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李治勉強扯出笑容,面對武媚娘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但不是恨亦不是怨,武媚娘與李恪的事情錯不在她,但是李治覺得他能接受李恪但是卻無法接受武媚娘,面對她時仍然無法自若。可是這個人又是對自己有情的人,他不是木石,武媚娘對他的情意也都知道,不然武媚娘也不會去找李恪,那晚的事情也就不會發生。
不論何時對於一個關心自己的人他都做不到惡言相向,不能糟蹋別人的心意,所以就順其自然吧,“武才人是來找三哥的嗎?”
看到李治臉上複雜的表情,武媚娘知道李治對於自己存在芥蒂,而最後李治還是恢復了以往的溫和,武媚娘嘆了一聲。“晉王殿下今天的氣色挺好,媚娘也能放心了,不過皇宮永遠都是一個是非之地,晉王殿下一定要小心”
“父王,她要你小心什麼?”李忠疑惑的問。
她好像話中有話,李治看著武媚娘的背影想,卻著實想不出她要表達什麼,想不出李治也就不想了,“我也不知道,我們去找你三皇伯吧”
李治進到房中時李恪正緊鎖著雙眉,他能夠明顯的察覺到房中的低壓,也許是李恪想事情太過專注,連他們進來都沒有發現,不知道李恪又在為何事而煩惱,“三哥”
熟悉的聲音如同久旱中的甘霖,李恪眉宇間的愁緒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九弟”
李治嘴角揚起,看著李恪一步一步朝著自己走來,仿佛所有的間隙都隨著李恪的靠近一點一點消失,他想以後的日子裡也許他們都不會忘記這次發生的事,但是他們卻會更加的珍惜彼此。有些事情不必太過執著,能放下的就儘量放下的好。
“九弟這是不是說明你原諒我了?”李恪問,將人納入懷中,而這次李治沒有躲開,李恪心終於放下了。
李治挑眉看他“你說呢?”
李恪的眼中也有了笑意“那九弟以後不要再躲開我了”一想到那天李治的躲避,並且還有一直躲開的可能,李恪就心中一陣陣的絞痛。
“那可不一定”李治眼波流轉,“忠兒說同樣的錯誤不能犯兩次,不然就是一個笨蛋,所以只此一次下不為例,我對笨蛋可沒有興趣,忠兒你說是嗎?”
李忠很給面子的用力點了點頭。
☆、第六十章:有朋遠來樂乎矣!
第六十章:有朋遠來樂乎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之前的幾日不見,李治覺得李恪更加的粘著自己了,每日都依各種理由把自己留在他身邊,從不讓自己離開他的視線,就連去看李世民也都要經過他的同意,然後兩人一起,因為心中對李世民還有些鬱結,所以最近也就很少去看他。
只是李治總覺得有些異樣,好像李恪有什麼事情瞞著自己,他也旁敲側擊的問了李恪幾次,但是李恪總是說沒有什麼,搪塞了幾句就過去了,李治想也許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不過這種感覺很快就被喜悅取代,因為他剛剛聽到消息說寶藏王就要到長安了,自高麗一別他與寶藏王已經兩年沒有再見了,這之間並沒有斷了聯繫,對於高麗他也時常的關注,現如今高麗蓋蘇文留下的餘黨叛亂已經平定,各個方面也已經都步入了正軌,所以寶藏王前來朝拜也就納上了日程。
“九弟今日心情似乎非常好”李恪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從知道寶藏王要來的那一刻李治就喜上眉梢,他是很樂意見到李治開心,可如果李治的開心完全是因為別人與自己無關,李恪就無法抑制的從心底冒出濃濃的酸意。
看著面前陰沉的臉色,李治很識時務的收起了笑意,很顯然李恪是吃醋了,現下他自然不能再火上澆油,不然李恪的一定會更加的醋意翻滾的,“還好,不是特別的好”
李恪冷哼了一聲,繼續處理手上的事物,須臾,又抬頭對李治道,“九弟既然如此清閒,不如就幫我批閱奏摺吧,也好打發時間。”
李治看著李恪手指向的地方,那裡大概是李恪每日工作量的一半,摞起來幾乎有半人高,臉色瞬間的有晴轉陰,苦著臉看向李恪,許久都不見李恪有鬆口的跡象,只能認命的開始看奏摺,算了就當替李恪分憂吧,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李恪眼中隱隱露出笑意,也許接下來的日子他都可以用這個理由把李治困在身邊,李治不在自己的視線之內他總是不放心,眼中的笑意變成了冷峻,而後李恪又嘆了一聲。
李恪想到做到,至此李治就開始了與奏摺為伍的日子,心中苦不堪言,真不知道李恪每天是怎麼熬過來的。李治再次慶幸自己的明智,擺脫了太子之位,要不然這樣的枯燥無味的日子他就要過一生了。
轉頭看了一眼李恪,李治又慶幸不起來了,他是擺脫了,可是這個重任卻落到了李恪身上,近日來李恪身上濃郁的疲憊氣息愈發的明顯,就連晚上睡著了眉頭也是緊皺,看的他很心疼,心中僅有的怨言也沒有了,李治更加認命的看起奏摺。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把藏王的到來。
李世民的身體不好,接待的事宜自然就由李恪全權來做,高麗現在是大唐的屬國,所以接待時雖不是非常的隆重卻還是給足了寶藏王面子,表面工作做的很充分。
作為禮部尚書,這樣的場面李治也是不能缺席的,如同重大會師般,寶藏王的隊伍漸漸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
李治看著為首的寶藏王,兩年不見他更顯得成熟,進退有度舉止得體的與李恪等人寒暄起來,如果不是寶藏王時而掃過自己的目光中依然帶有熟悉的戲謔,他幾乎以為這人是別人假扮的,不過表里不一這也是寶藏王的一個特質。
“寶藏王一路遠來,車馬勞頓,我已讓人在驛館整理妥當,寶藏王先行歇息,晚上再為你們接風”李恪道,心中因李治對寶藏王有些不滿,言行卻依然沒有任何的疏漏,他也不得不承認寶藏王有幾分能耐,不然李治也不會與他成為朋友了。
“如此,勞煩太子殿下了”寶藏王微笑道,在於李恪短暫的接觸後,他已經確定了李恪這個人更適合做大唐的太子,這個人就如同大唐這個國度一樣,強大、傲然、自信,讓人只能仰望,望而生畏。而李治,雖然作為朋友他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李恪比李治更適合。
一路從高麗來到長安,寶藏王切實的領會了什麼叫盛世繁華,大唐比他想像的更加的強大,更重要的是它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得了民心。這樣的大唐又如何能不讓四方臣服?看來以前的他也不過是個井底之蛙。
收起感嘆,寶藏王把目光轉移到李治身上,可以看出李治過得很好,並沒有他以為的排擠不公的待遇,自己的擔憂是多餘的了。
對上寶藏王的目光,李治笑了笑,雖無言語,一切盡表。
寶藏王也回以微笑,此時並不便與李治說話,反正以後有的是時間,笑意還沒有完全消散的時候,寶藏王發現他原本以為讓人望而生畏的大唐的太子殿下似乎朝自己瞪了一下,寶藏王很想揉揉眼看自己是不是看錯了,也許是真的看錯了吧,他很難想像李恪會有這麼人性化的表情。
可當李恪的目光再次瞪向自己的時候他確定剛剛沒有眼花,而且李恪的目光中好像帶著隱約的……敵意,這又是為何?他那裡惹到這位太子殿下了嗎?
懷著這個疑問,寶藏王等到了晚上的接風宴,也見到李世民,這次他確定李恪是真的看他不順眼,不然有誰會用想要凌遲人的目光看著別人。
寶藏王開始認真的想自己是不是在什麼地方得罪李恪,把他與李恪從見面到現在場景一點點慢鏡頭的回放,思前想後覺得自己並沒有冒犯的地方,沒有找到答案,寶藏王覺得他應該找機會問問李恪。
遺憾的是一直到宴會結束他也沒有機會問李恪,總的來說這場接風宴除了要忍受李恪駭人的目光和沒有與李治說得上幾句話外,還算得上賓主盡歡。
寶藏王當然不知道他招惹李恪僅僅是因為與李治的幾次相視而笑和幾句簡單的對話,他不知道但作為當事人之一的李治卻知道,但是除了無奈和苦笑他不知道還能如何。
是該遠離寶藏王?還是責怪李恪的小心眼?都不能。這些也都是小事,有些事情更重要。
“三哥”李治牽住身邊李恪的手。
“恩”李恪回頭,放慢腳步。
“今天我想回武德殿”他與李恪的關係李世民雖然已經知道,卻並不是盡人皆知,但如果他繼續在東宮住下去,儘管不會盡人皆知也會遭到有心之人的懷疑,那個時候就真的要體會什麼是人言可畏了。
何況在李世民還在的時候,他並不願與李恪表現的太過親密,去刺激李世民。
李恪停住腳步,默然了一會才點頭道“好,我們一起回去”
不論何時對於一個關心自己的人他都做不到惡言相向,不能糟蹋別人的心意,所以就順其自然吧,“武才人是來找三哥的嗎?”
看到李治臉上複雜的表情,武媚娘知道李治對於自己存在芥蒂,而最後李治還是恢復了以往的溫和,武媚娘嘆了一聲。“晉王殿下今天的氣色挺好,媚娘也能放心了,不過皇宮永遠都是一個是非之地,晉王殿下一定要小心”
“父王,她要你小心什麼?”李忠疑惑的問。
她好像話中有話,李治看著武媚娘的背影想,卻著實想不出她要表達什麼,想不出李治也就不想了,“我也不知道,我們去找你三皇伯吧”
李治進到房中時李恪正緊鎖著雙眉,他能夠明顯的察覺到房中的低壓,也許是李恪想事情太過專注,連他們進來都沒有發現,不知道李恪又在為何事而煩惱,“三哥”
熟悉的聲音如同久旱中的甘霖,李恪眉宇間的愁緒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九弟”
李治嘴角揚起,看著李恪一步一步朝著自己走來,仿佛所有的間隙都隨著李恪的靠近一點一點消失,他想以後的日子裡也許他們都不會忘記這次發生的事,但是他們卻會更加的珍惜彼此。有些事情不必太過執著,能放下的就儘量放下的好。
“九弟這是不是說明你原諒我了?”李恪問,將人納入懷中,而這次李治沒有躲開,李恪心終於放下了。
李治挑眉看他“你說呢?”
李恪的眼中也有了笑意“那九弟以後不要再躲開我了”一想到那天李治的躲避,並且還有一直躲開的可能,李恪就心中一陣陣的絞痛。
“那可不一定”李治眼波流轉,“忠兒說同樣的錯誤不能犯兩次,不然就是一個笨蛋,所以只此一次下不為例,我對笨蛋可沒有興趣,忠兒你說是嗎?”
李忠很給面子的用力點了點頭。
☆、第六十章:有朋遠來樂乎矣!
第六十章:有朋遠來樂乎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之前的幾日不見,李治覺得李恪更加的粘著自己了,每日都依各種理由把自己留在他身邊,從不讓自己離開他的視線,就連去看李世民也都要經過他的同意,然後兩人一起,因為心中對李世民還有些鬱結,所以最近也就很少去看他。
只是李治總覺得有些異樣,好像李恪有什麼事情瞞著自己,他也旁敲側擊的問了李恪幾次,但是李恪總是說沒有什麼,搪塞了幾句就過去了,李治想也許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不過這種感覺很快就被喜悅取代,因為他剛剛聽到消息說寶藏王就要到長安了,自高麗一別他與寶藏王已經兩年沒有再見了,這之間並沒有斷了聯繫,對於高麗他也時常的關注,現如今高麗蓋蘇文留下的餘黨叛亂已經平定,各個方面也已經都步入了正軌,所以寶藏王前來朝拜也就納上了日程。
“九弟今日心情似乎非常好”李恪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從知道寶藏王要來的那一刻李治就喜上眉梢,他是很樂意見到李治開心,可如果李治的開心完全是因為別人與自己無關,李恪就無法抑制的從心底冒出濃濃的酸意。
看著面前陰沉的臉色,李治很識時務的收起了笑意,很顯然李恪是吃醋了,現下他自然不能再火上澆油,不然李恪的一定會更加的醋意翻滾的,“還好,不是特別的好”
李恪冷哼了一聲,繼續處理手上的事物,須臾,又抬頭對李治道,“九弟既然如此清閒,不如就幫我批閱奏摺吧,也好打發時間。”
李治看著李恪手指向的地方,那裡大概是李恪每日工作量的一半,摞起來幾乎有半人高,臉色瞬間的有晴轉陰,苦著臉看向李恪,許久都不見李恪有鬆口的跡象,只能認命的開始看奏摺,算了就當替李恪分憂吧,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李恪眼中隱隱露出笑意,也許接下來的日子他都可以用這個理由把李治困在身邊,李治不在自己的視線之內他總是不放心,眼中的笑意變成了冷峻,而後李恪又嘆了一聲。
李恪想到做到,至此李治就開始了與奏摺為伍的日子,心中苦不堪言,真不知道李恪每天是怎麼熬過來的。李治再次慶幸自己的明智,擺脫了太子之位,要不然這樣的枯燥無味的日子他就要過一生了。
轉頭看了一眼李恪,李治又慶幸不起來了,他是擺脫了,可是這個重任卻落到了李恪身上,近日來李恪身上濃郁的疲憊氣息愈發的明顯,就連晚上睡著了眉頭也是緊皺,看的他很心疼,心中僅有的怨言也沒有了,李治更加認命的看起奏摺。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把藏王的到來。
李世民的身體不好,接待的事宜自然就由李恪全權來做,高麗現在是大唐的屬國,所以接待時雖不是非常的隆重卻還是給足了寶藏王面子,表面工作做的很充分。
作為禮部尚書,這樣的場面李治也是不能缺席的,如同重大會師般,寶藏王的隊伍漸漸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
李治看著為首的寶藏王,兩年不見他更顯得成熟,進退有度舉止得體的與李恪等人寒暄起來,如果不是寶藏王時而掃過自己的目光中依然帶有熟悉的戲謔,他幾乎以為這人是別人假扮的,不過表里不一這也是寶藏王的一個特質。
“寶藏王一路遠來,車馬勞頓,我已讓人在驛館整理妥當,寶藏王先行歇息,晚上再為你們接風”李恪道,心中因李治對寶藏王有些不滿,言行卻依然沒有任何的疏漏,他也不得不承認寶藏王有幾分能耐,不然李治也不會與他成為朋友了。
“如此,勞煩太子殿下了”寶藏王微笑道,在於李恪短暫的接觸後,他已經確定了李恪這個人更適合做大唐的太子,這個人就如同大唐這個國度一樣,強大、傲然、自信,讓人只能仰望,望而生畏。而李治,雖然作為朋友他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李恪比李治更適合。
一路從高麗來到長安,寶藏王切實的領會了什麼叫盛世繁華,大唐比他想像的更加的強大,更重要的是它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得了民心。這樣的大唐又如何能不讓四方臣服?看來以前的他也不過是個井底之蛙。
收起感嘆,寶藏王把目光轉移到李治身上,可以看出李治過得很好,並沒有他以為的排擠不公的待遇,自己的擔憂是多餘的了。
對上寶藏王的目光,李治笑了笑,雖無言語,一切盡表。
寶藏王也回以微笑,此時並不便與李治說話,反正以後有的是時間,笑意還沒有完全消散的時候,寶藏王發現他原本以為讓人望而生畏的大唐的太子殿下似乎朝自己瞪了一下,寶藏王很想揉揉眼看自己是不是看錯了,也許是真的看錯了吧,他很難想像李恪會有這麼人性化的表情。
可當李恪的目光再次瞪向自己的時候他確定剛剛沒有眼花,而且李恪的目光中好像帶著隱約的……敵意,這又是為何?他那裡惹到這位太子殿下了嗎?
懷著這個疑問,寶藏王等到了晚上的接風宴,也見到李世民,這次他確定李恪是真的看他不順眼,不然有誰會用想要凌遲人的目光看著別人。
寶藏王開始認真的想自己是不是在什麼地方得罪李恪,把他與李恪從見面到現在場景一點點慢鏡頭的回放,思前想後覺得自己並沒有冒犯的地方,沒有找到答案,寶藏王覺得他應該找機會問問李恪。
遺憾的是一直到宴會結束他也沒有機會問李恪,總的來說這場接風宴除了要忍受李恪駭人的目光和沒有與李治說得上幾句話外,還算得上賓主盡歡。
寶藏王當然不知道他招惹李恪僅僅是因為與李治的幾次相視而笑和幾句簡單的對話,他不知道但作為當事人之一的李治卻知道,但是除了無奈和苦笑他不知道還能如何。
是該遠離寶藏王?還是責怪李恪的小心眼?都不能。這些也都是小事,有些事情更重要。
“三哥”李治牽住身邊李恪的手。
“恩”李恪回頭,放慢腳步。
“今天我想回武德殿”他與李恪的關係李世民雖然已經知道,卻並不是盡人皆知,但如果他繼續在東宮住下去,儘管不會盡人皆知也會遭到有心之人的懷疑,那個時候就真的要體會什麼是人言可畏了。
何況在李世民還在的時候,他並不願與李恪表現的太過親密,去刺激李世民。
李恪停住腳步,默然了一會才點頭道“好,我們一起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