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琳貴妃道:“我倒是也羨慕彤貴妃得享女兒福呢。此胎若是個公主就好了。”
皇貴妃道:“不錯,兒女雙全是福氣。彤貴妃,你也別著急,興許你這福氣在後頭呢。“
彤貴妃道:“借皇貴妃娘娘吉言。”
皇貴妃道:“你們二人位居貴妃之位,已經是後宮妃嬪之中的翹楚,切不可生出怨妒之心。”
彤貴妃道:“皇貴妃娘娘多慮了,臣妾乃是真心實意地為琳貴妃高興呢。”
皇貴妃道:“那便好了。本宮座下萬萬容不得那些殘害皇嗣的歹毒婦人。”
眾妃嬪道:“臣妾不敢。”
皇貴妃點了點頭,隨後掃視一圈,只見恬嬪和成嬪一直低眉垂首。
皇貴妃道:“許久不見恬嬪和成嬪了,皇上開恩,終於放出來了,真是可喜可賀啊。”
恬嬪無奈,只得抬頭道:“皇貴妃娘娘這樣金尊玉貴的身份都曾被禁足,臣妾自然也能承受。”
皇貴妃笑道:“閉關修行,果然可以進益良多。”
彤貴妃道:“怎麼不見恬嬪對琳貴妃有孕之喜恭賀一二呢?”
恬嬪道:“臣妾位份低微,幾位娘娘說話,哪兒有臣妾插嘴的份兒呢?”
皇貴妃道:“恬嬪此話差矣,本宮治宮以來向來是鼓勵暢所欲言,並不設一言堂啊。成嬪進來這麼久了,還未說話。本宮倒是想念你的聲音了。不知閉關的這些日子裡,你可否如恬嬪一樣有所進益了呢?”
成嬪道:“皇貴妃娘娘說的是。臣妾不才,從前只是認得幾個字罷了,於文墨上卻不大通。這些日子以來,臣妾苦心孤詣,細細鑽研,只求有朝一日可以如皇貴妃般能與皇上談上幾句。”
彤貴妃道:“成嬪為討皇上歡心真是用盡心思啊,令人佩服。”
成嬪道:“臣妾自問不如彤貴妃娘娘那樣花容月貌,惹人垂憐,只能在其他的地方下工夫了。”
皇貴妃道:“既然苦學多日,想必已有小成,不如說上幾句,給姐妹們聽一聽吧。”
成嬪道:“臣妾學到一句詩,心中甚是喜歡,卻不知此時說出來是否合宜。”
皇貴妃往旁邊瞥了雨落一眼,笑道:“都是自家姐妹,但說無妨。”
成嬪道:“乃是漢代才女班婕妤的名句,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彤貴妃雖然只是粗通文墨,但是聽得出這兩句詩所言不善,因此怒喝道:“大膽!太過於僭越了!”
成嬪道:“這詩乃是皇貴妃娘娘特許臣妾念的,皇貴妃娘娘還未說什麼,怎麼彤貴妃娘娘先著急了呢?”
第二百三十四回 既有翰林錦繡 又懷廊廟經綸
就在此刻,只聽得殿外一個聲音響起:“朕卻覺得彤貴妃所言不錯。”
高成隨後高呼道:“萬歲爺駕臨永和宮!”
眾嬪妃起身行禮,皇貴妃將皇上扶至正位坐下,自己則坐在一旁。
皇上道:“都平身吧。成嬪,你方才念的詩,不如再念一遍給朕聽聽吧。”
成嬪瑟縮著說道:“皇上恕罪,臣妾知罪了。”
皇上道:“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這是班婕妤的詩。你可知道班婕妤是誰?”
成嬪跪下道:“皇上恕罪,臣妾知錯了。”
皇上道:“班婕妤是漢成帝的后妃,不僅文才卓著,更有卻輦之德。”
彤貴妃道:“皇上,成嬪引用此詩是自比班婕妤,而將皇上比作漢成帝,此舉是大不敬。”
皇貴妃道:“既然成嬪已經知錯了,還請皇上從輕發落。”
皇上道:“太后生前享盡人間富貴,驟然薨逝一定百般不適,不如就派恬嬪和成嬪去陵墓為太后守靈吧,也在太后身邊再添上一絲煙火氣。”
彤貴妃道:“皇上此舉孝感動天,太后在天之靈必然安慰。”
皇上道:“你二人還不接旨?”
恬品、成嬪只得跪下道:“臣妾接旨,謝主隆恩。”
皇上道:“皇貴妃曾經為朕生下四位子女,如今雖然只有兩位長大成人,但是這些年替孝全皇后撫育四阿哥和兩位公主,不能說不是勞苦功高。後宮瑣事繁雜不堪,多是因為有害群之馬,多生事端。若朕再發覺有人不但不知替皇貴妃分擔辛苦,反而做出許多事來更添她的辛勞,甚至出言不遜,朕絕不姑息!”
眾人道:“臣妾謹遵聖旨。”
皇上道:“彤貴妃,這些日子你辛苦了。琳貴妃有孕不宜多勞,近來後宮諸事都是你在幫皇貴妃周全。”..
彤貴妃道:“皇上言重了,這都是臣妾的本分。”
皇上道:“朕這些日子,只顧著朝政和考問阿哥們的學業,已是許久未見壽淳和壽禧了。今日有空進後宮,不如你帶朕去看看她們吧。”
彤貴妃喜出望外,說道:“皇上難得來後宮,眾姐妹都盼望皇上垂憐,更何況皇貴妃辛苦,琳貴妃有孕……臣妾,臣妾不敢。”
皇上道:“朕今日突然想念兩個幼女,皇貴妃不會怨朕吧?”
皇貴妃道:“皇上愛女之心,天下共知。臣妾又豈會怨皇上呢?”
琳貴妃也道:“臣妾有孕之身,不宜伺候皇上,今次要辛苦彤貴妃姐姐了。皇上,臣妾也絕無怨言。”
皇上點點頭道:“後宮一片和樂才是大清之福啊。皇貴妃,朕今日前來還有一件要緊事想與你和眾位愛妃商量。”
皇貴妃道:“皇上請講。”
皇上道:“連年征戰,國庫本就空虛,又加上賠償洋人的種種款項,已是不堪重負。朕決意從即日起格外儉省些,已通知了御膳房裁撤了膳食的份例。不知皇貴妃和後宮眾位愛妃可有什麼節省的好法子?”
彤貴妃道:“臣妾初進宮時曾經隨皇上巡視湯泉行宮,而後又每每隨駕去圓明園等處避暑。臣妾覺得御駕出行一次所耗頗多,若要儉省,可以從此而起。”
郭嬪道:“彤貴妃娘娘,皇上問的是後宮儉省的法子。皇上乃是萬乘之尊,這皇上出行的花費是萬萬省不得的。”
皇上道:“無妨。今日大家盡可以暢所欲言。”
睦妃道:“臣妾晉封了妃位之後,按例宮裡多了許多人伺候,可原本也用不了這麼多人。皇上若想省下些銀子,不如放些宮女太監出宮吧。他們必定會對皇上感恩戴德。”
琳貴妃道:“睦妃說的是。皇上,或許降低宮女出宮的時限也是一法。從前規定是二十五歲,今後若能改為二十二歲,宮中立時便可少許多人。至於一些老邁的太監,也可以早早地放她們出去頤養天年。”
皇上微笑頷首道:“不錯,這是個好法子。朕便下令修繕京城西北的中官屯,讓年歲大的太監們出宮後可以在那裡頤養天年。”
彤貴妃道:“皇上仁心善舉,必能得萬民擁護。”
皇貴妃道:“不錯,兒女雙全是福氣。彤貴妃,你也別著急,興許你這福氣在後頭呢。“
彤貴妃道:“借皇貴妃娘娘吉言。”
皇貴妃道:“你們二人位居貴妃之位,已經是後宮妃嬪之中的翹楚,切不可生出怨妒之心。”
彤貴妃道:“皇貴妃娘娘多慮了,臣妾乃是真心實意地為琳貴妃高興呢。”
皇貴妃道:“那便好了。本宮座下萬萬容不得那些殘害皇嗣的歹毒婦人。”
眾妃嬪道:“臣妾不敢。”
皇貴妃點了點頭,隨後掃視一圈,只見恬嬪和成嬪一直低眉垂首。
皇貴妃道:“許久不見恬嬪和成嬪了,皇上開恩,終於放出來了,真是可喜可賀啊。”
恬嬪無奈,只得抬頭道:“皇貴妃娘娘這樣金尊玉貴的身份都曾被禁足,臣妾自然也能承受。”
皇貴妃笑道:“閉關修行,果然可以進益良多。”
彤貴妃道:“怎麼不見恬嬪對琳貴妃有孕之喜恭賀一二呢?”
恬嬪道:“臣妾位份低微,幾位娘娘說話,哪兒有臣妾插嘴的份兒呢?”
皇貴妃道:“恬嬪此話差矣,本宮治宮以來向來是鼓勵暢所欲言,並不設一言堂啊。成嬪進來這麼久了,還未說話。本宮倒是想念你的聲音了。不知閉關的這些日子裡,你可否如恬嬪一樣有所進益了呢?”
成嬪道:“皇貴妃娘娘說的是。臣妾不才,從前只是認得幾個字罷了,於文墨上卻不大通。這些日子以來,臣妾苦心孤詣,細細鑽研,只求有朝一日可以如皇貴妃般能與皇上談上幾句。”
彤貴妃道:“成嬪為討皇上歡心真是用盡心思啊,令人佩服。”
成嬪道:“臣妾自問不如彤貴妃娘娘那樣花容月貌,惹人垂憐,只能在其他的地方下工夫了。”
皇貴妃道:“既然苦學多日,想必已有小成,不如說上幾句,給姐妹們聽一聽吧。”
成嬪道:“臣妾學到一句詩,心中甚是喜歡,卻不知此時說出來是否合宜。”
皇貴妃往旁邊瞥了雨落一眼,笑道:“都是自家姐妹,但說無妨。”
成嬪道:“乃是漢代才女班婕妤的名句,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彤貴妃雖然只是粗通文墨,但是聽得出這兩句詩所言不善,因此怒喝道:“大膽!太過於僭越了!”
成嬪道:“這詩乃是皇貴妃娘娘特許臣妾念的,皇貴妃娘娘還未說什麼,怎麼彤貴妃娘娘先著急了呢?”
第二百三十四回 既有翰林錦繡 又懷廊廟經綸
就在此刻,只聽得殿外一個聲音響起:“朕卻覺得彤貴妃所言不錯。”
高成隨後高呼道:“萬歲爺駕臨永和宮!”
眾嬪妃起身行禮,皇貴妃將皇上扶至正位坐下,自己則坐在一旁。
皇上道:“都平身吧。成嬪,你方才念的詩,不如再念一遍給朕聽聽吧。”
成嬪瑟縮著說道:“皇上恕罪,臣妾知罪了。”
皇上道:“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這是班婕妤的詩。你可知道班婕妤是誰?”
成嬪跪下道:“皇上恕罪,臣妾知錯了。”
皇上道:“班婕妤是漢成帝的后妃,不僅文才卓著,更有卻輦之德。”
彤貴妃道:“皇上,成嬪引用此詩是自比班婕妤,而將皇上比作漢成帝,此舉是大不敬。”
皇貴妃道:“既然成嬪已經知錯了,還請皇上從輕發落。”
皇上道:“太后生前享盡人間富貴,驟然薨逝一定百般不適,不如就派恬嬪和成嬪去陵墓為太后守靈吧,也在太后身邊再添上一絲煙火氣。”
彤貴妃道:“皇上此舉孝感動天,太后在天之靈必然安慰。”
皇上道:“你二人還不接旨?”
恬品、成嬪只得跪下道:“臣妾接旨,謝主隆恩。”
皇上道:“皇貴妃曾經為朕生下四位子女,如今雖然只有兩位長大成人,但是這些年替孝全皇后撫育四阿哥和兩位公主,不能說不是勞苦功高。後宮瑣事繁雜不堪,多是因為有害群之馬,多生事端。若朕再發覺有人不但不知替皇貴妃分擔辛苦,反而做出許多事來更添她的辛勞,甚至出言不遜,朕絕不姑息!”
眾人道:“臣妾謹遵聖旨。”
皇上道:“彤貴妃,這些日子你辛苦了。琳貴妃有孕不宜多勞,近來後宮諸事都是你在幫皇貴妃周全。”..
彤貴妃道:“皇上言重了,這都是臣妾的本分。”
皇上道:“朕這些日子,只顧著朝政和考問阿哥們的學業,已是許久未見壽淳和壽禧了。今日有空進後宮,不如你帶朕去看看她們吧。”
彤貴妃喜出望外,說道:“皇上難得來後宮,眾姐妹都盼望皇上垂憐,更何況皇貴妃辛苦,琳貴妃有孕……臣妾,臣妾不敢。”
皇上道:“朕今日突然想念兩個幼女,皇貴妃不會怨朕吧?”
皇貴妃道:“皇上愛女之心,天下共知。臣妾又豈會怨皇上呢?”
琳貴妃也道:“臣妾有孕之身,不宜伺候皇上,今次要辛苦彤貴妃姐姐了。皇上,臣妾也絕無怨言。”
皇上點點頭道:“後宮一片和樂才是大清之福啊。皇貴妃,朕今日前來還有一件要緊事想與你和眾位愛妃商量。”
皇貴妃道:“皇上請講。”
皇上道:“連年征戰,國庫本就空虛,又加上賠償洋人的種種款項,已是不堪重負。朕決意從即日起格外儉省些,已通知了御膳房裁撤了膳食的份例。不知皇貴妃和後宮眾位愛妃可有什麼節省的好法子?”
彤貴妃道:“臣妾初進宮時曾經隨皇上巡視湯泉行宮,而後又每每隨駕去圓明園等處避暑。臣妾覺得御駕出行一次所耗頗多,若要儉省,可以從此而起。”
郭嬪道:“彤貴妃娘娘,皇上問的是後宮儉省的法子。皇上乃是萬乘之尊,這皇上出行的花費是萬萬省不得的。”
皇上道:“無妨。今日大家盡可以暢所欲言。”
睦妃道:“臣妾晉封了妃位之後,按例宮裡多了許多人伺候,可原本也用不了這麼多人。皇上若想省下些銀子,不如放些宮女太監出宮吧。他們必定會對皇上感恩戴德。”
琳貴妃道:“睦妃說的是。皇上,或許降低宮女出宮的時限也是一法。從前規定是二十五歲,今後若能改為二十二歲,宮中立時便可少許多人。至於一些老邁的太監,也可以早早地放她們出去頤養天年。”
皇上微笑頷首道:“不錯,這是個好法子。朕便下令修繕京城西北的中官屯,讓年歲大的太監們出宮後可以在那裡頤養天年。”
彤貴妃道:“皇上仁心善舉,必能得萬民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