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拾玉鐲
葉廣芩
作者簡介:
葉廣芩,女,北京人,1968年到陝西,當過護士、記者、編輯,1990年在日本千葉大學學習,1995年調入西安市文聯。現任西安文聯副主席,一級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採桑子》等,中篇小說《夢也何曾到謝橋》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發表於本刊的《猴子村長》《對你大爺有意見》《逍遙津》先後獲新世紀第二、第三、第四屆《北京文學》獎。
一個流傳數代的《拾玉鐲》,記錄著京城皇族遺老遺少的故事,也承載著遺老遺少們複雜的人生與情感。作者從容不迫,娓娓道來,將讀者帶進那段早已塵封的歷史。而那段歷史,那些別樣人生,如今讀來卻依然鮮活有趣,耐人尋味。
一
一個慵懶的夏日午後,我被赫兔兔請來喝咖啡。
咖啡館的名稱叫“志同”,這個“志同”讓我找了大半個城市,開出租的“的哥”不喝咖啡,對咖啡館的名稱生疏,“志同”對他簡直就是一頭霧水。不斷地下車打聽,不斷地與赫兔兔手機聯絡,好容易才在一個胡同的底部找見了“志同”。門面不大,但精緻而有品位。
進了門,一眼就認出了坐在窗口的赫兔兔。赫兔兔濃眉大眼,塊頭很足,黝黑的面孔,是個英俊小伙兒。窗口下陽光里的赫兔兔頭髮亂著,穿了件滿是褶子的襯衫,襯衫扣子一個沒扣,露出了飽滿的胸大肌,鼻樑上架了個白邊眼鏡,耳朵上掛著mp3,牛仔褲上的破窟窿傷口一樣地咧著,腳上一雙球鞋嶄新嶄新的,大概是頭一次穿上。見我進來,赫兔兔揪下耳塞惶惶地站起來,跟我打招呼,還不倫不類地作了個揖。赫兔兔旁邊坐了一個穿綠衫的青年,那青年也跟著站起來,靦腆地朝我點了點頭,一雙眼睛水靈靈的,身上那件ARMANI的名牌衣裳,價格當是我全身行頭的數倍,一看便是有錢人的子弟。
我在他們對面坐了,赫兔兔說,地方不好找,可能讓老姑太太受折騰了。
我說還行,不知道北京現在還有這麼老舊的胡同,這麼僻靜的地方。赫兔兔問我在不在乎這地界,要是我覺著不舒服他們就再換個地方。
我說,環境不錯,很雅靜,不就是坐一會兒嘛。
赫兔兔說我沒明白他的意思,說著很含蓄地把目光拋向鄰近的幾張桌子。我隨著他的目光向周邊一掃蕩,發現都是一對對的男子,很安靜地各成一個世界,有輕聲說話的,有靜悄悄玩牌的,有端著杯子不言聲對望的……大堂里除了服務員以外,我是這裡唯一的女顧客。立刻明白自己陷入一種什麼圈裡,我說,我不在乎,你們不是也不在乎嗎?
赫兔兔笑了,綠衫也笑了,綠衫一咧嘴,露出了牙齒上的鋼套子,又趕緊閉了,用手將嘴捂住,頭一低,很害羞的樣子。綠衫的這個動作不大氣,讓我有些彆扭。綠衫腕子上墨綠的鐲碰在桌面的玻璃板上,發出叮噹脆響,讓我一驚,細看那鐲子,竟是舊時相識,心裡立刻很不快。鐲子是赫家舊物,現在赫兔兔將它戴在外人手上,戴在一個未經世事的小青年手上未免輕率,我想對鐲子說點兒什麼,卻感到有些唐突。我請教綠衫的名姓,綠衫說叫“綠鐲倩使”。
“綠鐲倩使”肯定是網名,既然對方不願意透露真名,我也懶得去追究。但是我知道,這樣的名字是可以一天三換的,浮動而隨意。當別人問及名姓時以網名相對,讓我覺得是搪塞,是不禮貌。“綠鐲倩使”也問我的名字,赫兔兔制止說,老家兒的名諱是不能隨便問的,連叫也不能叫,特別是像老姑太太這樣奶奶輩兒的,更不許說。
我說,我沒有那麼多忌諱,我的網名叫“金色夜叉”,顧名思義,厲害不講理、專橫霸道,如果名字中間加個“母”字就更傳神了,葉家把我從小慣壞了,讓我很沒規矩,很沒禮數。
話當然是甩給“綠鐲倩使”聽的,聽話聽音,要是“倩使”聰明,他應該覺出我的不滿。
赫兔兔接話說,他爺爺把他爸爸也慣壞了,他爸爸不愛學習,沒念幾年書,沒正式工作,跟那幾個大爺比,最沒出息,可是他爺爺卻把一院房給了他爸爸。赫兔兔的父親是赫家四兒子,叫赫念鉳。“鉳”是我五哥的字,“念鉳”有紀念老五的意思,赫兔兔的祖父把對老五的情分和思念,全鎖定在四兒子身上不是沒有道理的。赫家這個老四小名叫拉拉蛄,長得酷似我的五哥,赫兔兔爺爺說他們家的老四是我五哥生命的延續,赫兔兔是拉拉蛄的兒子,赫兔兔當然長得像他父親。推而廣之,赫兔兔和我的五哥就有著某些接近,這樣看,我們家老五一身髒臭的叫花子裝扮與赫兔兔露著肉的牛仔褲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仿佛曆史繞了一圈,又繞到我跟前來了,甚至讓我聯想到坐在對面的不是赫兔兔,而是我們家去世多年的老五。
那麼,這個“綠鐲倩使”又是個什麼角色?
我問“綠鐲倩使”是不是赫兔兔的同學。“倩使”說不是同學是“同志”。在“倩使”說“同志”的時候,我看到赫兔兔很關注我的表情,我知道眼下“同志”的寓意已非我年輕時“同志”的內涵,雖然都有特指的意味,而此“同志”非彼“同志”也。我理解年輕一代生存的孤寂和艱難,也知道他們的壓力和不安,擇友的謹慎和挑剔,對異性的排斥與拒絕,使他們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態度,儘管逆行但是簡約。
看我不動聲色的態度,赫兔兔說,沒想到老姑太太也與時俱進了。
我說,哪裡是與時俱進,是倒著又回去了。赫兔兔問,怎麼是倒著回去?我說,陳年舊事,不說也罷……
我問赫兔兔找我有什麼事情。赫兔兔拿出一張紙條,上面寫了三五個名字讓我幫他選擇,歪歪扭扭的名字中有謝爾蓋,有別佳,有安德列什麼的,都是普通的俄羅斯人名,就這有限的幾個人名里竟還有錯別字,比如將“謝爾蓋”的“爾”寫成了“兒”,將“安德列”的“德”寫成了“得”、“列”寫成了“烈”。翻譯界對外國人名、地名的中文譯音有約定俗成的寫法,這個赫兔兔自然不會知道,但以赫兔兔的水平來說,能拿出幾個名字已經是不易了。赫兔兔說他知道,人的姓氏是不能改的,他的祖先姓赫洛斯托夫,後來改姓赫,如果恢復舊姓,他可以叫赫洛斯托夫謝爾蓋,或是赫洛斯托夫安德列,說知道老姑太太學過俄語,讓老姑太太幫著他挑一個。
我說,你原來的名字赫中基就很好,你祖父給取的,是你自己愣改成赫兔兔,動畫片似的不靠譜。
赫兔兔說,赫中基算什麼名字,那是我爺爺中風,躺在床上神志不清,稀里糊塗安在我頭上的,也不徵求我的意見,完全是封建專制。爺爺管我的幾個大爺叫螞蚱,叫掛達扁兒,什麼水平啊!我的名字當然要我自己取,我是屬兔的,叫兔兔親切自然,沒有重名。赫中基名字犯了鄭中基的忌諱,我爺爺說過,跟皇上,跟老家兒,跟偉大人物是不能重名的,否則是大不敬。
葉廣芩
作者簡介:
葉廣芩,女,北京人,1968年到陝西,當過護士、記者、編輯,1990年在日本千葉大學學習,1995年調入西安市文聯。現任西安文聯副主席,一級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採桑子》等,中篇小說《夢也何曾到謝橋》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發表於本刊的《猴子村長》《對你大爺有意見》《逍遙津》先後獲新世紀第二、第三、第四屆《北京文學》獎。
一個流傳數代的《拾玉鐲》,記錄著京城皇族遺老遺少的故事,也承載著遺老遺少們複雜的人生與情感。作者從容不迫,娓娓道來,將讀者帶進那段早已塵封的歷史。而那段歷史,那些別樣人生,如今讀來卻依然鮮活有趣,耐人尋味。
一
一個慵懶的夏日午後,我被赫兔兔請來喝咖啡。
咖啡館的名稱叫“志同”,這個“志同”讓我找了大半個城市,開出租的“的哥”不喝咖啡,對咖啡館的名稱生疏,“志同”對他簡直就是一頭霧水。不斷地下車打聽,不斷地與赫兔兔手機聯絡,好容易才在一個胡同的底部找見了“志同”。門面不大,但精緻而有品位。
進了門,一眼就認出了坐在窗口的赫兔兔。赫兔兔濃眉大眼,塊頭很足,黝黑的面孔,是個英俊小伙兒。窗口下陽光里的赫兔兔頭髮亂著,穿了件滿是褶子的襯衫,襯衫扣子一個沒扣,露出了飽滿的胸大肌,鼻樑上架了個白邊眼鏡,耳朵上掛著mp3,牛仔褲上的破窟窿傷口一樣地咧著,腳上一雙球鞋嶄新嶄新的,大概是頭一次穿上。見我進來,赫兔兔揪下耳塞惶惶地站起來,跟我打招呼,還不倫不類地作了個揖。赫兔兔旁邊坐了一個穿綠衫的青年,那青年也跟著站起來,靦腆地朝我點了點頭,一雙眼睛水靈靈的,身上那件ARMANI的名牌衣裳,價格當是我全身行頭的數倍,一看便是有錢人的子弟。
我在他們對面坐了,赫兔兔說,地方不好找,可能讓老姑太太受折騰了。
我說還行,不知道北京現在還有這麼老舊的胡同,這麼僻靜的地方。赫兔兔問我在不在乎這地界,要是我覺著不舒服他們就再換個地方。
我說,環境不錯,很雅靜,不就是坐一會兒嘛。
赫兔兔說我沒明白他的意思,說著很含蓄地把目光拋向鄰近的幾張桌子。我隨著他的目光向周邊一掃蕩,發現都是一對對的男子,很安靜地各成一個世界,有輕聲說話的,有靜悄悄玩牌的,有端著杯子不言聲對望的……大堂里除了服務員以外,我是這裡唯一的女顧客。立刻明白自己陷入一種什麼圈裡,我說,我不在乎,你們不是也不在乎嗎?
赫兔兔笑了,綠衫也笑了,綠衫一咧嘴,露出了牙齒上的鋼套子,又趕緊閉了,用手將嘴捂住,頭一低,很害羞的樣子。綠衫的這個動作不大氣,讓我有些彆扭。綠衫腕子上墨綠的鐲碰在桌面的玻璃板上,發出叮噹脆響,讓我一驚,細看那鐲子,竟是舊時相識,心裡立刻很不快。鐲子是赫家舊物,現在赫兔兔將它戴在外人手上,戴在一個未經世事的小青年手上未免輕率,我想對鐲子說點兒什麼,卻感到有些唐突。我請教綠衫的名姓,綠衫說叫“綠鐲倩使”。
“綠鐲倩使”肯定是網名,既然對方不願意透露真名,我也懶得去追究。但是我知道,這樣的名字是可以一天三換的,浮動而隨意。當別人問及名姓時以網名相對,讓我覺得是搪塞,是不禮貌。“綠鐲倩使”也問我的名字,赫兔兔制止說,老家兒的名諱是不能隨便問的,連叫也不能叫,特別是像老姑太太這樣奶奶輩兒的,更不許說。
我說,我沒有那麼多忌諱,我的網名叫“金色夜叉”,顧名思義,厲害不講理、專橫霸道,如果名字中間加個“母”字就更傳神了,葉家把我從小慣壞了,讓我很沒規矩,很沒禮數。
話當然是甩給“綠鐲倩使”聽的,聽話聽音,要是“倩使”聰明,他應該覺出我的不滿。
赫兔兔接話說,他爺爺把他爸爸也慣壞了,他爸爸不愛學習,沒念幾年書,沒正式工作,跟那幾個大爺比,最沒出息,可是他爺爺卻把一院房給了他爸爸。赫兔兔的父親是赫家四兒子,叫赫念鉳。“鉳”是我五哥的字,“念鉳”有紀念老五的意思,赫兔兔的祖父把對老五的情分和思念,全鎖定在四兒子身上不是沒有道理的。赫家這個老四小名叫拉拉蛄,長得酷似我的五哥,赫兔兔爺爺說他們家的老四是我五哥生命的延續,赫兔兔是拉拉蛄的兒子,赫兔兔當然長得像他父親。推而廣之,赫兔兔和我的五哥就有著某些接近,這樣看,我們家老五一身髒臭的叫花子裝扮與赫兔兔露著肉的牛仔褲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仿佛曆史繞了一圈,又繞到我跟前來了,甚至讓我聯想到坐在對面的不是赫兔兔,而是我們家去世多年的老五。
那麼,這個“綠鐲倩使”又是個什麼角色?
我問“綠鐲倩使”是不是赫兔兔的同學。“倩使”說不是同學是“同志”。在“倩使”說“同志”的時候,我看到赫兔兔很關注我的表情,我知道眼下“同志”的寓意已非我年輕時“同志”的內涵,雖然都有特指的意味,而此“同志”非彼“同志”也。我理解年輕一代生存的孤寂和艱難,也知道他們的壓力和不安,擇友的謹慎和挑剔,對異性的排斥與拒絕,使他們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態度,儘管逆行但是簡約。
看我不動聲色的態度,赫兔兔說,沒想到老姑太太也與時俱進了。
我說,哪裡是與時俱進,是倒著又回去了。赫兔兔問,怎麼是倒著回去?我說,陳年舊事,不說也罷……
我問赫兔兔找我有什麼事情。赫兔兔拿出一張紙條,上面寫了三五個名字讓我幫他選擇,歪歪扭扭的名字中有謝爾蓋,有別佳,有安德列什麼的,都是普通的俄羅斯人名,就這有限的幾個人名里竟還有錯別字,比如將“謝爾蓋”的“爾”寫成了“兒”,將“安德列”的“德”寫成了“得”、“列”寫成了“烈”。翻譯界對外國人名、地名的中文譯音有約定俗成的寫法,這個赫兔兔自然不會知道,但以赫兔兔的水平來說,能拿出幾個名字已經是不易了。赫兔兔說他知道,人的姓氏是不能改的,他的祖先姓赫洛斯托夫,後來改姓赫,如果恢復舊姓,他可以叫赫洛斯托夫謝爾蓋,或是赫洛斯托夫安德列,說知道老姑太太學過俄語,讓老姑太太幫著他挑一個。
我說,你原來的名字赫中基就很好,你祖父給取的,是你自己愣改成赫兔兔,動畫片似的不靠譜。
赫兔兔說,赫中基算什麼名字,那是我爺爺中風,躺在床上神志不清,稀里糊塗安在我頭上的,也不徵求我的意見,完全是封建專制。爺爺管我的幾個大爺叫螞蚱,叫掛達扁兒,什麼水平啊!我的名字當然要我自己取,我是屬兔的,叫兔兔親切自然,沒有重名。赫中基名字犯了鄭中基的忌諱,我爺爺說過,跟皇上,跟老家兒,跟偉大人物是不能重名的,否則是大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