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宮中為了謝池的事幾經周折時,住在驛館的阿塔過得也不是那麼安心。

  他在晏國的不作為,已經被犬戎察覺到了,大王子近來頻繁來信,且口吻一次比一次強烈,讓他務必儘快要回那批駿馬,他已經快拖不住了。

  兩天後,犬戎再次來信,大王子在信上言明要為他妹妹指婚。

  這就是明晃晃的威脅了,阿塔把信紙揉成一團,扔在地上,然後苦著臉進了宮。

  再次站在鑾殿上的時候,阿塔還是很怵,他恭恭敬敬朝著謝崇叩拜行禮,“使臣阿塔拜見陛下”。

  謝崇冕旒上的玉珠動了動,“平身”。

  阿塔從金磚上起身,兩手交疊在腹部,道:“犬戎已經給了晏國將盡二十天的時間,不知陛下是否有了結果”?

  謝崇單手搭在金色的扶手上,眼中情緒未明,“使臣今日就算不來請見(xian 四聲),朕也是要宣你進宮的,郭侍郎剛於殿中稟明了案情,還未詳細講述經過”。

  “使臣也該聽一聽,烏迪王子之死究竟與我晏國有無干係”。

  “若是沒有,又如何向我晏國交代”?

  阿塔心中陡然一跳,隱約生出一絲不妙的預感。

  郭松執笏出列,“陛下,不知微臣能否將人證請到殿上”?

  謝崇頷首應允,“可”。

  阿塔覺得極為不可思議,他並未從大王子那裡收到有刺客活下來的消息啊!

  在得到陛下准許之後,郭松轉身出了鑾殿,回來時,身後跟了十幾具蓋著白布的屍/體。

  他讓侍衛把白布掀開,露出了七具骨頭架子以及五具屍/斑遍布的屍/體。

  在場的文官見到這樣駭人的場景,被嚇得以袖遮面,武將看了倒是習以為常。

  阿塔不懂他搬幾具屍/體上來是什麼意思,“這就是大人的人證嗎”?

  “對,這就是我的人證”,屍/體有時候要比活人誠篤的多。

  郭松示意大家觀察地上的十幾具屍/體,“這是從邊界運送回來的刺客,我細細的檢查的一下他們身上的特徵以及所用刀具,並未發現特殊的地方”。

  “這豈不是太不正常”?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阿塔保持沉默。

  郭松接著道:“那麼可以試想一下,什麼樣的人需要使用一模一樣的刀具”?

  朝堂的文臣腦子裡的彎彎繞繞可不少,聞弦歌便知雅意,“可能性有很多,也許是一個組織,也許是某些人豢養的死士,大人說的這話不確定性太多了”。

  郭松朝著開口的大人點頭示意,“明大人言之有理,接下來我要說的就是下一個線索了”。

  他面向屍/體,道:“地上躺下的十幾個人並不是刺客中的全部,而只是其中死去的人,這樣看來,幕後之人定然身居高位,重勢在握,否則不可能把烏迪王子一行人殺戮殆盡”。

  “儘管還不能確定幕後之人的身份,但範圍就此縮小了”。

  阿塔搖了搖頭,並不同意他的說法,“按照大人的推測,我眼前只能看到一片迷霧,那樣的人不少卻也不多,陛下恰巧就在這個範圍內,郭大人難道是在影射陛下嗎”?

  “使者這就是非愚則誣了”!

  郭松笑了笑,面上一派坦然,並沒有受到阿塔的影響,“在案情上面,我始終就事論事,絕沒有主觀的臆測過什麼,何況我對陛下的忠心可比滄浪之水,天上孤鴻,可以濯纓,亦不墜青雲,怎會去影射陛下”?

  不得不說,郭松說的話很討巧,讓聽的人也十分舒心,有能力、會辦事、得帝心的人,謝崇怎會不愛用呢?

  阿塔剛才只是隨口一說,被郭松駁了之後,再一次閉上了嘴。

  “既然使臣無話可說,那我就開始說第三條線索了”,郭松走到屍/體旁邊,蹲下身子,從花紋繁複的金色托盤中拿起一方素白的巾帕,將之墊在屍/體的顱骨上面,而後單手稍微用力,頭骨頓時向兩側分開。

  讓人毛骨悚然的是,頭骨的中窩那裡竟然出現了一片黑色的區域。

  郭松並未理會大臣的驚呼,接下來他又接連掀開了其餘七具屍/體的顱骨,結果不出意料,在同樣的位置,都有一片黑色,不同的只是向外延展的距離,有的只有一小片,有的已經蔓延到了整個頭顱,從外表看處處正常的屍骸,剖開之後,卻是這樣的畫面。

  估計幕後之人也想不到,會有人把屍體千里迢迢的運送至京都,而後又不按常理的把屍體剖開,甚至骨頭都沒有放過。

  謝崇的身體微微前傾,顯然是沒想到會出現這個結果,“愛卿可是將這黑斑的因由查清了”?

  郭松在屍/體旁邊轉身朝北,拱手道:“回陛下,雖未全中,也應八九不離十”。

  謝崇道:“說來聽聽”。

  郭松道:“微臣發現這些黑斑之後,便有了一絲撥開雲霧之感,之後便尋太醫,本以為很快就能見到月明,可誰知竟無一人能答得上來這黑斑的因由”。

  “微臣實在惶惑,便又去請教了院首,這一次比之先前查的更加仔細,院首看完不敢下定結論,只給出了猜測”。

  “這是一種能讓人體內的潛力時刻保持在巔峰的藥物,十幾具屍首的肌肉骨骼證明了這一點,可這樣的藥物大多需要提前預支生命為代價,那些黑斑的大小就是證據,微臣斗膽猜測,若是等黑斑擴展到整片顱骨,那麼這個人的生命也就到頭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