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義忠王不僅兩隻胳膊能動彈,還能坐得住。”
林海由衷道:“國師厲害。”
實際上靠著小金,林海也能幫義忠王解除詛咒,找出所有的“髒東西”。
無奈剩餘的“詛咒源”埋得比較分散,據小金預測,大部分都埋在義忠王夫婦的花園裡。想想一下大觀園的大小吧,那還是為貴妃省親所預備的;以義忠王府的規模,林海要是靠著小金那樣一點一點地掃描過去……精盡人亡也未必找得齊啊!
別說林海自己,就連小金都不建議他這麼幹:簡直送死啊。
所以說他這個外行還是別不自量力地搞什麼兼職,痛痛快快讓專家來吧。
如今正值冬日,戶部稍微清閒一點,到了未末,公務處置完畢,林海便找郭拯聊天去了:這兩人簡直是一拍即合,因為戶部尚書恰好也有一肚子話要問。
林海知道上司十分好奇,他撿了能說的部分告訴對方:比如義忠王是中了厭勝之術,但已然清醒。
郭拯雖然聽到了點風聲,但苦於無法找世子討得更多消息。此番親耳從林海口中聽說,他還是大驚失色,“好大的膽子!”隔了好一會兒,他心緒漸平才又問,“王爺無大礙?”
林海道:“確實無大礙。”
郭拯稍微放了點心:山雨欲來風滿樓啊……義忠王既然無事哪裡能忍得下這口氣?
二人坐了一會兒,林海回到自己的地盤,見到等了一小會兒的幕僚,他眉毛一抬,“有事?”
幕僚回話道:“太太到義忠王府去探望王爺去了。”
厭勝這玩意兒一般都具有指向性,也就是詛咒義忠王的東西很難對王府里其他人造成什麼影響。
所以探望也沒什麼大不了,否則聖上就不會下了朝直奔他二哥家裡——畢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大家都曉得。
林海便吩咐道:“往王府送個信兒,說我下衙後去瞧瞧王爺順便接太太回府。”
幕僚領命而去。
今天不用加班,林海頂著夕陽的餘暉,穿著一身官服趕赴義忠王府。
有國師護持,義忠王不僅能坐著,甚至雙腿也恢復了那麼一點知覺。因此林海依舊是在書房裡與王爺說話。
義忠王明顯有話想和林海單獨說,世子得了養父吩咐,見過在院中涼亭里打坐的國師,便回去陪他老婆閨女了。
“閒雜人等”悉數告退,林海瞧了瞧義忠王氣色,再根據直覺判斷:王爺此時心情還不錯。林海便拱手道喜,“可喜可賀,王爺心胸寬廣,旁人所不及。”
這要是別人說這種話,義忠王非覺得是諷刺不可,但與他素有默契的林海這麼說……義忠王就能準確地聽出兩層意思:
其一,這詛咒來得兇險,萬幸來得快,去得也快,當然可喜可賀;其二,對方怕也是算準了王爺知曉自己中了厭勝之術八成要急怒攻心,一個不好,就是中風。若然如此就算將來解除了詛咒也得落下個~大~麻~煩,比如肢體麻痹什麼的——這還怎麼上戰場?
義忠王笑著擺了擺手,“什麼心胸寬廣?當時剛琢磨過味兒來,就是熱血上涌,腦袋裡嗡嗡作響,氣得眼睛看東西都模糊了。等這個勁兒過去,才想起來……我真要有個好歹,不是仇者快親者痛?我閨女還沒生下來呢。”
林海亦笑,“看您這麼精神,我也就放心了。”
義忠王眯了眯眼,“國師在這裡,哪裡還有什麼魑魅魍魎?不過,”他誠懇道,“最該謝的還是你。”
這謝意領了,林海道,“說起來也是恰逢其會。像埋在四處的髒東西,我就無能為力了。”
義忠王心說:別謙虛了……好兄弟,以後有我一口吃的,都餓不著你。不過這心聲說出來他自己都嫌肉麻。
於是他就笑而不語了。
林海想了想覺得自己不好太“無欲無求”,“王爺,我那榮府的兩個舅兄跟著肅端王做起來買賣,往西北和關外的買賣。”
義忠王眉頭微蹙,“你沒提點一二?”
“我提點他們可樂意聽?”林海淡淡道,“萬一覺得我是心中嫉妒有心擋他們的財路,我倒憑白做了回惡人。”
義忠王很是理解,“貴妃娘家這些年越發捉襟見肘,也怪不得他們另投財主。”
於義忠王而言,貴妃生男生女生幾個,都沒什麼影響。但對老林這邊……就難說了。
林海也嚴肅道:“在京城我自是不怕的。但若是去了西南,消息不甚靈通,貴妃情急之下為了拉一把娘家胡亂把我女兒許配給她的弟弟……”
義忠王立即接話道:“我幫你瞧著,你安心就是。”
得了義忠王許諾,林海自覺雙保險在手,黛玉的婚事不會“情非得已”。眼見義忠王也沒有倦怠之色,便問,“王爺可知道那血哪裡來的?”
義忠王道:“我才回來幾天?流了回鼻血罷了,就讓人撿個準兒……在大營時倒是安生至極。”
國師已經為他解過惑:軍中殺氣煞氣皆盛,鬼魅莫敢近。國師也說他康復指日可待,那麼報復一事自然也開始著手了。
義忠王前面都好好的,到最後一句簡直殺氣四溢。
林海眨了眨眼睛,沒吭聲。
義忠王笑了笑,也不見尷尬,“查來查去,查到了我兒媳婦那裡。她娘家派了嬤嬤來伺候月子……”
林海不得不道:“真夠無孔不入的。”
此時換義忠王笑而不語了: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他的小弟弟回來了,焉能無所作為?在老林提醒他的那天,他就著人追查去了。
尤其是他與聖上聯手,也許不能把有父皇護著的幼弟怎麼樣,但查明來路和身份卻不在話下。
距離義忠王不遠的王府內宅里,王妃也在跟王禪嘀咕,“那髒東西竟是世子妃身邊的嬤嬤弄的。我那兒媳婦二話沒說,把人交了出來,就茶飯不思了。這都兩頓沒吃了,王爺尚且還沒怎麼樣。”
王妃並非抱怨世子妃識人不明——連跟著她好些年,從宮中一起出來的女官也不是各個靠得住,將心比心,王妃不會在這件事兒上怪她兒媳婦,但她對兒媳婦如此扛不住事兒……有些不滿。
你的嬤嬤出了事兒,你更該站出來順勢把自己身邊人好好清理,哪怕是敲打一回呢?這種時候竟就這麼……回屋自己難受去了……我這王妃還挺著肚子處理庶務,王爺中了厭勝之術不也得硬頂著該做什麼做什麼?!
王妃的心思,王禪瞧得通透但她也不好多勸。世子妃娘家很不錯,但世子妃本人的父兄官位不高,可想而知世子妃品性靠得住但見識和手段就一般了些。
思及此處,王禪才道,“王妃正該教著些。”您現在不教她,等她到了“翌日”拖家裡後腿嗎?
這話正好說到了王妃心裡。原本她和王爺無兒無女倒是一身輕鬆,養子與養子媳婦只要孝順聽話就好。可如今她大著肚子,更知道王爺正做大事,她倒是不能偷懶了。
今天林海夫婦就沒再王府吃飯,兩口子到家門口正好遇見告辭的寶玉……畢竟寶玉也是每日讀書,出入比他的姐妹們自如多了。
再說只要他說他去見林妹妹,榮府上下的“主子”就沒一個會攔著的。
一定程度改變了寶玉的經歷,這位下凡的神瑛侍者……賣相就更好了。寶玉的老師在某種程度上也挺“懷才不遇”的,所以他在教導寶玉時不免針砭時弊,這些話寶玉很能聽得進去。
不過這位老師與後世的鍵盤俠有所不同,不僅僅因為他親身經歷過人間不平事從而極有見解,更因為他始終覺得,按林海的話說,就是“既然這個世界不美好,那咱們就該努力讓他變得美好,當然,光打嘴炮不成”。
跟這位老師讀了幾年書,別的不說,寶玉最起碼挺意氣風發也稍微務實了那麼一點。
老實說,這個時候的寶玉,林海不至於太不順眼,但一想他那個家……所以林海總是下意識地把寶玉從女婿備選里踢出來。
不過王禪倒是能看好寶玉,不僅是寶玉,就連榮府長房的璉二公子,她也挺瞧得上的——順帶一提,賈璉現在的風格就是“我知道我不聰明,所以我從不敢自作聰明”。
大姑娘與榮府的寶二公子一直合得來,王禪全看在眼裡,她猜老爺只怕是瞧不上榮府才不許這麼婚事。想起榮府那兩位老爺做下的事情,王禪也只能以“憐愛”的眼神望向寶玉了。
可惜了,明明是個青年才俊。
林海由衷道:“國師厲害。”
實際上靠著小金,林海也能幫義忠王解除詛咒,找出所有的“髒東西”。
無奈剩餘的“詛咒源”埋得比較分散,據小金預測,大部分都埋在義忠王夫婦的花園裡。想想一下大觀園的大小吧,那還是為貴妃省親所預備的;以義忠王府的規模,林海要是靠著小金那樣一點一點地掃描過去……精盡人亡也未必找得齊啊!
別說林海自己,就連小金都不建議他這麼幹:簡直送死啊。
所以說他這個外行還是別不自量力地搞什麼兼職,痛痛快快讓專家來吧。
如今正值冬日,戶部稍微清閒一點,到了未末,公務處置完畢,林海便找郭拯聊天去了:這兩人簡直是一拍即合,因為戶部尚書恰好也有一肚子話要問。
林海知道上司十分好奇,他撿了能說的部分告訴對方:比如義忠王是中了厭勝之術,但已然清醒。
郭拯雖然聽到了點風聲,但苦於無法找世子討得更多消息。此番親耳從林海口中聽說,他還是大驚失色,“好大的膽子!”隔了好一會兒,他心緒漸平才又問,“王爺無大礙?”
林海道:“確實無大礙。”
郭拯稍微放了點心:山雨欲來風滿樓啊……義忠王既然無事哪裡能忍得下這口氣?
二人坐了一會兒,林海回到自己的地盤,見到等了一小會兒的幕僚,他眉毛一抬,“有事?”
幕僚回話道:“太太到義忠王府去探望王爺去了。”
厭勝這玩意兒一般都具有指向性,也就是詛咒義忠王的東西很難對王府里其他人造成什麼影響。
所以探望也沒什麼大不了,否則聖上就不會下了朝直奔他二哥家裡——畢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大家都曉得。
林海便吩咐道:“往王府送個信兒,說我下衙後去瞧瞧王爺順便接太太回府。”
幕僚領命而去。
今天不用加班,林海頂著夕陽的餘暉,穿著一身官服趕赴義忠王府。
有國師護持,義忠王不僅能坐著,甚至雙腿也恢復了那麼一點知覺。因此林海依舊是在書房裡與王爺說話。
義忠王明顯有話想和林海單獨說,世子得了養父吩咐,見過在院中涼亭里打坐的國師,便回去陪他老婆閨女了。
“閒雜人等”悉數告退,林海瞧了瞧義忠王氣色,再根據直覺判斷:王爺此時心情還不錯。林海便拱手道喜,“可喜可賀,王爺心胸寬廣,旁人所不及。”
這要是別人說這種話,義忠王非覺得是諷刺不可,但與他素有默契的林海這麼說……義忠王就能準確地聽出兩層意思:
其一,這詛咒來得兇險,萬幸來得快,去得也快,當然可喜可賀;其二,對方怕也是算準了王爺知曉自己中了厭勝之術八成要急怒攻心,一個不好,就是中風。若然如此就算將來解除了詛咒也得落下個~大~麻~煩,比如肢體麻痹什麼的——這還怎麼上戰場?
義忠王笑著擺了擺手,“什麼心胸寬廣?當時剛琢磨過味兒來,就是熱血上涌,腦袋裡嗡嗡作響,氣得眼睛看東西都模糊了。等這個勁兒過去,才想起來……我真要有個好歹,不是仇者快親者痛?我閨女還沒生下來呢。”
林海亦笑,“看您這麼精神,我也就放心了。”
義忠王眯了眯眼,“國師在這裡,哪裡還有什麼魑魅魍魎?不過,”他誠懇道,“最該謝的還是你。”
這謝意領了,林海道,“說起來也是恰逢其會。像埋在四處的髒東西,我就無能為力了。”
義忠王心說:別謙虛了……好兄弟,以後有我一口吃的,都餓不著你。不過這心聲說出來他自己都嫌肉麻。
於是他就笑而不語了。
林海想了想覺得自己不好太“無欲無求”,“王爺,我那榮府的兩個舅兄跟著肅端王做起來買賣,往西北和關外的買賣。”
義忠王眉頭微蹙,“你沒提點一二?”
“我提點他們可樂意聽?”林海淡淡道,“萬一覺得我是心中嫉妒有心擋他們的財路,我倒憑白做了回惡人。”
義忠王很是理解,“貴妃娘家這些年越發捉襟見肘,也怪不得他們另投財主。”
於義忠王而言,貴妃生男生女生幾個,都沒什麼影響。但對老林這邊……就難說了。
林海也嚴肅道:“在京城我自是不怕的。但若是去了西南,消息不甚靈通,貴妃情急之下為了拉一把娘家胡亂把我女兒許配給她的弟弟……”
義忠王立即接話道:“我幫你瞧著,你安心就是。”
得了義忠王許諾,林海自覺雙保險在手,黛玉的婚事不會“情非得已”。眼見義忠王也沒有倦怠之色,便問,“王爺可知道那血哪裡來的?”
義忠王道:“我才回來幾天?流了回鼻血罷了,就讓人撿個準兒……在大營時倒是安生至極。”
國師已經為他解過惑:軍中殺氣煞氣皆盛,鬼魅莫敢近。國師也說他康復指日可待,那麼報復一事自然也開始著手了。
義忠王前面都好好的,到最後一句簡直殺氣四溢。
林海眨了眨眼睛,沒吭聲。
義忠王笑了笑,也不見尷尬,“查來查去,查到了我兒媳婦那裡。她娘家派了嬤嬤來伺候月子……”
林海不得不道:“真夠無孔不入的。”
此時換義忠王笑而不語了: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他的小弟弟回來了,焉能無所作為?在老林提醒他的那天,他就著人追查去了。
尤其是他與聖上聯手,也許不能把有父皇護著的幼弟怎麼樣,但查明來路和身份卻不在話下。
距離義忠王不遠的王府內宅里,王妃也在跟王禪嘀咕,“那髒東西竟是世子妃身邊的嬤嬤弄的。我那兒媳婦二話沒說,把人交了出來,就茶飯不思了。這都兩頓沒吃了,王爺尚且還沒怎麼樣。”
王妃並非抱怨世子妃識人不明——連跟著她好些年,從宮中一起出來的女官也不是各個靠得住,將心比心,王妃不會在這件事兒上怪她兒媳婦,但她對兒媳婦如此扛不住事兒……有些不滿。
你的嬤嬤出了事兒,你更該站出來順勢把自己身邊人好好清理,哪怕是敲打一回呢?這種時候竟就這麼……回屋自己難受去了……我這王妃還挺著肚子處理庶務,王爺中了厭勝之術不也得硬頂著該做什麼做什麼?!
王妃的心思,王禪瞧得通透但她也不好多勸。世子妃娘家很不錯,但世子妃本人的父兄官位不高,可想而知世子妃品性靠得住但見識和手段就一般了些。
思及此處,王禪才道,“王妃正該教著些。”您現在不教她,等她到了“翌日”拖家裡後腿嗎?
這話正好說到了王妃心裡。原本她和王爺無兒無女倒是一身輕鬆,養子與養子媳婦只要孝順聽話就好。可如今她大著肚子,更知道王爺正做大事,她倒是不能偷懶了。
今天林海夫婦就沒再王府吃飯,兩口子到家門口正好遇見告辭的寶玉……畢竟寶玉也是每日讀書,出入比他的姐妹們自如多了。
再說只要他說他去見林妹妹,榮府上下的“主子”就沒一個會攔著的。
一定程度改變了寶玉的經歷,這位下凡的神瑛侍者……賣相就更好了。寶玉的老師在某種程度上也挺“懷才不遇”的,所以他在教導寶玉時不免針砭時弊,這些話寶玉很能聽得進去。
不過這位老師與後世的鍵盤俠有所不同,不僅僅因為他親身經歷過人間不平事從而極有見解,更因為他始終覺得,按林海的話說,就是“既然這個世界不美好,那咱們就該努力讓他變得美好,當然,光打嘴炮不成”。
跟這位老師讀了幾年書,別的不說,寶玉最起碼挺意氣風發也稍微務實了那麼一點。
老實說,這個時候的寶玉,林海不至於太不順眼,但一想他那個家……所以林海總是下意識地把寶玉從女婿備選里踢出來。
不過王禪倒是能看好寶玉,不僅是寶玉,就連榮府長房的璉二公子,她也挺瞧得上的——順帶一提,賈璉現在的風格就是“我知道我不聰明,所以我從不敢自作聰明”。
大姑娘與榮府的寶二公子一直合得來,王禪全看在眼裡,她猜老爺只怕是瞧不上榮府才不許這麼婚事。想起榮府那兩位老爺做下的事情,王禪也只能以“憐愛”的眼神望向寶玉了。
可惜了,明明是個青年才俊。