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王夫人卻是動了心:她在京城也是四處相看了一圈,縱有一個官居一品的親哥哥外加生了小公主的貴妃女兒,權貴高官之家依舊沒誰取中她兒子。

  倒是那些六七品的小官常有攀附之心。偏偏王夫人心高氣傲,非得給兒子選個高官嫡女不可——高官指的是三品以上,包括三品。

  所以好一通兜兜轉轉,王夫人再次把心思放到了黛玉身上:黛玉她爹已經二品巡撫了……這才幾年啊。

  這時候王夫人也得放下那股子醋意,承認她的“妹夫”在官運上遠勝她家老爺。

  此番聽說林家要離京,王夫人在寶玉鬧騰了賈母幾次之後,才看著賈母的眼色提議,“雲南可不是什麼滋潤的地方,黛玉可受得住?不如跟湘雲一般,也在咱們家住上一陣子?”

  王夫人如今在賈母跟前越發底氣不足。

  雖說王夫人和王熙鳳雖然依舊在外放印子,但終究不敢再大搖大擺行事:因為賈赦賈政兄弟攀上了肅端王,跟著一起往西北做買賣,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往府里弄了十來萬的銀子。

  二兒媳婦的意思,賈母其實心中頗為認同,卻也不能去和女婿明說。

  湘雲的情況可跟黛玉不同,遷了外省大員的是叔叔,湘雲不跟著倒也罷了;黛玉這邊……離京的可是她親生父親。只怕這話一出,又得惹惱女婿。

  不過即便如此,也是要試一試的:朝夕相處之後方能請娘娘下旨指婚,不然憑白點個鴛鴦譜,就是徹底得罪了女婿。

  於是在林海一家離京赴任之前,榮府邀請他們一家子過去坐一坐,權當送別了。

  成了封疆大吏,賈赦與賈政兄弟與林海更是再客氣沒有,王禪留心著自家小女兒,也不耽誤她與榮府的太太們閒聊。

  而小輩這一邊,寶玉拉著黛玉的腕子,懇求道,“我捨不得你,雲南也不是什麼靈秀之地,不如留在京城,姐姐妹妹住在一處最是熱鬧有趣。”

  其實吧,黛玉也挺捨不得寶玉的:柔情似水又合得來的表哥只此一個,但為了這個表哥舍了父親,黛玉還真做不來。

  黛玉想了想才道:“我也捨不得姐妹們,父親任滿還是要回來的。多則三五年,我是必回的。”

  此言一出,寶玉心中就“咯噔”一下:黛玉素來主意正,不過他還是要努力一下,萬一再歪纏歪纏就改了主意呢?

  寶玉這膩乎**……黛玉還是挺喜歡的。畢竟溫柔小意的男子,她見得不多。

  不過寶玉縱然使出渾身解數,也沒能讓黛玉鬆口……但他左一個林妹妹右一個林妹妹的做派,傳回王夫人耳朵里,氣得王夫人一夜沒睡。

  她還想寶玉把黛玉勾得離了魂兒,誰知正好相反!

  對了,林海難得來榮府一回,順便叫了賈璉到身邊,把他爹他叔叔所言所行尤其是投靠肅端王之後弄出的買賣一併轉告。

  於是賈璉這一夜也沒睡著:嚇的。在他的那個夢裡,寧榮兩府固然敗了,可肅端王府與忠順王府至少也是奪爵的“好下場”!

  卻說到了離京的時候,林海正好與雲南總兵一同上任——雲南總兵他也挺熟,就是史湘雲的叔叔史鼐。

  史鼐原本在四川任職,回京述職後又讓聖上點回了西南……不過讓林海有點意外的是,湘雲居然沒有繼續留在榮府,而是回到了她叔叔身邊。

  這個時候林海也是再次切身感受到自己這蝴蝶翅膀的威力。

  這個時代沒有飛機沒有鐵路,光走陸路,從京城到昆明,林海他們足足得走上兩個月。一家四口全有林海的壽數加持,因此這一路上誰都沒病……反而湘雲她們幾個小姐妹受過幾次風,斷斷續續都躺了幾天——當然是躺在馬車上。

  就算幾個小丫頭身染重病,都未必能耽誤巡撫與總兵上任。

  這次湘雲身子不舒服,黛玉便特地到她的馬車裡陪她說說話。

  黛玉如今這身板就是湘雲都羨慕,纖細但強韌,“你可比在榮府那會兒壯實多了。”

  “壯實”二字……不由讓黛玉想起了當初太醫說她繼母“身子壯實”,直接把繼母說紅了臉……黛玉忍不住笑了起來,還不忘補了句大實話,“還是回家自在些。”

  這話戳中了湘雲的心事,她點了點頭,“也是。”

  湘雲已經知道她叔叔有意把她許配給衛若蘭,而此時衛若蘭他爹就在雲南為官。

  在京城時,她跟著嬸子和姐妹們出門應酬,遠遠地見了衛若蘭一面。二人都頗為有意,所以此番叔叔到西南任職,她心裡也是很樂意跟過來的。

  反正姐妹兩個全無利益衝突,不像原著里二人還要在鬥嘴之後才惺惺相惜,而是始終交情都不錯。

  湘雲在榮府里里外外住了有兩年,榮府什麼情形她再遲鈍也知曉一二,“二太太這些年都不自在。”

  因為放印子錢一事被揪出來教訓了兩回,娘家哥哥又不肯給她撐腰,娘娘也不許她自作主張……再加上賈璉已然為官,而且這官還做得十分穩妥,爵位一時半會兒肖想不得,王夫人的憋悶真是是個人都瞧得出。

  王夫人不得意,她手下的丫頭婆子也不得意,言行上自然都陪著小心。

  湘雲那是親眼看著王夫人如何得意又是如何收斂的,更看得到王夫人對黛玉那股子揮散不去的酸勁兒和彆扭勁兒,尤其是王夫人明明不情願卻又得討好的時候。

  對此,湘雲只有一個評價:小家子氣。於是湘雲此時道:“視而不見就是,橫豎礙不著你什麼。”

  黛玉笑道:“誰說不是。”頓了頓她又小聲道,“我爹爹說他要弄銀子修整茶馬古道,以前在揚州相熟的大商賈說是隨後就到,到時候咱們一起去逛逛?”

  離了京城對於女孩子來說,絕對是……天更藍了。

  京城規矩多,可到了雲南,兩個小姑娘一個是雲南文官之首的閨女,一個是雲南武將之首的侄女……差不多能橫著走了。

  湘雲是個愛玩的,聞言便眼睛一亮,“好!”

  卻說林海在上任之前已然定製了一份計劃:振興經濟的一攬子計劃。

  雲南產馬產茶,這些東西只要能銷出去,百姓自然富裕……而富裕的百姓是絕對不會放棄優越的生活跟著忠順王搏命~造~反的。

  不過要想富先修路,在這個時代修路絕對是要人命的事情,不是百姓沒有積極性,而是……沒錢。

  所以擺在最前面的就是招商引資。在這個時代,赴任後不想著種田而是經商的巡撫還是挺難得一見的。

  萬幸林海早年打發到廣東福建收買海商船隊的那批家臣掌柜已然成了些氣候,林海身為雲南巡撫一聲招呼,不說一呼百應,反正cháo商與徽商都很給面子,當年做巡鹽御史時結識的鹽商們也推薦些巨賈前來“幫襯”。

  順帶一提,三大商幫里的晉商因為局勢有點敏感,林海沒敢邀請。

  話說林海在計劃成形後,把好處壞處全寫了個詳細,他自己反反覆覆看了好幾遍,乖乖給聖上上了道密折,等得到了聖上的硃筆御批,才敢如此行事。

  在商人們尚未全部趕來的時候,已然到任且交接得差不多的林海與史鼐……一起下鄉巡視去了。

  在田間地頭偶然能瞥見巡撫與總兵大人的身影,忠順王的手下且喜且憂:離了衙門的巡撫才好下手,然而有總兵作陪的巡撫……一個弄不好,就要被拔了蘿蔔,損失不會小。

  話說有了豐厚壽命在手的林海,甚至能讓小金掃描點其他的東西,比如躲在暗處遠遠盯著他們的黑衣人,身上的~兵~器可是正經的“兵部監製”。

  得到小金的反饋,林海還笑問,“我這算不算釣魚執法啊?”

  ☆、第76章 第七十六回

  當然算是釣魚執法了。

  林海與史鼐雖然名為下鄉巡視,走過稻田菜地……其實已經距離忠順王種植阿芙蓉的莊子不遠了。

  忠順王雖然在太祖爺立國的時候算不上最頂尖的藩王,但畢竟有軍功打底,從西北轉封到西南,給忠順王的封地也不會是什麼窮山惡水。

  忠順王的封地在雲貴交界,距離後世的貴陽比較近,離現在雲南撫台衙門所在地昆明較遠,也就是說距離茶馬古道滇藏線這條“黃金線”也有點遠。

  林海在到任後與同僚見面閒聊,也套出不少關鍵的消息:忠順王覬覦茶馬商道的獲利,但想插手始終不得其門。

  因為西南商業上真正能做主的是肅端王,還有關外的穆家,忠順王充當的就是“保~護~傘”。

  話說西南,尤其是雲貴兩省~官~場~比較“單純”:要麼跟著忠順王府混,要麼就心向聖上。甄別這兩類官員,實在不要太容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