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放下電話,陸誠心情複雜地揉著太陽穴緩了會兒。

  等謝青培訓結束,把影視的事告訴她,她估計就要懵了。

  他要措辭一下回頭怎麼跟她說。

  不知不覺,他很幼稚地在腦子裡做起了情景模擬。

  “謝青,我給你談了一下影視。”

  “多少錢?”

  “你猜。”

  不行不行,太俗了。

  “謝青,我給你談了一下影視。”

  “多少錢?”

  “三環兩套大戶型學區房全款。”

  不行,也不行,她要是不了解北京的房價,他就玩砸了。

  陸誠陷入沉思。

  .

  魯迅文學院。

  第一個星期的課不多,但在這一個星期里,謝青深刻體驗了一輪兩個文學領域的不對付。

  矛盾最激烈的就是今天,因為今天魯院組織大家逛了B大,重點參觀文學系。

  不單是參觀,還請一位研究當代文學的教授講了課,這位女士慈眉善目、風度翩翩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我認為網路文學就是當代文學。”

  教室里的氛圍一下變得冰火兩重天。

  前排的網絡作家們欣然而笑,與有榮焉。後排的傳統作家們冷臉,不說話。

  所以,雖然沒人當堂爭辯,但在離開B大之後,雙方在無形中開始了一場冷戰。

  這場冷戰在送大家回學校的大巴停在校門口時,到達了一個小小的頂峰。

  在北大步行大半天很耗體力,很多人都餓了,回到學校又剛好是飯點,於是車門一開,就見一位膀大腰圓的男作者歡呼雀躍地沖向了食堂:“開飯咯——”

  同車的網絡作者們在一片鬨笑中下車,前面大巴里的傳統作家們也正下車,然後大家就聽到一句尖銳的:“沒素質,網文圈真是什麼人都能當作家哦,烏煙瘴氣的。”

  笑音驟止住,一片目光凌凌地掃過去:你丫再說一遍?

  另一片目光冷冷地盪回來:瞪什麼瞪?

  最後雙方沒打起來,可能主要是因為作家們在戰鬥力上普遍不太行。

  這種僵持,一直蔓延到第二天。

  第二天網絡作家的課在上午,來講課的是一位圈內一線大神——一生書。

  謝青無所謂上他的課,她先前說斷舍離不是說說而已。當做一個陌生人的課來聽,她完全能做到心平氣和。

  可午飯的時候,這位偏偏坐到了她旁邊。

  魯院的食堂是自助形式,桌子是大圓桌,大家本來也不可能都分開坐,通常都是盛完菜看哪裡還有座位就坐哪裡,所以謝青也不好端起盤子就走。

  一生書:“魯院伙食還不錯。”

  謝青:“嗯。”

  謝青另一側,拉黑了一生書的流錦:“……呵呵。”

  三個人頭頂上明顯有一片冷空氣在飄,謝青這趟來又“隱姓埋名”,旁邊幾位一時都以為流錦和一生書有什麼深仇大恨。

  一生書繼續沒話找話,看看謝青的盤子:“吃這麼少?”

  謝青沒來得及說話,又有人撩簾進來,好奇地大聲問:“喲呵,今天哪位大作家來了啊,外面那輛車?一看就好貴!”

  說的是一生書的車。

  大多數人沒什麼反應,絕大多數傳統作家視金錢如糞土是真的視金錢如糞土。自己即便賺不到,也不嫉妒別人。

  但在謝青側後方,傳來不和諧地冷笑聲:“這些網絡作家哦……”

  從這個聲音她聽出來了,就是昨天晚上下車時開嘲諷的那個。扭頭掃了一眼,是位看起來比她大不了幾歲的男士。

  他旁邊的女作家看不過眼,皺起眉頭:“行啦,你老嘲諷人家網絡作家幹什麼。”

  前者置若罔聞,嘖嘴搖頭:“一個個跟土大款一樣,有幾個臭錢就買車買房穿名牌,一點也不知道低調。③”

  屋裡的氣氛一下就冷了。

  這一期網絡作家班一共三十多個人,其中七八個都是始初中文網的,一生書是始初中文網扛把子。

  坐在謝青對面的男作者直接運著氣擼起了袖子,一生書看過去,用手勢示意他冷靜。

  那邊還在繼續:“嘖,其實有什麼用哦?我看都是秋後的螞蚱。作家嘛,就是寫書的,還是出版銷量最證明實力,其他都是虛的。讀者不願意買書收藏,說明在網上看你就跟看熱鬧一樣哦——”

  這話其實有點道理,雖然出版錢少活多,但誰不想上暢銷榜呢?

  可就是有道理,也說得太難聽了。

  一時間,連謝青都忍不住向一生書投去了同情的目光,一生書無奈搖頭,懶得計較。

  “打攪大家一下,請問謝青在嗎?”門口的聲音打斷了屋裡的微妙,所有人一起看過去,是網絡作家班的班主任,後面還跟了幾個人。

  謝青舉了下手:“在這兒。”

  “請出來一下?這幾位是……”他說著側身想介紹身邊的幾位,但其中一個身材高挑的女孩子反應極快,直接幾步殺到了謝青面前,熱情地和謝青握手:“大大您好,我是美酷影業的版權經理,特別喜歡您的《訴風月》,想請您吃個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