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頁
如此正道得來的銀子,他捨不得拿出來,有錯嗎?
另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是安國公。
安國公聽了皇帝的話,不由嗤笑道:「陛下,您這話說的,著實不厚道。給您上表的,那是您的禮部尚書。雖然摺子是給您自己個的私折,可那也是臣子對皇上、對朝廷的一片赤誠之心,是為了陛下的江山,毫無私心。這個和孫子孫女沒什麼關係。」
安國公這話說的一點不心虛。江一凡上摺子,讓皇帝拿錢辦學的事情他知道。早在皇帝派人去勘探煤礦時,江一凡已經在籌劃新式學院的教授科目和教學先生,制定教材了。
朝廷開辦的官學、以及各地開辦的私塾、書院,學的都是經史典籍。想讓孩子們增加見識,另外學些天文、地理和術數、自然生物之類的學科,那就得另外辦學。
縱觀天下,賺錢最容易的,大概就是皇帝陛下了。
如今,晉州開採煤礦、並源源不斷送去大夏朝各個州郡的煤炭,那可都是皇帝自己的人手。賺的銀子甚至都沒充入內務府,全在皇帝自己手裡掌握著。
雖然沒人敢查皇帝的帳,可是據自家孫女說,開採煤礦的銀子著實好賺,不用額外處理,挖出來、裝車運走,隨時買走、隨時能用,是史上從未有過的好買賣。用欣顏的話說,賺錢的容易和快速程度,堪比搶錢莊。
對於武將出身的安國公來說,他當然更願意學子們學些更實用的東西,不要像朝堂上很多官員那樣,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除去吊書袋,再無所長。
皇帝聽出安國公話里的意思,在藤椅上坐直了身體,不悅道:「葉堂!你是否瞧著朕現在不管理政務,所以心懷不敬,才會如此頂撞朕!」
安國公跟著坐起,對皇帝拱了拱手,極為敷衍的告罪:「陛下誤會微臣了,微臣對陛下一向敬仰,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會改變。」
這特娘的,連個例子就不舉,太敷衍了吧?皇帝冷哼一聲,重新半躺在藤椅上。
他對安國公這種敷衍極看不上眼。可是,他如今脫離政事,不就是圖個消閒自在嗎?如果人人都對他既驚且懼,那他這份悠閒自在會大打折扣。
算了算了,魚與熊掌不可得兼,他要的當然是悠閒自在。若想要高高在上的畏懼,他大可以端坐在皇宮之內,被天下人敬仰。
「如今朝廷富足強大,天下百業興盛。禹王也做事勤勉、施政清明。葉愛卿,你說,朕是不是可以退位了?」
「咳咳咳……」安國公完全沒想到,他居然能聽到皇帝說出這種話,著實被自己的口水嗆住了。
他著實不明白皇帝的意思。皇帝這個職位,不是終身制的嗎?好端端的就說退位,這是個什麼意思?
咳咳……安國公暗自思量,好像也不是好端端的哦。自從皇帝用私房銀子投入煤礦,賺了銀子以來,皇帝就對賺錢有了無比的熱情,比處理政務的熱情那是多得太多了。
第一零五九章 正常程序
退位這麼敏感的問話,饒是安國公這個皇帝近臣,也不好隨意發表意見。
他乾巴巴的說道:「陛下春秋鼎盛,又是少有的賢明君主,正是大展宏圖的時候……」
拍馬屁這種事,著實不是安國公的強項,也就幾句話說下來,就無以為繼了。
也不怪安國公說不出違心的話,近一兩年,皇帝的心思完全不在朝事上,連早朝都是不定時的去聽一聽,可以視為白白占了皇帝的位置。
皇帝對此心知肚明,卻依然對安國公的態度感到不滿:這個老滑頭,這話說的,明明就是在敷衍他,而且敷衍得如此漫不經心。
皇帝不悅道:「葉愛卿的意思,是禹王不夠賢明了?你竟敢詆毀朕的兒子!」
安國公此時的感覺,就是他比竇娥都冤。明明他已經超水平發揮的馬屁,都能被皇帝挑出刺來。
「陛下您誤會了。微臣的意思是說,聖上您的賢明,古今皆無。殿下當然也是英明的,只是比皇上還差了一點點。」
安國公說完,看向皇帝神色間,全是死豬不怕開水燙。我就這樣了,你想怎樣就怎樣吧。
這已經是他超水平中的超水平了,讓他滔滔不絕的說出更有新意的溢美之詞,絕無可能。
雖然安國公的馬屁拍的不是很出彩,但皇帝也滿意了。心下滿意,但面上卻不能表露出來。當即重重的哼了一聲,算是勉強接受了安國公的言辭。
皇帝心裡對自己有著正確的定位,他不敢說他是千古一帝,卻也對近十年的施政感到滿意。
他執政的乾慶年間,最先出現了軌道馬車。之後,各種營造和工程器具相繼出現。大夏王朝各交通重鎮之間,修建了十二條運輸軌道,糧草和朝廷的物資運輸極為快速便捷。
在專利法推出的這幾年,繼蒸汽機,鼓風冶煉爐之後,機械紡紗機在齊家機械作坊研製成功。
讓人欣喜地是,同年九月,南方一個紡織大族申請了新式織布機的專利,這種織布的效率比老式織機提高了三倍不止。配合著紡紗機的紡紗量,天朝的紡織出品大大增加,同時帶動了棉麻種植。
就在前年,靜海第一艘蒸汽輪船下海,鐵皮包裹的大型戰船一經在海上行駛,立即引起轟動。有如此巨大而堅固、又行駛如飛的戰船,無論怎樣的海匪,都沒能力逃生。
另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是安國公。
安國公聽了皇帝的話,不由嗤笑道:「陛下,您這話說的,著實不厚道。給您上表的,那是您的禮部尚書。雖然摺子是給您自己個的私折,可那也是臣子對皇上、對朝廷的一片赤誠之心,是為了陛下的江山,毫無私心。這個和孫子孫女沒什麼關係。」
安國公這話說的一點不心虛。江一凡上摺子,讓皇帝拿錢辦學的事情他知道。早在皇帝派人去勘探煤礦時,江一凡已經在籌劃新式學院的教授科目和教學先生,制定教材了。
朝廷開辦的官學、以及各地開辦的私塾、書院,學的都是經史典籍。想讓孩子們增加見識,另外學些天文、地理和術數、自然生物之類的學科,那就得另外辦學。
縱觀天下,賺錢最容易的,大概就是皇帝陛下了。
如今,晉州開採煤礦、並源源不斷送去大夏朝各個州郡的煤炭,那可都是皇帝自己的人手。賺的銀子甚至都沒充入內務府,全在皇帝自己手裡掌握著。
雖然沒人敢查皇帝的帳,可是據自家孫女說,開採煤礦的銀子著實好賺,不用額外處理,挖出來、裝車運走,隨時買走、隨時能用,是史上從未有過的好買賣。用欣顏的話說,賺錢的容易和快速程度,堪比搶錢莊。
對於武將出身的安國公來說,他當然更願意學子們學些更實用的東西,不要像朝堂上很多官員那樣,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除去吊書袋,再無所長。
皇帝聽出安國公話里的意思,在藤椅上坐直了身體,不悅道:「葉堂!你是否瞧著朕現在不管理政務,所以心懷不敬,才會如此頂撞朕!」
安國公跟著坐起,對皇帝拱了拱手,極為敷衍的告罪:「陛下誤會微臣了,微臣對陛下一向敬仰,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會改變。」
這特娘的,連個例子就不舉,太敷衍了吧?皇帝冷哼一聲,重新半躺在藤椅上。
他對安國公這種敷衍極看不上眼。可是,他如今脫離政事,不就是圖個消閒自在嗎?如果人人都對他既驚且懼,那他這份悠閒自在會大打折扣。
算了算了,魚與熊掌不可得兼,他要的當然是悠閒自在。若想要高高在上的畏懼,他大可以端坐在皇宮之內,被天下人敬仰。
「如今朝廷富足強大,天下百業興盛。禹王也做事勤勉、施政清明。葉愛卿,你說,朕是不是可以退位了?」
「咳咳咳……」安國公完全沒想到,他居然能聽到皇帝說出這種話,著實被自己的口水嗆住了。
他著實不明白皇帝的意思。皇帝這個職位,不是終身制的嗎?好端端的就說退位,這是個什麼意思?
咳咳……安國公暗自思量,好像也不是好端端的哦。自從皇帝用私房銀子投入煤礦,賺了銀子以來,皇帝就對賺錢有了無比的熱情,比處理政務的熱情那是多得太多了。
第一零五九章 正常程序
退位這麼敏感的問話,饒是安國公這個皇帝近臣,也不好隨意發表意見。
他乾巴巴的說道:「陛下春秋鼎盛,又是少有的賢明君主,正是大展宏圖的時候……」
拍馬屁這種事,著實不是安國公的強項,也就幾句話說下來,就無以為繼了。
也不怪安國公說不出違心的話,近一兩年,皇帝的心思完全不在朝事上,連早朝都是不定時的去聽一聽,可以視為白白占了皇帝的位置。
皇帝對此心知肚明,卻依然對安國公的態度感到不滿:這個老滑頭,這話說的,明明就是在敷衍他,而且敷衍得如此漫不經心。
皇帝不悅道:「葉愛卿的意思,是禹王不夠賢明了?你竟敢詆毀朕的兒子!」
安國公此時的感覺,就是他比竇娥都冤。明明他已經超水平發揮的馬屁,都能被皇帝挑出刺來。
「陛下您誤會了。微臣的意思是說,聖上您的賢明,古今皆無。殿下當然也是英明的,只是比皇上還差了一點點。」
安國公說完,看向皇帝神色間,全是死豬不怕開水燙。我就這樣了,你想怎樣就怎樣吧。
這已經是他超水平中的超水平了,讓他滔滔不絕的說出更有新意的溢美之詞,絕無可能。
雖然安國公的馬屁拍的不是很出彩,但皇帝也滿意了。心下滿意,但面上卻不能表露出來。當即重重的哼了一聲,算是勉強接受了安國公的言辭。
皇帝心裡對自己有著正確的定位,他不敢說他是千古一帝,卻也對近十年的施政感到滿意。
他執政的乾慶年間,最先出現了軌道馬車。之後,各種營造和工程器具相繼出現。大夏王朝各交通重鎮之間,修建了十二條運輸軌道,糧草和朝廷的物資運輸極為快速便捷。
在專利法推出的這幾年,繼蒸汽機,鼓風冶煉爐之後,機械紡紗機在齊家機械作坊研製成功。
讓人欣喜地是,同年九月,南方一個紡織大族申請了新式織布機的專利,這種織布的效率比老式織機提高了三倍不止。配合著紡紗機的紡紗量,天朝的紡織出品大大增加,同時帶動了棉麻種植。
就在前年,靜海第一艘蒸汽輪船下海,鐵皮包裹的大型戰船一經在海上行駛,立即引起轟動。有如此巨大而堅固、又行駛如飛的戰船,無論怎樣的海匪,都沒能力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