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靜妃道:“多謝兩位妹妹不辭辛勞趕來照看的情誼,這些日子以來,雖然被降位削權,還被禁足於此,但是無論是本宮還是幾個孩子都未曾缺衣少食,也是兩位妹妹暗中照應的結果,可如今也只有記在心裡了。”
琳貴妃道:“姐姐別灰心,皇上仍是時常在我面前提起姐姐。看得出來,皇上對姐姐情深意重,這麼多年絲毫沒有更改。”
彤貴妃道:“琳貴妃說的是。皇上對姐姐用情至深,旁人均不能及。我看用不了多久,皇上便會下旨恢復姐姐的位份了。”
靜妃道:“位份已不是如今需要看重的。本宮擔心的是和談破裂,大清與洋人仍在交戰,皇上此番怕是麻煩不斷。”
彤貴妃道:“姐姐心裡也是惦記皇上的。”
琳貴妃道:“那日姐姐究竟說了什麼惹惱了皇上?妹妹不明就裡,於是便難以在皇上面前替姐姐說話。”
靜妃道:“本宮勸皇上開放東南口岸,與洋人通商,再向洋人學習建造技術,充實我大清的軍備。可是皇上囿於列祖列宗的遺訓,不但堅決不准,更說本宮進言乃是後宮干政。這些日子本宮也想明白了,皇上不能違背祖訓,本宮獲罪並不冤。琳貴妃妹妹也莫要在皇上面前替本宮說情,仍舊依皇命持中平衡才是長久之計啊!”
彤貴妃道:“姐姐說的是。琳貴妃妹妹千萬不要輕舉妄動,惹得皇上起了疑心。”
琳貴妃道:“妹妹記下了。可是即便無人說情,皇上也早晚都會恢復姐姐的位份。”
靜妃道:“本宮如今幽居在此反而樂得清閒。倒是只能一心盼望水師提督關天培大人能夠擊敗英軍,為皇上贏得喘息的時機。”
彤貴妃與琳貴妃二人一向不懂朝政,聞言也只能面面相覷,都不解其中深意。
琳貴妃道:“妹妹不能在永和宮逗留太久,久了只怕皇上起疑,姐姐也要午休了,妹妹就先告退了。”
彤貴妃道:“姐姐好生歇著,妹妹改日再來探望。”
靜妃道:“二位妹妹慢走,錦瑟,替本宮送送二位貴妃娘娘。”
錦瑟推開門引著二位貴妃娘娘離開了永和宮。
雨落服侍靜妃在寢殿榻上歇了下來,然後轉身走出寢殿在門外守著。
靜妃卻遲遲不能合眼。
她伸手摸出那枚玉鏤雕香囊,輕輕打開,取出刻有“飄零”二字,又沾染過溫憲血跡的那片碎玉,心中默默念道:“溫憲,溫憲,若你還在就好了。”
的確,若是溫憲還在人世,皇上也不會身陷無將可用之境地。
道光二十年年底,皇上派奕山、隆文和楊芳赴廣東前線指揮作戰。
奕山其人乃是康熙帝第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的後代。胤禵因參與九王奪嫡,與後來即位的雍正不睦,於是被削爵。到了奕山這一代已無任何王爵可以承襲。奕山乃是侍衛出身,積功才獲封將軍。
道光二十一年正月,英軍先下手為強,發起虎門之戰。
皇上聞訊下令對英宣戰,派侍衛內大臣奕山為靖逆將軍,並從各地調兵萬餘人赴粵。
二月,英軍進攻虎門炮台,雖然大清官兵英勇抵抗,但終不敵英軍,虎門炮台最終失陷。
隨後,英軍又出動海陸軍,攻破虎門橫檔一線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溯珠江直逼廣州。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力戰殉國。..
五月,在清軍節節失利、英軍勢如破竹的背景下,清靖逆將軍奕山被迫向英軍乞和,並最終與英國商務監督義律簽訂了屈辱的中英《廣州合約》。
《廣州和約》不但規定三位欽差(奕山、隆文、楊芳)及所有外省軍隊限六日內退出廣州城0里以外,更要求七日內交出00萬銀元供英方使用,並賠償英國商館30萬元損失費。
奕山不敢如實向朝廷奏報這項和約,謊稱英國人“向城作禮,乞還商欠”。
時至六月,皇上方才在養心殿接到奕山從前線發來的奏報。
皇上看著奏摺,說道:“奕山果然不負朕心。”
高成道:“那是自然,這可是大將軍王的後代啊!”
皇上道:“雍正爺對幾個弟弟趕盡殺絕,唯獨對這個一母同胞的弟弟網開一面。而奕山一直以來算是對朕忠心不二,也有少許才幹,這次的差使辦的不錯。”
高成道:“皇上說的是,那洋人可最是難纏啊!”
皇上道:“此事如此一來,應該算是了了。朕也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高成道:“皇上今日可要去後宮?這些日子以來敬事房的差使可是難辦得緊!後宮的小主們也都盼著皇上呢!”
皇上道:“算來朕對她降位、削權、幽禁已有一年了。”
高成道:“皇上是說靜妃娘娘?”
皇上瞥了高成一眼,說道:“明知故問!”
高成道:“那今日皇上可要去永和宮看看靜妃娘娘?”
皇上道:“朕心裡一直記掛著她,可她一定是在怨朕。”
高成道:“怎麼會呢?後宮裡比靜妃娘娘更大度的便再也找不出來了。”
皇上道:“可是朕已這麼久沒見她了,她竟能不怨不恨?”
高成道:“皇上操心國事,這一年來進後宮的次數屈指可數,靜妃娘娘雖在禁足,想必也會有所耳聞的。若是皇上擔心娘娘,不如給娘娘一份恩典之後再去看望娘娘,這樣一來即便娘娘有氣有怨也盡能消解了。”
第二百二十七回 覷破幾多人情世態 發起一種冷趣幽思
皇上笑道:“你啊你啊!也罷,便傳旨恢復她皇貴妃的位份吧,重新賜予執掌後宮的大權,禁足也一併解除。”
高成道:“皇上聖明,如此一來皇貴妃娘娘與皇上之間的嫌隙便可盡解了。”
皇上道:“可是朕覺得仍是不足夠。依你看,可要再送些珍稀的物件兒?”
高成道:“奴才覺得皇貴妃娘娘是性情中人,不一定會喜歡什麼珍稀的物件兒,而且皇貴妃娘娘執掌後宮多年,再好的東西都見多了。但是皇上只要用心,皇貴妃必能感覺到。”
皇上道:“那便將朕去年讓御窯著意打造的青花詩瓶送去給皇貴妃吧。”
高成道:“皇上如此恩寵,皇貴妃娘娘這回又能揚眉吐氣了。”
皇上濃眉一挑,問道:“揚眉吐氣?皇貴妃即使被貶降位也是妃位之尊,怎麼,這些日子以來,竟然有人為難過皇貴妃麼?”
高成道:“奴才聽說恬妃娘娘以入侍潛邸,資歷最深為由折辱過皇貴妃娘娘。成妃娘娘當時也在場,偏幫著恬妃娘娘。可是奇的是皇貴妃娘娘不但沒有屈服,以一敵二竟然未落下風,宮中早就傳遍了。至此宮中妃嬪再也無人敢去永和宮造次。”
皇上道:“竟有此事?為何朕從未聽彤貴妃和琳貴妃提及?既然宮中早已傳遍了,為何旁人也未告知朕?”
高成道:“彤貴妃娘娘雷厲風行,知曉此事之後已多次彈壓過恬妃娘娘和成妃娘娘。琳貴妃娘娘向來心慈,不跟皇上說也屬尋常。至於宮中其他人礙著太后的面子,又有誰敢在皇上面前提及此事呢?況且皇上這一年來忙於政務,本就少去後宮,尋常妃嬪怕是許久都未得見聖顏了。”
琳貴妃道:“姐姐別灰心,皇上仍是時常在我面前提起姐姐。看得出來,皇上對姐姐情深意重,這麼多年絲毫沒有更改。”
彤貴妃道:“琳貴妃說的是。皇上對姐姐用情至深,旁人均不能及。我看用不了多久,皇上便會下旨恢復姐姐的位份了。”
靜妃道:“位份已不是如今需要看重的。本宮擔心的是和談破裂,大清與洋人仍在交戰,皇上此番怕是麻煩不斷。”
彤貴妃道:“姐姐心裡也是惦記皇上的。”
琳貴妃道:“那日姐姐究竟說了什麼惹惱了皇上?妹妹不明就裡,於是便難以在皇上面前替姐姐說話。”
靜妃道:“本宮勸皇上開放東南口岸,與洋人通商,再向洋人學習建造技術,充實我大清的軍備。可是皇上囿於列祖列宗的遺訓,不但堅決不准,更說本宮進言乃是後宮干政。這些日子本宮也想明白了,皇上不能違背祖訓,本宮獲罪並不冤。琳貴妃妹妹也莫要在皇上面前替本宮說情,仍舊依皇命持中平衡才是長久之計啊!”
彤貴妃道:“姐姐說的是。琳貴妃妹妹千萬不要輕舉妄動,惹得皇上起了疑心。”
琳貴妃道:“妹妹記下了。可是即便無人說情,皇上也早晚都會恢復姐姐的位份。”
靜妃道:“本宮如今幽居在此反而樂得清閒。倒是只能一心盼望水師提督關天培大人能夠擊敗英軍,為皇上贏得喘息的時機。”
彤貴妃與琳貴妃二人一向不懂朝政,聞言也只能面面相覷,都不解其中深意。
琳貴妃道:“妹妹不能在永和宮逗留太久,久了只怕皇上起疑,姐姐也要午休了,妹妹就先告退了。”
彤貴妃道:“姐姐好生歇著,妹妹改日再來探望。”
靜妃道:“二位妹妹慢走,錦瑟,替本宮送送二位貴妃娘娘。”
錦瑟推開門引著二位貴妃娘娘離開了永和宮。
雨落服侍靜妃在寢殿榻上歇了下來,然後轉身走出寢殿在門外守著。
靜妃卻遲遲不能合眼。
她伸手摸出那枚玉鏤雕香囊,輕輕打開,取出刻有“飄零”二字,又沾染過溫憲血跡的那片碎玉,心中默默念道:“溫憲,溫憲,若你還在就好了。”
的確,若是溫憲還在人世,皇上也不會身陷無將可用之境地。
道光二十年年底,皇上派奕山、隆文和楊芳赴廣東前線指揮作戰。
奕山其人乃是康熙帝第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的後代。胤禵因參與九王奪嫡,與後來即位的雍正不睦,於是被削爵。到了奕山這一代已無任何王爵可以承襲。奕山乃是侍衛出身,積功才獲封將軍。
道光二十一年正月,英軍先下手為強,發起虎門之戰。
皇上聞訊下令對英宣戰,派侍衛內大臣奕山為靖逆將軍,並從各地調兵萬餘人赴粵。
二月,英軍進攻虎門炮台,雖然大清官兵英勇抵抗,但終不敵英軍,虎門炮台最終失陷。
隨後,英軍又出動海陸軍,攻破虎門橫檔一線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溯珠江直逼廣州。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力戰殉國。..
五月,在清軍節節失利、英軍勢如破竹的背景下,清靖逆將軍奕山被迫向英軍乞和,並最終與英國商務監督義律簽訂了屈辱的中英《廣州合約》。
《廣州和約》不但規定三位欽差(奕山、隆文、楊芳)及所有外省軍隊限六日內退出廣州城0里以外,更要求七日內交出00萬銀元供英方使用,並賠償英國商館30萬元損失費。
奕山不敢如實向朝廷奏報這項和約,謊稱英國人“向城作禮,乞還商欠”。
時至六月,皇上方才在養心殿接到奕山從前線發來的奏報。
皇上看著奏摺,說道:“奕山果然不負朕心。”
高成道:“那是自然,這可是大將軍王的後代啊!”
皇上道:“雍正爺對幾個弟弟趕盡殺絕,唯獨對這個一母同胞的弟弟網開一面。而奕山一直以來算是對朕忠心不二,也有少許才幹,這次的差使辦的不錯。”
高成道:“皇上說的是,那洋人可最是難纏啊!”
皇上道:“此事如此一來,應該算是了了。朕也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高成道:“皇上今日可要去後宮?這些日子以來敬事房的差使可是難辦得緊!後宮的小主們也都盼著皇上呢!”
皇上道:“算來朕對她降位、削權、幽禁已有一年了。”
高成道:“皇上是說靜妃娘娘?”
皇上瞥了高成一眼,說道:“明知故問!”
高成道:“那今日皇上可要去永和宮看看靜妃娘娘?”
皇上道:“朕心裡一直記掛著她,可她一定是在怨朕。”
高成道:“怎麼會呢?後宮裡比靜妃娘娘更大度的便再也找不出來了。”
皇上道:“可是朕已這麼久沒見她了,她竟能不怨不恨?”
高成道:“皇上操心國事,這一年來進後宮的次數屈指可數,靜妃娘娘雖在禁足,想必也會有所耳聞的。若是皇上擔心娘娘,不如給娘娘一份恩典之後再去看望娘娘,這樣一來即便娘娘有氣有怨也盡能消解了。”
第二百二十七回 覷破幾多人情世態 發起一種冷趣幽思
皇上笑道:“你啊你啊!也罷,便傳旨恢復她皇貴妃的位份吧,重新賜予執掌後宮的大權,禁足也一併解除。”
高成道:“皇上聖明,如此一來皇貴妃娘娘與皇上之間的嫌隙便可盡解了。”
皇上道:“可是朕覺得仍是不足夠。依你看,可要再送些珍稀的物件兒?”
高成道:“奴才覺得皇貴妃娘娘是性情中人,不一定會喜歡什麼珍稀的物件兒,而且皇貴妃娘娘執掌後宮多年,再好的東西都見多了。但是皇上只要用心,皇貴妃必能感覺到。”
皇上道:“那便將朕去年讓御窯著意打造的青花詩瓶送去給皇貴妃吧。”
高成道:“皇上如此恩寵,皇貴妃娘娘這回又能揚眉吐氣了。”
皇上濃眉一挑,問道:“揚眉吐氣?皇貴妃即使被貶降位也是妃位之尊,怎麼,這些日子以來,竟然有人為難過皇貴妃麼?”
高成道:“奴才聽說恬妃娘娘以入侍潛邸,資歷最深為由折辱過皇貴妃娘娘。成妃娘娘當時也在場,偏幫著恬妃娘娘。可是奇的是皇貴妃娘娘不但沒有屈服,以一敵二竟然未落下風,宮中早就傳遍了。至此宮中妃嬪再也無人敢去永和宮造次。”
皇上道:“竟有此事?為何朕從未聽彤貴妃和琳貴妃提及?既然宮中早已傳遍了,為何旁人也未告知朕?”
高成道:“彤貴妃娘娘雷厲風行,知曉此事之後已多次彈壓過恬妃娘娘和成妃娘娘。琳貴妃娘娘向來心慈,不跟皇上說也屬尋常。至於宮中其他人礙著太后的面子,又有誰敢在皇上面前提及此事呢?況且皇上這一年來忙於政務,本就少去後宮,尋常妃嬪怕是許久都未得見聖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