜晴雪吩咐了,兩人又是驚奇又是好笑,直道是姑娘迷了心著了魔,天底下再沒有這樣的事情的!但見畫兒堅持,便只好去準備了。
眼見時辰已到,與皇家有嫡系血緣之親的宗室貴族們隨御駕往中宮去。接下來,便是最引人矚目的“抓周”風俗。嬰兒周歲之時,在他周圍擺放各種物品,看他會抓取哪樣,以此來斷定他將來的前程。今日送入坤寧宮的賀禮,便有許多是抓周的物品。聖駕剛到宮門,便有內侍來啟奏,說都已準備好了。聖景帝今日極是高興,聞言便命高遠將自己準備的給皇子抓周的東西送往正殿。王公貴族命婦們眼瞧著高遠捧了那一方古樸莊重,刻了“受命於天即壽永昌”的傳國玉璽往正殿而去,心中各各有了底數。看來,過不了多少日子,坤寧宮皇三子便要改稱“太子殿下”了,這原也是意料中的事情,正室嫡出,立為東宮也無可厚非,但人們沒有想到會這麼快。
到了中宮正殿,眾人不由得齊齊吃了一驚,只見那正殿當中一張偌大的紅毯上,擺滿了抓周的物品。除了正中間一方傳國玉璽和幾樣文房四寶小玩意外,其餘全是胭脂水粉釵環步搖。聖景帝也愣住了,按著規矩,皇子的抓周物品是由生母準備的,他事先也並沒有過問,但不知畫兒這樣布置卻是什麼意思?
內侍一聲通報,畫兒抱了愛子出來,那些宗室們忙見了禮,待叫起後,眼看吉時已到,畫兒迫不及待的把手中的兒子放在了紅毯上。小娃娃極聰明活潑,不過周歲,已經先會說話了,只是走路卻還不能,爬的倒極穩當迅捷的。今日只見他穿上了紅綾的肚兜兒,明黃繡著騰龍的小衣服,頸上掛了金玉的鎖片,粉妝玉琢,可愛之極。眾人只見他手腳並用,在那織了金線的紅毯上靈活的爬著,似乎是玩的極為高興,不時仰起頭來笑呵呵的看看,伸出手去碰一碰紅毯上擺放的東西,卻並不拿起。他這樣玩了一會子,一旁的眾人心中焦急,畫兒更是睜大了眼瞧著,只盼望著這小子拿自己希望的東西。
小娃娃慢慢爬到了紅毯的中間,對著那玉璽瞧了瞧,伸出白胖胖的小手碰一碰,似乎覺得這樣物品比別的重,是不一樣的,撲上去就抱在了懷裡。眾人鬆了一口氣,同聲恭賀,聖景帝也高興非常,畫兒卻滿臉失望。不要緊,還有下面的,她耐了性子再看,那小娃娃抱了玉璽之後,又爬到一旁,拿起特製的文房四寶玩。眾人見此,又是一陣溢美之辭,畫兒卻又一次失望。這樣又抓了幾次,那些文房四寶小玩意都被小娃娃抓到了,那些個胭脂水粉釵環步搖一樣也沒有被拿起。小娃娃玩了一會子,似乎覺得累了,躺在紅毯上沉沉睡去,細聽還打起了小呼嚕。晴霜晴雪忙上前抱往內殿去,熱熱鬧鬧的抓周儀式就此結束,那些貴族們請了安出宮,紛紛議論著皇后陛下今天的詭異。
坤寧宮內,聖景帝啼笑皆非的看著他的愛後訓斥小床上的兒子。
“笨海兒!你就不會拿個胭脂什麼的嗎?平時那麼聰明,怎麼到了關鍵時候,就變得這麼笨了?……”
小娃娃在鬆軟的明黃錦被中翻了個身,重又甜甜睡去,“咕嘟”一聲,嘴角冒出小泡泡來。
賈寶玉養成計劃破產。
==============================================================================
番外三 賀新郎
帝國安景帝二十年冬,帝皇一道聖旨,將宗室貴族,王公大臣們都召齊到了京都。這一年對帝國來說,是一個恥辱與痛苦的年份,也將永遠的記載在史冊上。安景帝中宮薛皇后所出的大公主,將和親夷狄。安景帝痛苦萬分,他的長女聰慧美麗,如明珠一般垂拱在掌中,如今卻不得不遠嫁到那茹毛飲血的地方——才十六歲啊!花一般的年歲,本該有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國家的利益,卻如大山一樣壓在了她身上。
薛皇后膝下三子一女,皇三子為東宮,其餘兩位排行第五,第七,和大公主的感情極為親密。公主遠嫁前,為了沖淡那悲傷的氣氛,也為了安慰公主,帝皇下旨,為皇五子和文華殿蘭大學士長女訂下了婚約。蘭大學士是安景朝的重臣,先後掌國子監學,吏部禮部,又曾為東宮教引,一生清廉剛正,帝皇優容,門下桃李多不可數,名滿天下。他的千金愛女,是多少人想聘娶的,即使是皇室天家,有這樣的媳婦,也是福氣了。聖旨一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五殿下有此福氣,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蘭大小姐的金尊玉貴。人們只當這一對未婚夫婦將來必定是琴瑟和合,相敬如賓,卻全然不知當事之人如何想罷。
“琴兒姐姐,吩咐他們走小巷罷,快些回府,免得娘擔心。”一頂清素舒適的軟轎內傳來低低的吩咐聲,轎旁的丫鬟答應一聲,便提高聲音吩咐了轎夫。四名轎夫腳一轉,便踏著積雪走進了小巷,準備抄近路回府去。
轎內的人放下青綢的轎簾,心中若有所思。她自小便被送到了七絕谷,並不在京都長大,近日因婚姻之事,被父親接回府中。陛下聖旨,不可更改,這樁婚姻已是訂下了的,蘭家斷不能抗旨,適才送了大公主和親夷狄,薛皇后便將她召入中宮問話,她雖只有十歲,但在七絕谷長大,又出身名門,知道事情的輕重,便按著規矩回了。看皇后陛下的神色,似是對她很滿意,自己雖只有十歲,但已經通曉了些人事,知道婚姻是什麼意思——自己連那個五殿下的面都沒有見過,難道就這麼訂下了一生麼?難道自己的命運,竟是要由別人來決定?柳眉微微的蹙起,小小的手握緊了拳頭,忠實的顯示著主人心裡的掙扎。
突然,轎子“咯噔”一下停下了,外面傳來丫鬟驚惶失措的聲音:“大姑娘,咱們遇上打劫的了!”
“你受傷了!”從轎窗瞥見那少年的衣上染了血跡,轎中的小姑娘再也坐不住,顧不得男女有別的禮數,奔出轎來,扶住了那個少年。
“走開!”嬌弱的小身子被毫不留情的推開,少年的身上有著濃烈的酒味和明顯的血跡。
“公子,今日多謝公子援手,這般大雪,天氣寒冷,若是不讓我為公子包紮好的話,恐怕公子回家再醫就遲了。”小姑娘毫不畏懼,扯住了他的衣角,堅持的說。
那少年轉頭,瞧著小姑娘堅定的面容,眼前似又浮現出他淘氣偷懶,捉弄太傅時,皇姐訓斥他的樣子,眼神不由自主的柔了下來。小姑娘輕柔的扯過他受傷的左臂,抽出了繡著蘭花的帕子,仔細的為他包紮起來。
風雪中,小姑娘站在原地,望著那受傷的少年遠去。已經隱約可以看出麗色的小臉上抿著一絲笑意和期盼,看看手中握著的,趁他失神不注意時偷偷取下的玉佩——杏黃的絡子湖綠的玉色,上面一面雕了四爪的騰龍,一面刻了一個字——“五”。
一段情緣,由此而始。
聖景十二年臘月,眼看新年將至,節慶的氣氛已經悄悄的染上了上京城每個人的心頭。這一年發生了幾件大喜事,在朝野民間都素有賢德敏慧之名的承乾宮貴妃為聖景帝誕下了皇三子。帝皇大赦天下,放出了後宮三千粉黛。這一年是皇家的大吉之年,繼帝位的第一個正統繼承人誕生後,又有一件大喜事要在年內發生了。
聖景十二年臘月初七,當今愛弟祺王以親王正妃之禮迎進了濟州蘭氏,祺王妃之名載入宗譜玉牒,帝皇賜下了親王正妃的朝冠衣履,七鳳五龍,九重緯衣,三十二名內侍抬的象輅,為祺王迎進了新婦。一向笑裡藏刀的祺王爺這一日笑的真心實意,眉眼彎彎;而新娘子蘭清君卻再一次嘗到了當年畫兒嫁入皇家的滋味。
三跪九叩,拜聽詔書,下人參拜……種種事情終於都做完了,新娘子被扶進內堂,人們都知道祺王素日的品性,也不敢說要鬧洞房,都散去了;只平日裡和祺王交好的幾位年青重臣世家公子們暗暗笑著,彼此使了眼色,偷偷繞到了後面去。一眼瞧去,祺王護衛驍騎軍的統領竟也在其中,這一群人毫不費力的躲到了新房外隱藏起來。等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便聽得守在外面的驍騎軍與女官施禮,還有叫起的聲音,幾個人眼中光芒大盛,越發精神起來。瞧著祺王自外面走進,摒退了閒雜人等,臉上維持了一日的笑容馬上垮了下來,在新房外踟躇了一會子,臉上神情千變萬化,終於跺跺腳走了進去。
“哐鐺——”祺王狼狽的被砸了出來,躲在那裡的幾個人嚇了一跳,越發興致勃勃,定睛看去,那碎在門前祺王腳下的,正是新房裡女官手中捧的子孫福壽描金玉瓷瓶。新房中傳來驚叫聲,接著守在那裡的女官們都被祺王遣了出去。待服侍的人都退下後,祺王小心翼翼的陪著笑臉湊近了房門:“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