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儘管如此,尤其是在李治到來這個世界之後,對李世民他都一直盡力的扮演者一個孝順的兒子的角色,況且對在李世民的態度上李治一直希望他們能夠父慈子孝,他也樂意如此不想讓李治操心,他以為可以這樣一直到李世民生命最後,只可惜天不遂人願。
李恪清楚李世民在想什麼,也明白李世民為什麼要把他與李治拆開,然而清楚明白是一回事,如何去做又是另一回事,他不會容許任何人將他們分開,即使這個人是李世民,如果李世民非要如此,那麼他也只好與李世民作對了,關於李治的事他是不會做出任何的讓步的,在李治與李世民之間要如何選擇,李恪覺得根本不需要想。
床榻之上李世民冷冷注視著李恪,縱然是面容帶有倦色和病意,仍然掩蓋不了李世民眼中的厲色,李世民是非常生氣的,不然也不可能生病,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李世民有非常滿意,從這件事情就能夠看出李恪的能力,不論是手段還是心智,李世民都非常滿意,李恪確實是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事情總是有兩面,滿意歸滿意,李世民也不會忘記初衷,從這件事中他亦能看出李恪對李治的在意,那已經超出了李世民的預計,越是如此李世民就越是堅定了要將兩人分開的決心,兄弟亂倫本就不對,而且都說帝王無情那不是沒有緣由的,若是有一個人能夠左右帝王的思想絕對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李治必須離開李恪,哪怕這個人是他心愛的兒子,大唐的江山他更加不許有任何的意外出現。
“恪兒有心了,朕沒事,休息幾日便好”兩人都心知肚明對方的想法,表面上還是父慈子孝的模樣。
“既是如此,兒臣先告退了”
☆、第五十九章:撥開雲霧見月明
第五十九章:撥開雲霧見月明
“三哥,發生什麼事了?”這次回宮以後的氣氛發生了很明顯的變化,尤其是李世民,李治感覺似乎只有他一個人是不知情的。
李恪閉著眼感受著懷中之人的氣息,不知道該如何說起,如果李治知道他與武媚娘的事情還會不會像現在一樣的依靠著自己?很有可能答案是否定的,也是他不能接受的,心中暗自嘆息,“九弟,如果父皇不讓我們在一起你會如何?”
李治愣了幾秒鐘,他不是笨人,李恪既然這樣問那說明李世民已經發現了他們的關係,所以之前李世民採取的一系列的舉動也就說得通了,至於自己會如何李治覺得已經不需要想了,當初選擇了與李恪在一起就已經想到會有這麼一天,無論發生什麼他都不會動搖,都會與李恪一起面對。
“父皇知道了?”李治輕聲道,揚起一縷無奈的笑容,“三哥既然父皇不想我們在一起,我們就隨他的意,這段時間就不在一起了如何?我們以後的日子還有很長,而父皇已經沒有多久的時間了”
李恪就知道李治回這樣,但是哪有李治想的那麼簡單,“九弟你說的太簡單了,你以為我們的父皇那麼容易騙嗎?”
“那要怎麼辦?”
李恪放開李治,思量了很久才開口“九弟,如果被人陷害與其他人發生關係,你會原諒我嗎?”
說完李恪發現自己不敢去看李治,在這件事上李恪糾結考慮了很久,究竟要不要告訴李治,也許他不說李治永遠都不會知道,但是他過不了自己那一關,不說出來他無法坦然的面對李治,也心存愧疚,與其每日在內心中煎熬還不如說出來讓李治來抉擇。
李治覺得是自己出現了幻聽,腦中空白了很久,等回過神在看著目光閃躲的李恪才知道他沒有聽錯,有那麼一剎那李治就要憤然的離去,這算是對自己的不忠,無論什麼原因背叛都是背叛,他都不能容忍。
定定的看著李恪很久,心亂成了一團,李治閉上眼睛努力的讓自己保持鎮定,用僅存的理智問“那個人是誰?”
“武媚娘”
李治覺得除了憤怒他不會再有其他的情緒了,但是在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還是有那麼一點的驚訝,無論如何他都不會想到那個人會是武媚娘,“因為什麼?”
到這時李恪沒有保留的全盤托出,看著李治的表情等待著他的決定。
知道了事情的始末,李治心中更亂,他沒有想到李世民居然會這麼做,心中早就知道李世民不會同意他與李恪的事,可對李世民仍然有些傷心也有些失望,也想起在遊玩是李世民問的那句話“國之將亡,必有妖姬”。
如今看來在李世民的眼中自己就是‘妖姬’嗎?是一個惑亂君王的妖姬,所以他才要用盡手段讓自己與李恪分開,果真是帝王無情嗎?在他眼中什麼都比不上他的江山?而李治更傷心的是李世民採取的這些手段,他情願李世民用親情來逼迫自己,那樣還能夠說明他們之間還有感情,而不是這樣暗中採用手段。
“九弟”李恪的聲音有些沙啞,擔憂的看著李治,在看到李治黯淡的眸中蘊藏著濃濃的哀傷時,上前一步想要把人抱在懷中。
看到李恪的動作,李治本能的躲開了他,然後就見李恪浮出失望之色,只是此刻李治已經無暇顧忌了,他知道李恪對他的情意,也知道那件事不是李恪願意發生的,如果在清醒的狀態下李恪絕對不會出軌的,可是他卻無法接受,至少此時此刻他無法原諒李恪,“三哥,我想一個人靜靜”
“好”除了同意他還能如何?
李治走得很慢,每一步都無比的沉重,心亂成了一團,再留下他不知道要如何面對李恪,是要恨他要斥責他還是要如何?他做不出來,因為整體來看李恪也是一個受害者,而且李恪本也可以選擇不告訴自己隱瞞一輩子,但他卻說了,想自己坦誠一切毫無保留,李恪能夠做到此,自己又如何能責怪他?
可是三哥,你又何必要說呢?我寧願不知道,也就不用糾結難過。做一個無知的人其實很幸福。
現在無所謂原諒不原諒,他們說都沒有錯,要怪只能怪天意弄人,而他要的也只是時間,等著時間來沖淡一切,直到能夠坦然的面對這一切。
自東宮回到武德殿後,李治再沒有踏出去半步,每日看看書寫寫字,教教李忠與李象,日子過得看似很悠閒,似乎就要把這種日子一直延續下去。
然而也只是看似,他的心中絕對沒有表現出來的平靜。
“父王,你每天都呆在這裡難道不悶嗎,你看現在天氣多好,你老是不出門就不怕發霉嗎?”李忠撇著小嘴,由於李治無事可做,教李忠就成了他的重心,這可苦了李忠,所以一有機會李忠就會勸說李治出門。
“忠兒想出去玩?”李治揉揉他的頭問。
“我只是想讓父王出門,父王你是不是不高興,說出來讓我聽聽,也讓忠兒為你分憂”
“忠兒有心了”李治終於露出了這些天來的第一個笑容,把李忠抱在腿上,想了想問他“忠兒如果一個已很在意的人不是出於本意做出了背叛你的事情,你會不會原諒他?”
李忠皺起眉頭,很認真的想了一會道“如果你很在意他而他又不是故意的,那為什麼不原諒他呢?就像是父王,我知道父王疼我,所以不論父王做什麼我都不會怪你的”李忠不失時機的表達自己對李治的心意。
“父王”李忠很認真的看著李治,雖然年齡很小李忠卻很聰明的猜到李治這些天來的反應與他問的問題有關,“我覺得你要是不原諒你在意的那個人,你不會高興,他也不會高興,兩個人都不高興,那還不如原諒他呢”不過李忠又補了一句“但是父皇你一定要警告他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同樣的錯誤犯兩遍就是個笨蛋了”
李治微微一笑,“忠兒說的對”心中如同絕處逢生般豁然的開朗,不論在意與否他今世都無法離開李恪,與其繼續糾結還不如試著接受。看來他還沒有一個小孩子看的透徹。
“那我們現在能不能出去走走了?”看到李治心情轉晴,李忠立即道。
“好,你想去哪?”
“去找三皇伯”
“好”李治懷疑李忠是不是已經猜到自己煩惱的根源是李恪,真是人小鬼大。就是不知道李忠長大後會對他與李恪在一起有何看法,是接受還是與世人一樣不恥?想到此李治不免暗笑自己想得太多了,既然選擇這條路,他就已經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雖然心中是希望能得到李忠的贊同,但這也是不能強求的,何況他也應該相信自己教出來的孩子會與別人不一樣。
出了武德殿李治沒有想到他首先見到的人會是武媚娘,而且是在東宮外。
“晉王殿下”武媚娘唇畔含笑,並沒有因為與李恪的事而對李治有所不同。她沒有想到李恪會告訴李治,這些時日李治一直閉門不出也定然是因為此時,今天能來東宮應該是看開了,而她能夠見到李治也是非常高興的。
李恪清楚李世民在想什麼,也明白李世民為什麼要把他與李治拆開,然而清楚明白是一回事,如何去做又是另一回事,他不會容許任何人將他們分開,即使這個人是李世民,如果李世民非要如此,那麼他也只好與李世民作對了,關於李治的事他是不會做出任何的讓步的,在李治與李世民之間要如何選擇,李恪覺得根本不需要想。
床榻之上李世民冷冷注視著李恪,縱然是面容帶有倦色和病意,仍然掩蓋不了李世民眼中的厲色,李世民是非常生氣的,不然也不可能生病,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李世民有非常滿意,從這件事情就能夠看出李恪的能力,不論是手段還是心智,李世民都非常滿意,李恪確實是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事情總是有兩面,滿意歸滿意,李世民也不會忘記初衷,從這件事中他亦能看出李恪對李治的在意,那已經超出了李世民的預計,越是如此李世民就越是堅定了要將兩人分開的決心,兄弟亂倫本就不對,而且都說帝王無情那不是沒有緣由的,若是有一個人能夠左右帝王的思想絕對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李治必須離開李恪,哪怕這個人是他心愛的兒子,大唐的江山他更加不許有任何的意外出現。
“恪兒有心了,朕沒事,休息幾日便好”兩人都心知肚明對方的想法,表面上還是父慈子孝的模樣。
“既是如此,兒臣先告退了”
☆、第五十九章:撥開雲霧見月明
第五十九章:撥開雲霧見月明
“三哥,發生什麼事了?”這次回宮以後的氣氛發生了很明顯的變化,尤其是李世民,李治感覺似乎只有他一個人是不知情的。
李恪閉著眼感受著懷中之人的氣息,不知道該如何說起,如果李治知道他與武媚娘的事情還會不會像現在一樣的依靠著自己?很有可能答案是否定的,也是他不能接受的,心中暗自嘆息,“九弟,如果父皇不讓我們在一起你會如何?”
李治愣了幾秒鐘,他不是笨人,李恪既然這樣問那說明李世民已經發現了他們的關係,所以之前李世民採取的一系列的舉動也就說得通了,至於自己會如何李治覺得已經不需要想了,當初選擇了與李恪在一起就已經想到會有這麼一天,無論發生什麼他都不會動搖,都會與李恪一起面對。
“父皇知道了?”李治輕聲道,揚起一縷無奈的笑容,“三哥既然父皇不想我們在一起,我們就隨他的意,這段時間就不在一起了如何?我們以後的日子還有很長,而父皇已經沒有多久的時間了”
李恪就知道李治回這樣,但是哪有李治想的那麼簡單,“九弟你說的太簡單了,你以為我們的父皇那麼容易騙嗎?”
“那要怎麼辦?”
李恪放開李治,思量了很久才開口“九弟,如果被人陷害與其他人發生關係,你會原諒我嗎?”
說完李恪發現自己不敢去看李治,在這件事上李恪糾結考慮了很久,究竟要不要告訴李治,也許他不說李治永遠都不會知道,但是他過不了自己那一關,不說出來他無法坦然的面對李治,也心存愧疚,與其每日在內心中煎熬還不如說出來讓李治來抉擇。
李治覺得是自己出現了幻聽,腦中空白了很久,等回過神在看著目光閃躲的李恪才知道他沒有聽錯,有那麼一剎那李治就要憤然的離去,這算是對自己的不忠,無論什麼原因背叛都是背叛,他都不能容忍。
定定的看著李恪很久,心亂成了一團,李治閉上眼睛努力的讓自己保持鎮定,用僅存的理智問“那個人是誰?”
“武媚娘”
李治覺得除了憤怒他不會再有其他的情緒了,但是在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還是有那麼一點的驚訝,無論如何他都不會想到那個人會是武媚娘,“因為什麼?”
到這時李恪沒有保留的全盤托出,看著李治的表情等待著他的決定。
知道了事情的始末,李治心中更亂,他沒有想到李世民居然會這麼做,心中早就知道李世民不會同意他與李恪的事,可對李世民仍然有些傷心也有些失望,也想起在遊玩是李世民問的那句話“國之將亡,必有妖姬”。
如今看來在李世民的眼中自己就是‘妖姬’嗎?是一個惑亂君王的妖姬,所以他才要用盡手段讓自己與李恪分開,果真是帝王無情嗎?在他眼中什麼都比不上他的江山?而李治更傷心的是李世民採取的這些手段,他情願李世民用親情來逼迫自己,那樣還能夠說明他們之間還有感情,而不是這樣暗中採用手段。
“九弟”李恪的聲音有些沙啞,擔憂的看著李治,在看到李治黯淡的眸中蘊藏著濃濃的哀傷時,上前一步想要把人抱在懷中。
看到李恪的動作,李治本能的躲開了他,然後就見李恪浮出失望之色,只是此刻李治已經無暇顧忌了,他知道李恪對他的情意,也知道那件事不是李恪願意發生的,如果在清醒的狀態下李恪絕對不會出軌的,可是他卻無法接受,至少此時此刻他無法原諒李恪,“三哥,我想一個人靜靜”
“好”除了同意他還能如何?
李治走得很慢,每一步都無比的沉重,心亂成了一團,再留下他不知道要如何面對李恪,是要恨他要斥責他還是要如何?他做不出來,因為整體來看李恪也是一個受害者,而且李恪本也可以選擇不告訴自己隱瞞一輩子,但他卻說了,想自己坦誠一切毫無保留,李恪能夠做到此,自己又如何能責怪他?
可是三哥,你又何必要說呢?我寧願不知道,也就不用糾結難過。做一個無知的人其實很幸福。
現在無所謂原諒不原諒,他們說都沒有錯,要怪只能怪天意弄人,而他要的也只是時間,等著時間來沖淡一切,直到能夠坦然的面對這一切。
自東宮回到武德殿後,李治再沒有踏出去半步,每日看看書寫寫字,教教李忠與李象,日子過得看似很悠閒,似乎就要把這種日子一直延續下去。
然而也只是看似,他的心中絕對沒有表現出來的平靜。
“父王,你每天都呆在這裡難道不悶嗎,你看現在天氣多好,你老是不出門就不怕發霉嗎?”李忠撇著小嘴,由於李治無事可做,教李忠就成了他的重心,這可苦了李忠,所以一有機會李忠就會勸說李治出門。
“忠兒想出去玩?”李治揉揉他的頭問。
“我只是想讓父王出門,父王你是不是不高興,說出來讓我聽聽,也讓忠兒為你分憂”
“忠兒有心了”李治終於露出了這些天來的第一個笑容,把李忠抱在腿上,想了想問他“忠兒如果一個已很在意的人不是出於本意做出了背叛你的事情,你會不會原諒他?”
李忠皺起眉頭,很認真的想了一會道“如果你很在意他而他又不是故意的,那為什麼不原諒他呢?就像是父王,我知道父王疼我,所以不論父王做什麼我都不會怪你的”李忠不失時機的表達自己對李治的心意。
“父王”李忠很認真的看著李治,雖然年齡很小李忠卻很聰明的猜到李治這些天來的反應與他問的問題有關,“我覺得你要是不原諒你在意的那個人,你不會高興,他也不會高興,兩個人都不高興,那還不如原諒他呢”不過李忠又補了一句“但是父皇你一定要警告他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同樣的錯誤犯兩遍就是個笨蛋了”
李治微微一笑,“忠兒說的對”心中如同絕處逢生般豁然的開朗,不論在意與否他今世都無法離開李恪,與其繼續糾結還不如試著接受。看來他還沒有一個小孩子看的透徹。
“那我們現在能不能出去走走了?”看到李治心情轉晴,李忠立即道。
“好,你想去哪?”
“去找三皇伯”
“好”李治懷疑李忠是不是已經猜到自己煩惱的根源是李恪,真是人小鬼大。就是不知道李忠長大後會對他與李恪在一起有何看法,是接受還是與世人一樣不恥?想到此李治不免暗笑自己想得太多了,既然選擇這條路,他就已經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雖然心中是希望能得到李忠的贊同,但這也是不能強求的,何況他也應該相信自己教出來的孩子會與別人不一樣。
出了武德殿李治沒有想到他首先見到的人會是武媚娘,而且是在東宮外。
“晉王殿下”武媚娘唇畔含笑,並沒有因為與李恪的事而對李治有所不同。她沒有想到李恪會告訴李治,這些時日李治一直閉門不出也定然是因為此時,今天能來東宮應該是看開了,而她能夠見到李治也是非常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