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說出來聽聽。”
“有人與太子殿下聯手制定了對付四皇子一派的計劃,飛鏢傳書也本該是太子的那一份送到臣手中的,但被那人半途攔截,轉而將另外一份紙條送到了臣手中。”
“哦?你覺得那個人是誰?”
謝初頓了一下。
片刻之後,他道:“蜀王。”
第78章 雪崩
皇帝半闔了眼, 緩緩長出了口氣。
謝初立刻看出了些許端倪,這神情看著可不像是被證實了心中的猜測,倒像是在對他的說法表示肯定一樣。
“陛下早就知道……?”
“這天底下不是只有東宮才有暗衛的。”皇帝淡淡道, “身為天子,若是連這點事情都掌控不住,被你們當成傻子一樣耍, 那朕這個天子可就當得太失敗了。”
大內密探。謝初的心裡立刻浮現出了這幾個字,怪不得他在白天說出部署圖一事時陛下的神色那樣平靜,原來是早就知道這是太子一黨準備用來對付四皇子一黨的計策了嗎?
想到這一點, 再回想起之前東宮暗衛交給他的那一封密信,謝初不禁有些想笑,自以為□□無縫的計劃居然早就被陛下掌握在了手裡, 真不知太子知道了會是什麼反應,蜀王又會是什麼反應。
他試探著道:“那今晚之事,陛下也早就知曉了?”
“朕還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皇帝道。
那就是還不知道了。
謝初稍微安了點心, 看來他今晚的投誠很及時, 要是等到了明天,陛下從大內密探口中得知了此事,情形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他毫不懷疑陛下會得知此事,太子都能在刑部中安插自己的人手, 大內密探想必更加無孔不入, 查清楚一切是遲早的,而到時陛下對他的信任還剩下多少,會不會直接把他劃入太子一黨, 那就難說了。
謝初低著頭默默地思考著,皇帝不知在想什麼,也一道沉默了半晌,而後幽幽嘆了口氣:“你很聰明,也很會審時度勢。”他伸手隔著桌案拍了拍謝初的肩,“朕的那兩個兒子要是也能像你一樣腦筋清楚就好了。”
“陛下言重了,兩位殿下足智多謀,臣不敢望其項背。”
皇帝冷哼一聲:“是啊,聰明得過了頭,盡把心思用到這些邪門歪道上來!除了污衊陷害潑人髒水,他們還會做什麼?”
他們還會窩裡鬥,互相給對方使絆子,最起碼蜀王是這樣做的。謝初在心裡默默補充道,不過面上還是維持著恭敬的神色,看向皇帝道:“陛下,臣斗膽進言,兩位殿下雖然於此事上做的有些不夠光明正大,可追根究底,還是四皇子一派出手在先,欲竊國君之位,這才招致了他們的聯手對付,若四皇子安分守己,太子殿下又何必要對付他們?”三皇子還好好地待在宮裡呢。
當然,這最後一句話他沒有說出來,不過他確信陛下能想得到。
這話說的有些出格,但皇帝並沒有在意,他的注意力全都在謝初的那一句“欲竊國君之位”上面了。
“欲竊國君之位……說得好啊,這皇位的確是一個香餑餑,誰都想來爭上一爭。”他長舒了口氣,雙手負在背後,慢悠悠從堂上走下來,“那依你的意思,這件事是雙方都有錯,該各打五十大板了?”
謝初垂下頭,恭敬道:“臣不敢妄言。”
皇帝暗哼一聲,心道還有些分寸,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你剛才說,你向朕投誠,是因為他們的計劃太爛了,出現了紕漏,你對他們沒有信心,這才倒戈向朕。可蜀王雖然在半途調換了太子準備傳給你的書信,但他們的計劃依然很是順利,老四現在已經被前後夾攻,若是想不出什麼好的應對之法,這通敵賣國的罪名可要坐實了。”
謝初道:“計劃順利是因為臣沒有完全按照飛鏢傳書上所說的去做,要是按照那信紙上說的,早在被捕的當晚,臣就該吐露邊防部署圖一事,如此一來就是四皇子借著孟邑王子之口來反咬太子殿下一口了。”
“哦?”皇帝挑眉,“信紙上都說了什麼?”
“口說無憑,那封信被臣夾在書房裡的《三略》一書中,書頁里有夾層,信就放在裡面,陛下只要派人去取來,就能知道那上面都說了什麼了。”
“算你識相。”皇帝哼了一聲,“審了你這麼多次,也就只有今晚你才說得這麼順溜了。只是謝初啊,你可知這世上什麼人最不能用?”
謝初平靜道:“不忠之徒。”
“不錯,”皇帝沉聲道,“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你這般出賣太子和蜀王,你覺得以後朕還敢重用你、還敢信任你嗎?”
他猛地沉下臉,喝問道:“若你真是對朕忠心耿耿,那麼在一開始就不該夜探典客署,對這個計劃推波助瀾!你現在向朕投誠,當真不是因為怕太子行事失敗,這才為自己找一條後路的?!還不跪下!”
謝初雙膝一彎,立刻跪在了地上,面無表情道:“陛下容稟,從一開始臣就沒有這樣的念頭,可情勢所逼,臣不得不夜探典客署,查一究竟。”
“情勢所逼?好,你說,到底是怎麼個情勢所逼法!”
謝初磕了一個頭:“蜀王在信上以三公主的終身大事為要挾,言四皇子與孟邑王子密議,欲假借行刺之事施行一石二鳥之計:一把罪名推於太子之身,引出東宮豢養私衛一事,以此來逼迫陛下廢黜太子;二讓孟邑王子藉此一事向大夏施壓,以三公主和親來消弭此事,止兩國兵戈。臣為公主安危,不得不前去一探。”
皇帝像是被誰掐住了脖子,一下子消了聲。
半晌,他才緩緩道:“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
“絕無半句虛言。”謝初頭抵著陰冷的青石板磚,“種種因由在信紙上都寫得清清楚楚,陛下只要看到信紙,就知道臣說的是真是假了。”
皇帝道:“那你又為什麼在這天牢里耗費了許久?你既然在典客署內看到有人刺殺蘇力金,證實了信上所說的,為了令兒安危,你更應該馬上說出部署圖一事才對,為什麼卻拖了這麼久?”
謝初靜了一下:“因為當臣趕到典客署時,發現事情起了變化。”
“什麼變化?”
“當天晚上應該只有四皇子派出去的一批手下去刺殺孟邑王子才對,可等臣趕到時,卻有另一批人在鴻臚寺內縱火。臣察覺事情有變,便沒有直接吐露部署圖一事,為的就是引蛇出洞,想把所有在這件事上摻了一腳的人都逼出來。”他頓了頓,道,“因為臣不能確定,打三公主主意的是否只有四殿下一人。”
皇帝點了點頭:“朕明白了。”
他低頭看向謝初,神色疲憊:“你起來吧。”
“謝陛下恩典。”
他繼續道:“今晚的事,朕希望永遠也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
“有人與太子殿下聯手制定了對付四皇子一派的計劃,飛鏢傳書也本該是太子的那一份送到臣手中的,但被那人半途攔截,轉而將另外一份紙條送到了臣手中。”
“哦?你覺得那個人是誰?”
謝初頓了一下。
片刻之後,他道:“蜀王。”
第78章 雪崩
皇帝半闔了眼, 緩緩長出了口氣。
謝初立刻看出了些許端倪,這神情看著可不像是被證實了心中的猜測,倒像是在對他的說法表示肯定一樣。
“陛下早就知道……?”
“這天底下不是只有東宮才有暗衛的。”皇帝淡淡道, “身為天子,若是連這點事情都掌控不住,被你們當成傻子一樣耍, 那朕這個天子可就當得太失敗了。”
大內密探。謝初的心裡立刻浮現出了這幾個字,怪不得他在白天說出部署圖一事時陛下的神色那樣平靜,原來是早就知道這是太子一黨準備用來對付四皇子一黨的計策了嗎?
想到這一點, 再回想起之前東宮暗衛交給他的那一封密信,謝初不禁有些想笑,自以為□□無縫的計劃居然早就被陛下掌握在了手裡, 真不知太子知道了會是什麼反應,蜀王又會是什麼反應。
他試探著道:“那今晚之事,陛下也早就知曉了?”
“朕還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皇帝道。
那就是還不知道了。
謝初稍微安了點心, 看來他今晚的投誠很及時, 要是等到了明天,陛下從大內密探口中得知了此事,情形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他毫不懷疑陛下會得知此事,太子都能在刑部中安插自己的人手, 大內密探想必更加無孔不入, 查清楚一切是遲早的,而到時陛下對他的信任還剩下多少,會不會直接把他劃入太子一黨, 那就難說了。
謝初低著頭默默地思考著,皇帝不知在想什麼,也一道沉默了半晌,而後幽幽嘆了口氣:“你很聰明,也很會審時度勢。”他伸手隔著桌案拍了拍謝初的肩,“朕的那兩個兒子要是也能像你一樣腦筋清楚就好了。”
“陛下言重了,兩位殿下足智多謀,臣不敢望其項背。”
皇帝冷哼一聲:“是啊,聰明得過了頭,盡把心思用到這些邪門歪道上來!除了污衊陷害潑人髒水,他們還會做什麼?”
他們還會窩裡鬥,互相給對方使絆子,最起碼蜀王是這樣做的。謝初在心裡默默補充道,不過面上還是維持著恭敬的神色,看向皇帝道:“陛下,臣斗膽進言,兩位殿下雖然於此事上做的有些不夠光明正大,可追根究底,還是四皇子一派出手在先,欲竊國君之位,這才招致了他們的聯手對付,若四皇子安分守己,太子殿下又何必要對付他們?”三皇子還好好地待在宮裡呢。
當然,這最後一句話他沒有說出來,不過他確信陛下能想得到。
這話說的有些出格,但皇帝並沒有在意,他的注意力全都在謝初的那一句“欲竊國君之位”上面了。
“欲竊國君之位……說得好啊,這皇位的確是一個香餑餑,誰都想來爭上一爭。”他長舒了口氣,雙手負在背後,慢悠悠從堂上走下來,“那依你的意思,這件事是雙方都有錯,該各打五十大板了?”
謝初垂下頭,恭敬道:“臣不敢妄言。”
皇帝暗哼一聲,心道還有些分寸,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你剛才說,你向朕投誠,是因為他們的計劃太爛了,出現了紕漏,你對他們沒有信心,這才倒戈向朕。可蜀王雖然在半途調換了太子準備傳給你的書信,但他們的計劃依然很是順利,老四現在已經被前後夾攻,若是想不出什麼好的應對之法,這通敵賣國的罪名可要坐實了。”
謝初道:“計劃順利是因為臣沒有完全按照飛鏢傳書上所說的去做,要是按照那信紙上說的,早在被捕的當晚,臣就該吐露邊防部署圖一事,如此一來就是四皇子借著孟邑王子之口來反咬太子殿下一口了。”
“哦?”皇帝挑眉,“信紙上都說了什麼?”
“口說無憑,那封信被臣夾在書房裡的《三略》一書中,書頁里有夾層,信就放在裡面,陛下只要派人去取來,就能知道那上面都說了什麼了。”
“算你識相。”皇帝哼了一聲,“審了你這麼多次,也就只有今晚你才說得這麼順溜了。只是謝初啊,你可知這世上什麼人最不能用?”
謝初平靜道:“不忠之徒。”
“不錯,”皇帝沉聲道,“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你這般出賣太子和蜀王,你覺得以後朕還敢重用你、還敢信任你嗎?”
他猛地沉下臉,喝問道:“若你真是對朕忠心耿耿,那麼在一開始就不該夜探典客署,對這個計劃推波助瀾!你現在向朕投誠,當真不是因為怕太子行事失敗,這才為自己找一條後路的?!還不跪下!”
謝初雙膝一彎,立刻跪在了地上,面無表情道:“陛下容稟,從一開始臣就沒有這樣的念頭,可情勢所逼,臣不得不夜探典客署,查一究竟。”
“情勢所逼?好,你說,到底是怎麼個情勢所逼法!”
謝初磕了一個頭:“蜀王在信上以三公主的終身大事為要挾,言四皇子與孟邑王子密議,欲假借行刺之事施行一石二鳥之計:一把罪名推於太子之身,引出東宮豢養私衛一事,以此來逼迫陛下廢黜太子;二讓孟邑王子藉此一事向大夏施壓,以三公主和親來消弭此事,止兩國兵戈。臣為公主安危,不得不前去一探。”
皇帝像是被誰掐住了脖子,一下子消了聲。
半晌,他才緩緩道:“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
“絕無半句虛言。”謝初頭抵著陰冷的青石板磚,“種種因由在信紙上都寫得清清楚楚,陛下只要看到信紙,就知道臣說的是真是假了。”
皇帝道:“那你又為什麼在這天牢里耗費了許久?你既然在典客署內看到有人刺殺蘇力金,證實了信上所說的,為了令兒安危,你更應該馬上說出部署圖一事才對,為什麼卻拖了這麼久?”
謝初靜了一下:“因為當臣趕到典客署時,發現事情起了變化。”
“什麼變化?”
“當天晚上應該只有四皇子派出去的一批手下去刺殺孟邑王子才對,可等臣趕到時,卻有另一批人在鴻臚寺內縱火。臣察覺事情有變,便沒有直接吐露部署圖一事,為的就是引蛇出洞,想把所有在這件事上摻了一腳的人都逼出來。”他頓了頓,道,“因為臣不能確定,打三公主主意的是否只有四殿下一人。”
皇帝點了點頭:“朕明白了。”
他低頭看向謝初,神色疲憊:“你起來吧。”
“謝陛下恩典。”
他繼續道:“今晚的事,朕希望永遠也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