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小李子卻趴在地上一把捉住了他的腳腕,“乾爹,外面遠遠地來了上千人,似是都帶著刀劍,禁軍首領雲三已然帶人去攔了,讓兒子先來報信。”
吳青峰便覺得嗡的一聲,若是剛剛他不過覺得皇帝是防患於未然,如今卻是知道,一切皆成真了。不過,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膽怯,他一把拎著小李子,衝著他道,“你立功的時候到了。”
說罷,他一手拉起小李子,向著皇帝所在的清溪書屋跑去。到了門口,也不待通報,便掀了帘子進了屋,皇帝訝然的看著他,他急忙跪地道,“聖上,有人圍了長清園。”
皇帝只覺得心頭一緊,整個人便有些頭暈眼花,身子也晃蕩了兩下,若非是坐在椅子上,怕是要倒地。吳青峰慌忙上前扶住了他,從身上拿出丸藥給他服下,皇帝猛咳了兩聲,緩過了那口氣,這才讓小李子將事兒說了一遍。
聽後,皇帝才吩咐道,“將朕的玉佩給他,讓他去豐臺大營找張豐,讓他即刻帶兵前來救駕。”
小李子自是聰明人,知道此事若是成了,便是不世的功勞,怕是後半輩子就要有著落了,當即便道,“奴才便是死了,也要把話遞到。”說完,接過玉佩坑坑坑磕了三個頭,便起身溜了出去。
待人出去了,皇帝又起身踱了兩步,站了一會兒,才嘆了口氣道,“青峰,陪朕下盤棋吧。”
屋內棋局翻轉,外面刀光劍影。
來的那千把人雖然裝備良好,各個身強力壯,可畢竟沒上過戰場,兩方又是人數相當,雲三又占據地利之勢,從開始起,便一直站著上風。待到張豐帶了兩千騎兵先行趕來,前後夾擊更是呈絞殺之勢,那一千多人,不過三個時辰便通通成了刀下鬼,只留了幾十人問話。
李越、馮瑞、徐然此時也已趕來,馮瑞奉命查問這些人。嚴刑逼供之下,很快有人招認,他們是陳家鏢局招募的死士,今日出門不過是聽從主家命令來訓練而已,不知為何竟與他們交鋒。
皇帝勃然大怒,一個小小鏢局,竟然敢圍攻長清園。命兵部尚書徐然、京營節度使張豐帶兵前去搜查。
三月二十一日雞鳴之時,豐臺大營兵圍了陳家鏢局,從中搜出器械上萬把,壯漢一千五百六十二人,另有梅花釵一枚。
皇帝震怒,下旨搜查端王府。
此時不過卯時,天剛剛亮,端王一夜未睡,正吩咐人換了涼水來洗臉。管家匆匆忙跑了進來,顧不得規矩,衝著端王道,“王爺,兵部尚書徐然帶人將咱們府圍了。”
這句話卻是如平地炸雷,端王手中的帕子啪的一聲掉落水中,濺起水花。可他此時哪裡顧得這些,鐵青著臉道,“帶了多少人?”
“約有上千人,府周邊都是兵,密密麻麻的。”正說著,二管家也急匆匆趕了進來,道,“徐然大人已然進了府里,說是有聖旨,讓您接旨。”
端王心中惶恐,連手都是微微顫著,自己扣了幾次,那衣服上的扣子卻是一個都沒繫上,當即便一腳踹了旁邊的丫鬟,罵道,“還不過來伺候更衣。”
那丫鬟顯然被踢得不輕,此時又不敢違令,便捂著肚子爬了起來,顫抖抖地替端王扣上了扣子。待穿好了衣服,端王一把推開她,衝著管家道,“護好王妃。”便走了出去。
徐然此時正站在端王府正廳中,聽著腳步聲傳來,便回了頭,衝著端王抱了抱拳道,“一大早卻是驚擾了。”端王還想在寒暄兩句,徐然卻壓根沒給他開口的機會,道,“接旨吧。”
端王立時跪下。
這卻是個口頭旨意,只聽徐然道,“上諭:即刻監押端王。”
話畢,便有人上了正廳來,將端王拿下,端王哪裡肯這般作罷,當即便甩開了那兩人,衝著徐然道,“我要見父皇,我要見父皇。”
徐然不悅道,“端王,你要抗旨不尊嗎?”端王立時閉了嘴,這個罪名他擔待不起,徐然瞧他軟了下來,便又道,“王爺暫且坐坐,還要查抄一下府中東西,絕不會騷擾到內眷。”
說罷,張豐便帶著兵士從正門進入,直奔書房。不多時,徐然便從後堂出來,身後張豐還抱著個小箱子,看見端王,便道,“卻是得罪了,還請您移移步。”
端王知道,這是要關了他。他不禁道,“便是監押,也要告訴我為何,我要見父皇,我不服。”
徐然仿佛早已料到他如何說,當即道,“聖上有令,查抄完畢,讓等旨意。端王,我們不過辦事,這還等著交差,您看……”
端王自是知道徐然哪裡有權力將他帶回宮去,不過是自己的不甘心罷了,他點了頭,可又道,“總要讓我知道為什麼?”
兩人平日裡雖沒有什麼交往,可徐然此時一直是個八面玲瓏,他從不隨意得罪什麼人,因此,這查抄端王府也做得格外體面,沒綁著端王,更沒有向著那內院去,端王心中有點奢望,若是不打緊,徐然八成會透露點什麼。
可惜的是,徐然只是瞥了他一眼,便道,“該知道的時候您自會知道了。”
這一句,便讓端王的心徹底涼了。
瞧著端王沒話了,徐然這才讓人將女眷趕到了一個搬空了的院落內,男子則與端王一起,被關在另一個小院中。仔細看好了,同張豐一起,回皇宮復命。
皇帝已然回京了。
82
徐然與張豐帶著那箱子一路去了皇宮,未入勤政殿,已然瞧著吳公公守在門外了,見著他,吳公公則道,“聖上正等著。”他便掀帘子要入內,吳公公卻一把捉住了他的手,又叮囑道,“話要慢慢說。”
這卻是為皇帝身體擔心,剛剛知道了陳家鏢局的事情,皇帝震怒之下便有些暈,如今若是再刺激,怕是會出事,只是這事兒,皇帝還必須聽。
徐然點了頭,便帶著張豐進了門。
此時的皇帝眼窩青黑,面色蒼白,雖然坐在那裡,卻跟癱軟了一樣,一點精氣神都沒有,跟昨日比起,仿若一下子抽乾了力氣。
瞧見兩人跪下,皇帝便道,“直說吧。”
徐然這才讓侯芸打開箱子,從中拿出兩樣東西,一個是梅花印,另一個則是幾張地契。
徐然道,“這梅花印與在張寶兒遺物中,陳家鏢局中發現的一模一樣,應是母印,這地契都是端王的產業,各地的都有,一共63處,只是這一張金陵的,”徐然從中撿起一張道,“地名臣看著眼熟,問了問馮瑞才想起來,這地方正是年初出現祥瑞白狼的地方,地契是二月份的。”
吳公公聽了,趕忙接了過來,將這兩樣東西遞了上去。皇帝將那梅花印拿在手中摩挲半日,又將那地契看了看,臉色卻是越加陰沉起來。
他的好兒子端王,怕是想做皇帝想瘋了,竟是連祥瑞之地也要買在手中。他是有多盼著他這個父親去死!他猛然站起,連說了三個好,還未待再下旨意,人便驟然暈了過去。
京中一片肅殺之氣。
誰都知道,三月二十一日晚,八成是出了事,先是有大批兵馬調動,隨後端王府被抄,接著皇帝已經一連幾日未曾上朝,這對一個勤勉的帝王來說,著實不正常。
最重要的是,太后從鍾翠山趕了回來,榮王也歸了京。
這讓人想起一年前的三月,那日夜裡京中血流成河,不知多少貴人們頭顱落地,上一次皇帝挺了過來,這一次,京中八成是要變天了。
皇帝的確病的不輕,甚至有三日是一直在昏迷,便是清醒的時候,他也沉默為多。吳公公輕手輕腳進來,對著皇帝道,“聖上,太后娘娘來了。”皇帝點了點頭。
太后此時已然將近八十,身體時好時壞,願意在鍾翠山待著,也是因那裡的環境好,事又少,她也順心。
如今被宮女顫悠悠地扶了進來,坐在了皇帝身邊,便吩咐,“都下去吧,哀家跟皇帝說說話。”
吳青峰立時將人都遣了下去,還關了門。
瞧著無人了,太后才像個尋常人家的母子似得,輕輕撫了撫皇帝的額頭,道,“一轉眼,我兒也是快花甲的人了。想當初剛即位的時候,不過才二十歲,這四十年不易啊!”
許是到了親娘面前,皇帝的臉色終於鬆了下來,有些難受地說,“兒子心裡難受。”
“母后知道你難受,不想聽這些話。可這些話除了我這個做娘的,誰敢說給你聽?皇帝,端王做得不對,可你這事兒做得也不對。”太后止住了皇帝想要辯解的話,緩緩道,“你既然立了太子,便應該斷了底下那些兒子們的念想。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唯一出路便是當個輔佐郡王的臣子或者是做個混吃等死的宗室。你不信任自己一手立下的兒子,卻又將端王提了起來,我知道,這是你的權衡之術,可端王如何能夠不動心?”
吳青峰便覺得嗡的一聲,若是剛剛他不過覺得皇帝是防患於未然,如今卻是知道,一切皆成真了。不過,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膽怯,他一把拎著小李子,衝著他道,“你立功的時候到了。”
說罷,他一手拉起小李子,向著皇帝所在的清溪書屋跑去。到了門口,也不待通報,便掀了帘子進了屋,皇帝訝然的看著他,他急忙跪地道,“聖上,有人圍了長清園。”
皇帝只覺得心頭一緊,整個人便有些頭暈眼花,身子也晃蕩了兩下,若非是坐在椅子上,怕是要倒地。吳青峰慌忙上前扶住了他,從身上拿出丸藥給他服下,皇帝猛咳了兩聲,緩過了那口氣,這才讓小李子將事兒說了一遍。
聽後,皇帝才吩咐道,“將朕的玉佩給他,讓他去豐臺大營找張豐,讓他即刻帶兵前來救駕。”
小李子自是聰明人,知道此事若是成了,便是不世的功勞,怕是後半輩子就要有著落了,當即便道,“奴才便是死了,也要把話遞到。”說完,接過玉佩坑坑坑磕了三個頭,便起身溜了出去。
待人出去了,皇帝又起身踱了兩步,站了一會兒,才嘆了口氣道,“青峰,陪朕下盤棋吧。”
屋內棋局翻轉,外面刀光劍影。
來的那千把人雖然裝備良好,各個身強力壯,可畢竟沒上過戰場,兩方又是人數相當,雲三又占據地利之勢,從開始起,便一直站著上風。待到張豐帶了兩千騎兵先行趕來,前後夾擊更是呈絞殺之勢,那一千多人,不過三個時辰便通通成了刀下鬼,只留了幾十人問話。
李越、馮瑞、徐然此時也已趕來,馮瑞奉命查問這些人。嚴刑逼供之下,很快有人招認,他們是陳家鏢局招募的死士,今日出門不過是聽從主家命令來訓練而已,不知為何竟與他們交鋒。
皇帝勃然大怒,一個小小鏢局,竟然敢圍攻長清園。命兵部尚書徐然、京營節度使張豐帶兵前去搜查。
三月二十一日雞鳴之時,豐臺大營兵圍了陳家鏢局,從中搜出器械上萬把,壯漢一千五百六十二人,另有梅花釵一枚。
皇帝震怒,下旨搜查端王府。
此時不過卯時,天剛剛亮,端王一夜未睡,正吩咐人換了涼水來洗臉。管家匆匆忙跑了進來,顧不得規矩,衝著端王道,“王爺,兵部尚書徐然帶人將咱們府圍了。”
這句話卻是如平地炸雷,端王手中的帕子啪的一聲掉落水中,濺起水花。可他此時哪裡顧得這些,鐵青著臉道,“帶了多少人?”
“約有上千人,府周邊都是兵,密密麻麻的。”正說著,二管家也急匆匆趕了進來,道,“徐然大人已然進了府里,說是有聖旨,讓您接旨。”
端王心中惶恐,連手都是微微顫著,自己扣了幾次,那衣服上的扣子卻是一個都沒繫上,當即便一腳踹了旁邊的丫鬟,罵道,“還不過來伺候更衣。”
那丫鬟顯然被踢得不輕,此時又不敢違令,便捂著肚子爬了起來,顫抖抖地替端王扣上了扣子。待穿好了衣服,端王一把推開她,衝著管家道,“護好王妃。”便走了出去。
徐然此時正站在端王府正廳中,聽著腳步聲傳來,便回了頭,衝著端王抱了抱拳道,“一大早卻是驚擾了。”端王還想在寒暄兩句,徐然卻壓根沒給他開口的機會,道,“接旨吧。”
端王立時跪下。
這卻是個口頭旨意,只聽徐然道,“上諭:即刻監押端王。”
話畢,便有人上了正廳來,將端王拿下,端王哪裡肯這般作罷,當即便甩開了那兩人,衝著徐然道,“我要見父皇,我要見父皇。”
徐然不悅道,“端王,你要抗旨不尊嗎?”端王立時閉了嘴,這個罪名他擔待不起,徐然瞧他軟了下來,便又道,“王爺暫且坐坐,還要查抄一下府中東西,絕不會騷擾到內眷。”
說罷,張豐便帶著兵士從正門進入,直奔書房。不多時,徐然便從後堂出來,身後張豐還抱著個小箱子,看見端王,便道,“卻是得罪了,還請您移移步。”
端王知道,這是要關了他。他不禁道,“便是監押,也要告訴我為何,我要見父皇,我不服。”
徐然仿佛早已料到他如何說,當即道,“聖上有令,查抄完畢,讓等旨意。端王,我們不過辦事,這還等著交差,您看……”
端王自是知道徐然哪裡有權力將他帶回宮去,不過是自己的不甘心罷了,他點了頭,可又道,“總要讓我知道為什麼?”
兩人平日裡雖沒有什麼交往,可徐然此時一直是個八面玲瓏,他從不隨意得罪什麼人,因此,這查抄端王府也做得格外體面,沒綁著端王,更沒有向著那內院去,端王心中有點奢望,若是不打緊,徐然八成會透露點什麼。
可惜的是,徐然只是瞥了他一眼,便道,“該知道的時候您自會知道了。”
這一句,便讓端王的心徹底涼了。
瞧著端王沒話了,徐然這才讓人將女眷趕到了一個搬空了的院落內,男子則與端王一起,被關在另一個小院中。仔細看好了,同張豐一起,回皇宮復命。
皇帝已然回京了。
82
徐然與張豐帶著那箱子一路去了皇宮,未入勤政殿,已然瞧著吳公公守在門外了,見著他,吳公公則道,“聖上正等著。”他便掀帘子要入內,吳公公卻一把捉住了他的手,又叮囑道,“話要慢慢說。”
這卻是為皇帝身體擔心,剛剛知道了陳家鏢局的事情,皇帝震怒之下便有些暈,如今若是再刺激,怕是會出事,只是這事兒,皇帝還必須聽。
徐然點了頭,便帶著張豐進了門。
此時的皇帝眼窩青黑,面色蒼白,雖然坐在那裡,卻跟癱軟了一樣,一點精氣神都沒有,跟昨日比起,仿若一下子抽乾了力氣。
瞧見兩人跪下,皇帝便道,“直說吧。”
徐然這才讓侯芸打開箱子,從中拿出兩樣東西,一個是梅花印,另一個則是幾張地契。
徐然道,“這梅花印與在張寶兒遺物中,陳家鏢局中發現的一模一樣,應是母印,這地契都是端王的產業,各地的都有,一共63處,只是這一張金陵的,”徐然從中撿起一張道,“地名臣看著眼熟,問了問馮瑞才想起來,這地方正是年初出現祥瑞白狼的地方,地契是二月份的。”
吳公公聽了,趕忙接了過來,將這兩樣東西遞了上去。皇帝將那梅花印拿在手中摩挲半日,又將那地契看了看,臉色卻是越加陰沉起來。
他的好兒子端王,怕是想做皇帝想瘋了,竟是連祥瑞之地也要買在手中。他是有多盼著他這個父親去死!他猛然站起,連說了三個好,還未待再下旨意,人便驟然暈了過去。
京中一片肅殺之氣。
誰都知道,三月二十一日晚,八成是出了事,先是有大批兵馬調動,隨後端王府被抄,接著皇帝已經一連幾日未曾上朝,這對一個勤勉的帝王來說,著實不正常。
最重要的是,太后從鍾翠山趕了回來,榮王也歸了京。
這讓人想起一年前的三月,那日夜裡京中血流成河,不知多少貴人們頭顱落地,上一次皇帝挺了過來,這一次,京中八成是要變天了。
皇帝的確病的不輕,甚至有三日是一直在昏迷,便是清醒的時候,他也沉默為多。吳公公輕手輕腳進來,對著皇帝道,“聖上,太后娘娘來了。”皇帝點了點頭。
太后此時已然將近八十,身體時好時壞,願意在鍾翠山待著,也是因那裡的環境好,事又少,她也順心。
如今被宮女顫悠悠地扶了進來,坐在了皇帝身邊,便吩咐,“都下去吧,哀家跟皇帝說說話。”
吳青峰立時將人都遣了下去,還關了門。
瞧著無人了,太后才像個尋常人家的母子似得,輕輕撫了撫皇帝的額頭,道,“一轉眼,我兒也是快花甲的人了。想當初剛即位的時候,不過才二十歲,這四十年不易啊!”
許是到了親娘面前,皇帝的臉色終於鬆了下來,有些難受地說,“兒子心裡難受。”
“母后知道你難受,不想聽這些話。可這些話除了我這個做娘的,誰敢說給你聽?皇帝,端王做得不對,可你這事兒做得也不對。”太后止住了皇帝想要辯解的話,緩緩道,“你既然立了太子,便應該斷了底下那些兒子們的念想。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唯一出路便是當個輔佐郡王的臣子或者是做個混吃等死的宗室。你不信任自己一手立下的兒子,卻又將端王提了起來,我知道,這是你的權衡之術,可端王如何能夠不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