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姚謹看了看這些料子,對梅子說道:“你去把小姐叫來。”
沒一會兒,巧兒便來了,她現在出落的亭亭玉立,已經十一歲,在這個時代,已經是個大姑娘了,雖然不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卻也不輸給那些大家閨秀,便是這脾氣秉性,待人接物不卑不亢,看著也是出色的,她日常幫著姚謹管理府上的事兒,一樣樣什麼都拿得起放得下,姚謹也是很喜歡這個女兒的。
“巧兒,這是你三叔讓人送來的,都是上好的料子,你看看喜歡哪個?”
巧兒翻動著各色料子,不由得眼花繚亂,不停地說著這個好、那個也好,哪個又適合做什麼,“娘,我覺得這藕荷色的湖縐,可以做件夾襖,襯娘那條絳紫色的裙子最適合不過了,這匹寶藍的綿綢,倒是可以留著給娘做件夏衣,這個石青的,給兩個大弟弟做新衣裳也是好的,他們倆要去上學,還是穿得簡潔穩重些好,先生見了也喜歡,況且這料子顏色深,不怕髒,質地又厚實,最耐穿不過了——”
姚謹點點頭,“別光顧著他們,你自己也選選,大姑娘了,當然要打扮的漂亮些,我看這線春的顏色嬌嫩些,留著給你來年春天做一件春衫正合適,還有這個漳絨,那個顏色鮮亮的,給你做一套衣裳,那個深藍的,倒是可以給你爹爹做一件道袍穿,他一定喜歡。”
這個時代的道袍,也就是書生穿的常服,巧兒聞言笑道:“娘,這漳絨可是金貴東西,還是娘做一件吧,女兒又不用出去應酬……”
“行了,你的個子長得快,去年的穿不了了,娘去年做的那一套衣裳,還沒怎麼上身呢。”
李子軼在一旁坐著,挑挑眉笑道:“雖然漳絨貴些,咱們家又不差那點錢,這料子不夠的話,想穿就去買去,要不然讓三弟的鋪子上送來也好,你們娘倆不用你謙我讓的。”
姚謹笑道:“大郎,咱們雖然不缺錢,也得低調些,你來年可就要政績考核了。”
李子軼點點頭“還是謹娘想的周全。”
因為快到中秋節了,少不得又要送禮,上下打點,姚謹著實忙亂了幾天,如此沒過幾日,中秋節便到了,圓月當空,孩子們和家裡的丫鬟媳婦都在看戲,姚謹命人在後花園裡擺下一桌果品,斟滿了新酒,端上了鰲蟹,更有大盤梨、棗、桔子、葡萄、石榴,累累果子堆滿桌子,姚謹拿了香點燃,衝著月亮拜了幾拜,雖然她不迷信,也只當這是一個儀式。
李子軼舉杯祝月,也難免感慨,自那年進京離開故鄉,一晃兒已經六年了,竟是一次也沒回去過,幾個孩子更是不知家鄉模樣,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得到機會回去潭拓鎮,看一看家鄉的山水,也不知道明年自己又會去哪裡做官……
姚謹也仰頭望明月,剎那間有些恍惚,月亮還是千年前的月亮,人卻早已經不是那個人了,此刻地她心中只有丈夫兒女和這個小家,想到此,她心中不由得感慨萬千……
李子軼飲了酒,看見妻子對著月亮出神,便問道:“剛才你對著月亮許了什麼願?”
姚謹笑道:“當然不能說,說了就不靈了。”
李子軼笑道:“景輝今年十六歲了,又中了秀才,這小子不是說若是有可能,中秋節要來餘杭嗎?怎麼又沒有動靜?”
姚謹“撲哧”一聲就笑了“哪有中秋不在家裡過的道理?他那話肯定是沒跟家裡商量才說的。你的心思我知道,不就是盼著他來提親嗎?”
李子軼笑道:“那當然,這小子是咱們從小看到大的,相貌秉性都好,雖然他娘不怎麼樣,只要他對巧兒好,我也認了。”
“巧兒才十一歲,你急什麼?”
“怎能不急?我可聽說有不少人家去你哥哥家提親,若是訂下來,這心裡也就了了一樁心事……”
這事兒姚謹自然知道,洪氏上次就提過,哥哥一家都對巧兒滿意,唯有姚孫氏,覺得李子軼也不過是個七品縣官,根本不配做她的兒媳婦,所以說什麼也不同意兩家的孩子定親,景輝也孝順,不忍擰著娘親,姚世祥也許是覺得對姚孫氏心中有愧,也沒強迫著定親,不過前去給景輝的提親的媒婆雖然多,因為有姚世祥替著兒子把關,景輝的婚事卻是一直拖著沒定下。
巧兒跟景輝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姚謹雖然沒問過她到底是怎麼想的,不過看她那神情,對姚景輝還是很滿意的。尤其是今年春天姚景輝考上秀才的時候,姚謹去慶賀的時候,特意帶著巧兒一起去的,
姚謹心裡一直琢磨,便是姚景輝和巧兒的這婚事成了,有了姚孫氏那樣的婆婆,這日子怕是也不好過,別人都可以躲著姚孫氏,惟獨兒媳婦是怎麼也躲不過去的,姚謹真的很擔心。
但是若是不嫁給景輝,那能嫁給誰?巧兒現在可是一個大腳姑娘,這選擇婆家的餘地就小得多了,難得景輝那孩子不嫌棄,姚謹有時候也慶幸,幸好自己生的孩子是三個毛頭小子,再不用為裹腳的事兒煩惱,再加上姚謹覺得巧兒年歲還小,婚事兒並不急著定下來,所以這事兒便耽擱了,雖然跟姚世祥是兄妹,婚事也總不能女方家主動提吧?
姚謹此刻卻也不好對李子軼言明,只是輕輕的嘆了口氣,李子軼笑道:“你又嘆什麼氣?不就是你嫂子不同意嘛!你哥哥家,終歸她還是說了不算……”
姚謹沒想到丈夫居然已經猜到了,遂笑了笑,“你既然這樣有把握,又急什麼?再說了,便是定了又能如何?巧兒在她跟前做媳婦,天天還不得被她難為死?”
李子軼笑道:“想對付她還不簡單?過幾年景輝做了官,讓他也外放就行了,到時候還不是要離開家?饒是你嫂子長了三頭六臂,卻也拿兒媳婦沒有辦法。”
正文 定親
轉眼就過了年,到了李子軼回京卸任的時候,一家人雇了大船回京,本來以為早早的就能回京,結果大船到了京城,居然不能靠近碼頭,全家人都到甲板上去看,只見港口裡到處都是船,派了人仔細一問,原來是三寶和尚下西洋回來了。【 ]
姚謹一聽,頓時大喜,李子軼忍不住問道:“讓他們這麼一鬧騰,咱們天黑能到家就不錯了,你怎麼還滿臉喜色?”
姚謹笑道:“我想到了能讓你升官的法子了,難道不值得高興嗎?鄭和下西洋可是帶回來很多好東西,別的不說,各色農作物的種子就不少,咱們讓堂兄跟他要點,你回去直接到雞鳴寺去……”
李子軼笑道:“卸任之後我還不知道能到哪裡為官呢!若是到了地方做不了主官,有什麼樣的農作物種子也是白搭。”
“怎麼能這麼想?”姚謹忍不住奚落他道:“大郎,我看你現在一點都不為百姓著想,若是有了好的農作物,畝產幾千斤,推廣開來,那得多收多少糧食啊,農民遇到災年也就不怕了,便是你做不了主官,這份功勞也少不了。”
李子軼聽了也不生氣,而是哈哈大笑道:“謹娘,這會兒你居然來教訓我來了,我又不是沒種過地,糧食畝產能有幾百斤就不錯了,還想要幾千斤,那怎麼可能?我做夢都沒想到這樣的好事。”
姚謹笑道:“誰說不可能?要不然咱們打賭怎麼樣?”
清官和明官在一旁湊趣道:“爹爹,跟娘賭了。”
李子軼氣道:“滾一邊去,我看你們兩個小子沒安好心,分明是想讓你爹爹輸!”
李家雇的大船不能靠岸,只得讓一艘小船幫忙給岸上送信,又找了一個距離京城遠一些的碼頭停靠,直到天色將黑了,一家人的車隊這才進了京城,姚謹掀開車窗,看著萬家燈火的京城,心中很是感慨,李子軼摟住了她是腰,笑道:“謹娘,真的有畝產幾千斤的作物?你怎麼知道?”
“我知道是事情多了,你不信?要不然咱們打賭怎樣?”
李子軼一使勁兒,就把姚謹抱到了他的腿上,一邊用鬍子扎姚謹的臉,一邊笑道:“賭就賭,你以為我真的怕你不成!現在兒子女兒可不在身邊,沒有人給你撐腰。”
姚謹捂住他的嘴,嘻嘻笑道:“好啊,這次誰輸了就給對方洗一年的腳,怎麼樣?”
李子軼連連點頭“洗腳怕什麼?便是不打賭,夫妻間給對方洗洗腳也沒什麼,我很樂意。【 ]”
姚謹說道:“那好,你一會兒下了車就去雞鳴寺,跟堂兄說你要玉米和紅薯。”她把玉米和紅薯的模樣仔細的說了說,李子軼到了家門口,讓姚謹下了車,他自己坐車直接去雞鳴寺了。
李家在京城的房子一直都有下人打理,這次住進來倒也方便,姚謹一下車就看見哥哥家裡的洪管家站在大門口,他看見姚謹下了車,趕忙迎過來“姑奶奶好,我家老爺和二老爺在這裡等了一下午,因為晚上有同僚請吃酒,這才一起走了。老爺臨走的時候說了,明天府里家宴,請姑奶奶一家一定要去。”
姚謹笑道:“那好,你回去跟哥哥嫂子說,讓他們費心了,明兒我們一準去。”
看著洪管家走了,姚謹這才往院子裡走,看房子的是一對老夫妻,那婆子給姚謹行了禮,便在木棉旁邊邊走邊說道:“今兒洪管家派了好幾個丫鬟婆子,把屋子裡里外外都打掃了一遍,其實老奴也是天天打掃的,屋子並不髒……”
木棉笑道:“你囉里囉嗦的說個什麼?夫人哪裡會不明白?”
清官、明官回到了故居,高興的挨著屋子亂串,巧兒也很高興,幫著姚謹指揮著下人把帶回來的東西都歸置起來。
余官跟著兩個哥哥瘋玩了一會兒,便嚷嚷著餓了,姚謹一看天已經完全黑了,李子軼這時候不回來,大概是又陪著堂兄吃上了,便也不再等他,一家人張羅著吃飯,飯後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一路坐船雖然不累,卻也睏乏,便早早的都睡下,姚謹也躺在床上,隨意翻看一本書,等著丈夫回來。
一直到了二更天,姚謹聽見李子軼的腳步聲,趕忙從床上起來,她一打開門,李子軼正走到門口,姚謹笑問道:“又陪著堂兄喝酒了?”
李子軼笑道:“你堂兄那裡都是素酒,喝不醉人的。”
姚謹幫他簡單的洗漱了一番,夫妻二人上了床,李子軼擁著姚謹,笑道:“你猜這次你堂兄為我謀了什麼職位?”
姚謹閉著眼睛,在李子軼的胸前蹭了蹭,找了一個舒服的位置,笑道:“這我怎麼知道?不會是哪個府的知府吧?那也升遷的太快了些,會遭人病垢。”
沒一會兒,巧兒便來了,她現在出落的亭亭玉立,已經十一歲,在這個時代,已經是個大姑娘了,雖然不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卻也不輸給那些大家閨秀,便是這脾氣秉性,待人接物不卑不亢,看著也是出色的,她日常幫著姚謹管理府上的事兒,一樣樣什麼都拿得起放得下,姚謹也是很喜歡這個女兒的。
“巧兒,這是你三叔讓人送來的,都是上好的料子,你看看喜歡哪個?”
巧兒翻動著各色料子,不由得眼花繚亂,不停地說著這個好、那個也好,哪個又適合做什麼,“娘,我覺得這藕荷色的湖縐,可以做件夾襖,襯娘那條絳紫色的裙子最適合不過了,這匹寶藍的綿綢,倒是可以留著給娘做件夏衣,這個石青的,給兩個大弟弟做新衣裳也是好的,他們倆要去上學,還是穿得簡潔穩重些好,先生見了也喜歡,況且這料子顏色深,不怕髒,質地又厚實,最耐穿不過了——”
姚謹點點頭,“別光顧著他們,你自己也選選,大姑娘了,當然要打扮的漂亮些,我看這線春的顏色嬌嫩些,留著給你來年春天做一件春衫正合適,還有這個漳絨,那個顏色鮮亮的,給你做一套衣裳,那個深藍的,倒是可以給你爹爹做一件道袍穿,他一定喜歡。”
這個時代的道袍,也就是書生穿的常服,巧兒聞言笑道:“娘,這漳絨可是金貴東西,還是娘做一件吧,女兒又不用出去應酬……”
“行了,你的個子長得快,去年的穿不了了,娘去年做的那一套衣裳,還沒怎麼上身呢。”
李子軼在一旁坐著,挑挑眉笑道:“雖然漳絨貴些,咱們家又不差那點錢,這料子不夠的話,想穿就去買去,要不然讓三弟的鋪子上送來也好,你們娘倆不用你謙我讓的。”
姚謹笑道:“大郎,咱們雖然不缺錢,也得低調些,你來年可就要政績考核了。”
李子軼點點頭“還是謹娘想的周全。”
因為快到中秋節了,少不得又要送禮,上下打點,姚謹著實忙亂了幾天,如此沒過幾日,中秋節便到了,圓月當空,孩子們和家裡的丫鬟媳婦都在看戲,姚謹命人在後花園裡擺下一桌果品,斟滿了新酒,端上了鰲蟹,更有大盤梨、棗、桔子、葡萄、石榴,累累果子堆滿桌子,姚謹拿了香點燃,衝著月亮拜了幾拜,雖然她不迷信,也只當這是一個儀式。
李子軼舉杯祝月,也難免感慨,自那年進京離開故鄉,一晃兒已經六年了,竟是一次也沒回去過,幾個孩子更是不知家鄉模樣,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得到機會回去潭拓鎮,看一看家鄉的山水,也不知道明年自己又會去哪裡做官……
姚謹也仰頭望明月,剎那間有些恍惚,月亮還是千年前的月亮,人卻早已經不是那個人了,此刻地她心中只有丈夫兒女和這個小家,想到此,她心中不由得感慨萬千……
李子軼飲了酒,看見妻子對著月亮出神,便問道:“剛才你對著月亮許了什麼願?”
姚謹笑道:“當然不能說,說了就不靈了。”
李子軼笑道:“景輝今年十六歲了,又中了秀才,這小子不是說若是有可能,中秋節要來餘杭嗎?怎麼又沒有動靜?”
姚謹“撲哧”一聲就笑了“哪有中秋不在家裡過的道理?他那話肯定是沒跟家裡商量才說的。你的心思我知道,不就是盼著他來提親嗎?”
李子軼笑道:“那當然,這小子是咱們從小看到大的,相貌秉性都好,雖然他娘不怎麼樣,只要他對巧兒好,我也認了。”
“巧兒才十一歲,你急什麼?”
“怎能不急?我可聽說有不少人家去你哥哥家提親,若是訂下來,這心裡也就了了一樁心事……”
這事兒姚謹自然知道,洪氏上次就提過,哥哥一家都對巧兒滿意,唯有姚孫氏,覺得李子軼也不過是個七品縣官,根本不配做她的兒媳婦,所以說什麼也不同意兩家的孩子定親,景輝也孝順,不忍擰著娘親,姚世祥也許是覺得對姚孫氏心中有愧,也沒強迫著定親,不過前去給景輝的提親的媒婆雖然多,因為有姚世祥替著兒子把關,景輝的婚事卻是一直拖著沒定下。
巧兒跟景輝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姚謹雖然沒問過她到底是怎麼想的,不過看她那神情,對姚景輝還是很滿意的。尤其是今年春天姚景輝考上秀才的時候,姚謹去慶賀的時候,特意帶著巧兒一起去的,
姚謹心裡一直琢磨,便是姚景輝和巧兒的這婚事成了,有了姚孫氏那樣的婆婆,這日子怕是也不好過,別人都可以躲著姚孫氏,惟獨兒媳婦是怎麼也躲不過去的,姚謹真的很擔心。
但是若是不嫁給景輝,那能嫁給誰?巧兒現在可是一個大腳姑娘,這選擇婆家的餘地就小得多了,難得景輝那孩子不嫌棄,姚謹有時候也慶幸,幸好自己生的孩子是三個毛頭小子,再不用為裹腳的事兒煩惱,再加上姚謹覺得巧兒年歲還小,婚事兒並不急著定下來,所以這事兒便耽擱了,雖然跟姚世祥是兄妹,婚事也總不能女方家主動提吧?
姚謹此刻卻也不好對李子軼言明,只是輕輕的嘆了口氣,李子軼笑道:“你又嘆什麼氣?不就是你嫂子不同意嘛!你哥哥家,終歸她還是說了不算……”
姚謹沒想到丈夫居然已經猜到了,遂笑了笑,“你既然這樣有把握,又急什麼?再說了,便是定了又能如何?巧兒在她跟前做媳婦,天天還不得被她難為死?”
李子軼笑道:“想對付她還不簡單?過幾年景輝做了官,讓他也外放就行了,到時候還不是要離開家?饒是你嫂子長了三頭六臂,卻也拿兒媳婦沒有辦法。”
正文 定親
轉眼就過了年,到了李子軼回京卸任的時候,一家人雇了大船回京,本來以為早早的就能回京,結果大船到了京城,居然不能靠近碼頭,全家人都到甲板上去看,只見港口裡到處都是船,派了人仔細一問,原來是三寶和尚下西洋回來了。【 ]
姚謹一聽,頓時大喜,李子軼忍不住問道:“讓他們這麼一鬧騰,咱們天黑能到家就不錯了,你怎麼還滿臉喜色?”
姚謹笑道:“我想到了能讓你升官的法子了,難道不值得高興嗎?鄭和下西洋可是帶回來很多好東西,別的不說,各色農作物的種子就不少,咱們讓堂兄跟他要點,你回去直接到雞鳴寺去……”
李子軼笑道:“卸任之後我還不知道能到哪裡為官呢!若是到了地方做不了主官,有什麼樣的農作物種子也是白搭。”
“怎麼能這麼想?”姚謹忍不住奚落他道:“大郎,我看你現在一點都不為百姓著想,若是有了好的農作物,畝產幾千斤,推廣開來,那得多收多少糧食啊,農民遇到災年也就不怕了,便是你做不了主官,這份功勞也少不了。”
李子軼聽了也不生氣,而是哈哈大笑道:“謹娘,這會兒你居然來教訓我來了,我又不是沒種過地,糧食畝產能有幾百斤就不錯了,還想要幾千斤,那怎麼可能?我做夢都沒想到這樣的好事。”
姚謹笑道:“誰說不可能?要不然咱們打賭怎麼樣?”
清官和明官在一旁湊趣道:“爹爹,跟娘賭了。”
李子軼氣道:“滾一邊去,我看你們兩個小子沒安好心,分明是想讓你爹爹輸!”
李家雇的大船不能靠岸,只得讓一艘小船幫忙給岸上送信,又找了一個距離京城遠一些的碼頭停靠,直到天色將黑了,一家人的車隊這才進了京城,姚謹掀開車窗,看著萬家燈火的京城,心中很是感慨,李子軼摟住了她是腰,笑道:“謹娘,真的有畝產幾千斤的作物?你怎麼知道?”
“我知道是事情多了,你不信?要不然咱們打賭怎樣?”
李子軼一使勁兒,就把姚謹抱到了他的腿上,一邊用鬍子扎姚謹的臉,一邊笑道:“賭就賭,你以為我真的怕你不成!現在兒子女兒可不在身邊,沒有人給你撐腰。”
姚謹捂住他的嘴,嘻嘻笑道:“好啊,這次誰輸了就給對方洗一年的腳,怎麼樣?”
李子軼連連點頭“洗腳怕什麼?便是不打賭,夫妻間給對方洗洗腳也沒什麼,我很樂意。【 ]”
姚謹說道:“那好,你一會兒下了車就去雞鳴寺,跟堂兄說你要玉米和紅薯。”她把玉米和紅薯的模樣仔細的說了說,李子軼到了家門口,讓姚謹下了車,他自己坐車直接去雞鳴寺了。
李家在京城的房子一直都有下人打理,這次住進來倒也方便,姚謹一下車就看見哥哥家裡的洪管家站在大門口,他看見姚謹下了車,趕忙迎過來“姑奶奶好,我家老爺和二老爺在這裡等了一下午,因為晚上有同僚請吃酒,這才一起走了。老爺臨走的時候說了,明天府里家宴,請姑奶奶一家一定要去。”
姚謹笑道:“那好,你回去跟哥哥嫂子說,讓他們費心了,明兒我們一準去。”
看著洪管家走了,姚謹這才往院子裡走,看房子的是一對老夫妻,那婆子給姚謹行了禮,便在木棉旁邊邊走邊說道:“今兒洪管家派了好幾個丫鬟婆子,把屋子裡里外外都打掃了一遍,其實老奴也是天天打掃的,屋子並不髒……”
木棉笑道:“你囉里囉嗦的說個什麼?夫人哪裡會不明白?”
清官、明官回到了故居,高興的挨著屋子亂串,巧兒也很高興,幫著姚謹指揮著下人把帶回來的東西都歸置起來。
余官跟著兩個哥哥瘋玩了一會兒,便嚷嚷著餓了,姚謹一看天已經完全黑了,李子軼這時候不回來,大概是又陪著堂兄吃上了,便也不再等他,一家人張羅著吃飯,飯後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一路坐船雖然不累,卻也睏乏,便早早的都睡下,姚謹也躺在床上,隨意翻看一本書,等著丈夫回來。
一直到了二更天,姚謹聽見李子軼的腳步聲,趕忙從床上起來,她一打開門,李子軼正走到門口,姚謹笑問道:“又陪著堂兄喝酒了?”
李子軼笑道:“你堂兄那裡都是素酒,喝不醉人的。”
姚謹幫他簡單的洗漱了一番,夫妻二人上了床,李子軼擁著姚謹,笑道:“你猜這次你堂兄為我謀了什麼職位?”
姚謹閉著眼睛,在李子軼的胸前蹭了蹭,找了一個舒服的位置,笑道:“這我怎麼知道?不會是哪個府的知府吧?那也升遷的太快了些,會遭人病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