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頁
另有蒸汽機帶動的脫粒機,申請了專利,脫粒高效且乾淨。
這十年間,天朝各行各業的發展,呈現出不可阻擋的勢頭。
近兩年,更有朝廷的低質量鋼材和布匹等物,參與對外貿易,從境外換取大量稀缺物資。
以上種種,都顯示出,天朝的工業化已經有了良好的開頭,發展日漸穩定。
皇帝已年近六十,他覺得,他可以功成身退,過一過自己想過的日子了。
沉默了好一會兒,皇帝很突兀的說道:「你家孫女的確是個有遠見的。他給朕推薦的煤炭生意,的確收益巨大。朕聽說晉州的礦場極為寬闊壯觀,朕想去看看自己的生意是什麼規模。」
安國公並沒應聲,卻在心裡度量著皇帝話里的意思。聽這意思,皇上真有退位的想法了了。
…………
瑾融是在第二天下了早朝,父子二人退回御書房之後,聽皇帝提起此事的。
他先是聽皇帝抱怨了一大通諸事繁雜,然後用詢問的口氣說:他是不是應該退位了?
瑾融最開始的反映和安國公一樣,差點驚掉了下巴。
隨即,聽明白皇帝意思的瑾融面露糾結。繼承皇位啊?雖說如今就是他在主持早朝,奏摺也大多是他在批閱。可他終究還沒有登基,也不是皇帝。
登基當皇帝是每個有野心的皇子的終極目標。很顯然,皇帝現在說的就是這個終極目標的歸屬。
瑾融面部表情極為複雜,糾結了好一會兒,才說道:「父皇如今也不是很受約束,好端端的,幹嘛要退位?」語氣之間,怎麼聽都覺得少了一份誠意。
皇帝看著瑾融面上那欲拒還迎的表情,差點把他踢出去:「你小子就不能裝的像一點嗎?你拿鏡子瞧瞧你臉上那表情,這是恨不得朕馬上就把皇位交給你吧?!」
瑾融愕然:「啊?不是吧?有這麼明顯嗎?」
這下皇帝真惱了,拿起案上一本冊子,兜頭向著瑾融砸了過去,「你個混帳東西!居然還真是這麼想的。」
瑾融忙伸手借下冊子,滿心滿臉都是委屈,「這能怪得了兒臣嗎嗎?咱們這些有志向的皇子,哪個不想登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以父皇您的英明神武,就算兒臣裝的再像,難道您還真能被兒臣騙過不成?」
皇帝瞪著瑾融,一時間竟然沒法兒反駁。這大實話說的,怎麼就這麼誠懇真實呢?裡面還夾雜著高超的馬屁功。
皇帝豁然發現,最近他身邊的人拍馬屁的功夫都大為長進了。
「滾吧!好好辦事,讓朕再想想。」
…………
皇帝說退位的時候,似乎只是隨口說的一個混沌想法。可是話一出口,皇帝的心就開始灼熱起來。
江一凡幾乎剛從安國公那裡知道皇帝有這麼個想法,就被禮部尚書找去,商議新皇繼位、尊當今聖上為太上皇的禮儀安排。
江一凡如今任禮部侍郎。原因無它,只因為齊家機械作坊有他江家的一份,而機械作坊在整個大夏朝的工業領域中,算是首屈一指。
機械作坊和工部、將作監常有技術交流和銀錢往來。為了避嫌,他被調任禮部任侍郎,算是又升了一大級。
時任禮部尚書的孫霆越,是禹王側妃孫淑敏的父親,算是瑾融的半個老丈人。
孫尚書心情極好,熱情的把江一凡讓到客位坐下,親自給他斟了茶。交代江一凡事情的時候,臉上的褶子都要堆成一朵花兒了。
江一凡則是愣了愣:「這麼大的事情,難道不需要在朝堂上商議一下嗎?」
這種事情的正常程序,應該拿到朝堂上進行廷議。以瑾融這個繼位者為首,包括朝中各大臣,都要痛心疾首、萬般不舍的勸諫皇帝。
要用極其赤誠的感情,向皇帝表達,離了皇帝的指導,大家都做不了事情、都活的沒有主心骨。
而皇帝則堅決表示,要效仿堯舜,把更多的機會讓給年輕人。當然,這個年輕人不是外人,是他的兒子。
這麼你來我往的揪扯上三、五個月,然後才進入實質性的交接階段。
可是,乾慶皇帝這是什麼情況,太突然了吧?
第一零六零章 婦人於家道而言
孫霆越一向都是把江一凡當自己人的,他湊近江一凡,壓低聲音說道:「聽說,聖上之前只是對殿下抱怨了幾句,殿下也推脫了。原本以為還要等些時日,沒想到陛下竟是很不耐煩。」
說著,他一攤手,「這不,前日才提了個頭,今日就和閣部打招呼,不做廷議了,先讓吏部準備禮儀。擇日宣布,之後就舉行大典。」
江一凡眨眨眼,不是說,皇家的人對皇位都有一份異乎尋常的執著嗎?怎麼到了乾慶皇帝這裡,就例外了?
…………
雖然就這幾年的形勢來看,禹王繼位只是早晚的事情。可是,朝廷正式宣布,當今聖上要傳位於禹王的時候,還是在朝野上下引起了極大震動。
早些年,任誰也想不到,六皇子禹王會是下一任皇位的繼任者。
十五年前,福王和太子在朝堂上較勁,想取代太子成為皇儲。那時的禹王遠離朝堂,和皇帝打了個招呼,就去自己封地溜達去了。
禹王回來之後,其勢力和影響力一發不可收拾,居然走到了登基這一步。
這個時候,大家再看江家,用的就是看當朝新貴的炙熱眼神了。據說,江大人和禹王殿下結識於少年之時,一直鼎力相助殿下。雖然在此之前,江家夫婦就多得乾慶皇帝看重,可新皇登基,江家只怕更得聖眷。
這十年間,天朝各行各業的發展,呈現出不可阻擋的勢頭。
近兩年,更有朝廷的低質量鋼材和布匹等物,參與對外貿易,從境外換取大量稀缺物資。
以上種種,都顯示出,天朝的工業化已經有了良好的開頭,發展日漸穩定。
皇帝已年近六十,他覺得,他可以功成身退,過一過自己想過的日子了。
沉默了好一會兒,皇帝很突兀的說道:「你家孫女的確是個有遠見的。他給朕推薦的煤炭生意,的確收益巨大。朕聽說晉州的礦場極為寬闊壯觀,朕想去看看自己的生意是什麼規模。」
安國公並沒應聲,卻在心裡度量著皇帝話里的意思。聽這意思,皇上真有退位的想法了了。
…………
瑾融是在第二天下了早朝,父子二人退回御書房之後,聽皇帝提起此事的。
他先是聽皇帝抱怨了一大通諸事繁雜,然後用詢問的口氣說:他是不是應該退位了?
瑾融最開始的反映和安國公一樣,差點驚掉了下巴。
隨即,聽明白皇帝意思的瑾融面露糾結。繼承皇位啊?雖說如今就是他在主持早朝,奏摺也大多是他在批閱。可他終究還沒有登基,也不是皇帝。
登基當皇帝是每個有野心的皇子的終極目標。很顯然,皇帝現在說的就是這個終極目標的歸屬。
瑾融面部表情極為複雜,糾結了好一會兒,才說道:「父皇如今也不是很受約束,好端端的,幹嘛要退位?」語氣之間,怎麼聽都覺得少了一份誠意。
皇帝看著瑾融面上那欲拒還迎的表情,差點把他踢出去:「你小子就不能裝的像一點嗎?你拿鏡子瞧瞧你臉上那表情,這是恨不得朕馬上就把皇位交給你吧?!」
瑾融愕然:「啊?不是吧?有這麼明顯嗎?」
這下皇帝真惱了,拿起案上一本冊子,兜頭向著瑾融砸了過去,「你個混帳東西!居然還真是這麼想的。」
瑾融忙伸手借下冊子,滿心滿臉都是委屈,「這能怪得了兒臣嗎嗎?咱們這些有志向的皇子,哪個不想登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以父皇您的英明神武,就算兒臣裝的再像,難道您還真能被兒臣騙過不成?」
皇帝瞪著瑾融,一時間竟然沒法兒反駁。這大實話說的,怎麼就這麼誠懇真實呢?裡面還夾雜著高超的馬屁功。
皇帝豁然發現,最近他身邊的人拍馬屁的功夫都大為長進了。
「滾吧!好好辦事,讓朕再想想。」
…………
皇帝說退位的時候,似乎只是隨口說的一個混沌想法。可是話一出口,皇帝的心就開始灼熱起來。
江一凡幾乎剛從安國公那裡知道皇帝有這麼個想法,就被禮部尚書找去,商議新皇繼位、尊當今聖上為太上皇的禮儀安排。
江一凡如今任禮部侍郎。原因無它,只因為齊家機械作坊有他江家的一份,而機械作坊在整個大夏朝的工業領域中,算是首屈一指。
機械作坊和工部、將作監常有技術交流和銀錢往來。為了避嫌,他被調任禮部任侍郎,算是又升了一大級。
時任禮部尚書的孫霆越,是禹王側妃孫淑敏的父親,算是瑾融的半個老丈人。
孫尚書心情極好,熱情的把江一凡讓到客位坐下,親自給他斟了茶。交代江一凡事情的時候,臉上的褶子都要堆成一朵花兒了。
江一凡則是愣了愣:「這麼大的事情,難道不需要在朝堂上商議一下嗎?」
這種事情的正常程序,應該拿到朝堂上進行廷議。以瑾融這個繼位者為首,包括朝中各大臣,都要痛心疾首、萬般不舍的勸諫皇帝。
要用極其赤誠的感情,向皇帝表達,離了皇帝的指導,大家都做不了事情、都活的沒有主心骨。
而皇帝則堅決表示,要效仿堯舜,把更多的機會讓給年輕人。當然,這個年輕人不是外人,是他的兒子。
這麼你來我往的揪扯上三、五個月,然後才進入實質性的交接階段。
可是,乾慶皇帝這是什麼情況,太突然了吧?
第一零六零章 婦人於家道而言
孫霆越一向都是把江一凡當自己人的,他湊近江一凡,壓低聲音說道:「聽說,聖上之前只是對殿下抱怨了幾句,殿下也推脫了。原本以為還要等些時日,沒想到陛下竟是很不耐煩。」
說著,他一攤手,「這不,前日才提了個頭,今日就和閣部打招呼,不做廷議了,先讓吏部準備禮儀。擇日宣布,之後就舉行大典。」
江一凡眨眨眼,不是說,皇家的人對皇位都有一份異乎尋常的執著嗎?怎麼到了乾慶皇帝這裡,就例外了?
…………
雖然就這幾年的形勢來看,禹王繼位只是早晚的事情。可是,朝廷正式宣布,當今聖上要傳位於禹王的時候,還是在朝野上下引起了極大震動。
早些年,任誰也想不到,六皇子禹王會是下一任皇位的繼任者。
十五年前,福王和太子在朝堂上較勁,想取代太子成為皇儲。那時的禹王遠離朝堂,和皇帝打了個招呼,就去自己封地溜達去了。
禹王回來之後,其勢力和影響力一發不可收拾,居然走到了登基這一步。
這個時候,大家再看江家,用的就是看當朝新貴的炙熱眼神了。據說,江大人和禹王殿下結識於少年之時,一直鼎力相助殿下。雖然在此之前,江家夫婦就多得乾慶皇帝看重,可新皇登基,江家只怕更得聖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